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会装糊涂、也肯装糊涂的人,才是人间真正最精明、最厉害的。
刀,并非最锋利才是天下第一,金庸先生笔下之杨过用一把独孤求败大侠的无锋重剑,却能无敌天下。这,其实正是处世的智慧。有时候,锋芒毕露,并不是一件好事。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人生的大智慧,就藏在那些看似外表木讷的人心中。
许多人总觉得自己聪明过人,结果总是被自己的聪明所愚弄。真正的聪明人,永远不会将别人当作呆子。将别人当作呆子的人,到最后总是往往会发现,真正的呆子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
况且,小聪明和大智慧并不总是成正比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成反比。小聪明最大的危害是不顾大局,看不到长远的根本利益,为了追逐个人的眼前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有多少人知道靠耍小聪明想赢得成功是根本下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如果把心思过多地用在小聪明上,他必定没有精力去开发和培植他的大智慧。聪明和智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智慧有益无害,聪明则益害参半,把握得不好的小聪明则遗害无穷。
波德莱尔说:“我认为我可以问问这些聪明人,是否懂得他们的聪明的全部虚荣和无用。”他同时还指出:“生活中有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小聪明,大糊涂’。冷眼看看这种人怎样机关算尽,办出一件件蠢事,简直是令人好笑的。”
生活中的智者,与一般自认聪明者大不相同。一个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算到自己头上,正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绝妙写照。
羚羊被捕杀,只因为羚羊有角;坟墓被挖掘,只因为墓中有殉葬的金银。
耍小聪明的人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剑”,这把剑随时会落到聪明者的头上,斩下他的头颅。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游戏。
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知道怎样善用自己的聪明,那就是大智。每一个人都是聪明的——在他自己的眼中。
如果一个聪明人干了一件蠢事,那就不是一件小小的蠢事。贤者常以愚人为前车之鉴。愚人通过不幸而得到智慧。愚昧是空无所有,没有东西能凭它产生。它是一片空虚,灵魂在里边静坐着,蛰伏着。痴呆愚蠢有两种表现:或者沉默,或者多嘴。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蠢便自命为科学。愚昧将使你达不到任何成果,并在失望和忧郁之中自暴自弃。每个人在某些时间可能是一个蠢材,但没有一个人在所有时间里都是蠢材。
智者语言在思考之后, 愚者语言在思考之前 。智与愚的差别在于,智者平平淡淡却隽永,愚人轰轰烈烈却招摇,智者是金子,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愚人是浮萍,总是随波逐流 。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古今大智者,在平常的日子里大多不显山露水,但每逢重大问题,每临关键时刻,却总是超乎常人所料,以大手笔、大思路应付大局面,表现出非常人所及的大聪明。之所以“若愚”,不仅因为他们平时多少有点拙,更因为他们在“出手”之时,往往能够超越世俗的感情因素,忽略暂时的、局部的利害,进而不被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同样道理,生活中也有一些看似精明过人者,他们时时处处斤斤计较,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其结果,往往在争得了一粒芝麻的同时丢弃了一个西瓜。
谦者多智,傲者多愚。始终怀有真诚的谦逊态度,不断从前人和旁人处吸取智慧,集众家之长于一身,以他山之石攻玉,用不断的成功和进步展露自己的聪慧。这种人,也许智商平平,但有一颗超常的虚心,以谦补拙,使其平凡的智慧得以升华为非凡。也有一种人,自以为是甚多,自以为非甚少,傲视天下,舍我其谁,俨然一副智慧的化身。这种人也许智商颇高,也曾有过一段辉煌,很可惜,愚蠢的幽灵却紧紧绕着他徘徊。在这个问题上,还反映出对人对己的态度。那些自恃聪明者,常常自命不凡,恨不能把双脚架在肩上走路,不时露出愚蠢的真相。而那些自谦愚钝者,往往善于守拙,谨言慎行,不时做出不凡之举。一位长者揭示此现象道:把别人当聪明人,是最聪明的人;将别人当愚蠢人,是最愚蠢的人。
智愚有别,但无界河。由于先天和后天的诸多因素,相比而言,有人聪明一些,有人笨拙一点。但是,如果把这种现象绝对化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终有一得。凡人都有局限性,一个领域里的行家,到了陌生的领域,也许就显得很无知。这是因为,真理没有垄断者,真理也没有穷尽时。聪明有顶,探索无限。再博学的人,也有他不知晓的事。面对不懂、不会、不知的东西,如果采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好像不够聪明,其实并不笨;反之,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装出一副全知全能的样子,到头来,终究会成为世人的笑柄。
智与愚如同一对连体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解难分。而且,月有阴晴圆缺,季有春夏秋冬,智与愚也非一成不变,在主客观诸多条件的催生下,智者变愚,愚人变智,此一时智,彼一时愚,司空见惯。如果明白了这个理,也不失为一种聪明。
事物都是相对的,有智慧的地方就必然有愚昧的存在,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自以为的聪明。
5、恒与辍的平衡
恒则有所成就;辍则前功尽弃。
“先有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事”。这话应该再补充一句:先有非常之心,才有非常之人。有什么样的心,决定了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做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事,决定了取得什么样的结果。
南齐永明年间,有个法名叫僧护的僧人来到石城山,做了隐岳寺的住持。
一天早晨在隐岳寺东侧传来一曲美妙动听的乐曲,由远至近,十分动听,他感到奇怪,就步出庙门,循声音向前走去。登上仙髻岩,果然这凤鸣龙吟的音乐听得更清晰了。
当他蓦然回首,却意外地发现,仙髻岩的千尺岩壁之下,在那平静如镜的龙潭之中,仿佛倒映着一尊端庄慈祥的弥勒佛像。
僧护心想这是佛的预兆,立愿要在这仙髻岩上,凿出一尊高大的弥勒石像。于是,僧护就忙开了,砍柴烧炭,垒石筑炉,采集工具,然后伐木搭架,开始凿佛。这仙髻岩实在太坚硬了,凿一下,岩上只显出一个小小痕迹,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一个佛的头也没凿成。
有一天,僧护心里闷闷不乐,踱出山门,到寺门外散散心,忽然看见有二个妇人在烂泥田中,一仰一合前后摇个不停,仔细一看,二个妇人手里捏着一根绳,中间系着一个石杵,这石杵随着二个妇人的俯仰,在烂田中来回移动,这石杵已磨得精光铮亮,这田也被磨得凹下去变成一口池塘,即今日的放生池。
僧护从石杵磨成针的过程,从中得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启示,返回寺里继续凿佛。僧护终其一生,仅仅凿了一个面幞,临终时,对寺里的僧众说:“再生当就吾志”。
僧护死后,过了一些年月,又有一个叫僧淑的和尚到隐岳寺,继续凿弥勒佛像。僧淑率领众人凿呀凿呀,冬去春来,也不知凿了多少年,一尊巨大的弥勒石像已经有点眉目了,但肤浅得很。再继续凿吧,炉子塌了,铁凿磨平了,脚手架蹋了,资金也短缺。产生了停凿的念头。
僧淑忧心忡忡地踱出山门,走到象鼻山下,看见有二个小孩用一根稻草芯在一块大岩石上来回牵动,岩石下已堆满了草粉。僧淑看到觉得奇怪,就问二个小孩:“你们是在磨草粉,还是在锯岩石?”两个小孩齐声回答:“锯岩石!”又问:“能锯开吗?”二个小孩“虎”地站起来脱去上衣,笑嘻嘻地说:“只要有恒心,锯岩何愁稻草芯?!”僧淑猛地据住二个小孩的手,说:“对阿!只要有恒心,万事能做成!”于是僧淑返回寺院,不分白天黑夜,专心致志地雕凿着弥勒石佛,一直到死。
二个小孩用稻草芯锯岩石的地方,叫它“锯解岩”。
不知过了多少年,隐岳寺又来了一位和尚,名叫僧右。僧右是受建安王萧伟的派遣,来隐岳寺主持雕凿石佛工程。僧右一到隐岳寺,铺开了比僧护、僧淑更加庞大的凿佛场面。把仙髻岩凿进五丈深,十丈高的大石窟,在窟中雕凿弥勒石像。在公元516年终于凿成功了。
有人说,弥勒佛像凿成功,是终身凿佛的僧护、僧淑、僧右三个和尚,都是大佛寺的开山祖师昙光法师转世的,这仅是传说,不足为信,可是后人对三个和尚以毕生的精力完成这一巨大的艺术杰作表示赞叹:“名山入剡昔贤风,文士高僧托迹同。最是石城大佛寺,三生哲匠奇天工。”
这则故事给后一点启示,做任何工作,只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胜利一定属于坚持者。
恒,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原动力,一旦离开恒,人类将一事无成。恒,是人类可贵的精神品质。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我们走过荒蛮,走过无知,走过血腥,走过阴影,走过一切艰难困苦,终于感受到了文明的光芒和智慧的闪耀。在这一艰难过程中,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前进的步伐?是什么步伐昭示着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坚定着我们的信念?是什么信念鼓励着我们不断为之奋斗,开拓,创新,乃至牺牲?
不就是恒的精神吗?
从原始大洋中第一次出现浮游生物的呼吸开始,生命,就已其恒的特性与自然环境相抗争,从而得到繁衍与进化。在今天,我们从生命发出的灼灼光芒中所能看到的最大字迹,就是“恒”!
我们伟大的人类,在一路上坚持着恒的精神,并最终拥有了恒的精神,使其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和品质。因为恒,李嘉诚勇于开拓,白手起家;因为恒,比尔·盖茨用头脑和电脑构造蓝图;因为恒,乔丹至今仍活跃在NBA赛场上,创造着一项又一项记录;因为恒,我们看到了理想的实现,听到了生命的欢呼,闻到了目标的啜泣,触到了自身价值的闪亮!
在这一时刻,我们谁也没去想,也不敢去想象人类离开了恒会如何。会如何?会失去目标,失去理想,失去力量,失去价值,失去品质,失去信念,失去真理,失去生命!
我们也将无法看到金字塔的矗立,万里长城的雄姿,无法看到歌德的《浮士德》……太多太多,失去了恒,我们都看不到,连同这个世界!
在那时,一事无成与无立足之地将悲哀地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主题和生命的无奈意义。
爱迪生的电灯,屈原的《离骚》,牛顿的运动定律,无一不包含恒的精神;陈景润的攻关,叶剑波的金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无一不体现恒的精神。正派学者在****中惨遭迫害,去仍不屈服;石油工人以荒漠为家,不言苦不言累;无数作家数十年如一日地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财富。这一切的一切,难道是放弃所能做到的吗?
人类拥有了恒的精神,才是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
恒是石,击出希望之火,恒是火,点燃生命之灯,恒是灯,照亮人类之路,恒是路,引导全人类迈向美好灿烂的明天!
在顺境中能持之以恒,难能可贵;在逆境中能持之以恒,则难乎其难。
公元前99年,汉朝和北方的匈奴进行战争。汉武帝命令军队出征,其中有一支是李陵将军率领的五千步兵。李陵率军与敌主力相遇,被敌八万余骑兵包围。李陵的军队大战十余天,杀敌万余人。
后来由于矢尽粮绝,伤亡过半,李陵被迫投降了匈奴。这个消息传到长安,很多大臣都指责李陵。汉武帝将李陵的母亲、妻子杀掉。当汉武帝询问史太令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时,司马迁却说,李陵率军深入敌方,以寡敌众,最后赤手空拳与敌人搏斗。李陵平时和士卒同甘共苦,功劳显著,就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能超过他。
司马迁还替李陵辩解:他的投降一定是万不得已。只要不死,他是会找机会报答汉朝的。
司马迁的直言敢谏,触怒了汉武帝。结果,司马迁被加上“诬罔主上”的罪名,关进了监狱,并判处死刑。汉朝的法令规定,死囚可以用两种办法赎罪免死:一种是出钱赎罪,另一种是受“宫刑”(使人丧失生殖能力的刑罚)。司马迁两袖清风,是拿不出钱来赎罪的,因此,只能遭受残酷的、对人格极大侮辱的宫刑。
司马迁在狱中蒙受了奇耻大辱,精神上的痛苦超过肉体上所受的摧残。他在给朋友任安的信里说,当时的心情是“肠一日而九回”,每想到这个耻辱,“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他常常徘徊于生死的激烈斗争中。每当自杀的念头升起时,父亲的临终嘱咐就在他的耳畔回响。同时,先人遇困受辱之后发愤图强的事迹,也在他的脑海里一幕幕地浮现出来: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周游列国,结果到处碰壁,遭到困厄。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写了《春秋》,这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丘明双目失明后,写成了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国语》。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中,写出了可以同日月争光的诗篇《离骚》。齐国孙膑精通兵法,他的同学庞涓当了魏国的将军,妒忌他的才能,把他召到魏国,捏造罪名,砍断他的两膝,并在脸上刺了字,想使他从此不能出头露面。孙膑逃出魏国,到了齐国,被任命为军师。后来,在孙膑的出谋策划下,齐国把魏国打得溃不成军,庞涓因而自杀。孙膑总结了战国中期战争经验而写成的《孙膑兵法》,终于得到传世。……
司马迁深深被这些命运坎坷的人物取得的辉煌成就所感动,从中得到巨大的鼓舞。他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受辱之后,就一死了之,岂不轻于鸿毛。他决心忍辱负重,顽强地活下去,完成那草创未就的著作。
司马迁出狱之后,大概在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做了中书令。从此,他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伺候,更接近汉武帝了。他一心要坚持著述工作,依据早些年获得的渊博知识和在狱中亲身遭到迫害的感受,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经过四年的努力,他五十三岁时,终于完成了他的巨著——《太史公书》。
这是司马迁用一生的血汗换来的著作,是继《春秋》之后的又一部伟大作品。这那门记载了从远古到西汉武帝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东汉末年,大家习惯地称之为《史记》。这是司马迁毕生的理想、血汗和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结晶。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