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禅宗
3697100000019

第19章 在禅悟中觉醒

一、无路寻路

监官和尚(未详~842。唐朝中期禅师)一日唤侍者来:“与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回答:“扇子破也。”和尚又说:“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言以对。

若是你,你将如何回答?

后来四位禅师分别以侍者的身份回答。投子和尚说:“不辞将出,恐头角不全。”雪窦评:“我要不全的头角。”石霜则回答:“若还和尚即无也。”雪窦的评语是:“犀牛儿犹在。”资福则画出一圆相,并在一圆相中写个牛字。雪窦的批评是:“适来为什么不将出?”保福回答:“和尚年尊,请别人好。”雪窦评道:“可惜劳而无功。”

各人各持己见,着实相当精彩,令人觉得禅僧们的面目,真是栩栩如生。

这个犀牛即指大犀牛。犀牛扇子则是以犀牛角加工制成的扇子骨。监官和尚原想透过扇子,使侍者获致得悟的机缘,所以说“扇子坏了就还我犀牛”,想以意外的答案,破除对方的执着。可是,那名侍者仍被扇子和犀牛牢牢套住,难以获得机缘。

后来四位禅僧分别说出了一句漂亮的答话。投子和尚说:“拿出来固然可以,但如此将缺少一角。”意思是即使我能以语言说明心境,又如何充分表达呢?石霜则说:“还给你,我岂不是就没有了?”以表示悟境要自己去领会,不是他人所能给予的。

资福的一圆相中有一头牛,表示“你想要的我找到了,喏,不是在这儿吗?”表明悟境俯拾即是,就等你来拿。

保福的“另请高明”,表示他已得悟,根本不需要和尚提供的机缘。

“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意思是假如拿不出扇子,就说出你的心境吧!表明如果你被犀牛所束缚,就无法对应此一问答。本来禅问答就毫无定律可言,如果能在无路中找路走,此种研究精神便值得欣赏。

二、打破常识

一日,世尊为说法而登高就座,文殊菩萨敲了三次槌子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听了,一言不发地走下台来。

为何世尊一句话也没有说,文殊菩萨便说他说法结束了呢?

这就是要打破常识。或谓说法便是要说话,便是一种束缚。既然世尊已体现真理之法,即不需以言语道出,其行、住、坐、卧无一不是无言的说法,只要世尊在场,便是无言说法的始末,重点就在观者反应的如何。

文殊菩萨未让世尊说法,便表示说法已结束,即在表明“禅不需要用口来说,它就在超越语言及思考处”。

因此,禅学的重点不在学习而是体会。我们应该废除对于说法的依赖,改以体验修行才是。

自古云:“百闻不如一见。”表示看一次的了解程度,远胜于听一百次。其实,百见不如一验的学习手段很多,读者想想即可了解。此外,我们周围多的是学习的对象,只要你能废弃束缚之心,放眼看全世界,必不难发现世界即是一个学习的宝库。

参禅需打破常识,人生也是这样。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终其一生只能是浪费生命,而且,自身的存在因平庸而毫无意义。因此,只有根据自己的条件,打破常规,才可能领略到瑰丽的世界。

三、无需定律

一名僧侣问大光和尚(837~903)。唐末禅师):“长庆道因斋庆赞,意旨如何?”大光和尚听了便站起来舞蹈。僧侣见了立刻礼拜,大光和尚问:“见个什么便礼拜?”僧侣也以舞蹈作答。和尚道:“这野狐精。”

僧侣为何一下子变成了野狐精?

金牛和尚跳舞的公案在前面提过。这名僧侣不解金牛和尚跳舞之意,但心想不妨以长庆和尚的解释为了解线索,于是以此问大光和尚。这时,大光和尚以跳舞作答,但他并不是在模仿金牛和尚,他的意思是:如果你想知道长庆解释的真意,就直接学金牛和尚跳舞好了。

但是,僧侣此时突然有所悟,因为他在这一刻以前,虽然多方努力想了解此一公案,却始终不得解。如今大光和尚以动作示范,使他连金牛和尚的行为含意也体会到了。当大光和尚为明白其理解程度而发问时,僧侣即以动作表现自己的心得,这便是体现。

然而,此刻大光和尚却道“这野狐精”,意为僧侣不是真的领悟,何以见得呢?原来这僧侣固然领悟了不少,却依然缺乏进一步的透悟,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毕竟只是他人言行的翻版罢了。

笔者在前面曾一再述及,禅学并没有必须如何的定律,也不可能有,你必须因时因地临机应变。如果能超越他人的模仿或借来之知,表达自身的境界,当然就是真的透悟了。

四、看什么是什么

佛经“楞严经”有这么一段记载:“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这个公案究竟想说些什么?

引用“楞严经”一节的这个公案,是释迦佛对弟子阿难提及万事皆空之悟时所言。

阿难很想知道什么是开悟,而开悟的世界,也就是释尊所见的世界。假如我能够看出释尊究竟看到什么,当然就有得悟的可能。这是阿难一贯的想法。释尊当然早就看透了阿难的心态,所以他才如此教诲他。

“吾不见”意味着远离迷惘,什么都不去想,处身于万事皆空的得悟世界。“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这句话,是说看本身便是束缚,而不管看或不看都是空无的世界。换句话说,释迦佛是在告诫阿难,不要将万事皆空,及得悟的世界,视为特别的世界,而加以认识或对象化,以避免自我束缚。

总而言之,只要远离自我,迷惘便消失了。看什么是什么,心不为之动的世界,便是万般皆空。当一个人挣脱束缚,踏入万般皆空的瞬间,便是得悟。得悟需要有动机,而这个动机来自身心的冲击。

据说,常逃课的学生非常自我,常以自我的方式武断地决定,终致成为个人感性的俘虏。要使这种学生恢复正常,与其以语言谆谆教诲,不如让他熟知一般社会的运作较为有效。譬如没有去过海边的小孩,就干脆带他去看海,若是未尝过山中生活的小孩,何妨带他去山中度个假期呢?

从中,我们可以让小孩在沙滩上尽情奔跑,或是让小孩玩锯圆木比赛,让他们抒发内心的紧张与压迫感。逐渐地,小孩自然会恢复身心的正常。

这种实际运作,也算是一种身心的冲击及震撼。即使孩子们不能戏剧性地恢复正常,但只要常常给予他契机,让他们看到社会运作的真相,他们就有机会解脱自我束缚,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了。

五、吃茶去

有一次长庆和尚说:“宁说阿罗汉有三毒,不说如来有二种语。不道如来无语,只是无二种语。”保福问:“作么生是如来语?”长庆和尚云:“聋人怎得闻。”保福道:“情知你向第二头道。”长庆和尚问:“作么生是如来语?”保福回答:“吃茶去。”

“吃茶去”究竟是何意?

阿罗汉就是能断绝一切烦恼,值得人们尊敬、供养的圣人。三毒是指贪、嗔、痴;贪是贪得无厌,嗔是嗔恶、愤怒之意,痴是白痴、愚痴之意。“阿罗汉有三毒”这句话,是说阿罗汉已远离,所以不可能有三毒。

“如来有二种语”,是指方便与真实二种说法。所以长庆和尚说:“佛法只有真实,那有方便与真实二种说法呢?”

“聋人怎得闻”是指不论说什么佛法,都必须拥有与佛相同的经验才能了解。比如听别人说水有多冷时,假如听者有过摸冷水的经验,自然很快就能了解。

“你向第二头道”是责备长庆,将人二分为有经验与无经验两种。简而言之,就是以方便与真实二种角度来看,而接受第二层次的体会。双方讨论至此时,最后如何以真实的语言归纳佛的真实呢?那便是“吃茶去”!

这句话自然、坦率而朴实,虽是听惯的一句话,却是如此真实地表现了真理,几乎使人的思想,无法渗入其间。

这是说,真理根本不限定于何处,宇宙无不充斥着真理,问题在于你有没有慧根罢了。

人与人的差异即在此,包括是否了解内容、放不放手去做、相信与否等都是二择一,不可同时兼得。

六、佛在心中

赵州和尚向弟子说:“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

这句话能使你去迷转悟吗?

“金佛不渡炉”意味着,金子打造的佛像,放人炉中便熔化;“木佛不渡火”指木造佛像一接近火就会烧掉;“泥佛不渡水”是指泥制佛像一浸入水中,就全部化掉了。

这个比喻究竟有何意呢?当然不是说金、木、泥制的佛像毫无价值,它只不过表示我们自身的情形而已。也就是说,火烧或水淹都能使人死亡,人原是十分脆弱的。不过成佛者也是脆弱的人类,如金佛、木佛、泥佛一般。制造佛像的材料都很脆弱,但是,当它们都被造成佛像而受人崇拜时,即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

须知,我们的五体经常从孔穴流出污秽,放出臭气,在欲望与愚蠢中生活,可以说人若能看透自身,百分之百会自杀,因为它是多么丑陋的存在啊!但如果因而否定说“人才不是佛”,这便被外表所束缚了。

这一点可从人的生活状态得到证明。难道每个人都能自给自足吗?由此可见,所有人都是在接受他人恩惠的情况下生活着。

人自呱呱坠地,及至长大成人,可说是需要最长岁月的动物,而且如果没有他人保护,根本就无法成长。就算能长大成人,比起自己受之于社会的无限恩惠,是多么难以图报啊!思及此,我们即可了解,所有人都是为了给予他人好处才拼命工作的,这便是个人体内的佛性作用。

当你体识到那些脏兮兮的人,其实便是佛时,即使整个社会故态依旧,你的内心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那便是由迷惘到领悟的变化。

赵州和尚曾说过“真佛生内里”,意思是不要问真正的佛在何处,它就在各人心中。

七、接受一切

“金刚经”云:“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关于罪业消灭之说,你有何看法?

业是指人类行为的累积,一切事情因缘而生,因是行为,缘是条件,两者所生的结果,便称为“因缘生起”,简称为“缘起”。又罪业的因缘,由过去而现在,再由现在而未来,换三世便成了苦果转变,称为“生死活转”,这是佛教根本教义。

因为人贪得无厌又愚蠢,所以行为自然生恶因,这些恶因重叠便生出罪业。而恶因必生恶果,所以受人轻视或欺侮的痛苦,可说都是咎由自取。不过,有些人今生今世从未犯过罪业,为何依然品尝着苦果?这是前世的罪业所招致的。

问题是,何时罪业才能消失呢?除非和欲念及愚蠢分手,否则罪业永不清灭。如此说,那么离开欲念与愚蠢而开悟之人,其罪业是否就消灭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但开悟者可以将一切的业照单全收,所以不会因为业而受苦。亦即他有业而没有业障,故能进入安心的境地。

而且,得悟者自此以后,不再有罪业行为,只有善田的行为,所以罪业不成立,不可能在来生发生苦果。换句话说,地狱轮回之苦轮不到他,如此自然能活在永远安详的世界。

因此如果你从未做过坏事,却一再受苦受难时,就是前世之罪以今世之苦呈显。坦然地接受它,并迈向光明大道吧!

八、自满必败

天平和尚行脚时,曾经在西院参禅过。他的态度不好,动不动就骂那些一起修行的僧侣说:“莫道会佛法,觅个举话人也无。”有一天,西院禅师远远看见了他,便召唤他:“从漪。”天平和尚抬头应答。西院禅师却道:“错!”天平和尚走了两、三步,西院禅师又叫:“错!”天平来到禅师面前,禅师道:“适才这两错,是西院错?是上座错?”天平回答:“从漪错。”谁知西院禅师却道:“错!”此后天平和尚不再找人问答而欲离去,禅师挽留道:“且在这里过夏,待共上座商量这两错!”天平和尚听了禅师一席亲切的话,更不顾一切飞奔而去。

禅师这一错再错,究卖弄错了什么?

禅的世界一切平等,因为,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伟大、聪明或悟的标准。天平经常找人问答,或者出难题考对方而从中取乐。或者他看不起其他修行僧的原因,在于他以为自己很能干,立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标准和他人比较。换言之,他在毫无差别的世界中,犯了有差别的错误。

西院禅师为了使他了解这一点,便刻意喊他的小名。这个小名便是全体中的差别,但天平没有发现,还是回答了,这是第一错。

接着禅师呼唤之后,应该是一个问答的问题,亦即此处应有禅句出现,但实际上却什么也没有,这是第二错。

再说,“是西院错?是上座错?”还是一种比较,目的是要显示差异让对方发现。可是,天平却回答“从漪错”,到头来他还是没有发现禅悟的世界,这是第三错。

禅师一再地尝试引导他,希望能防止他误入歧途,但是,天平终究心怀自我飞奔而去。他向其他修行僧炫耀自己多么了不起,不料却在最重要的禅师前面,毫无表现。这就像在模拟考试中考满分,可是在真正高考时却不及格一样,所以,你的目标务必要经常保持满分。

九、无物缠身

肃宗皇帝问慧忠国师:“如何是十身调御?”国师回答:“檀越踏毗卢顶上行。”肃宗云:“寡人不会。”国师道:“莫认自己清净法身。”

“踏毗卢顶”是何意?

肃宗皈依佛教,也关心禅学。他立志成佛以治天下,当他问到“如何是十身调御”时,是因为他心中有此理想而毫无野心,只希望能带给民众安详和幸福,因而问这样的自己是否是佛。

“踏毗卢顶”是指肃宗想成佛,并以佛心施行理想政治的抱负,可说是一种束缚,也就是离佛。除非能抛弃向佛的束缚,否则无法真正成佛,所以慧忠国师又道:“不要认为自己便是清净法身。”也是要他舍弃自我清净的束缚,否则无法得悟。

无论如何,只要被现况束缚,满足于现状,也就无法进步。如果皇帝绝对相信自己实施的是理想政治,并肯定现状,国势就会日益衰退。因此人必须不断否定现状,顺应时代潮流才是正途?

因此,我们必须多方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假如你认为最理想的便是安居乐业,没落之时必定指日可待。认为佛最尊贵而安居其中,本身也是一种束缚。我们一定要有克服此种想法的思考力,才能临机应变。可见,真正的自由便是无物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