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以领袖的心态经商
3715800000025

第25章 气质就是商机(3)

李嘉诚的话未得到认同。在4月10日嘉宏股东会议上,小股东们纷纷提出质询:嘉宏公布的1990财政年度的业绩显示,盈利状况甚佳,年盈利率比上年增加29%,达到了13.16亿港元;另外,嘉宏所控的港灯市值连月上升,也会使嘉宏资产值增高,这都显示出嘉宏的发展前景是较好的。

结果,嘉宏私有化计划在一片鼓噪声中,以不足1/4的支持率而胎死腹中。

这次私有化失败的原因,是收购方对嘉宏的评估与实际业绩产生了很大差异。嘉宏资产估值应该在每股5~6港元的水平上,4.1港元的出价未免太低,显然是肥了大股东,而损了小股东。李嘉诚素来关注小股东利益,这一次却有失长者风度,是何缘故呢?

其间,曾有一个英国基金趁机斥资吸纳嘉宏股票,嘉宏表示不提高收购价,可能与此有关。因为不提高股价,可使那些趁机炒作嘉宏股票者的图谋落空。

此外,小股东反对私有化,除说和黄条件苛刻外,股东们均看好嘉宏的前景,舍不得忍痛割爱,又是私有化失败的另一大原因。

按规定,私有化失败之后,一年之内不得再提私有化建议,李嘉诚只好耐心等待。

1992年5月27日,大限期满,和黄重提嘉宏私有化建议。收购价为每股5.5港元,较停牌前的收盘价高出32%。

对这一价格,小股东们自然无话可说,欣然而受。因此,在7月10日的嘉宏股东会议上,该私有化建议以96.7%赞成票获得通过,最终得以实行。

这次收购之所以成功,是大股东既保全了自身利益,又顾及了小股东利益的缘故。

从此之后,长实系只剩下长实、和黄、港灯三大上市公司了,总市值除银行外仍居全港财团之首。

通过私有化,李嘉诚不再使长实系所有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实绩都暴露于公众面前,这有助于维护商业机密。在许多商业活动中,李嘉诚便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灵活性。

当然,对李嘉诚实行私有化的目的,我们未必需要了解,他实行私有化的方式,倒值得我们借鉴。本来,以他的股市经验,完全可以趁股市低潮时,以超低价格将公司收归手中,但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充分考虑小股东的利益,以他们较满意的价格实行收购,充分体现了他的大仁大义。

顺便提到,李嘉诚在董事袍金上的做法,也同样体现了照顾舍己为人的无私精神,同样成为香港商界舆论界的美谈。

李嘉诚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这5000港元,还不及公司一名清洁工在80年代初的年薪。

以80年代中的水平,像长实系这样盈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袍金,一间公司就该有数百万港元,进入90年代,便递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李嘉诚20多年维持不变,只拿5000港元。按现在的水平,李嘉诚万分之一都没拿到。

李嘉诚曾兼国际城市的主席,该公司为他开200万元袍金,李嘉诚全部入长实账号。

与李嘉诚不谋私利的罕见做法比,刘蛮雄大概属另一个极端。1989年度,爱美高系的爱美高股东应占盈利0.47亿元,而董事6人袍金况达0.46亿元;该系华置盈利1.56亿元,董事袍金0.36亿元;该系中娱亏损0.61亿元,董事袍金0.36亿元;保华亏损0.53亿元,董事袍金仍不菲。光刘蛮雄主席一人,年董事袍金达1亿港元,故舆论称他不再是打工皇帝,而是打工上帝。

在董事袍金这点上,李嘉诚问心无愧。他曾与美国《财富》记者说道,确如外界所传,我的董事年薪(袍金)是641美元,这比办事员的工资都低得多。不过,我即使支取1000万美元董事年薪,它比我所做的工作该拿的都少。

业界人士,对李嘉诚拿象征性袍金深表折服,却不敢效仿。有人理直气壮道,董事袍金,是我参与决策管理的契约酬劳,我为什么不该拿?我不是大股东,我一家靠什么吃饭?

不少舆论为此观点推波助澜,说李嘉诚小利不取,大利不放。他每年放弃数千万元袍金,却获得公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人。

李嘉诚是大股东和大户,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有公众股东帮衬,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市值大增,李嘉诚欲办大事,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所持股份所得的股息及价值。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共12.4亿港元——尚未计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年息。

故有人言,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惟李嘉诚一类的商界翘楚,才具备经商的智慧,舍小取大,李嘉诚又是其中最最聪明的人。

但是,凡经商皆是为利,如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嘉诚能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处处照顾股东和公司的利益,这在拜金若神、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

不错,李嘉诚确实舍小利,而牟取大利。他拥金据银,却不大撤银纸追求奢侈,而拿出不菲的钱款用之于公益,就此一点,更是难能可贵。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李嘉诚这种成全他人利益的做法,无疑是得人心的,所造成的良好影响虽然看不见,但时时处处都可能对他发挥良好的作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板尤其是这样。但是,一个高尚或有智慧的老板,却往往首先考虑他人的利益,甚至把自己的利益让给别人,以求人和,以求更大的利益。

名声也是形象

人生中最宝贵的是能够有一个好名声,如俗话所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名誉对人来说十分重要,尤其对老板来说,因为生活腐化,说明他胸无大志,品格卑下,因此必然影响到其商业信誉。

然而许多人有了钱,不但挥金如土,纸醉金迷,而且或招小蜜,或******,绯闻不断。这种现象无论在香港还是在大陆不鲜见。

李嘉诚视名誉如生命。他常说,名誉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时候比第一生命还重要。

林燕妮首次赴华人行的长江总部,与李嘉诚商谈广告事宜。奇怪的是,一坐下来,他(李嘉诚)开腔并非谈公事,而是澄清传媒对他的绊闻传言。

李嘉诚说:我跟某某港姐绝对没关系,亦不认识,外边乱讲。

地产商不止一个姓李的,传媒也没有说是长江的李姓地产商,更没描绘该李姓地产商高高额头,戴眼镜,平时好穿黑色西装,说话带潮州口音。李嘉诚确实过于小心,他与林燕妮谈这事,是林燕妮乃是新闻圈中人——香港屈指可数的名牌专栏作家。李嘉诚这般解释,大概想借林燕妮女士之笔,予以澄清。

林燕妮事后说,我们是做广告的,绯闻我们不关心,但他显然十分介意。

《明报周刊》曾刊过题为《一生最怕惹绯闻,视名甚重》的文章,提到某报说一位李姓地产商与某港姐有染,李嘉诚对客户说,他不认识这个港姐,外面乱传。客户并没问起此事,李嘉诚急于澄清,再说李姓地产商有好几个,李嘉诚如此谨慎,可见对绯闻的惧怕程度。

多家香港传媒谈到李嘉诚,若女星欲上前敬酒或攀谈,超人便会逃之天天,惟恐给记者的镜头抓下把柄。

超人亦如一块白璧。谁都知道李嘉诚与夫人庄月明青梅竹马,相敬如宾,情深似海。因此,庄月明过世后,竟无人敢提超人续弦的话题。

视名誉如自己的生命,超人如是说,世人亦如是说。偏偏有这么一个不识相的神奇才女,向超人大献爱心。一忧超人丧偶数载,甚为寂寞;二缘超人魅力超人,为之倾倒。

1995年情人节,《明报》赫然刊出两幅示爱广告。求爱者,是自称无敌浪漫女作家西茜凰,西小姐姿色风采颇佳,常在文中言及被俊男包围。

被西小姐爱上的宠儿,是香港两位赫赫大名的顶尖级人物,一位是首席财阀李嘉诚,一位是第一才子金庸。两人皆有才(财),正如西小姐在电话中回答记者道,才(财)子佳人。

西小姐手书示爱广告,墨字功力不浅,其情愈深,给超人的题字是嘉干骏之长,诚万川之江,取首尾两字,合起来就是嘉诚、长江。西小姐称超人为嘉诚贤兄,可见情妹用心之良苦。

据白广基先生撰文披露,在《明报》刊登四分之一版广告,要9600多港元,两则便要1.9万大元。西茜凰是当官的,薪水约3.5万港元,这个情人节的大礼物占了她过半的薪水,绝对是高消费爱情。

去年,西茜凰的《魅力才子心》出版.她公告各方好友,说超人已向她买了500本留念,希望好友们也帮她一把。

但据闻超人并没有认购,只是她一厢情愿自掏荷包送赠。可见才女是何等的痴情,对她所“爱”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端的赚人热泪。

西小姐如此露骨泼辣的示爱,超人避退三舍,未有任何反应。故舆论界称,才女单相思,没厘头(没意思),花开终不见果落地。

超人算是虚惊一场。不料,事隔未及一年,一家八卦周刊爆出超人绯闻,似言之凿凿,实春秋之笔。超人恼怒,自在情理之中。这番,连一贯对记者友好的小超人,亦示以颜色。

1996年2月1日《新报》写道:

李超人之子李泽钜,最近荣升了老豆,理应心情甚靓,不过,近期小超人出席海怡半岛商场一间零售集团开幕时,对着老记的态度十分严肃,吓得在场老记以为发生了何事。

虽然当日小超人勉为其难回答了老记多条问题,但小超人三番五次说了一句话,就是《苹果日报》记者在场,我晤(不)讲。相信与《苹果日报》老板的另一份杂志近期对李嘉诚报道有关。据最近一期《×××》封面报道,透露了李嘉诚多年的红颜知己,未知今次小超人对《苹果日报》记者还以颜色,与这篇报道是否有关。

事实上,近日股市大旺,有关长实及和黄的市场传闻不少。若然小超人不作回应,除了令老记食白果之外,投资者亦会十分失望。

我们自然不会轻信李嘉诚的所谓绯闻,根据以往的经验,颇多流言蜚语,经时间和事实证明,纯属子虚乌有。

做人难,做名人难,做有钱的名人更难——李嘉诚对此有深刻体会,但是他坚持洁身自好,不管别人怎么说。因为在他心目中,保持清名并不只是一个名誉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你的品格问题,而他是不允许自己在品格上有污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