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乙型肝炎传播的根本途径是使用乙型肝炎疫苗。目前国内使用的乙型肝炎疫苗是血源性疫苗,是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血液中提纯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经一系列化学提纯处理,最后用甲醛灭活,再经过严格检验及动物实验合格后,又经大量人群安全试验合格后,才在临床上应用。因此,血源性疫苗经过多年应用,已证明了其免疫原性强,是安全有效的。但是由于血源性疫苗原料来源不足,使生产受到限制,而且成本高,技术条件要求亦高。目前尚不能满足全社会的需要。现在国外第二代疫苗已研制成功,这就是基因工程疫苗。该种疫苗是应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DNA)技术生产的。一次接种疫苗即可诱发机体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基因工程疫苗原料充足,不需大量的血源是其优点,另一个优点是没有活的乙型肝炎病毒及其他感染因子,价格亦较便宜,可以大规模生产制备以满足全社会需要。目前国外已经应用于临床。我国现已引进了酵母菌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线,近年内即可投入生产,以供国内普遍应用。目前临床乙肝疫苗主要为基因工程,血源性疫苗很少用。
4.怎样预防丙型肝炎
我们已经知道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一样,其传播是多途径的,但以输血传播为主要途径。输血后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是国外输血后肝炎的主要原因,约占90%左右。我国输血后肝炎仍以乙型肝炎为主,但亦有丙型肝炎发生。我们在医疗实践中就曾发现过数例病人,由于治疗的需要输注大量的新鲜血或血浆等血液制品后,导致了急性丙型肝炎的发生。因此,丙型肝炎预防的重点仍同预防乙型肝炎一样,要加强对献血员的管理,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对血站等血源地的卫生监督和管理,防止医源性传播。我国已从1993年7月1日开始对所有献血员在献血前都要进行丙型肝炎的筛查,发现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严禁献血。如果暂时无条件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查的地方,也要求先进行血清丙氨酸转移酶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筛查,这样做亦能够排除一部分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据报导,在排除上述两种异常的献血员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可下降62%。曾有人做过调查,在血清丙氨酸转移酶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者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该两项检查正常或阳性者。因此,对献血员做上述两项检查丁作,是对暂时尚无条件做丙型肝炎抗体筛查工作的地区或部门,要求必须做到的一项补救性措施。这对预防丙型肝炎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是非常必要的。
尽管对献血员进行丙型肝炎抗体的严格筛查,能够去除一部分不合格的献血员,但由于它不是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本身,因此仍会有一部分被漏掉。这是因为人类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后,其血液中抗体的检出时间是在感染病毒后的15~21周。因此只筛查丙型肝炎抗体,并不能全部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近年来人们开始寻求针对丙型肝炎病毒本身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和简便快速的基因诊断技术。目前已建立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就完全具备上述特点,它可以从被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了三天之内的人血液中检出丙型肝炎病毒。如使用该项方法对献血员和血液制品进行筛查,那将会有效的控制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这对保护人类健康将是一大贡献。但由于该法设备昂贵,目前尚难以常规应用,但由于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具有的优点,以及丙型肝炎的预防需要决定了它引人注目的前景,可以预料,不久定会成为控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丙型肝炎的最终控制仍寄希望于疫苗预防。1989年美国学者Choo首次克隆丙型肝炎病毒以来,相继又有许多学者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分型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1993年5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病毒性肝炎暨肝病研讨会上,已将报导的基因组分为4型,即I、Ⅱ、Ⅲ和Ⅳ型。这对丙型肝炎的致病性、疾病诊断、疫苗研制和治疗均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将要研制的丙型肝炎多价疫苗,给人以极大鼓舞;它将为丙型肝炎的预防提供了可能性。预计,应用疫苗预防丙型肝炎已是为期不远的事情了。
5.怎样预防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性病毒,它的复制与增殖必须借助乙型肝炎病毒,它是利用乙型肝炎病毒外壳进入肝细胞内才能完成感染过程的。目前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仍缺乏特异性预防手段。丁型肝炎的预防依然同乙型肝炎的预防方法一样,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下述措施是减少丁型肝炎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必须的。
(1)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查,杜绝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血液流入受血者人群制备血液制品时,应尽量采用单份血或少数人份血合并制作;对需要输血或血制品的人,尤其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需要输血时,最好只输认真筛查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血液,输注血制品也应以单份或少数人份血制备的血制品,这样做可减少输血后丁型肝炎的发生。
(2)对人群进行广泛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有效地控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携带状态,杜绝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必须的条件,也是控制丁型肝炎发生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但对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联合感染者无效。
(3)防止乙型病毒携带者与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联合感染者之间任何方式的密切接触,切断丁型肝炎的传播逢径。也可防止丁型肝炎的发生。
6.怎样预防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是经粪或口途径传播的消化道传染病。由于戊型肝炎患者在潜伏期时即有传染性,这样就难以做到早发现及早隔离;加之目前尚无特异性免疫制剂可供预防。因此戊型肝炎的预防同其它消化道传染病一样,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具体办法可参考甲型肝炎的预防。
关于戊型肝炎的被动免疫预防,目前有人用戊型肝炎人恢复期血清制备免疫球蛋白注射,可否具有预防效果,目前也无定论。
由于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克隆已获成功,这将为疫苗预防提供了基础,可望戊型肝炎疫苗能够早日问世,以便采取主动免疫方法预防戊型肝炎。
7.怎样预防乙型病毒肝炎
由于血液、唾液及****等均是乙型病毒肝炎的传染途径,因此乙型肝炎远比甲型肝炎还难预防。
首先必须注意的问题就是输血,根据统计,过去因接受输血而感染乙型病毒肝炎的人数相当多,但是现在情况已见改善,因为现在捐血的人必须先经过HBs抗原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呈现阳性反应,则不能捐血,这种限制使得因输血而感染乙型病毒肝炎的机率大幅下降。
至于因输血而引起的非甲非乙型病毒肝炎或尚未发现的第三、第四病毒肝炎,由于未获定论,所以现在仍然先法预防。
除了输血外,血液感染的主要途径尚有剃须刀及牙刷的任意借用,因为破损的皮肤及口腔均是病毒侵入的管道,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感染。
其次要小心的就是唾液感染,最显著的感染方式就是接吻。
“如此说来,即使是情侣、夫妻之间也不可任意接吻喽?”不错,这种说法完全正确,尤其是带有病的人,更应避免与他人接吻。
另外,与人同抽一根香烟也是唾液感染的常见方式,只要烟嘴附着些微带有病毒的唾液,那么这根香烟就会成为感染的来源,所以同抽一根香烟也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除了接吻,与人同抽一根香烟之外,诸如杯子、调羹、筷子等等的交换使用,也是相当危险的唾液感染途径,最好能够避免。
最后要谈到的就是****(****)所引起的感染。
论及****引起的传染疾病,一般人均会联想到梅毒、淋病或是AIDS,其中尤以AIDS最令人心惊胆跳,事实上,乙型病毒肝炎也是一种易由****感染的可怕疾病。
因****而引起的乙型病毒肝炎病例正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在于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出国观光的人数增多,尤其是男人,每到国外观光之时多半喜欢寻花问柳,所以带回来的病例不在少数。
患肝炎的病人对饮食有两个误区:一是追求高营养,摄入过多的糖和蛋白质,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有可能会诱发肝炎后脂肪肝;还有的则怕营养,认为有营养的食物会生湿热,一点油腻的食物也不敢吃,这样也不好,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脂肪过低则不能满足病人机体的需要,还会造成肝脏营养不良,一样对人体有影响。对肝病患者发病早期宜给易消化、适合患者口味的清淡饮食,但应注意含有适量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并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疾病后期,食欲好转后,应给予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适量脂肪的饮食,不强调高糖低脂饮食。
甲型肝炎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于3个月内恢复健康。戊型肝炎病死率一般为1%~2%,最高达12%。妊娠后期合并戊型肝炎病死率为10%~20%,最高达39%。
8.什么是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影像学、腹腔镜或肝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改变,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
(1)轻度(相当于原慢性迁延性肝炎或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
(2)中度(相当于原中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征者。实验室检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克/升(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为60%~40%,胆碱酯酶(CHE)<2500单位/升(U/L),4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重度慢性肝炎。
(4)中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可按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治疗。
如何预防慢性肝炎有以下几点:
(1)及时治疗急性肝炎,防止转为肝炎慢性病变:及时治愈急性肝炎,避免由急性肝炎演变为慢性肝炎。
(2)保持健康愉快的心理状态:慢性肝炎由于病程较长,加上社会中有部分人对此存有一定偏见,因此患者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对本病康复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慢性肝炎患者要战胜疾病首先要战胜自己。
①树立信心,战胜恐惧心理:肝炎患者尤其是乙肝患者,由于目前对乙肝病毒尚无彻底清除的有效方法,社会部分存在“恐乙肝”现象,加上有些媒体广告的不负责宣传,使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害怕病情加重,发展为不治之症,害怕对家人造成传染,害怕对社会造成危害等等,这种心理会影响到对本病的治疗。
②乐观向上,克服抑郁、焦虑心理:青年患者或事业有成,或刚刚工作,由于病程的拖延,使信念和意志受到打击和挫伤,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有自卑感,很易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对疾病的康复不利,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相信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类总有战胜肝炎病毒的一天。
③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生活规律: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生活规律能提高治疗效果,因为急躁、焦虑、紧张心理可使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引起血压升高、胃肠痉挛。而心情忧郁、顾虑重重会并发神经衰弱,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膜炎甚至肝昏迷等。因此,病人可选择适当的文娱活动,如听音乐、看杂志、养花、散步、练太极拳等等。
(3)注意休息:患慢性肝炎的病人切忌剧烈的运动,运动量过大,体力大量消耗,肝脏负荷明显增加,可以使肝功能受到损害,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要注意合理的休息和适量的活动。适当活动可增加胃肠蠕动,利于消化吸收。而适当的活动,合理的休息,可减少体力消耗,降低肝脏负荷,防止肝功能受损和促进肝细胞恢复。
(4)合适的饮食调理:肝炎患者对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合成代谢则减弱。若摄入蛋白质不足,可引起血浆蛋白下降,尤其是白蛋白的下降可引起水肿。如果化验检查无血氮增高,每日每千克体质应供给蛋白质2~3克;如果血氮增高,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防肝昏迷的发生。
10.怎样预防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在肝坏死前,常有一些征兆。若黄疸加深(皮肤巩膜由桔黄色变金黄色,尿色变深黄菜油色。大便颜色变浅或灰白色)并发热,与大量肝细胞坏死有关。
(1)预防出血
有出血先兆者,若血压下降,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如呕吐物中带血或呈咖啡色,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如大便发黑,无光泽,量少质硬,为少量出血;呈柏油状稀薄量多,则是消化道大出血。当病人出现头晕、乏力、脉细,表示出血量在400毫升以上,应当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如果收缩压低于10.6千帕且脉压变小,提示出血量在1500毫升以上。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血压升高,剧烈头痛,眼压高,视力模糊,提示脑水肿肝性脑病发生,应立即给予脱水剂。
若病人发烧,血象持续升高,应考虑感染存在,要高度警惕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胆道、腹膜、肠道、泌尿道等感染,可考虑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2)预防肝昏迷
肝坏死可由于肝循环障碍,促进肝细胞坏死和影响肝细胞再生或血氨的升高等而导致肝昏迷,这是重症肝炎最主要的直接死亡原因。
在进入肝昏迷前患者有一个波动性的意识障碍、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期。此期患者表现的时间不一,大多数患者先有逐渐加重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夜间兴奋、多梦,白天萎靡、嗜睡;有的患者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对问话答非所问或不回答,拒绝治疗;有的患者平时少言,突然变得多语。患者兴奋和抑郁常交替出现,常被误认为是闹情绪或病情好转;有的患者在病房内来回走动,出现尿失禁或随地大小便;有的似精神病患者,语无伦次,有的记忆力减退,健忘,反应迟钝,不会做简单的数学运算,书写能力丧失;有的表现肌无力,手发抖,持物不稳,端碗不平。对患者的这些异常表现可视为肝昏迷的早期症象,多在近日内进入肝昏迷,应立即采取综合性抢救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3)预防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