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1986年的“长江漂流”对于长江源头究竟在哪里?又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认为当曲河的流量为沱沱河的三倍左右,流域面积为31000平方公里,而沱沱河仅为17000平方公里……根据主导指标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从河流长度对比、流域面积与流量对比,以及地理环境、江源水力补给特征等因素,当曲在其长度、流量和流域面积三个主要指标中均占有是甚至绝对优势;而沱沱河只在河流走向和海拔高度这些非主导指标上略占优势,因而长江的正源应该为当曲,而不是沱沱河。
每一种说法都有其自己的依据,至于长江的源头到底在哪,目前仍处于争议中。
太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地处江苏无锡的太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水面达2400?平方千米。太湖的水域形态宛如佛手,作为江南的水中心,以其蕴藏丰富的资源孕育了流域内人们的繁衍生息,自古被誉为“包孕吴越”。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全国闻名的太湖,关于它的成因,一直到今天还争论不休。
早在20?世纪初,我国地理学家丁文江与外国学者登施丹就著文认为,是大江淤积导致了太湖的形成。
著名的地理学家竺可桢与汪湖桢等则提出了泻湖成因论,即以后广为流传的太湖经“海湾——泻湖——湖泊水网平原”的演变模式而成。
太湖
近年来,随着对太湖地区地质、地貌、水文、考古和文献资料等方面的不断研究,对太湖成因的探究已经又有了新的发展。
有人对泻湖论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海水深入古陆腹地的过程中,虽然一边冲刷,一边沉积,但这种情况对于整个古陆地来说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确有泻湖地貌的沉积,但它不具有整体意义。
可北宋古籍《吴中水利记》中记载:在北宋神宗八年(1075?年),太湖地区发生大旱,太湖水位下降到了以住从来没有过的位置。这时人们发现,湖边数米干涸的湖底上,竟然露出了古代居民留下的坟墓和村庄的街道,一根根已经近于腐烂的树桩仍然立在湖中。人们还在太湖的湖底找到距今6000?至1?万年前古人类石器时代的遗址。
于是,又一种假说出现了。人们推测,大约在6000?年到1?万年前,太湖地区是一片低平的平原,人们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居住过。由于地势较低,终于积水成湖,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搬走他们的家当,就被洪水淹没了。
中国“魔鬼三角”——鄱阳湖
鄱阳湖古称彭泽,面积达3914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烟波浩渺、水草丰美,湖中有大量长江流域的珍贵鱼类漫游,每年还有许多珍贵的鸟类栖息在这里,使得鄱阳湖的风景显得更加宜人。不仅如此,鄱阳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会聚之地,许多诗人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如王勃的“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苏东坡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绘的都是鄱阳湖的胜境。
同样,使鄱阳湖蜚声海内外的还有屡屡发生的沉船事故。
1985年3月15日,一艘编号“饶机41838号”,载重25吨的船舶,于凌晨六时半在老爷庙以南3公里处沉没于浊浪中。同年8月3日,江西进贤县航运公司的两艘各为20吨的船只,亦在老爷庙水域葬身湖底。同一天中,同在此处遭此厄运的还有另外12条大小不一的船只!九月,一艘来自安徽省的运载竹木的机动船在老爷庙以北附近突然笛熄船沉。
1986年3月15日,一艘编号为“丰机29356号”,载重量为20吨的机动船,在老爷庙水域航行,突然,狂风骤起,恶浪狂舞,顷刻间,又一起灾难酿成。
据统计资料显示,1985年,在老爷庙水域沉没的船只有20多条。1989年,有数10条船只在此水域沉没。
美丽的鄱阳湖以成为中国“魔鬼三角“的代名词,夺去许多无辜生命,毁灭了许多宝贵财富。
是什么让它屡显露杀机?制造惨案的秘密,究竟何在呢?问题似乎变得越来越令人不可捉摸,令人费解。
为了揭开这个谜底,江西省曾组织一支由自然、气象、地质专家和有关科研人员组成的考察探险队,对鄱阳湖“魔鬼三角”水域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探测。
考察队在老爷庙东南、西北、西南“魔鬼三角”水域内,建立了三座气象观测站,以测试老爷庙周围地势、风力等诸多自然环境因素。经过一系列的考察、测试和对当地渔民的走访,得出了这样几点结论:
1、每一次沉船事故,没有任何先兆,船上的人几乎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遇狂涛巨浪。
2、狂风恶浪持续时间短,从浓黑的雾气弥漫、滚滚浊流吞噬船只到湖面上风平浪静,前后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3、狂浪来袭时,往往伴有风雨、怪啸和船体的碎裂声。四周黑气沉沉,难辨五指。
经过对每一次事故的研究分析后考察队员们发现,老爷庙沉船事故多发生于每年春天的三四月。另外,出事的当天,往往天气很好,或是晴空万里,风平浪静;或是皓月当空、繁星点点。而在阴雨天却从未发生沉船事件,这让考察队员们百思不得其解。按常理来解释,只有天气劣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沉船事故。为什么在鄱阳湖却恰恰相反。
鄱阳湖
考察队查阅了当地的史料,得知落星山和隔岸遥遥相望的星山同是2千多年前,一颗硕大的流星坠毁于此而形成的。另外,从民间得知在70年代中期,曾有人在鄱阳湖西部地区,目睹了一块呈圆盘状的发光体在天空游动,长达八九分钟之久。当地曾将上述情况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但有关部门并没有做出建设性的解释。所以有人猜测,是因为“飞碟”降临了老爷庙水域,像幽灵在湖底运动,从而导致沉船不断。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权威的认同,仅仅是流传在民间口头上的故事。
考察队从大量资料中查阅到一张《联合国环境报》于1989年9月8日登载的艾德华·皮尔的回忆文章。文章除了描述他在四十年代中期在鄱阳湖“魔鬼三角”打捞日本沉船“神户5号”所经历的险情外,特别在文章中强调说:“事后,我经过多次测试才明白‘魔鬼三角’处于北纬30度的危险区域,这是令世界探险家都感到可怕的数字。”
北纬30度,一个令人类汗颜的地方,那里有太多的谜让人类找不到答案。
为什么北纬30度附近会出现这些怪异现象?是有某种内在联系还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至今没人能给出答案。
后来,考察队又对“魔鬼三角”水域底下搜寻了方圆十几公里,湖底除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鱼蚌外,什么也没有。一个问题随之而生,沉船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残骸?考察队员陷入迷惑之中。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科学家纷至沓来,对鄱阳湖“魔鬼三角”进行考察。
1989年,“联合国科学考察委员会”派遣一支科学考察团赴鄱阳湖进行实地考察。同样是无果而终。
鄱阳湖的谜团继续困扰着我们,使我们无法看清鄱阳湖“魔鬼三角”的真面目。
荆江何以形成“九曲回肠”
荆江,全长423公里。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下荆江段河长240公里,但直线距离仅80公里。江水在这里绕有16个大弯,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江中多浅滩,河槽经常摆动,枯水期不能保证标准航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从河流学的角度看,其中,上荆江由于河水的流向与河床构造运动一致,因此增强了河流的纵向流速,河岸沉积物胶结程度对较紧密,因此相对比较稳定;而下荆江河水流向则与河床构造运动呈垂直相交,横向环流的冲刷作用非常厉害,再加上河岸沉积物比较松散,因此很容易被流水掏空,因而,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发育成为典型的“自由河曲”,即蜿蜒性河道。
那“九曲回肠”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关于“九曲回肠”的形成原因要从远古时期讲起。
远在先秦时期,长江出江陵进入广阔的云梦泽后,荆江河槽淹没于江汉平原古云梦泽所在的湖沼中,河床形态还不明显,荆江以泛滥漫流的形式向东南汇注。
到秦汉时期,由于长江泥沙长期在云梦泽一带沉积,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开始慢慢形成。江水呈扇状分流,向东、南方向扩散。处于高度湖沼阶段的下荆江,开始出现一些分流水道,如涌水、夏水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江两岸出现许多****和汉流,使江水流量分泄。三角洲向东南发展的同时,云梦泽主体被迫向下推移。据《水经注》记载,在今石首境内的下荆江河床已开始形成。
唐宋时期,随着云梦泽的解体,上荆江河段****淤塞,荆江统一河床最后塑造完成。当时,在荆江两岸仍有二十多个****,加上江北有扬水、夏水、鹤水分流,对下荆江流量起着调节作用。因此,史称“宋以前,诸穴畅通,故江息差少”,可见当时河床仍然比较稳定。
南宋以后,是荆江河道变化最大的时期。南宋时,金兵占据了北方,汉族人民大规模南迁,沿江筑堤围垸,扩大垦殖,荆江两岸****几乎完全堵塞。堤垸制止了河流在洪汛期向河滩漫溢,这样就把水流限制在河床里,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泥沙的大量沉积,河床远远高于最初状态。到明代这些****又重新被洪水淹没。
到隆庆年间,政府组织人员疏浚了其中的调弦口穴。水流经过弯道时,由于环流离心力的作用,凹岸在主流的冲刷下,逐渐崩坍后退,泥沙则在水流较缓的凸岸淤积,河湾逐渐延长。下荆江就这样以增长河曲的长度来适应日益增长的流量。另外,再加上人们在河曲凸岸新近沉积的沙滩上筑堤垸,进行垦殖,又进一步巩固了凸岸的河床。原来单一顺直形迅速向蜿蜒河形方向转化,河流的曲度越来越大。经过岁月的铸造,最终形成了“九曲回肠”的现状。
金沙江为何急拐弯
金沙江,为长江上游,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它在江达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交界处(江达县邓柯乡的盖哈河口)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东部边缘,至巴塘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石鼓突然来了一个大拐弯折向北流,嗣后又折向东流,形成著名的“长江第一弯”。
金沙江在昌都地区段河长587公里,江面海拔自3340米至2296米,落差1044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957.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01.9亿立方米(巴塘站)。金沙江河谷地貌特征可以德格县白曲河口和马塘县玛曲河口附近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上段为峡宽相间河谷段,中段为深切峡谷段,下段为峡谷间窄谷段。
千百年来,万里长江第一弯使古今中外到过此地的人都困惑不解,即便是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江民们也不知道这弯是怎样形成的。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河流,无不是弯弯曲曲的。为什么所有河流都会是弯曲的呢?是由于河水对两岸的侵蚀造成。侵蚀程度的不同会造成河流弯曲程度的不同。大部分河流总是一条条十分平滑和缓的曲线。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有的河流在它的流程中,可能会产生十分突然的拐弯,金沙江上的大拐弯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关于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万里长江第一弯”,科学工作者通过对金沙江的河流形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下面一些推断。
金沙江
一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看法是,从前金沙江和怒江、澜沧江等一起并肩南流,并没有今天的大弯。在流经它们东面不远的地方,另外存在一条由西向东流淌的的河流,暂且叫它“古长江”。急湍的古长江水不断地向西伸展着。时间一长,终于有一天,古长江与古金沙江在石鼓村附近相遇了。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古长江地势比古金沙江要低,所以滔滔的金沙江水受到古长江谷地的吸引,自然掉头向东。于是,金沙江就成了长江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上叫“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的意思是说一条本来流得好好的河流;被另一条毫不相干的河拦腰斩断,把它掠夺到自己的怀抱里。人们认可“河流袭夺说”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今天的金沙江石鼓大拐弯的南方,也就是人们认为的当年金沙江流过的地方,真的存在一条小小河流——漾濞江。
漾濞江的源头与石鼓的距离相隔不远,那里还有一条宽阔的低地。这里虽然没有河流,可清晰的轮廓告诉人们,那里是一种河谷的形态。袭夺说的支持者们认为,古金沙江被古长江袭夺以后,江水虽然被古长江袭夺而去,但是,当年的河谷还在,并且在古口金沙江的下方,仍然残存着一条小河——漾濞江,那也是古金沙江的遗迹。
但是,也有人认为大弯的形成与地壳断裂有关。他们认为今天的金沙江所以会发生这样奇怪的拐弯,与当地地壳断裂有关。他们发现在石鼓以下的虎跳峡是沿着一条很大的断层发育起来的。金沙江在它流淌的过程中,碰巧遇到这条断层,河流不得不来了一个大拐弯。
不管袭夺也好,还是沿着一条断裂带流淌的也罢,当时留下来的遗迹,已经被无情的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了,再也无法考证了。所以,这两种意见争论了许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看法。
钱塘潮涌有无规律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位于北纬30度至31度之间。从天文因素来说,南岸湾口附近属非正规半日潮,其余部位的潮汐均属半日潮,即一日有两次潮汐涨落,每次涨落历时12小时25五分左右,两次涨落的幅度略有差别。
因此说“一年一度钱江潮”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这种说法容易给不了解真相的人一个错觉,以为钱塘江潮一年只有一次观潮的时机。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每个月都有两次大潮汛,每次大潮汛都有三、五天适合观赏涌潮。
阴历每月有两次大潮汛,分别在朔(初一)日之后两三天和望(十五)日之后两三天,而在上、下弦之后的两三天则分别为小潮汛。每年阳历3月下半月至9月上半月,太阳偏向北半球时,朔汛大潮大于望汛大潮,且在大潮期间日潮总是大于夜潮;而在9月下半月至次年3月上半月,太阳偏向南半球时,情况正好相反,朔汛大潮小于望汛大潮,大潮期间的日潮也总是小于夜潮。越接近春分和秋分,这种差异越小;愈接近夏至和冬至,这种差异愈大。就全年而言,则以春分和秋分前后的大潮较大。至于这两个时期的大潮哪个大,则有19.6年的周期变化,其中一半时间春分大潮大,另一半时间秋分大潮大,两者的差别也由小逐渐增大,然后又由大逐渐减小。潮涌为什么会这么有规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