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
3737200000034

第34章 王侯将相宁有相乎(4)

与狼共舞,方显谋略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一定记得,在秦朝末年的楚汉相争中,刘邦曾提出“斗智不斗力”的原则,从而使自己的队伍不断壮大,最终战胜了虽然强大,却只知以力取胜的项羽。“斗智不斗力”从此被人们奉为在一切竞争中夺取胜利的一项基本原则。

李嘉诚是个爱读书的人,他一定熟悉这段历史。他深知“斗力”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即使勉强取得胜利,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只有坚持“斗智不斗力”,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李嘉诚是个智能型之人,在其平生经历的所有的商战中,始终坚持着“斗智不斗力”的原则,在与众华商合战置地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

就在李嘉诚准备导演一场“火烧赤壁”的好戏时,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李嘉诚的挑战,凯瑟克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与包伟土匆忙商议对策,开始布置反收购行动。

在4月28日,怡策与其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每股4.15港元的价格,发行10%新股予怡策,使怡策所持文华东方股权,由略低于35%增至41%。

对华商众豪来说,这简直是当头一棒。精明的李嘉诚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性———怡策与文华东方的股权变化,虽与置地没有直接关系,却是怡和抛出的反扑信号,其后,怡和将会随机抛出一系列的反收购措施。

5月1日初,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以及香港中信集团的荣智健等华商,频频晤面,商讨对策。他们决定,为防止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必须趁其另一反收购举措尚未出笼,向怡和摊牌。

这一切似乎早在凯瑟克的预料之中,他很沉得住气,结果使得素有耐心的李嘉诚不得不先出一招。

5月4日傍晚,股市收市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赴怡和大厦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

虽然是短兵相接,双方依然是彬彬有礼。李嘉诚开门见山,说明了收购置地的诚意,提出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持的25.3%置地股权。

凯瑟克也毫不客气地表明了否定意见:“不成,必须每股17港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郑重其事开出的价格。李先生素以信用为重,不可出尔反尔。置地只是市值下降,实际资产并未损失关点,如何就17港元降到12港元呢?”

李嘉诚平静地说:“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次17港元并不是双方敲定的成交价,我们都表示愿意继续谈判重新议价。你我都在商场呆过这么多年,我想你一定不会不明白‘市价是一切价格的依据’这一商场规则吧。现在置地的市价才8港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4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双方说话都绵里藏针,气氛中包含着浓烈的火药味。

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又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

“既然谈不拢,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将宣布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按证券交易惯例,收购方的出价高出市价两成以上,便可在市场生效,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

包伟士针锋相对,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是怡和手中的置地!”

包伟士无疑是抛出了杀手锏。

关键时刻到了,是继续收购还是鸣金收兵,必须及时做出决策,而这种决策不仅直接关系到收购的成败,而且涉及巨大的资金代价。

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华英双方最后达成妥协———1988年5月6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家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8.95港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总计占置地发行总股价的8.2%,所涉资金共18.34亿港元。

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约25%增至33%,控股权已相当牢固。而且,协议中还增加了一个附带条款,即长江实业等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的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喧闹数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局而僵旗息鼓。原本看好这场收购大战的媒体大为失望。一些华文报刊称这是“一场不成功的收购”,有些英文报刊则称这次战役是“华商滑铁卢”。

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这次为何不决一死战,甫一交兵就这样悄然收兵呢?其实,这是华商财团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明智决策,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理由:

包伟士所抛出的杀手锏,就是置地将步文华东方后尘,如法实施。此前,文华东方按每股4.15港元的价格,发行新股予怡策,以增加怡策的股权。

怡策认购文华东方新股后,所持股权必定会超过35%的全面收购触发点,怡策将按收购及合并条例向文华东方提出全面收购。由于收购价(4.15港元)低于该公司资产值(估计6港元),文华东方多数股东对收购计划反应冷淡,这正中怡策下怀。

这种做法既不必动用大量资金,又可使所持文华东方股权超过收购触发点(现有股东可按其权益认购,也可放弃)。这样,怡策所持的股权由35%增至41%,收购方不可能通过全面收购使其控股数超过50%的绝对数———因为被收购方可反收购,能轻而易举再增购9%的股权,以达到过半数的绝对控股量。

这就是说,如果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将会使华资财团陷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每股8.95港元的价格赎回8.2%股权,共耗18.34亿港元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约为223亿港元,以8.5港元左右的市值计,总市值也近200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50%以上的绝对控股权,就须耗资100亿港元以上。

事实上,怡和并不完全是在坐以待毙。在收购和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地提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华资财团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期限内,不一定能筹措到这么多现金。

而且,怡策控股数近26%,比华资财团的控股数加起来还高得多,已优势在手;何况售出港灯和香港电话的股权后,已从最困难的谷底走出,业务渐入顺境。怡和系尽管大量出售了香港和海外的一些企业,但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除银行外,其市值仅次于长实系。凯瑟克家族在海外还拥有不少非怡策系资产,有人估计,其控有的资产不在李嘉诚之下。

因此,即使华资财团能控得置地,也要经过一番血战,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而并非一个民族斗士,虽然他的收购行为在客观上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所以他必须权衡商业利益,而不会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更何况,对方虽是垂暮的老狮子,但余威犹存,反击起来也非同小可,没有必要跟它硬拼。

但是,华资财团既已退出收购,为什么还要签订带妥协性的7年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协议呢?应该说,怡和赎回8.2%股权的价码并不高,不足以成为换取“怡和7年太平”的条件,其原因何在,至今仍不得而知。

不过,即使没有这一附加条款,华资财团也不大可能再动置地的脑筋。首先,经过这次交锋,怡和全系控股权已相当稳固,给外强留下的可乘之机已很少。另外,已经迁册百慕大的怡和系,从1995年起取消了其在香港的上市地位,其股票不在香港股市挂牌买卖,这样一来,就为外强收购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也许正是考虑到以上因素,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才决定彻底放弃收购,顺便卖一个人情给置地。

李嘉诚确实是个商战高手,他凡事并不一定非要争胜不可,而是以商业利益为准绳,能赚就赚,不能赚就退出,毫不拖泥带水。

事实上,华资财团在这场战役中,虽然收购不成功,但售股的税后利润,估计也在1亿港元左右,仍然有小赚。

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恶意收购可能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更何况胜负难定。倘若经过一番拼杀后,华资财团不幸落败,则会遭受惨重的损失。这显然不符合李嘉诚的作风和性格。

李嘉诚的做法启示我们,商场同战场一样,没有常胜将军,也不必非当常胜将军不可。在不利条件下坚持“斗志不斗力”的原则尤有必要。

志当存高远,运筹隆中对

“志当存高远”,是我国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的一句名言。诸葛亮在青年时代就具备了远大的志向,在未出茅庐之前就自比管仲、乐毅,就想干一番大事业。远大的志向加上良好的谋略,使他成就了一番伟业。

诸葛亮,字孔明,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谋士。他的远祖诸葛丰,官至司隶校尉。但后来家境日渐衰落,父亲诸葛*9摇只做过泰山郡的副职行政长官。诸葛亮在幼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但诸葛亮自小就志向远大,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立志苦学,具备了经大纬地之才,成为千百年来智慧的化身。

公元194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被任命为豫章(今江西南昌)的地方官,14岁的诸葛亮便带着幼弟随同叔父来到豫章。可是诸葛玄到任不久,东汉朝廷又派朱皓接任。诸葛玄只好弃官别走,携诸葛亮兄弟投靠了荆州的刘表。从北方到南方,辗转千里,流离漂泊的生活使诸葛亮增长了见识。不久,叔父也死去了。诸葛亮不愿寄人篱下,公元197年来到荆州襄阳的隆中地方居住。诸葛亮在隆中依山傍水,盖起数间茅舍,购置了几亩田地,过着隐居的生活。他经常“躬耕陇亩”,劳动之余,又要激昂慷慨地吟诵《梁父吟》,借以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那时正值曹操、袁绍在中原地区角逐,荆襄一带比起战乱频繁的北方要相对安定一些。因此,有不少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从北方来到这里避乱。诸葛亮很乐意与他们交游,像颍川(今河南禹县)的石广元、徐庶(即徐元直),汝南(今河南确山)的孟公威等人,都是他的好友,彼此交情很厚。诸葛亮与石广元等一起读书,各人读书的方法不同。石广元、徐庶等人对所读书的内容务求精熟,这就难免流入刻板,往往不易融会贯通。惟独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抓住书的要点,着重领会其精神,往往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诸葛亮勤奋好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历史与现状均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段学习生活,使诸葛亮开阔了视野,在政治上日益成熟起来。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为以后的政治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在隆中并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十分关心当时的时局。他常与朋友们晨晚相聚,探究经术,议论古今,品评时局。一次,他对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说:“你们三人如果去做官,凭你们的才于,是可以做到刺史、郡守的。”三人问及诸葛亮的志向如何时,他却淡淡一笑,不作出正面回答。其实诸葛亮有宏大的政治抱负,他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管仲、乐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乐毅担任燕国的统帅,与赵、魏、楚结盟,指挥联军打败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说明他的抱负和志向超过了好友石广元、徐元直等。这种远大志向也是他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正因为诸葛亮有了如此远大的抱负,才促使他刻苦学习,用丰富的学识为事业的成功做铺垫。丰富的学识又为诸葛亮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207年,诸葛亮实现自己远大志向的机遇到来了。这年冬天,刘备三顾茅庐,使这位奇人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学。

刘备,这位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市井英雄,早年曾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后与关羽、张飞结识。尽管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但由于缺乏一位足智多谋、见识远大的助手,导致刘备在事业上屡屡受挫。刘备在接受了徐元直的建议后,决定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刘备一连去了三次隆中,第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便恳切求教。诸葛亮将自己的宏图大略和盘托出,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他将当时的形势分析得极为中肯,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诸葛亮理清了刘备的思路,使他思虑已久的战略计划豁然显出了轮廓。一番隆中对,使刘备确认诸葛亮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当即热情相邀诸葛亮加入他的政治集团。从此,诸葛亮放弃了隐居的生活,直接投身于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为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诸葛亮协助刘备平四川、定西南,终于与曹操、孙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的韬略得到了充分的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