神庙的雕像
阿布辛拜勒神庙正门前的四尊巨像是这座神庙的象征。这些雕像中,戴着古埃及双重王冠的是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王冠上有鹰首神像。其他三尊较小的雕像分别代表法老的妻子、儿子和众神。这些雕像具有强烈的埃及方柱体类型雕像的庄严风格,体现出一种纯粹的埃及造型观念。方柱体因素是埃及雕像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这种方形避免了雕像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立体特性对观赏者目光的搅扰,使其投向远方的凝视目光更为引人注意。雕刻家们尽一切可能,通过造型的平面处理来消解雕像的立体深度感。当人们仔细观察神庙的雕像时,便会发现,人物的正面造型经常是被削平的,尤其在坐像中,人物的双腿尽可能保持与整个身体构成一个立方体的框架。同时,雕刻者对首饰、皇冠、围腰、长袍等服饰进行了无机风格化的处理,更加强了雕像的平面感。
小阿布辛拜勒庙
距阿布辛拜勒神庙不远,是拉美西斯二世为其妻子尼菲泰丽修建的神庙。它同样是在悬崖上雕刻而成,规模略小于阿布辛拜勒神庙,故被人们称之为“小阿布辛拜勒庙”。小阿布辛拜勒庙内塑有多尊尼菲泰丽的雕像和太阳神雕像。与大多数古埃及艺术作品追求庄重、稳定而给人以僵硬的感觉不同,这里的尼菲泰丽雕像神态自若,美丽动人。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早晨,太阳光线能够穿过开凿在岩石里面深达63米的祭台间,照在太阳神雕像上。
神庙的保护
阿布辛拜勒神庙遭受的毁损,大多数发生在它刚刚建好不久。竣工10年后,一尊巨像的上部在一次地震中塌了下来,而且从未修复过。那次地震造成的一些小毁损由国王的官员们修复。从其中一尊巨像的胳膊上以及庙里,都可以看出修复的痕迹。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利用阿布辛拜勒神庙来宣传保护文物,发起了挽救受到阿斯旺大坝工程威胁的神庙建筑的运动。1964~1968年间,阿布辛拜勒神庙和小阿布辛拜勒庙都被拆分,在它们的原址上方65米处分别重新拼装起来。由于神庙是用硬石刻成,所以它们必须被切割成可以搬运的尺寸。神庙被大卸成807块,平均每块巨石重达20吨。这些石块重新拼装在一个加固的钢筋水泥框架上,框架外是一座人造山,花去大约4000万美元。
法罗斯灯塔
漫话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历史名城、地中海沿岸的避暑胜地,素有“地中海明珠”之称,位于尼罗河口以西,距首都开罗约200千米。城市东西长约30千米,南北最窄处不足2000米。整座城市面对浩瀚的大海,背倚波光潋滟的迈尔尤特湖,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建立了这座城市,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定为首都。城中有壮丽的公共庙坛和王宫,宫殿占全城面积四分之一以上。其中一部分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博学园,它包括藏书70万卷的图书馆、动植物园、研究院几部分。公元前48年,罗马统帅恺撒率兵占领亚历山大,烧毁了图书馆,珍藏的典籍付之一炬,罹致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亚历山大港口建有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的法罗斯灯塔。1477年,在倒塌的灯塔的原址上修建了城堡,1966年,改为埃及航海博物馆。从馆内展出的古代船只和现代船只的模型以及海战历史等,可以了解埃及几千年来的造船史。航海史。亚历山大现在是埃及的交通和工业中心,被称为埃及第二首都。港口有两道防波堤和狭长的法罗斯岛屏障,分东西二港,东港主要是渔港;西港是商港和军港。城东和城南为居住区。
法罗斯灯塔史话
亚历山大的法罗斯灯塔一直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屹立于亚历山大港口的法罗斯岛上。当年该灯塔用来引导船舶安全进入亚历山大港。据说修建它共用了15年的时间,耗资巨大。灯塔始建于托勒密一世时期,于托勒密二世时期的公元前283年左右竣工。除了吉萨金字塔以外,该灯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现在法罗斯灯塔遗址上矗立着中世纪建造的阿拉伯卡特贝古堡。古堡的中心塔可能就建于法罗斯灯塔的基座上,也可能就是依据法罗斯灯塔原来的平面形状及大小尺寸重建的。用于修建古堡的材料大部取自于法罗斯灯塔。在19世纪时,古堡中心塔被英国殖民主义者破坏,以后几经修复,现在,在东港湾仅存一座黄灰色的石头堡垒,为中心塔遗址所在。另外,在离亚历山大城48千米处,有一个缩小的法罗斯灯塔复制品,供游人观赏凭吊。尽管在古钱币,砖石和古典阿拉伯作家的文字记录中,都可以找到有关法罗斯灯塔形状的图示和描述,然而要精确重塑灯塔的外形是十分困难的。在埃及阿布西尔有一座荒废的塔,被认为也是仿照法罗斯灯塔修建的。20世纪60年代,一位埃及潜水员在卡特贝堡附近的海底发现了大块的石材和雕像。这些被认为是古灯塔的残块,目前由法国潜水员和考古学家组成的一个小组正在对其进行研究。
灯塔原貌
据文献描述,法罗斯灯塔由四层构成,并均略向里倾斜。灯塔底层为正方形,高60米,有500个房间和洞孔,供人员住宿、存放器物。第二层为八面体,高30米。第三层为圆形,由8根圆柱撑着一个圆顶,并有螺旋通道通向顶部,这一层即灯体所在。关于塔灯,有人说是一个大型的金属镜,可在白昼反射日光,夜里反射月光。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在塔中放置有巨大的长明火盆,另有磨光的花岗石所制的反光镜用以反射火光。这样,远处海船都能遥见塔上灯光,晦明不息,据以导航。第四层为海神波塞冬的巨大塑像,高7米。整个灯塔面积约930平方米,高达180米,全为石灰石、花岗石、白大理石和青铜筑成,气象巍峨。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中,原有巴比伦城城墙,约从公元6世纪起,法罗斯灯塔乃取代巴比伦城墙而被列为七大奇观之一。公元1435年,灯塔全部为大地震所毁。
灯塔的建造与损毁
对法罗斯灯塔的修建有一些推测。学术界普遍认为修建灯塔的白色石头是当地产的石灰石而不是大理石。另外,因为花岗岩负重力比石灰石强,所以在灯塔的底部和门口的上部采用了花岗岩。在海底新发现的许多石块都是花岗岩,其中有的重达75吨。亚历山大曾是古希腊的一部分,法国潜水小组曾考察过邻近许多埃及雕塑,但是认为法罗斯灯塔的建筑特色比其他任何埃及建筑都更具希腊风格。灯塔遗址附近海底发现的托勒密及其王后的巨大雕像很可能就耸立在灯塔的外面。在如此高大的建筑上抬运及安装石块,必须经过深刻缜密的思考和独具匠心的设计。建筑者们运用希腊式建筑的技巧,包括运用改进过的起重机和上升装置,大大方便了工程的进展。修建灯塔上层的大量石块当然也有可能是通过塔内螺旋坡道拖运上去的。塔灯燃料可能是由牲畜驮运,经螺旋坡道输送,并由上升装置拖运到顶部,当时有可能运用了一种能放大灯光的反光镜,但是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法罗斯灯塔历经过多次损毁及修复,但是到公元11世纪为止,灯塔大部分还保存完好。公元7世纪,灯体部分被埃及国王拆毁,公元880年曾修复。约在公元1100年左右,八面体部分被地震毁坏,仅留底层。后来,人们利用法罗斯灯塔底层正方形基座的支撑,在它的上面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但是所有的建筑都毁于1305年的另一场大地震之中。1479年,最终是卡特贝堡屹立于其遗址之上。
******城市开罗
漫话开罗
开罗是埃及首都,非洲第一大城,中东政治活动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坐落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14千米处,人口872.4万。公元969年,阿拉伯帝国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在一个小镇北面建城定都,命名开罗(阿拉伯文“胜利”之意)。
1801年,入侵埃及的拿破仑军队被打败后,开罗逐渐发展为现代化城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尼罗河正好穿过开罗市区,两岸和河中岛屿与多座桥梁相通。开罗是一座文明古都,也是一座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城市。城中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并存:西部以现代化建筑为主,大多建于20世纪初,具有当代欧美建筑风格;东部则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筑为主,有250座高耸尖塔,随处可见,故开罗又称为“千塔之城”。拉美西斯广场中心有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全身雕像,它是1955年从古城孟菲斯移置于此的。市内还有1869年为庆祝苏伊士运河通航而建的歌剧院所在地——剧院广场和苏莱曼帕夏广场。苏莱曼帕夏广场和尼罗河之间是解放广场,广场内花坛草坪清新明艳。数条街道在此汇合,附近有宏伟的埃及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现在,开罗最明显的标志是高约187米的开罗塔,从这里可以俯瞰全城。历代统治者都在开罗城内大兴土木,修建清真寺。开罗的建筑大师和艺术家设计出复杂的图案,刻在清真寺的宣礼塔、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开罗成为******世界里举世无双的城市,赢得了“****的大门”的美誉。
******建筑
在开罗现代城区和穆卡塔姆山之间,是11~16世纪建造的古城区,这里集中了大量******建筑艺术财富,仅古迹就约有400处。其中,有建于12世纪的著名的萨拉丁城堡、建于1361年的苏丹·哈桑清真寺、建于1912年的里法伊清真寺和艾哈迈德·伊本·图隆清真寺。有1000多年历史的艾资哈尔清真寺和大学也位于此区。以艾资哈尔清真寺为起点的艾资哈尔大街的北面是独具特色的东方市场。
公元645年,埃及人建造了******教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宣礼塔,这就是开罗的阿麦尔·印本阿斯大清真寺宣礼塔。宣礼塔用来呼唤******信徒按时来清真寺祈祷,也用来给沙漠中的驼队指明方向。这种塔式建筑自诞生以后,式样不断演变,但大多都结构严密、装饰精巧、图案多样。老城中心、王宫、清真寺、浴场、医院等建筑林立。著名的艾哈德·伊本·图隆清真寺是埃及第二大清真寺。整个建筑物为砖砌、平顶木粱、外涂灰泥,是埃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清真寺。
艾资哈尔大学
在开罗老城的闹市区,坐落着被誉为“******文化灯塔”的艾资哈尔大学。这所历史已有千年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大学内有多座穿云插天的宣礼塔,饱经沧桑,千百年来一直是艾资哈尔大学的象征。艾资哈尔清真寺建于公元970年,由于******教学者常在这里讲经布道,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宗教学校。这所大学的******研究学院仍保持着在艾资哈尔清真寺里席地围坐的教学方式。多年以来,艾资哈尔大学培养了一批批研究******文化的人才,他们活跃在亚非数十个国家,成为保护、传播和发展******文化的主要力量。
艾哈迈德·伊本·图隆清真寺
艾哈迈德·伊本·图隆清真寺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三座清真寺。位于开罗旧城南部,它由图隆王朝奠基者艾哈迈德·本·图隆于公元879年建成。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这座清真寺曾经塌毁,后又多次修复。清真寺有一露天内院,内院长92米,宽91米,大致呈方形。庭院四周是四个列柱廊,四周围廊有128个带有几何图形的窗户,其中只有四个是最初兴建时制作的。庭院东侧的柱廊最雄伟,建有壁龛,它包括五排拱门,由巨大的方柱支撑,每个方柱四角还有四根小支柱;其他三面列柱廊,每面有两排拱门,拱门上雕刻着美丽的图案。与先前大多数清真寺不同的是,这些拱门用砖建造,外面敷以熟石膏。在庭院中央有大理石喷泉,上建八面形镀金圆顶。在庭院外面的北、西、南三侧有与内院院墙平行的三面墙,南、北面长162米,西面长161米。两墙间有一段空地。有迹象表明,清真寺原有19座门,南、北面各七座,西墙五座。现在,南、北各剩五座,西面只遗两座。清真寺的尖塔造形非常别致,独具一格,是仿照伊拉克萨马拉清真寺的螺旋尖塔设计的。
开罗塔
千塔之冠——开罗塔,坐落在开罗市中心,尼罗河河心扎马立克岛上,钢筋水泥结构,高187米,相当于60层楼高,是世界第四高塔。塔于1961年4月21日建成,塔身、下层入口处台阶和塔基都是用阿斯旺的花岗石镶嵌而成。在入口处上方镶有一只高8米、宽5米的钢鹰,这是埃及共和国的标志。整个塔身镶有250万块米黄色的瓷砖。塔身设计如莲花状,周围装有各种彩灯和聚光灯,在夜晚犹如一支支正在腾空的火箭。塔内有电梯直达塔顶。从塔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屹立在西南方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也能俯视开罗的全景。如果是夜晚,还可以欣赏到灯火辉煌的开罗夜景。
萨拉丁城堡和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
萨拉丁城堡位于首都开罗东郊穆卡塔姆山脚下,是埃及苏丹萨拉丁为抗击十字军东侵在1183年建造的。原名叫“山堡”,后来人们都称其为“萨拉丁城堡”。该城堡虽历经战争,且一角已毁,但整个城堡至今仍十分坚固。1946年英国军队曾在这里向埃及军队交权。城堡内建有宏伟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城堡旁有面积很大的萨拉丁广场,从12~19世纪,这里一直是举行马球比赛、集会和行刑的地方。穿过广场,有苏丹·哈桑清真寺与城堡相对。登上城堡,可俯瞰清真寺全景。城堡在法鲁克王朝时期是个大监狱,现开放为游览地。
萨拉丁城堡内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始建于1830年,具有土耳其风格。清真寺墙外层全部敷以黄色雪花石膏。寺院正面刻有铭文、《古兰经》经文。寺的大型圆屋顶高52米,直径长21米。两个尖塔直插云霄,塔尖距地面85米,为开罗标记之一。寺西南有一围栏,是穆罕默德·阿里的坟墓,阿里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巴夏,1848年死后葬此。寺上钟塔的钟是法国国王路易斯·菲利浦送的礼物。
埃及国家考古博物馆
尼罗河的开罗段西南侧是开罗的解放广场,附近有一座粉红色的欧式建筑,这就是19世纪末,由法国的埃及学专家玛丽亚特·巴莎主张兴建的法老艺术作品的宫殿——埃及国家考古博物馆。博物馆由法国建筑设计师马斯尔·多力设计,于1902年建成开馆。博物馆分为两层,包括百余个展厅和一个大型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