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抱怨不生气不失控
3707200000020

第20章 不失控(3)

关羽不仅看不起自己的对手,更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对此极其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呢?”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始终不与老兵同行!”可见其目空一切,气量狭小,盛气凌人!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眼里,一些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以至于当他陷入绝境的时候,众叛亲离,根本没有人救援,最后促使他很快地走向败亡。

关羽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偏激,固执己见,对于别人的善意规劝、和平商讨等一概不理不睬。这样的人往往缺少朋友,因为你始终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对别人不屑一顾,那谁愿意和你交往呢。

当然,一个有主见、有头脑、有思想、不随人俯仰、不与世沉浮的人,无疑是具备值得称道的好品质的。但是,这还要以不固执己见、不偏激执拗为前提。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头脑里都应当多一点辩证观点。死守一隅,坐井观天,把自己的偏见当成真理至死不悟,这是做人与处世的大忌,假如不认真纠正这种“关羽遗风”的话,很有可能使自己误入人生的“麦城”而转不出身来。

抛弃虚荣,让心灵摆脱煎熬

记得在在某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有这样一个小品一《有事您说话》,小品中主人公为了表现自己比别人强,有本事,就瞎吹牛,说自己有办法买火车票,结果别人托他买火车票时,为了证明自己有办法,只好夜里排队去买票,弄得自己狼狈不堪。

这就是虚荣心的表现,虚荣心是一种不良的消极情绪,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类似于艾滋病的痼疾,让这种消极情绪蔓延发展下去,不仅让心灵饱受煎熬,更容易让人燃起邪念,危害生活。

关于虚荣心,英国哲学家培根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两句格言:“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愚者所倾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虚荣心使人多嘴多舌;自尊心使人沉默。”

当然,人难免都会有一点虚荣心,谁都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崇拜。如果能将内心的虚荣情绪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也是不错的。但虚荣心强的人往往都不愿脚踏实地地做事,过分爱慕虚荣爱出风头,这是一种顾盼自恋的“孔雀心态”,他们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风头,为了追求一种暂时的、表面的、虚假的效果,甚至弄虚作假,欺诈骗取。最终让自己得不偿失。

“虚荣促使我们装扮成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以赢得别人的赞许,虚伪却鼓动我们把我们的罪恶用美德的外表掩盖起来,企图避免别人的责备。”这是菲尔丁对虚荣的评价。虚荣是罪恶的,也会给人带来许多不幸。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在《项链》一文中,就选取了一位爱虚荣的人做主角一一位美丽的太太罗瓦塞尔,因为她从小家境贫穷,认识不到有钱人,不得不听天由命,委屈地和一个小职员结了婚,当然,小职员的薪水不高,所以他们的经济环境仍然较差。但罗瓦塞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每天都幻想着自己是一位贵妇人。

一天晚上,她的丈夫拿到了一个晚会的邀请函,她却因为没有像样的衣服不去参加。无奈之下,丈夫便把准备买枪的钱为太太买了衣服。但罗瓦塞尔太太又因为没有漂亮的首饰不去参加晚会。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最后,丈夫给她出了一个提议,向她的好友贵妇人福莱斯蒂埃太太借几样首饰,罗瓦塞尔太太于是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在晚会上,她光彩照人,优雅大方,很快成为晚会的中心,很多男人都以能和她跳舞为荣,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当她回到家时,却发现项链不见了,到处找也找不到,罗瓦塞尔和她丈夫疯了。最后,他们不得不花三万六千法郎买了一条相同的项链赔给人家。他们赔上了十年的辛酸,就为赔清这笔债务。后来罗瓦塞尔太太和丈夫还清了全部债务。这时她已成为一位粗犷、硬直的妇人,变得苍老。后来,她到公园遇到了朋友福莱斯蒂埃太太,在交谈中才得知那条丢失的项链只不过是一条只值几百法郎的人造品。

这就是迷恋虚荣浮华的下场。假如罗瓦塞尔太太能控制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也许就不用吃这十年的辛酸苦头。但她太爱慕虚荣了,为图一时出风头,而换来十年的辛酸苦日子。

可见,虚荣心给人带来多少不幸,虚荣是毁容的化妆品,它让人变得丑恶,让人的心灵扭曲。现实生活中,虚荣心强的人并不少。有一篇报道说,有一个上海女人,月收入不过3千元,可是却很要“面子”,为了让别人高看自己一眼,她宁可省吃俭用,攒了大半年也没有攒够买一个名牌包的钱。终于,她忍不住做下了犯法的事一偷同事的钱包。当被同事发现后,她也被公司开除了,名誉和工作都没有了。

中国有句老话:“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对虚荣心最形象的比喻。这种情绪如果不加控制,很可能会诱惑你燃起邪念,最终走向歧途。

正视悲观,走出心灵的黑洞

悲观是什么?悲观对情绪有什么不良影响?不妨从下面的两则小故事中感受一下。

有一个国王想从两个儿子中选择一个做王位继承人,就给了他们每人一枚金币,让他们骑马到远处的一个小镇上,随便购买一件东西。而在这之前,国王命人偷偷地把他们的衣兜剪了一个洞。中午,兄弟俩回来了,大儿子闷闷不乐,小儿子却兴高采烈。国王先问大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大儿子沮丧地说:金币丢了!国王又问小儿子为什么兴高采烈,小儿子说他用那枚金币买到了一笔无形的财富,足以让他受益一辈子,这个财富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在把贵重的东西放进衣兜之前,要先检查一下衣兜有没有洞。

从这则故事中不难看出,同样是丢失金币,悲观者用它换来了烦恼,乐观者却用它买来了教训。

另一则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位父亲想对自己的双胞胎儿子进行一次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新奇的玩具给悲观的儿子,又把乐观的儿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结果,悲观的孩子泣不成声,父亲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新玩具呢?“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房,却发现乐观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

这则故事说明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差别在于: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能看到机会,而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的是灾难。

悲观是一种最常见的消极情绪,悲观的人无时无刻不在焦虑、恐慌,给自己带来了许多烦恼,也让别人对自己哭笑不得。悲观者的眼光总是专注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上,到最后他们只看到了什么是没有可能的。他们做事喜欢抱怨,尽管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即使让他们走到春天的花园里,他们也不会看到姹紫嫣红的鲜花和飞舞的蝴蝶,而只会关注折断的残枝和墙角的垃圾。

悲观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的意志变得消沉,连周围的人也休想到安宁。他们常常担心天会塌下来,担心领导给穿小鞋,担心朋友背叛,担心小概率事件随时发生。当悲观情绪蔓延时,恐惧与其相伴,失望与其如影随形。因此说,悲观情绪无异于“慢性自杀”。

当然,一个人一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悲观情绪,这是因为人生是变化无常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遭遇到人生的“无常”时,人最容易产生悲观情绪。悲观情绪是人们在心情低沉时的表现,是人们生活最黑暗的一面,相信谁都不想处在这种状况下,然而,现实生活有时却使得人们不得不产生这种情绪。

轻微的悲观情绪是人们心情的一点插曲,但严重的悲观情绪就危及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了。当悲观情绪在一个人身上蔓延和发展时,足以把一个人消磨得身心交瘁。处在这种状况下的人,说得严重些,那就是绝望透顶了,对万事不感兴趣,万念俱灰。若陷入在这种状况下一蹶不振的话,那生活就如一滩死水,毫无生机,心里更是黑暗之极,其生活可谓是永无光明可言。

所以,要你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事情就算到了山穷水尽处,还可能有柳暗花明的奇迹呢,我们又何必太悲观了呢?

减少欲望,人生不再苦不堪言

谁能没有欲望呢?也许,人正是因为有了欲望,才有了前进的动力。漂亮的房子、高贵的汽车、巨大的权力等,都是人类的欲望。但是,人毕竟不同于动物,人要学会控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变得贪婪。人只有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才会生活得幸福。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贪婪,任由其发展,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利令智昏,堕入深渊。

一位朋友谈到,他的姑婆一生从没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晚辈如果问她,她就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虽然故事很好笑,然而,生活中能做到不贪婪的人却少之又少。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毁掉了大好前程。有时明知道是圈套,却因为抵制不住诱惑而落入陷阱。很多时候,他们不是败给自己的聪明,而是败给了自己的贪婪。

你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就难免要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往往都会犯同样的错误,由于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让贪婪蒙蔽了双眼,结果铸成大错,甚至悔恨终生。想一想,世界上有多少人为了钱财,夫妻离异、兄弟反目;有多少人为了升官发财,朋友相残,同事相害;又有多少人为了贪欲而锒铛入狱呢?

古圣先贤早有“一念贪私,万劫不复”的论述。提出:做人要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道德品行的修养是做人的必需,且是一生一世的理念。并且形象地描述:人之初,性本善。良知人皆有之,但是,人一旦动了贪心邪念,良知就会自然泯灭。原本心中的善良、正气、刚毅随之化为了乌有,而聪颖智慧变为糊涂昏庸,或曰利令智昏。善慈仁爱变为了残酷刻薄,纯洁的人格变得污浊,若一意孤行,会进而酿成人生甚至家庭与社会的悲剧。

所以告诫世人:“不贪”应作为警世救人的高悬利剑相伴一生。

人不要过于贪婪,因为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贪婪的人常怀有私心,贪婪轻则让人丧失生活的乐趣,重则误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樵夫长年累月地辛勤劳作,却始终无法改变贫困潦倒的境遇。于是,他每天烧香拜佛,向神明祈求好运降临。

终于有一天,樵夫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一他居然无意中在山坳里挖出了一尊百十来斤的金罗汉,转眼之间,樵夫便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可是,这个樵夫只高兴了一阵子,便又食不知味、睡不安稳地犯起愁来。他妻子不明白他为什么不高兴,劝导他了好几次,都没有效果,于是埋怨道:“以我们现有的家产,就算遇上盗贼,也不可能被立马偷光的,你又何必如此多虑呢!”

樵夫深深叹了口气,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能理解我内心的烦恼呢?怕失窃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我最烦恼的事情是:世上总共有18尊金罗汉,我却只挖到了其中的一尊,其他的17尊至今仍不知下落!要是全部的金罗汉都归我所有,那该有多好!”说完之后,他又苦恼地用双手抱紧了头。

他的妻子这才明白,原来她的丈夫在为着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而犯愁!

贪婪是无底洞,一旦任由贪欲无限滋生,人生将变得失去控制,难免会堕入万丈深渊,人要学会自制,不断反省自己,哪些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哪些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要想清楚。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走出死角,自卑是失败者的挽歌

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我们是谁,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为人处世中,心态决定人的命运,如果你的内心充满了自卑,它能让你失去努力的斗志,从而变得一蹶不振。不管你的天赋怎样高,能力怎样大,知识怎样多,你事业上的成就,总不会高过你的自信。

古今中外,大凡成功人士,无不是充满自信的人。自信的人成功的几率比自卑的人大得多,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难,自信的人能迎难而上,不惧失败。而自卑的人总是在内心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丧失信心,进而悲观失望,不思进取。一个人若被自卑感所控制,其精神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也会受到影响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这样的人何谈成功呢?

可以说,自卑就是失败者的名片。

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办公楼,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这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

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威尔逊先生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1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威尔逊先生听了,叹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吸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这钱,嘴里连连感激着:“你是我遇见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威尔逊笑了笑,正准备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都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尔逊先生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可是头条新闻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争取多得到一些钱,他可怜巴巴地又说了起来:“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呀!”

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道:“事实恐怕不是这样的吧?你说反了。”

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对着威尔逊先生。

威尔逊先生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当时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