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初中3年,女孩如何教养
3691100000007

第7章 把握未来的钥匙在哪里:解读初中女孩的内心世界(3)

1.让女孩拥有一个宽阔的胸怀

心胸豁达的人既希望自己优秀,也能在内心中容纳别人的优秀。而不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生气,这样只会阻挠自己的进步。

2.不拿女孩与别人比较

有一次,美美的妈妈跟一位阿姨说,邻家女孩的卷发很可爱,可惜自己女儿的头发却是直的。没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妈妈带自己去美发厅要把头发烫成卷发!美美妈妈一下子就意识到是自己的评价引发了女儿的嫉妒心理,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评价过女儿的头发,同时非常注意不拿女儿和别的孩子作无意义的比较。

3.帮助女孩发现自己的长处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她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为自己而骄傲的资本。假如孩子在画画方面有天赋,家长就应该多多鼓励。每当孩子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了一点进步,哪怕只是一道算术题,也应该让她知道爸爸妈妈注意到了,并且为她而骄傲。专家指出,当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关注。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

摆脱了嫉妒这个恼人的枷锁,让女孩就可以在青春的路上一路飞扬!

六、她们其实都渴望被别人关注

对孩子适度的关注,就像阳光雨露滋润禾苗一样,会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孩子们付出努力时,他们渴望引起成人的关注和评价。如果没有获得关注,也就是得不到成人的肯定和赞扬,渐渐地,他们就会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从而,心理就会出现不平衡,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这个故事还是来自于我那个当班主任的朋友。新学年开始的时候,他又一次带班,班里有一个女生叫燕燕,是一个文弱的女孩。她学习成绩平平,相貌普通,整天不声不响地坐在座位上,各科的老师很少注意到她,几周的操行评比下来,她通常是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同学们似乎也没有谁特别注意她。可以说,这个女孩在班里是属于“隐身人”,可有可无的那种。

朋友是教语文的,有一天,他让同学们写作文,自己就在教室里巡视,当走到燕燕旁边时,他忽然发现一个问题——一堂课过去一半的时间了,燕燕的本子上只写了一个字!朋友仔细再一瞧,看出端倪来,原来燕燕的圆珠笔坏了,她就拿着一支没有油的圆珠笔在那画着。本子上只写了一个字,而她这半个小时就一直在描那个字。看到这儿,朋友不禁火冒三丈,责骂也脱口而出:“你这孩子在磨什么洋工?不想读就回去。”

燕燕明显被这突如其来的斥骂吓了一跳,随即委屈得泪流满面,但她依然是一声不吭,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

朋友望着燕燕的脸,忽然心里有点酸楚,也后悔自己太冒失,心想这孩子平时就很怯懦和安静,今天如果自己再发火,有可能就会引起更不好的后果。想到这里,他摸了摸燕燕的头,轻声说:“笔没有油了,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来,老师给你一支笔用。以后有什么事,要大胆地和老师说,老师愿意帮助你。”说着,朋友拉着燕燕的手走上讲台,递给她一支笔。这个时候,燕燕脸上的泪水还没干,却已经迸发出了灿烂的笑容。

自从那次得到了老师的关注,燕燕从此在班级活动中变得积极,上课再也不躲避老师的目光,而是勇敢地展现自己,她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结交的朋友也越来越多,成绩也越来越理想。

心理教育专家指出,对孩子适度的关注,就像阳光雨露滋润禾苗一样,会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孩子们付出努力时,他们渴望引起成人的关注和评价。如果没有获得关注,也就是得不到成人的肯定和赞扬,渐渐地,他们就会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从而,心理就会出现不平衡,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而青春期的女孩更渴望父母的爱与关注。当男孩正在思考自己怎样才能打败对手时,女孩已经开始思考她周围的一切关系了。当然,作为她接触最多的家庭关系,是她思考的重点,她常常这样想:“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当渐渐接触一些童话后,她又会这样想:“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她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与关注。而这从女孩们经常玩的“过家家”的游戏中就可以看出。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女孩喜欢在“过家家”的游戏中扮演“妈妈”的角色,喜欢将自己的玩具娃娃组成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这是女孩把现实生活搬进了游戏中,同时也是她的梦想:她希望爸爸妈妈永远爱她。

而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爱,女孩就容易孤独、自卑、怨恨。这些不良情绪可能导致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我另外一个小病人小丽就是这样,自从父母离异后,小丽就被送到姨母家。寄人篱下的日子使她变得敏感,尽管她很能干,仍然不能得到姨母家人的理解和称赞。在缺少爱和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滋生恨。这就很容易被坏人引诱、教唆导致犯罪。小丽渐渐长大了,表姐表妹都上了学,惟独她每天要做许多家务。后来,小丽的父亲将她接回家,却也没有时间去关心她,结果发现她经常破坏家里的东西,父亲的那点耐心也没了,心里烦躁的时候就动手打小丽,于是初中没毕业,她就辍学回家了,后来还因和不良青年发生性关系而堕胎。

小丽的悲剧是由于在成长中缺乏爱和关注造成的人格缺陷。小丽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真爱。一种不能忍受的被忽略感,造成了她宁可破坏东西,被人殴打,也要引起别人对她注意的渴求。

渴望被关注是每个女孩内心的想法。面对当下一年热似一年的选秀活动,面对如饥似渴般排队的疯狂少女们,你能仅仅用名利二字来解释她们的不锲追求么?名利对于女人其实并不像男人想的那么重要。选秀活动中少女的这种狂热行为,其实只是一种希望被万人关注的心境在后面驱动。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女孩子天生的一种虚荣心。不过这种希望受人关注的虚荣心对女人来讲并非全是坏事——最起码它是一种保持心灵青春的甘露,有时也能转化成一种人生前进的动力。

要想让青春期的女孩健康、快乐地成长,做父母的就要对孩子多一点关注,多让她感受到自己多么在乎她、多么爱她。当然,这种爱一定不是溺爱,而是理性的宠爱。

七、叛逆期——无处安放的青春

其实,我并不想让父母生气,我也想像他们期待的那样做,可是当父母和我唠叨的时候,我就会有一种叛逆心理:我偏不要那样做,看你能怎么办?做这样的决定我也很不好受,心里有时候挺痛苦的。但是不知怎么就偏要和他们抗衡一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叛逆吧。

青春期,多么美好的年华,应该是充满阳光、欢乐和笑语的时光。但这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时段。女孩处在青春期,叛逆基本上是很多人都有过的举动。内心高涨起来的自我意识和知识、经验、能力的相对缺乏,使女孩内心处于既离不开父母的指导又反抗父母约束的矛盾状态。

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或者疏忽了对女孩的教育,就会对她们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挫折和伤害。

一个女孩在自己的网络日记中写下了一段发人深思的文字:

父母感情一直不好,家里经常处在“战争”状态,没有人关心我。上初中后,而我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出了问题,开始和班里的那一群小太妹们呆一起,在这以前我是一个乖孩子,好学生。但是那一年成了我此生最为荒诞岁月的开始。我开始和她们一起逃课,夜不归宿。后来,我和一个社会上的男人好上了,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我天真地以为自己会和他有结果。我为了他和家里闹、吵,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全家亲戚苦劝我都不死心。没想到,那个男人是个有家庭的负心汉,他骗走我一切后,就消失不见了。看清了男人虚伪的面目,我的心死了。也正是死心后,我回到以前的我,乖巧,懂事,我又成了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是,因为那段荒谬的经历在我心里始终抹不去,我不能够原谅自己。我注定要用自己的终身幸福为叛逆的青春买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始终不敢再去爱人,面对身边男孩的追求,我一直选择逃避……

从上面女孩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如果家长对于女孩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处理不当,对孩子今后的生活有很严重的影响。青春期女孩之所以叛逆,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处于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矛盾中。青春期的女孩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往,她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间敞开心灵来相待。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她们的这种渴求找不到施放的对像,只好诉说在“日记”里。这些日记写下的心里话,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也是她们产生叛逆的原因。

我接触过一个叛逆期的女孩,我问她为什么故意和父母对着干,是不是很讨厌父母。女孩沉默了好久,在我的启发下,慢慢才说出了实情:“其实,我并不想让父母生气,我也想像他们期待的那样做,可是当父母和我唠叨的时候,我就会有一种叛逆心理:我偏不要那样做,看你能怎么办?做这样的决定我也很不好受,心里有时候挺痛苦的。但是不知怎么就偏要和他们抗衡一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叛逆吧。我觉得作为家长应该尊重我们的意见,如果我们有什么错的地方,希望他们会很耐心的指导我们,而不是严厉批评,非要我们做什么。”

所以,当青春期的女孩有叛逆倾向时,家长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是影响了孩子,有没有给孩子以正确的启发。比如,有些父母脾气暴躁,女儿不听话就是一顿暴打,不容许女儿辩驳,还有的家长认为女儿就应该听自己的,不听话就是大逆不道,这些观念和行为都不利于对叛逆期女孩的教育。

女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心理教育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家长不但要学会还要掌握,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走出叛逆心理,让她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