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的来源
火把节,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白族、彝族、拉祜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过节的时间因民族和地区而稍有差异,多数自夏历6月24日举行,节期至少3天,也有7天,甚至半个月的。火把节期间,家家宰鸡宰羊,并有斗牛、摔跤、赛马、歌舞等娱乐活动。到夜间,各家各户燃起事先扎好的松明火把,留一支插在门楼上,然后男女老幼各持火把,奔赴山野田间,以火照田,舞火为嬉。
嬉火时最有趣的活动是“泼火”。人们用左手持着一束燃烧的火把,右手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掺着松香的“香松面”,朝对方的火把上泼撒,只听到“嘭”地一声,一团耀眼的火焰腾起,非常好看,其含义是祝福的意思。接着,人们聚集到村中最宽阔的地方,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那么,闻名中外的火把节究竟从何而来呢?说法不一而足。
有人认为,火把节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应当是祝愿农作物免遭天灾、虫灾,并祈求获得丰收。
火把节
有人认为,火把节应属于一种由宗教仪式转变而来的公众庆典,特别是宰鸡宰羊时的繁复仪式,以及燃炬于门前,照炬于田间,义近古代汉人驱鬼逐疫的宗教仪式。
有人认为,火把节其实就是彝族历史上使用过的十月太阳历的年节。这种历法,把一年分为10个时段,每个时段共36天,余下不属于任何时段的5—6天作为年节。年节又分“小年”、“大年”,过完5个时段为“小年”,过完10个时段为“大年”,“大年”、“小年”各庆祝3天。
还有人认为,火把节应是远古时代先民的火崇拜观念的残存,而其直接的线索是楚人对火神的崇拜。
除此之外,关于火把节的来源,民间还有许多传说,但究竟火把节从何而来,并没有明确的定论。
泼水节是何形成的
泼水节,是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过节时间为每年的公历4月中旬,即傣历的6、7月间。
泼水节期间,人们用清澈的井水相互泼洒,像彝族的火把节一样,含有祝福的意思。除此之外,还要举办赛龙舟、放高升、拜佛等各种活动,充满了吉祥欢乐的气氛。
关于傣族人的泼水节形成的说法很多:
傣族泼水节
民间相传,很久以前,西双版纳有一个好色的魔王,在抢了11个民女为妻后,抢来第12个。这个姑娘长得特别漂亮,而且十分聪明,决心联合众姐妹除掉这个魔王。她趁魔王熟睡之际,砍下了魔王的头。姑娘们想用火烧掉这个头,但怎么也烧不掉还引起了大火;将头埋在地下,地又裂开;把头扔到河里,河水立即沸腾。无论如何处理这颗头,都会引发灾难。为了免除灾难,她们只好把头轮流抱在怀里,由其他姑娘泼水,以洗掉她身上的血迹。人们为了感谢她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也帮着泼水。众人泼的日期,正是如今泼水节举办日。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就这样形成了。
有学者认为,泼水节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在唐朝之前传入我国。
也有学者认为,泼水节来历同佛教的产生与传播密切相关,其意义是纪念释迦牟尼的诞生,故又称为“佛诞节”、“浴佛节”。
还有认为,泼水节来源于古老的祈雨仪式。
亦有人揣测,泼水节的产生是人们想避免发生火灾,故以水泼洒以求平安。
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神秘的宗教色彩,无尽的遐想,为傣族的泼水节笼罩了神奇的色彩,使之成为一个著名的民俗之谜。
摆手舞来源之说
摆手舞,是生活在湘西、鄂西南地区的土家族同胞的一种集体性民俗活动。
根据土家族人不同的居住区域和生产生活方式,摆手舞又分为“小摆手舞”和“大摆手舞”两种类型。
小摆手舞由各村寨在摆手堂内举行。摆手堂,即过去土家族聚居的乡村建造的土王庙和八部大神庙。如今,多改在寨口坪坝等更加宽敞的地方举行,按举行活动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三月堂”、“六月堂”。举行摆手舞时,坪坝中央旌旗招展,四周遍竖彩灯火把。待祭过祖先后,响起欢快的锣鼓,男女老少合着节拍,绕着旗杆下的神祖台跳摆起来。动作以手摆动为主,脚则随手摆动踏着节拍。
摆手舞
大摆手舞则以湖南龙山马踪寨、永顺双凤溪及湖北凤卯洞土家山寨为中心,每年于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后的辰日举行。周围各寨的土家族人都赶来参加,在八部王庙前摆出各种各样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同行举行比武、祭神等活动,连续3天,规模宏大。
具有独特风格的摆手舞来源之说,有许多种:
其一,土王曾在战争中命令士兵大跳摆手舞,以此扰乱敌人军心,结果大获全胜,于是摆手舞便流传了下来。
其二,土王率兵出征倭寇,转眼到了年底,家乡的人民思念前方的将士,便自发地跳起了摆手舞,使心理宽慰了很多,顺利地过了一个好年,这以后摆手舞便延续了下来。
其三,传说摆手舞是土家族人平倭寇胜利归来时,土家族士兵向百姓演示杀倭寇情况的舞蹈。
其实,摆手舞的来源之说还有许多种,但大多数都与御倭有关,而土家族御倭是在明嘉靖年间,于是有学者发出疑问,摆手舞是不是就起源于明嘉靖年间呢?在此之前是不是就没有摆手舞呢?这众多的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高山族男人为何“坐月子”
高山族自古就有丈夫在家待哺,妻子下田耕作的习俗。
按照常理来说,哺乳是由婴儿的母亲承担的,这是公认的生育习俗。然而,高山族为什么会出现男人“坐月子”的习俗呢?
男人“坐月子”的习俗在学术界被称之为:产翁制。据人类学家研究,产翁制可能是原始社会的父权制与母系制斗争的产物。
高山族人
人类最初的婚姻制度是母系制和氏族群婚制。此时,没有父亲母亲组成的个体家庭,人们实行着走访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子女都是由母亲及氏族哺育,父亲不介入妇女生育后哺养,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产翁制。
到了母系制晚期,才出现了对偶家庭,产生了父子关系。但是,由于当时的男人仍对女方氏族有很强的依附,也难出现丈夫与妻子抗争的风俗。
只有到了单偶婚和父权制出现之后,男子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妻子变成了丈夫的附庸,子女是他的财产继承人。此时,刚刚建立的单偶婚和父权制并不牢固,妇女们用逃婚、哭嫁、不落夫家的方式对抗父权制。因此,父权制也要采取许多压制母系制复辟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力。男人“坐月子”便是其中之一。
专家的解释非常合理,然而,连专家也无法确定,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男人“坐月子”就是要让世人相信他才是生孩子的人,这样的逻辑是不是略显幼稚?
武夷山九曲溪悬棺
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形式。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棺木放置距离水面十米至极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悬空的木桩上面。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峭壁上,至今仍然有悬棺遗迹十余处。
那么,这种奇特的葬俗是怎么产生的呢?
有人认为,悬棺葬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悬棺葬的出现,实质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变化。
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实行的岩居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人们生时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应该葬回原处。
武夷山九曲溪悬棺
有人认为,悬棺的形成实际上与战乱有关,并无其他更复杂的原因。
亦有人认为,古代越与濮及其后裔民族大多生活于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险峰、崇山峻岭视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难以接近而产生神秘,进而把它作为神灵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顶礼膜拜,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间,这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国,更重要的是使之易于皈附于神仙天国。
还有人认为,纵观悬棺葬遗存的分布,几乎都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表现出行悬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处”的特点,而葬具形式则以船形棺和整木挖凿的独木舟式棺材为主。如果再结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种情况综合分析,悬棺习俗应当属于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
比较各种见解,似以“石崇说”“与祖先崇拜说”最为合理,但掩隐在云雾缭绕的峭壁之上的悬棺葬俗起源之谜,是否就因此而揭晓了呢?仍无定论。
藏族天葬、水葬之谜
藏族的天葬、水葬,是我国极其罕见而独特的葬俗,由于它们很难被人理解,故常给人一种神秘、恐怖的色彩。
天葬,即将死者的尸体送到天葬台上,把身体全部奉献给大自然的鹰鹫,才算是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关于天葬的由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西藏一年内大部分时间为冻土层,坚硬难掘,而且因树木稀少难以棺葬,便因地制宜采用了天葬的形式。
另一种说法认为,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布施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舍身,佛经中就有“舍身饲虎”的故事,况且,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尸体就成了无用的皮囊,死后将尸体喂鹰鹫,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
水葬,与天葬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天葬将身体奉献给鹰鹫,而水葬则是将身体奉献给鱼虾。在藏区是否实行水葬,要看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卦算结果,测得结果适合水葬才实行水葬。水葬的来源之说,大致有以下几种:
其一,水是生命之源,人死后应归其源。藏族人认为水乃生命之源,是神圣的,功德无量的。所以,藏人很少玩水、玩雪。
其二,因地制宜采取水葬。有些藏民高居深山峡谷,无法实施天葬,又缺少火葬的基本燃料,实行土葬又因冰封的高原环境而不适宜,而惟一拥有的是一条或几条长年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选择它来处理尸体是最好的方法。
其三,水葬受原始宗教的影响。而藏族的水葬,与远古的对河神的祭祀十分相似。因此,有人认为水葬的形成主要是受宗教的影响。
白裤瑶葬礼的古老习俗
白裤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因白裤瑶男子常年穿白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县里湖乡、八圩乡,有人口3万左右,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外界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
白裤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白裤瑶的葬礼就是其中之一。
白裤瑶老人去世后,都要选好日子才举行葬礼。有的是半个月,有的是一两个月,甚至更长。在没有找到好日子之前,先把老人埋在家里。
白裤瑶葬礼主要由“打铜鼓”、“开牛”、“长席宴”三部分组成。铜鼓在“开牛”前打一遍,葬礼的晚上要打二十四遍。出殡前再打一遍。之所以要在葬礼上打铜鼓,原因是白裤瑶人生前视铜鼓为圣物,非常崇敬依恋它。老人去世后不能把铜鼓带走,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尊敬,在他的葬礼上也要打上一两天的铜鼓,好让他到天国后安息。
而“开牛”就更富于传说了。牛是白裤瑶的图腾。“开牛”也就是宰牛,但白裤瑶人不叫宰牛,而叫“开牛”。原因是对牛怀有崇敬之情。“开牛”用的牛一般是水牛。“开牛”后牛肉分给参加葬礼的人吃,牛角立在墓碑前,作为老人的陪葬品。开牛的意思是,让老人到天国后有牛耕有饭吃,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用来陪葬的牛越多,表示老人到天国后会越富有。“开牛”前先“哭牛”,“哭牛”的过程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哭牛”后是“颂牛”,“颂牛”是由特定的白裤瑶歌师完成的。“颂牛”开始后,歌师先是吆喝着以前去世的祖宗来引路,把刚去世的老人带到天国去。
长席宴
“长席宴”是出殡回来后才开宴。参加长席宴的人越多,表示老人生前很受人尊敬。长席宴开宴后,客人们并没有吃饭,等主人家一摆上牛肉,把牛肉用树叶包起来,就退席了。开宴时先是妇女吃,接着是孩子,最后是男子。
出殡后,葬礼并没有结束,下葬时在墓碑前摆有酒水,如果三天后酒水少了,还要做一回补水仪式,做完仪式后葬礼才算结束。
没有人知道白裤瑶的葬礼开始与何时、由何而来?据白裤瑶的人说,在他们出生之前就有了这种传统,他们只知是由祖辈传下来的,他们也将继续流传下去。
6000年前“小儿瓮棺葬”之谜
6000年前,中华大地已经不再是一派太古蛮荒,告别了茹毛饮血的人类步入了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在黄河流域出现了上千座仰韶文化的原始村落,位于安东郊的半坡遗址就是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是一个由女人们当家作主的村落,村落的形状接近一个圆圈,围绕村落的是一条宽宽的防御沟,在防御沟通旁边是公共墓地,村里的成年人死后,都被埋在公共墓地。
让人奇怪的是在居住区的窝棚附近,常可以发现一些大的陶瓮,有的还是两个大瓮互相套叠,瓮口覆盖着一个陶盆或陶钵,陶盆底部往往有一个小孔,这就是仰韶文化中特有的一种丧葬——小孩瓮棺葬。
为什么不把小孩埋入公共墓地呢?许多学者进行了许多推测:
有人认为,可能是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些未成年而夭折的孩子还不能算部落的正式成员,所以死后也不能像氏族成员那样葬入氏族公共墓地。
还有认为,这是受生活感情和来世生活的观念双重意义所支配的。当时是母系社会,母亲不忍心割舍孩子而葬其在身边,或是期望孩子的灵魂经常和亲人在一起,这一现象深刻体现了母爱的精神。所以要极力保护尸体,盆或钵中央的小孔就是供灵魂归来时出入。
不独如此,在瓮棺上面覆盖的陶盆或陶钵里侧的壁上,还有神秘的“人面鱼纹”,为什么要用这样神秘图案陪伴孩子的灵魂呢?
有专家认为,它是部落的图腾,是守护神,也是祖先。善于制陶、善于绘画的母亲把族徽精心画在陶盆里,然后覆扣在孩子的瓮棺上,是为了让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氏族。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种“人面鱼纹”不是氏族部落的图腾,它是当时文身鲸面习俗的记录;或是当时普遍流行的一种神话传说;是渔猎巫术仪式的表现,反映了人们的丰收企望;或是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意义。
神秘的湘西“赶尸”
湘西的赶尸,到现在也没人能指出它的真实情况来。
据有赶尸习俗的湘西沅陵、泸溪、辰奚、叙浦四县人士说:赶尸是不给人看的,赶尸是昼伏夜行的,三更半夜谁敢出去看会走的死人呢?
不过,据在四县开旅店的人说:死人决不是用人背着走,确是死人自己像麻雀似的跳着走,因为赶尸的要住旅店,所以他们比较清楚,确是三五具尸体只有一个人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