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民间的传说,以及把有些生长时间久的人参称为“人参精”的说法,也是有一定客观根据的。
不过,在中草药家族中,要说像人形,应当首推何首乌,因此也就有了“何首乌精”之类的说法。
人参
1985年5月,湖南省新化县采掘了两株酷似孩童的何首乌块根,而且这两株何首乌外形极像一对男女。这对“童男玉女”身高20厘米,体重各为400克。当地人传说这是千载难逢的“何首乌精”,说什么《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就是服食了这种药而成仙的。
1993年8月,福建省寿宁县也发现了一对何首乌块根,形似“夫妻”,其五官、四肢及性别分明,其中“男性”高18厘米,“女性”高17厘米,“身上”均长着不少小绒毛似的须根,人们称奇说怪。
1994年12月,福建省武平县也发现了一对“夫妻”何首乌。
何首乌外形长得像人形而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传说,纯系无稽之谈。然而,却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严肃的问题摆在科学家的面前:为什么不少何首乌长得像人,而且多为“一男一女”?
对此,简单地用“巧合”的说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这确是一个千古之谜,还有待于科学家从更深的层次加以探索。
药用价值极高的凤仙花
凤仙花,别名指甲花、急性子、女儿花、金凤花,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及东南亚,是民间广泛栽培的花卉之一。
凤仙花茎直立,株高30~80厘米不等,茎肥厚多汁而光滑,节部膨大,呈绿色或深褐色。茎色与花色相关。叶互生,狭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
初夏至秋末,花朵开谢相续,花多侧重,花梗短,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色呈粉红、朱红、淡黄、紫、白及复色,花型有单瓣、蔷薇重瓣、茶花重瓣。尤其白瓣上洒有红点的,则为凤仙花中的珍品。
花盛开时,如《花镜》所云:“花形宛如飞凤,头翅尾足俱全,故名金凤。”其风姿清丽,花朵纷繁,令人叫绝。多植庭院或盆****观赏,尤为女儿辈喜欢。
凤仙花
凤仙花性温味甘微苦,开花期间采收,拣去杂质晾干,以红、白二色为良,活血调经,消肿止痛,祛风解毒,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
凤仙花性喜热畏寒,适应性强,能自播繁殖。全草可入药,花主治蛇伤、腰肋引痛;根和叶能散血通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凤仙花,“活血消积”,“治蛇伤,又治腰胁引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凤仙花还含各种花色苷,对许兰氏黄癣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各种致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至于凤仙花的果实成熟时,稍有震颤,果瓣则自裂急向内卷如拳,将种子向四处弹射落下。倘若触及蛇身则溃烂。毒蛇见之害怕,故墙隙屋隅种植凤仙花,可避蛇患。
事实上,在清代《凤仙谱》中记载我国的凤仙花就达两百多个品种。凤仙花的花色多得令人咋舌,这小小的花儿怎么长出了那么多种颜色呢?我们除了对神秘的大自然啧啧称奇外,还没有揭开其中的奥妙。
目前,关于凤仙花的花期、花色、药用价值等,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古怪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冬季真菌寄生于虫草蛾幼虫体内,到了夏季发育而成。
从外形上看,冬虫夏草虫体呈金黄色、淡黄色或黄棕色,又因价格昂贵而有“黄金草”之称。因其药用价值高,功效好,在国内外被视为珍品,市场需求量大,但因其天然资源量稀少,故价格十分昂贵。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专业人士根据产地的不同又分为青海草、藏草、川草、滇草等。也有把产自青海、西藏的统称为藏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正像它的古怪名字一样,形状很奇特:说它是动物,它的根又深扎在泥土里,头上还长着一根草;说它像植物,它的根部又是一条虫子,长有头和嘴,还有8?对整齐的足。
冬虫夏草这种怪模怪样的东西是如何形成的呢?到底是植物还是动物呢?为什么会生成这般怪模样呢?
冬虫夏草
有一种叫作“蝙蝠蛾”的昆虫,在冬天来临之际,它便将虫卵产在土壤里,然后静静地死去。虫卵在土壤里经过一?个月的孵化,一条白白胖胖的幼虫便形成了。有一种真菌即虫草已在此静候多时,一遇到这白胖鲜美的幼虫,便一股脑儿往幼虫体内钻,然后在里边吮吸着虫体内的营养,过着无忧无虑的寄生生活。
冬天幼虫躺在泥土中,由于体内的寄生菌大量繁殖,这虫子等不到爬出地面便死去了。等到气候温暖了,这种真菌便破土而出,在幼虫壳体的头部长出一根长约10?厘米,顶端呈椭球体的棒。因此,它才长出既像虫又像草的古怪模样。
人们根据这副怪样子给它起了个“冬虫夏草”的怪名字。但真菌是如何钻入幼虫体内的,又是怎么在幼虫体内寄生那么长时间后,最终从虫嘴长出一棵草的呢?至今还是一个谜。
会跳舞的风流草
在我国云贵高原、四川、福建、台湾等地的丘陵山地中,生长着一种能翩翩起舞的植物,人们叫它“风流草”。
风流草为蝶形花科植物,它名曰“草”,实际上是一种落叶小灌木。它一般高15厘米,茎圆柱状,复叶互生。它的叶子由三枚小叶组成,中间一叶较大,呈椭圆形或披针形状,两边侧叶较小,呈矩形或呈线形。
风流草那幼嫩的叶片对声波非常敏感。每当旭日东升,朝霞遍地的时候,原本下垂的长叶会平展开来,两片小叶子上下跳动着,好像舞蹈一般。到了下午,长叶子又下垂,但两片小叶仍然不停地跳动。平时它与其他草类植物无异。
会跳舞的风流草
奇怪的是,每当有青年男女在它旁边互唱情歌时,草叶似有灵性就会互相摆动,翩翩起舞。甚至在歌声激昂时,每对叶片竟会相抱扭成一团,十分亲密。歌声停止,它的枝叶也慢慢舒展恢复常态。
风流草对阳光非常敏感,一经太阳照射便翩翩起舞,直到傍晚时分才停息下来。阳光强烈时,它旋转的速度也加快,一分钟里能重复好几次。
风流草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分布,如菲律宾、印度、越南等地。风流草有一分支,叫“圆叶舞草”,它的特征是顶部生卵形或圆形小叶,它跳起舞来舞姿更轻盈。
风流草何以起舞,植物学家普遍认为与阳光有关,有光则舞,无光则息,就像向日葵冲着太阳转动头茎一样。具体深入研究,还有各种分歧。
有的认为是植物体内微弱电流的强度与方向的变化引起的;有的认为,是植物细胞的生长速度变化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生物的一种适应性,它跳舞时,可躲避一些愚蠢的昆虫的侵害,再就是生长在热带,两枚小叶一转,可躲避酷热,以减少体内水分蒸腾。
风流草究竟为何昼转夜停,仍存在着很多疑问,要解开这个谜,还需植物学家们继续深入探索。
含羞草是人们的“晴雨计”
含羞草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在白天是张开的,等到晚上就会自动合上。有趣的是,人在白天轻轻碰它一下,它的叶子也会合拢起来。你碰得轻,它动得慢,只有一部分叶子合起来;你碰得重,它动得快,在不到10秒钟的时间里,所有叶子都会合拢起来,而且叶柄也跟着下垂,就像一个羞羞答答的少女。由于它的这种特性,所以人们管它叫“含羞草”。
含羞草
含羞草为什么会动呢?
大多数植物学家认为,这是由含羞草叶子的“膨压作用”引起的。在含羞草叶柄的基部,有一个名叫叶枕的薄壁细胞组织,木鼓鼓的,里面充满了水分。当叶子一振动,叶枕下部细胞里的水分,就立即向上或两侧流去。这样一来,叶枕下部就像地了气的皮球一样蔫了下去,上部就像打足了气的皮球一样鼓了起来,叶柄也就下垂、合拢了。在含羞草的叶于受到刺激的同时,会产生一种生物电,把刺激信息很快传递给其他叶子,其他叶子也就跟着合拢起来。过了一会儿,当刺激消失了,水份回到叶枕下部,叶子就会重新张开,恢复原状。
但也有的科学家认为,含羞草所以会运动,跟光敏素的作用有关。
含羞草的老家在巴西,那里经常有暴风雨,对于柔弱的含羞草来说,这是一种恶劣的环境,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它在风雨中炼就了本领,风雨到来之前,就把叶子收拢起来,叶柄低垂,这样一来,暴风雨也拿它无可奈何了。
有趣的是,含羞草还是相当灵敏的“晴雨计”。人们利用它的这种怪脾气和本能,预测天气是晴是雨。
“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如果含羞草的叶片自然下垂、合拢、或半开半闭,有气无力,这种时候,多半将有阴雨天气。
如果含羞草不自己“害羞”,而是有人碰它的叶子才合拢叶片,并且速度很快的话,那么这是晴天的征兆。
如果天气转阴将要下雨,含羞草的叶片就会下垂合拢,因为含羞草本身对湿度反应很灵敏,加上小昆虫因为空气湿度大,飞得很低,容易碰到含羞草的叶子,含羞草也会作出反应。而且,如果有人用手指去碰它的叶片,叶片也会回拢,但恢复原状就相当慢了。
含羞草是一种奇妙的植物,它的身上还有不少奥秘没有被揭开。
环境变异使竹子开花
竹子开花现象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常见的竹子一般不开花,如果开花,说明这个地区将会有大的变化。竹子多以无性繁殖为主,变异性也小,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不强,如果环境中会有大的变化,无性繁殖的变异性不足以使下一代竹子生存的话,竹子会选择开花来繁殖,从而在种子里保存变异信息,使下一代适应未来的环境。大多数竹种具有3至120年或更长的开花周期,并且在开花后表现为竹林成片死亡的现象。
竹子属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在开花前可以生长几十年,上百年,开花时竹叶的颜色有点枯黄,在竹枝间长出一些藤一样的东西,上面长有一些小粒子。
竹子开花
竹子开花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如天气干旱、植物体衰老等情况。在不利的生长条件下,竹子得不到应有的养料,就会使竹子开花结果,以产生活力强的后代来适应新的环境。
竹子在开花结果之后就会枯死。其实开花结果后就枯死的植物多得很,如麦子、玉米、高粱、花生等等。只不过是许多植物属一年生的植物,一年一度开花结果已司空见惯了,而竹子是多年生一次开花结果,比较少见,于是便觉得奇怪了。
由于竹子种类多、生长周期短、用途广、价值大,研究竹子的开花机制对竹子的遗传、发育和进化均有重要意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竹子开花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从已知的调控植物开花的基因入手,从竹子中分离这些基因的类似基因,通过转基因途径了解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而通过对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来揭示竹子的开花成因。通过研究,该项目目前已取得相关进展。
会唱歌的金桔树
2005年4月,年过七旬的蒙古族退休干部百岁遇到了一件怪事:他家中浇养的一盆金桔树,每天半夜会发出一种像唱歌一样的声音。
老人平时喜欢养花养草,退休后更是每天专注于当一个“花农”。老人家中养了不少橡皮树、龙骨、君子兰等花卉。在老人的精心呵护下,这些花卉长势都特别好。
这年3月底,当地出现了从外地运来贩卖的一些花卉。在其中一辆来自宁夏大武口的运花车上,老人的老伴一眼相中一盆小金桔树。当时这盆小金桔树上结的金桔并不多,除个别显黄色外,大多还是青绿色的。不过老伴认为很喜庆,老俩口就当场花50元抱回家。
起初这盆小金桔树也没什么特别,后来结了好多小金桔,大大小小有百八十个,并且许多开始变黄。
金桔树
4月中旬的一天,老人的外孙突然跑来大叫“姥爷,姥爷,你家小金桔树会唱歌呀!”老人和老伴急忙赶到养花的大客厅一看,果真自家的小金桔树不知从哪里发出阵阵莫名其妙的声音。细细一听,一会儿像河边的青蛙在叫,一会儿像田野的蛐蛐在叫,好听也好,好奇也罢,好一会儿都听不出到底算是什么声音。
自此一个多月来,老人家就没了平安夜。每天晚上从8点左右开始,这株金桔就像百灵鸟一样按时在百岁家“唱起歌”来。金桔树发出的声音不间断,但一般都会持续到晚上11点左右,全家几间屋都可听到。
于是,老人开始好奇地向当地花卉市场、王府公园、甚至专家四处打听,但得到的结果是,没有人发现过金桔树会发出声音的怪事,并且还遭到一些人的质疑。
随着事情的不断传播,金桔树唱歌吸引了新闻媒体的关注。目前,这一奇怪现象还有待于林业、花卉专家进行研究做出科学解释。
花青素促使秋天红叶
人们平时总是说“绿叶红花”,仿佛叶子总是绿色的。确实,在大自然中,树叶和其他植物的叶子在绝大数时间里几乎都是绿色的。可也有些树叶,在秋天时它的树叶颜色会起变化。有名的北京一景——香山红叶,那漫山遍野的红叶,真使游人们陶醉而留连忘返。江南一带的枫树,到了秋天,也是一派“红枫如火”的景象。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便是对秋天红叶的赞美。
那么,叶子的红色是怎么染上去的呢?
原来叶子的颜色是由它所含的色素来决定的。一般的叶子含有大量的绿色色素,我们叫它叶绿素。另外还有黄色或橙色的胡萝卜色素,也还有青红色的花青素等等。
秋天的红叶
叶子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它们在阳光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吐出氧气,产生淀粉,所以叶绿素是十分活跃的家伙,但它也很容易被破坏。夏天的叶子能保持绿色,是因为不断地有新的叶绿素来代替那些褪色的老叶绿素。到了秋天,天气逐渐转冷,大多数叶绿素的产生就会受到影响。叶绿素遭破坏的速度超过了它生成的速度,于是树叶的绿色逐渐褪掉,变成了黄色。那黄色就是因为胡萝卜素还留在叶子里。
有些树种的树叶会产生大量的红色花青素,叶子就开始变红了。叶子产生花青素的能力和它周围环境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如冷空气一来,气温突然下降,植物中的花青素就容易成。因此秋天有些树上的树叶就会变红。
秋天的红叶便景色增添了色彩,变得更加美丽迷人。可是至今为止,人们对于花青素究竟是什么样的物质,它在植物叶子中起什么作用还不清楚,这将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无花果是否开花
盛夏,神奇的无花果,在满株浓绿而肥大的掌状叶里,托出累累绿色果实,显得纯厚、文雅。
无花果为桑科,原产于地中海、南亚一带。它性喜温暖、肥沃、湿润的环境,对土质要求不高,易繁殖,生长快,适应性强(也适宜在城市栽植)。在我国南方各省多是地栽,而在北方只能盆裁。
无花果,不论生长在哪里,都根深叶茂,果实累累,它的果实愈熟愈红艳。人们赞美它,不像桃李树在结果之前,先以奇葩满树来风采照人,而只要一刮风下雨,则落花满地;更不像夹竹桃,从春到夏,繁花似锦,炫耀自己的艳丽多姿,实际上却华而无实。无花果纯朴无华,还未见它的花貌,已经是果满枝头了。
难道无花果真的是不开花就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