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风雨狮子庙
3706000000004

第4章 狮子庙

按照风俗,大年夜全家人要守岁,在祖先的神位面前聚在一起喝酒聊天,何柳木排行老大按理应该招呼两个弟兄的家人一起守岁。日子过得太紧把,加上一直对这两个兄弟过的比自己好而耿耿于怀,连续几年都不提这档子事,柳林柳森俩弟兄也习惯了,按照老奎成做弟弟的也不能提议此事,更不能越俎代庖,也就不在意此事了,各自在各自家守岁罢了。

过了子时,鞭炮就大响起来,尤其是白皮粗芯的大鞭炮比炮弹的响声都亮,震的耳朵都聋了。三娃在迷迷糊糊中被娘推醒,“三娃,快起来,点炮仗过年了”娘小声的在耳边说。接着又叮嘱道“大年夜,尽量别说话,即使说话要小声,千万不要打喷嚏!”

三娃使劲揉了揉鼻子,他记得去年过年时娘就给他说过,若是大年夜这天打喷嚏,一年都会倒霉运。

从被窝里钻出来,一股紫寒风就吹了过来,让三娃不禁打了个激灵,还是忍不住:“阿嚏!阿嚏!阿。。”三娃抓紧把头塞进被窝里,硬硬的把第三个嚏喷憋了回去。多亏外边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起来,在天井里烧香的父母没有听到。他抓紧穿上绸缎的棉裤棉袄,带上厚厚的遮耳朵帽,穿上棉毡鞋就跑了出来。

天井里的枣树杈上挂着两盏红灯笼,灯笼里的蜡烛透过红纸把院子照的透亮的,估计此时三更天开外了。何柳林已经祭拜完天地,从铺在地面上的蒲坦上站起身来,看到三娃走出来,用手招呼三娃过来指了指地上的蒲坦,说道:“何孝先,给天爷爷磕仨头,让天爷爷保佑你长命百岁,傻变聪明。”

三娃扑通一声跪在蒲坦上面,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响头。年夜的饺子是素馅的,必须要有豆腐,意寓着年年有福的意思,三娃吃了满满一大碗,还吃到了一枚铜钱,铜钱包在饺子里,若不是牙齿硌了一下,差点咽到肚子里。娘笑着说,只包了一个,还是三娃有福。拴柱抱着大碗直点头:“少爷最有福了,少爷最有福了。”

天蒙蒙亮,村子西头的狮子庙前就排起了长队,人们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松香,烧纸,馒头等供品,互相拱拳道着祝福,挨着个的磕头拜着庙里的石头大狮子。这狮子是村子里的护佑神仙,据传说,当年村里的祖先们从山西大槐树逃亡到此的路上,在河北沧州一带的森林里,被一群饿急了的狼群团团围住,正在大家束手无措的时候,一只大狮子出现,扑向了狼群,把狼群赶走救下了逃荒的人们,人们来到黄河岸边扎下根来,一直不忘怀那只救命的大狮子,先人们决定修庙纪念,把村名也定为狮子庙村,每年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去祭拜,一是为了感恩,再是祈求护佑平安。这狮子庙确实的灵验,去年日本鬼子挺进中原,就没有经过狮子庙村,因而,都认为这是狮子神保佑的结果。为此,临近的几个村子,过年过节的都来拜祭狮子庙,大年初一的早上,狮子庙前就和赶集似的,熙熙攘攘从四面八方赶来,拜完狮子神,又互相道着祝福。

柳林拉着三娃的胳膊,赶到村西头狮子庙的时候,正遇上保长卢家义拜完狮子回来,保长头戴宽沿礼帽,身着崭新的马裤马褂,白色的内衬衣宽松的从蓝色马褂底下探出来一圈,显得格外的精神。卢保长拱手对何柳林道:“柳林哥,我正想去你家给你拜年去呢,在这里给你磕头了。”何柳林急忙摆手:“哎哟,保长这是折何某人的寿啊,岂敢岂敢,也给你拜年了。”

“柳林哥,你还不知道,我这保长,还是你帮我给乡长举荐的,否则哪有我的份啊。”卢家义笑着说“前几天我去县里还给您捎了半斤茶叶过来,我本打算给你拜年的时候送过去,一会我回家去取。”

“你太客气了,家义,下午去家里喝酒,还给你留了半斤老白干呢。”何柳林也笑着答道“对了,家义,你消息灵通,听说日本鬼子打到南方去了,还会回来吗?”

“哥,你还别说我在县上听到了好多消息,日本鬼子去年从我们这里经过后,直接到了南京府,听说在那里杀了一二十万人呢,老蒋整不过他们,逃到重庆去了,日本鬼子很猖狂,说要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还要把南洋也占了。”

“估计还要打,你是保长信息灵,有什么消息多告诉乡亲们,兵荒马乱的还是要少出门,我们这里安静,估计也不会太久,大家还是小心为好。”何柳林一边说着一边在盘算若是日本人来了该怎么办,自打去年过了日本兵后,就放松下来,这时才感觉到,日本鬼子离得并不远,随时有可能再打回来,一阵寒风吹过,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辞过卢保长,何柳林在狮子庙里上了香,天也逐渐的亮起来,人们互相的串门去拜年。孩子们也敢大声的喊叫了,鞭炮声仍然此起彼伏,人们都忘记了这是个战争的年代。

去年过日本兵的时候,也是卢保长把消息传到村子里的,老百姓都知道日本鬼子不是什么好东西,听说要过日本兵,就赶忙的把家里的粮食和值钱的玩意藏了起来,听说鬼子喜欢大闺女,让村里的人有闺女的和小媳妇的好是紧张了一阵子。但是后来听说从邻村过的,队伍整齐的很,就是叽哩哇啦的说东洋话,没有停留也没有放枪就过去了,很快村子里就又恢复了平静。村里上年岁的和有些头脑的人觉得没那么简单,说不定哪天这帮家伙仍然会回来,心里的忐忑一直没有放下,只是因为过年的缘由,暂时被过年的光景遮掩过去一阵子。

三娃他们自然是不会考虑这些事情的,从大伯家磕头出来,就和阿福和阿贵在村东头的湾边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阿福已经十四岁的年纪,虽然没上过学,但是和她娘一样却精得很,知道三娃家是有钱的,所以一直带着三娃玩,但心里却盘算着如何让三娃回家拿好吃的给自己。

“阿福哥,我爹说了,今年要让我上校堂,还说让你和贵哥,还让有才也上呢。”三娃说。

“我才不愿读那破书呢,我见过李家坪的李先生,摇头晃脑的,讨人厌。”阿福随手把一石头扔向落在湾中央的一群麻雀,麻雀“呼”的一声就没有了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