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李嘉诚的作为带有功利性。诚然,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绝对没有功利意识是不现实的。不过,李嘉诚的体谅和善待他人,更多的是他所受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父母对他的谆谆教诲。这种思想,已深深融入他的心灵。
双赢合作,优势互补
建立关系网就是寻求互补性联合。如果没有各方面的关系,业务往往以失败告终。这种联合必须是自然的联合。比如,你分析竞争情况后,发现许多经纪公司只对葛优类的明星感兴趣,于是你决定担任喜剧明星经纪人,但你却缺少喜剧明星的信息。仅此而已。你就必须找家有志于喜剧明星经纪业务的公司合作,由他们负责提供你所需的客户和专业知识。
最大的事业需要争取尽可能多的人合作,而按现代经营理念,利益一致才有真诚的合作,因此,必须把利益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包括你的利益与外来合作伙伴的利益。李嘉诚在这个方面做得极好。
李嘉诚郑重送给儿子两条忠告,除树大招风,保持低调外,另一条是,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
李嘉诚的箴言,不仅是他对两个儿子的要求,也是他从商一辈子的经验处事准则。
就是这个简单不过的原则,让李嘉诚结交了无数商界朋友,赢得了广大股东和职员的信赖和支持,树立了崇高的形象,为他赢来了无数的财富,并一举登上香港首富、世界华人首富的宝座。
美国《华盛顿邮报》1994年1月24日刊出一篇关于李嘉诚儿子李泽楷的文章,开篇说道:
莫看香港只是个繁荣的小都市,当中不乏自命不凡的年轻才俊。在芸芸众生中,最瞩目而又最惹众人羡慕的,当算是香港首富李嘉诚27岁的次子李泽楷。这位身材瘦小,神情紧张,头发修剪得极短的富家子弟,讲英语时带着极夸张的腔调,使他本身看来像富贵圈中骄纵的小公子。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满招损,谦受益,讲究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懂得以和为贵、财不外露。
利益共享也是中国式经商的行动准则。如果违反这一游戏规则,失去的绝不只是合作者这一个对象。口口相传,失去的将是你的整个商业信誉,继而危及你的整个商业地位。
但是如果把事情反过来考虑呢?如果按照李嘉诚所说的少拿一点,你得到的又绝非仅仅是合作的一方,而且还将包括人们对你的无限信赖和尊敬、无穷的商业机会、少拿的1%的百倍,甚至是千倍、万倍。
显然,李嘉诚一生培养和教导儿子的,与其说是经商的知识,还不如说是做人的学问。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做人乃是经商之本,只有首先务这个本,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老板。李嘉诚本人是一个老板,他希望儿子以后也成为义利相兼、德才兼备的老板。
应当指出,李嘉诚的做法对于老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一方面,做人是做一切事业之本;另一方面,今后的商场日益没有那些见利忘义的狡诈之徒的容身之地,只有先辈合法手段进行正当竞争,才能成大事。
像李嘉诚那样做一个遵纪守法、集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于一身的现代老板,是今后老板的根本方向。
李嘉诚不但重用你,而且很顾及他们的利益,当事业有发展的时候,会及时让你分享利益。
例如,马世民离职前,在和黄的年薪及花红共计有1000万港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港督彭定康年薪的4倍多。至于马世民的其他非经常性收入,则很难计算。
李嘉诚为了增强你对集团的归属感,往往会给他们以低价购入长实系股票的机会。
就在马世民离职的9月中,他就用每股8.19港元的价格购人160多万股长实股票,当日就以23.84港元的市价出手,转手间就净赚2500多万港元。
老板在商言商,皆为利来。李嘉诚懂得体恤你,让你分享利益,从而使集团形成了更强的凝聚力。
在与客卿的合作中,李嘉诚也很善于为他人谋利,做得仁至义尽。
前已提及,杜辉廉也是曾为李嘉诚的事业鼎力相助的一个客卿。
杜辉廉是一位英国人,出身伦敦证券经纪行,是一位证券专家。70年代,英国唯高达证券公司来港发展,委任杜辉廉为驻港代表。在业务往来中他便与李嘉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唯高达被万国宝通银行购并,杜辉廉随之参与万国宝通国际的证券业务。
杜辉廉是长江多次股市收购战的高参,并实际操办了长实及李嘉诚家族的股票买卖,因而被业界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
但杜辉廉并不是李嘉诚公司的董事,他多次谢绝李嘉诚邀请他担任长实董事的好意,是众客卿中惟一不支干薪者。但他绝不因为未支干薪,而拒绝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这令重情重义的李嘉诚一直觉得欠他一份重情,总想着寻机报答于他。
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底,杜辉廉与他的好友梁伯韬共创百富勤融资公司,李嘉诚当即决定帮助百富勤公司,以报杜辉廉相助之恩。
杜梁二人各占百富勤公司35%的股份,其余股份,由李嘉诚邀请包括他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
这些商界巨头也得到过杜辉廉的帮助,所以接到李嘉诚的邀请后,便欣然允诺。他们都和李嘉诚一样不入局,不参政,目的仅在于助其实力,壮其声威。
在18路商界巨头的大力协助下,百富勤发展势头迅猛,先后收购了广生行与泰盛,也分拆出另一家公司百富勤证券。杜辉廉任这两家公司主席。到1992年,该集团年盈利已达到了6.68亿港元。
当百富勤集团成为商界小巨人后,李嘉诚等巨商主动摊薄自己所持的股份。其目的是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好让杜梁二人的持股量达到绝对的安全线。
李嘉诚对百富勤的投资,完全出于非盈利目的,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报杜辉廉之恩。
尽管李嘉诚并不想从百富勤赚得一分一厘,但李嘉诚持有的5.1%的百富勤股份,仍为他带来了大笔红利。这是因为百富勤发展迅速,是市场倍受宠爱的热门股,他不想赚钱也得赚钱了。
90年代,李嘉诚与中资公司的多次合作(借壳上市、售股集资),基本上都是请百富勤担当财务顾问。身兼两家上市公司主席的杜辉廉,仍忠诚不渝地充当李嘉诚的智囊。
因为有证券专家杜辉廉的鼎力相助,李嘉诚在股市上更是如虎添翼,挥洒自如,甚至对股市形成了强大的左右力。
李嘉诚最辉煌的战绩在股市,最能显示其超人智慧的场所也是在股市。而被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的杜辉廉,在其中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李嘉诚给以丰厚的回报,又使杜辉廉更加专心一致地回报李嘉诚,充当李嘉诚的客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嘉诚得到客卿的大力相助,也是善有善报的延伸。所谓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假若自己品质不良,没有梧桐树,又如何引得凤凰来栖呢?
由此可见,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只有李嘉诚这样的商界翘楚,才具备经商的智慧。
一些人目光短浅,只贪图眼前利益,做生意时只想着自己独吞。结果呢,往往是一时赚得小利,而失去了长远之大利,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李嘉诚说过,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
他还说,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收益。
李嘉诚的意思是,为人者与所用的人之间应该利益均沾,这样才能保持久远的合作关系。相反,光顾一己之利益,而无视对方的权益,只能是一锤子买卖,只会使自己的生意做断做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