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能说满,而做事则是不能把事做绝。自古以来,给人留余地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周易》中有句话: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至行不可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则无理可续言。做任何事,进一步,也应让三分。古人云:“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有一句佛偈也说:“凡是不可太尽。”人与人相处时,给人留下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下余地。
韩国北部的乡村路边有很多柿子园,每到深秋时节,处处可见农民采摘柿子的身影,采摘结束后,有些熟透的柿子却被留在了树上,这些留在树上的柿子,成为一道特有的风景,这些柿子又大又红,不摘来享用岂不太可惜?据当地的果农表示,不管柿子长得多么诱人,也不会全部摘下来,因为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柿子留给喜鹊吃原来,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在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就在这时,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使得那年的柿子几乎绝产。从此以后,每到收获季节,果农都会留下一些柿子,吸引喜鹊来这里过冬,喜鹊仿佛也知恩图报,到了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
多么神奇的平衡法则啊!其实,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
人们常说:“过头话不可讲,过头事不可做。”做人万不可把话说满,把事情做绝,要时时处处为自己留下可以回旋的余地,就像行车走马一样,如果一下奔驰到山穷水尽的地方,掉头就不容易,只有留下一些余地才行。为什么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能游刃有余,八面玲珑,而有的人却常常被动,进退维谷。其中,可能有许多原因,但无疑与他们是否在应酬中善不善于给别人留余地有密切关系。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看似平时温文尔雅或者柔弱的人,如果真的被点了死穴,那就会变成凶猛的野兽,闯出一条血路来。事情不要做绝,就是避免点中别人的死穴,不要把人往绝路上逼。放人一条生路,就是给自己一条退路。
话不说满,事不做绝,其实也是中庸之道的体现,这是一种温和的处世方式。不说大话,避免给别人带来压力,也避免遭至厌恶;事不做绝,给别人一条生路的同时,也给自己积下了福德。这个世界上总是有那么一些奇妙的轮回,一时的得意,总要由以后的失意来偿还;一时的猖狂,也总会由以后的报应来弥补。说话做事都留余地,才是保护自己的好办法。当你学会了给别人留有余地,就等于给自己留下了退路,让你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容应对,进退自如。
多“主动吃亏”,少“被动吃亏”
当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经说了两句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其中一句是“难得糊涂”;而另外一句话就是“吃亏是福”。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千百年来,被多少骚人墨客效仿,还奉为处世哲学!直到眼下瞬息万变的21世纪,在一些问题上仍然适应入时。然而,他所提倡的“吃亏是福”的命运就有很大的差别。在充满功利主义的现代人的眼里,“吃亏是福”很难被人们理解,他们宁可将“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处世准则。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不愿吃眼前亏的。同样也证明了,“吃亏是福”无论什么时候都很难在一些人心中生根发芽。
“吃亏”真的是福?当然!但要注意,这里说的“吃亏”是主动吃亏,而不是被动吃亏。这两者的区别就是主动吃亏中的“吃亏”不仅是福,还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坦然、一种达观、一种超越。而被动吃亏中的“吃亏”是一种后果,是一种无奈。为人处世,一定要主动吃亏,才能少一点被动吃亏。同样是吃亏,却有天壤之别。
布鲁克住在奥地利偏远山区的乡间,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因工受伤,家里的生活重担便落在布鲁克的肩上。为了一家的生计,他在路边开了个小摊,靠帮人修理皮鞋过日子。
一天,一位顾客匆忙拿了一双鞋底坏掉的皮鞋,交给布鲁克修理。只见布鲁克动作娴熟地把鞋底修好并擦净后交给顾客,顾客感动地说:“小师傅!谢谢你把我的皮鞋修好,不但缝补得很坚固,还把皮鞋擦得跟新的一样。”
附近同行擦皮鞋的人,私下窃语:“布鲁克这傻瓜真是服务过头,顾客只付了修皮鞋的钱,他却把皮鞋擦得这么亮,这有什么好处呢?真笨!”
但是布鲁克并不在意这些话,他觉得替人做事应尽心尽力,这样一来收取顾客的钱才心安理得。
人们知道布鲁克是个肯替人设想、不怕吃亏的人,于是纷纷把鞋子交给他修理。消息传到附近一家皮鞋工厂的老板耳中,他便雇用了布鲁克到他的工厂,专门负责修理有瑕疵的皮鞋。
多年后,那些嘲笑布鲁克的人,仍然在街头修补皮鞋,布鲁克却已当上了皮鞋工厂的总经理了。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情吧!只要你经过仔细地观察与思考,就会发现能够“主动吃亏”是一个多么有哲理的处世准则。
现实生活中那些好贪小便宜的人会经常发生因小失大的事情。他们在与某些老实人的交往中因得到了眼前一点小小的利益,得了一点小小的实惠而窃笑,但他们却因而失去了做人的最起码的诚信与做人的尊严。殊不知,人家都在背后笑他呢!这样的人一次两次尚可原谅,然而时间长了就没有人再愿意跟他交往了。
让我们仔细地想想,拿小利益与做人的尊严、长远的利益比较,孰轻孰重?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与之相反的是这些老实人表面上吃了点亏,那不就是失去了一点点的利益,一点点的物质吗?可是他们却会因此而赢得人们的同情,得到人心。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可见人心所向是多么难得!特别是在缺乏诚信的今天,老实人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尽管他们不能如古人所说的那样得天下,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老实人应该说是商机无限,机会多多。想一想,老实的人因为失去了眼前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东西,而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也赢得了好的声誉、长远的利益,是得大还是失大呢?
可见,能够“主动吃亏”的人最后并不吃亏,而不愿意“主动吃亏”的人结果却吃了大亏。应酬中,多一点“主动吃亏”,你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别人就会接纳你、信任你、支持你。
总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主动吃亏,有时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聪明的人敢于吃亏,睿智的人善于吃亏。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主动吃亏的人,在是非纷争中斤斤计较,只局限在“不亏”的狭隘的自我思维中,这种心理会蒙蔽他们的双眼,最后却不得不吃个大亏。
有心机的人不是只看眼前,而是能放眼未来,将眼光投得更远!不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以“主动吃亏”作为自己的处世准则,用一点点“小亏”换得更美满的生活。
该聪明时聪明,该糊涂时糊涂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该糊涂时糊涂,就等于给各种繁杂的事情涂上润滑油,使其顺利运转。糊涂哲学体现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应酬中,就要做到该聪明时聪明,该糊涂时糊涂。
该聪明时聪明,该糊涂时糊涂。就是说凡事不要太钻牛角尖,不要太想不开,不要太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事情都是随着时间慢慢清晰,抑或慢慢变淡,慢慢化解,慢慢消融的,于是就有了答案……很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就成为最“糊涂”的聪明人了。
假如有人告诉你:“某某人在背后骂你。”你听后会作出什么反应?你可能会非常恼怒,想立即去找这个人算账。如果是这样,那你不仅气坏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还会扩大事态,徒增痛苦。
富弼是北宋名相,在他年少时,有一次走在洛阳大街上,平白无故地遭人斥骂。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后骂你!”富弼说:“大概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人家指名道姓在骂你呢!”富弼想了想说:“怕是在骂别人吧,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骂他的人听到后很是惭愧,赶紧向富弼道歉。年少的富弼分明是假装糊涂,却显示了他的聪明睿智。
有位智者说,如果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都不会回,因为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费时间呢?这位智者和富弼一样洞晓“难得糊涂”的真谛。
应酬中,人与人之间不免会产生些摩擦,引起些烦恼,如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往往越想越气,这样很不利于身心健康。如做到遇事糊涂些,自然烦恼会少很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与部队联系上。有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仅剩下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有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吓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来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熬不过这一关了,虽然饥饿难忍,但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如何度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也许他想独吞我背着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但我当时假装不知道谁开的枪,如果我说破了,我们两个人可能会拼命,那样,可能我们两个人都会丢了性命。”
“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如果可能,我愿意永远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就这样糊涂地过一辈子。”
由此可见,做人难,做明白人难,做糊涂人更难,关键是如何做到“该糊涂时糊涂,不该糊涂时绝不糊涂”,要把握好这个度,那就是一种处世智慧,一门学问。人生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所以学一点糊涂学,也许会使你恍然顿悟,它会带给你一种大智慧。也许,从另一个侧面去解读生活,你将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达观和从容。
低得下头,才能抬得起头
民间有句谚语:“低头是稻穗,昂头是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里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把头抬得老高。
应酬中,一个胸有城府的人是一个懂得低头的人,“直木遭伐,水满则溢”,低头是一种智慧,低头做人,可以使自己更容易被别人接受,要想出头,先要低头。“低”既是成功之要诀,又是处世之良方。一个不懂低头的人,往往是很容易被伤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