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3746100000006

第6章 羌族音乐(4)

二、羌族口弦

(一)口弦

口弦是一种古老的簧片乐器。据考证,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就有了口弦,当时称作“簧”。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口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口弦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名称各异,主要的称呼有:口琴、口弦琴、响篾、吹篾、弹篾、篾簧、口簧等。

口弦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它广泛流行于布朗、达斡尔、斡斡尔、瑶、傣、维吾尔、佤、独龙、鄂伦春、哈萨克、羌、彝、藏、鄂温克、高山、满、蒙古、哈尼、苗、赫哲、回、纳西、景颇、塔吉克、基诺、柯尔克孜、撒拉、拉祜、黎、傈僳、珞巴、怒、普米、锡伯等少数民族中。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吹奏此类乐器,如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北欧拉普人、日本北海道爱依努人等。

我国各少数民族对口弦都有自己的称呼,如:羌族叫“阿珠”,彝族叫“伙伙”、“洪洪”或“弄果”,拉祜族叫“阿沓”,傈僳族叫“玛哥”, 鄂伦春族叫“明努卡”或“天恩共”,景颇族叫“掌共”,白族叫“毕协”,高山族称“嘴琴”或“嘎洛波”,傣族叫“拜”,佤族叫“合朗”,锡伯族叫“玛肯”,黎族叫“口弓”,纳西族叫“阔阔”,赫哲人叫“空康吉”。

口弦的品种较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竹制和金属制两种;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有单片弦和多片弦之分;根据演奏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用手指弹拨和用线拉动。

(二)羌族的口弦

在羌族,口弦主要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是羌族女性专用的一种小型乐器,羌人称其为“阿珠”。羌族口弦由生长在当地的一种颜色偏黄的竹子制成,小巧玲珑,音色悦耳。在羌族,口弦除了是妇女手中的乐器外,它还是青年男女之间谈情说爱、传情达意的爱情信物。羌族小伙子如果对某位姑娘心仪,便会送一个自己精心制作的口弦给她。如果姑娘也中意这位小伙子,便会随身带着小伙子送她的口弦,并在约会时用口弦为他演奏优美动听的曲子。

(三)羌族口弦的演奏

羌族口弦为五声音阶乐器,吹奏的曲调音域不宽,一般在八度以内,但能表达较复杂的节奏。口弦发出的音质柔美,但音量细小。羌族口弦的表演形式以独奏为主,也有齐奏和合奏。在男女青年约会的树林里、节日庆典的舞台上、婚嫁的喜庆场合,都能听到用口弦演奏出的优美动听的曲子。吹奏时,将口弦横着放进口中,用左手四指和五指挽麻线,一指与二指捏住穿麻线的小孔,用右手二指和三指挽麻线,一指辅助二三指将线缓缓拉动。演奏者双唇向前突出呈筒状,整个口腔起到共鸣箱的作用,扩大音量。当向外吹气时扯动麻线,竹簧片立即开始震动发出声音。吹奏的时候,拉动力度的大小、拉动的频率、口腔张合形状、气息大小和唇舌位置的改变等要素相互配合,构成音阶和旋律。

羌族口弦几乎没有固定的曲调,乐曲以即兴创作为主,声音随感而发。

羌族妇女常通过吹奏口弦表现自己不同的心情:当心情忧郁时,所吹音色婉转哀怨,如泣如诉,让人听了十分动情;当心情高兴时,所吹音色欢快明亮,活泼有力。有时她们还用口弦模仿鸟或其他动物的叫声,并配合一些手势、动作和表情,使演奏更加生动形象。羌族口弦的传统曲目有《吆羊歌》《薅草歌》等。

(四)羌族口弦的制作

羌族口弦看似结构简单,制作工艺却是很讲究,制作时要求高、难度大、成功率低。制作羌族口弦的原材料是生长于当地的楠竹,最适合做口弦的楠竹颜色偏黄。羌族口弦长约10厘米,厚约0.2厘米,右边稍宽约1.3厘米,左边较窄约0.8厘米,整支口弦为一头大一头小的薄竹片。

口弦制作时先将坚硬的楠竹片用锋利刀子削薄,然后将整体轮廓削好,再在竹片中间雕出簧片。因为口弦的音高取决于竹簧的长短、宽窄和厚薄,因此雕刻簧片是制作整支口弦的关键步骤。簧片长度为口弦的3/5,宽度为口弦的1/3。羌族口弦的簧片头部较尖似剑,中部窄而厚,尾部宽大而薄,尾部与口弦身相连成一整体,且簧片的两侧呈斜面。当拨动簧片头部时,因为竹片有弹性,所以竹簧开始快速振动发出声音,其音低沉柔弱。最后在口弦两头各凿一小孔,位于小头处的孔穿一根麻线,便于左手绕线固定口弦或悬挂;位于大头处的孔用一根长麻线穿过,麻线的另一头系在簧片的尖端,便于吹奏时右手拉动竹簧。

口弦制作完成后,还可为其配上一个精致漂亮的小竹筒。每当吹奏完后将口弦装入竹筒,既可以保护口弦不被损坏又方便挂在胸前或腰间。另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挂些羌族的小饰物,增加口弦的观赏性。

(五)羌族口弦的现状

历史悠久的羌族口弦既是乐器又是爱情信物,它承载了许许多多羌族儿女动人的爱情故事,被赋予了浪漫的色彩。口弦曾经是羌族妇女最喜爱的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居住在遥远山区的羌族人也与时俱进,他们的生活不再是闭塞的原生态,新的生活娱乐方式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娱乐习俗。

如今科技发达,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羌族男女恋爱时已经不再需要将口弦作为爱情的信物。现在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丰富多彩,羌族青年不再以吹奏口弦作为娱乐项目,因此很少有年轻人主动学习演奏和制作口弦。老一辈羌族人中能熟练吹奏口弦的人越来越少,可以娴熟制作的人更是屈指可数。羌族口弦及它的传人都处于濒危和亟待抢救保护的状态。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拯救措施,将这一流传千年的羌族乐器继续传承下去。否则不久的将来,羌族口弦只能成为一种文物,永久地摆放在博物馆里面供人们回忆。

三、羌族手鼓

(一)羌族手鼓

羌族手鼓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打击乐器,目前主要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茂县、汶川、黑水、理县及松潘等羌族聚居地,是羌族男性演奏的一种乐器。羌族手鼓的鼓框为木制,单面蒙以羊皮,因此手鼓又称“羊皮鼓”或“羌铃鼓”,羌人称其为“日木”、“切欧兀”或“切热别日木”。

羌族手鼓最初的用处并不是演奏的乐器,而是作为释比(巫师)跳神时所持的法器,出现在羌族的各种宗教活动中。在羌寨,祭天、祭山、还愿、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男女合婚、为新生婴儿取名、对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活动中,都能见到释比敲打手鼓。当释比主持仪式时,手持羊皮鼓,边敲鼓边跳舞,同时口中念诵经文,因此羌族手鼓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如今羌族手鼓不再是释比的专属法器,它也是羌族男青年跳舞时手中的乐器和道具。

(二)羌族手鼓的演奏

演奏手鼓时,表演者左手握住鼓背面的弓形木把,右手握鼓槌敲击。槌尖击鼓面,槌杆撞鼓框,发浑厚、沉郁之音。鼓心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鼓边发出的声音高亢清脆。敲击的技巧可分为单击鼓面、单击鼓边和混合敲击三种。敲击鼓点的节奏变化丰富,有“镇山鼓”、“婚鼓”、“忧事锅庄鼓”、“祭典礼鼓”等数十种。羌族手鼓经过不断的改良和美化,现在既是跳舞时伴奏的乐器,又是舞蹈中的道具,兼具两种功能。通过舞蹈工作者对手鼓舞蹈动作的编排,目前手鼓已用于《跳锅庄》《铃鼓舞》等歌舞表演中,充分展示了羌族男青年粗犷豪放的民族风格,使手鼓舞蹈成为观赏性和娱乐性很强的表演节目。

布滋拉表演释比使用手鼓的时候整个表演具有即兴性,鼓点和动作都随表演者的思想情绪变化而变化。用手鼓表演舞蹈时,表演者随鼓点起伏而统一动作、统一步伐,动作粗犷质朴,现场气氛热烈欢快。羊皮鼓不仅给舞蹈提供了富有层次感的伴奏,烘托了现场的气氛,而且丰富的鼓点节奏配合羌族传统的舞蹈动作,更形成和衍化出许多独特的舞蹈元素。

(三)羌族手鼓的制作

羌族手鼓分为鼓身和鼓槌两部分,制作手鼓的原材料是实木和羊皮。羌族手鼓的鼓框高10厘米-15厘米,鼓面直径30厘米-40厘米,鼓框里面有一根木质横梁,鼓槌长约58厘米。

制作手鼓时,首先挑选一张老公羊皮,然后用动物油将羊皮硝好。其次选择直径约0.5米的松木树干,截取10厘米-15厘米,将其挖空作为鼓框。手鼓的框架做好后,在外面彩绘纹饰,鼓框周围装饰彩穗。待羊皮硝好后,将鼓框的其中一面蒙上羊皮。原始的做法只蒙一层羊皮,经过改良后的羌族手鼓,是蒙上双层羊皮。用晒干的藤条将羊皮固定在鼓框上,然后箍紧。最后再用植物油浸渍,等油完全阴干后,鼓身便大功告成。鼓身做好后,还需要在鼓框内部安装一个弯如弓形的木把手,其长度与鼓面的直径相同。这个木把手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把持手鼓而设计的。木把上端装饰羊头,下端装饰彩穗。鼓槌弯曲如钩形,用藤条或杉木制作,槌头缠绸布,槌柄系彩色丝带。

四、羌族盘铃

(一)羌族盘铃

羌族另一种常见的乐器是盘铃,目前主要流行于四川省茂县和汶川等羌族聚居地,羌语称其为“枯鲁”。羌族盘铃的外形酷似盛菜的盘和碟,故由此得名。盘铃又名“响盘”、“响盏”、“摇铃”、“板铃”。

羌族盘铃是一种摇击的乐器,早期出现在羌族宗教仪式中,是释比主持祭祀活动时所持的法器,它常与羌族手鼓同时使用。

(二)羌族盘铃的演奏

演奏羌族盘铃时,用一只手握住铃柄,将铃口朝上摇动,使铃舌碰击铃壁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盘铃的音色清脆、明亮,音量不大,因此具有女性温柔、细腻的特征。盘铃演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演奏者双手各持一个盘铃摇击,两只手的节奏时而一致、时而交替;另一种是演奏者左手同时握住羊皮鼓木把手和盘铃铃柄,右手握羊皮鼓鼓槌,盘铃的节奏与鼓点相同。

如今,羌族盘铃不仅是羌族释比使用的法器,也不仅在宗教活动中才出现,它早已成为一种大众喜爱的乐器,出现在各种场合。在羌族的歌舞中,盘铃作为一种节奏乐器和舞蹈道具被广泛使用,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三)羌族盘铃的制作

羌族盘铃为金属乐器,由黄铜制作。盘铃整体呈碟形,铃高4厘米-6厘米,直径10厘米-16厘米。贴近手的部分呈盘状,顶部正中开有一小孔,孔中穿过带圆环的木螺丝,内侧连接金属铃舌,外部与木制铃柄相接。羌族盘铃盘口边缘外翻,并有一圈宽边,铃壁较厚。铃舌的长度为盘的半径长,金属部分刚好落在盘口的宽边上,摇动盘铃时,铃舌碰撞宽边发出清脆的音色。最后,在铃柄的末端通常会系上红色绸带作为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