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驾驭叫平衡
3674100000016

第16章 说话的平衡术(3)

那么,怎样做一名良好的听众呢?第一是要真诚。别人和你谈话的时候,你的眼睛要注视着他,无论对您说话的人地位比你高或低,眼睛注视着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只有虚浮、缺乏勇气或态度傲慢的人才不去正视别人。

别人对你说话时,不可做着一些绝无必要的工作,这是不恭敬的表示,而且,当他偶然问你一些问题时,你就不会因为不留心他所说的话而无所适从。其次倾听别人的话时,偶然插上一两句同情的话是很好的,不完全明白时加上一句问话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这样做正是表示对他的话留心,但不可把发言的机会抢过来,就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

除非对方的话已告一段落,没有人开口了,你便可以自己把话接下去,或应该让你说话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

另外,无论他人说什么话,最好不要随便纠正他的错误,若因此而引起对方的反感,那么你就不是一个良好的听众。如果要提出意见或批评,要讲究时机和态度,不要太莽撞,不讲究方式和方法,无疑会将好事变成坏事。

有些人常喜欢把一件已经对你说过好几次的事情再说,这是深埋在他心里最难忘的事情,或比较得意,令他高兴,或者比较伤心,令他不快。

也有些人会把一个笑话说了多次还当新鲜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听众的你,此时要练习一种忍耐的美德,你不能对他说:这事你已对我说过好几遍了。这样做会伤害他的尊严,你惟一应该做的事是耐心听下去,你这时心里应该明白,他是一个记忆力不好的人,你应该同情他,而且他对你说时是表示对你的好感和信任。

如果说话的人滔滔不绝,而你又毫无兴趣,觉得用时光和精力去应酬他十分不值得的时候,你应该用更好的方法使他停止这乏味的话题,但最重要的是,不可伤害他的自尊、尊严。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引开他的话题,而谈别的话题,这个别的话题最好是他所内行的或是所喜欢的题目。

人人都希望提高自己听的效率,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而要想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就要了解善于听讲的人有哪些特征,然后自己也去学习。好的倾听者有哪些特征呢?

主要有:他们善于从讲话者的话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把听人讲话当成增长知识或了解情况的机会,从不放过任何信息;他们明白自己也有个人的偏见,因此总是尽量避免主观臆断;他们避免让对方的话影响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冷静与客观态度;他们重视谈话者的独到见解,而不是斤斤计较现实上的对与错、可行与不可行;他们在交谈之后愿意花时间去回顾交谈的全部内容,整理出自己的想法,以便为下次双方交谈做准备;他们在心里把一段话的概要整理出来,把疑问提出来,同时也能洞察对方口头上未表达出来的意思。把这些特征用另一种方式来形容,就是:

——他们保持开放、好奇的心灵;

——他们随时注意别人的新构想,并把所听到的和自己已知的知识结合在一起;

——他们有自知之明,因而听别人讲话时不会持主观态度;

——他们能深刻体会所听到的事情;

——他们总是试图验证自己的观念、经验和想法,也愿意在必要时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态度以及自己与对方的关系,这就是说,他们并不是“顽固不化”的人,而是善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积极进取者。

无论你与人交往的目的是什么,都要掌握听人讲话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即掌握倾听的原则,从而提高交往的效率。

有人将听的规则归纳为如下十项:一是要搞清自己听的习惯;二是不要逃避交往的责任;三是要全身心注意;四是要努力理解对方的言语和情感;五是要观察讲话者的非语言信号;六是要对讲话者保持称赞的态度;七是努力要表达出理解;八是要倾听自己的讲话;九是要以相应的行动回答对方的要求;十是对方讲话时,你要用关注、点头等与对方进行交流。

倾听也有十戒。一是不要假装听;二是没有太大必要不要打断别人的话;三是不要带着偏见听人讲话;四是不要匆忙作结论;五是不要使自己陷入争论之中;六是提问不要太多;七是不要说:“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八是对带有情绪的话不要过分敏感;九是对别人没有提出要求时,就不要出主意;十是不要以沉默代替听,或过早地陷入沉思中。

以上的倾听,都是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你不可能时时都在良好的氛围中与人交谈。这时,沉默,往往也是一种好办法。

对某些气势汹汹来找茬的人,如果你不动声色,不理不睬,便会产生比以硬对硬更大的震慑力量,也就是说沉默成为最为强硬的武器。

一个工人的一位农村亲戚给他带来八只母鸡,为了让这八只母鸡下蛋,就在围墙的角落上垒了个鸡圈。厂长让人劝其处理鸡子、拆除鸡圈。因为他没有执行决定,厂长就派人强行抓鸡拆圈。

于是,这位工人大闹厂长室,厂长则专注地看一份文件,头一直就没有抬起来。待这位工人一阵大火过后,厂长拉开写字台抽屉,甩出一份处理这件事的决定给这位工人,并告诉他以后再出类似事件就勒令其搬出厂区去住。说完就拂袖而去车间了。此时,那工人的气焰全熄了,低着头回去了。这位厂长就是凭借无言无声的力量占据了心理优势,使对方不战自败。

有些商人不惜重金购买豪华家具暗示自己的实力,老练者更会言谈低调,就更令人莫测高深,敬畏有加。这正是低声及无声所产生的震慑力的作用。

4、硬与软的平衡

软不可怯懦,硬不可强梁。

说“硬”话,即在交际中针对对方的论点做出正面积极的反击,针锋相对,以硬制硬,毫不妥协。说硬话的目的在于向对方表示自己敢于向对方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在很多场合下,“硬”话往往可以从气势上和心理上征服对方,打击对方的嚣张气焰。

说硬话一定要分清场合和对象,应因人因事而异,不能牛脾气上来,一犟到底,感情用事,更不能不讲策略,盲从而动。

说“硬”话主要不是去批驳对方论点的错误,指责对方的可笑或荒谬,而是用与其言论相类、相对或相反的论点去制服对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寸土不让,占据制高点,这样就能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威震对方。

邱吉尔说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最温文尔雅的回击。对于那些残忍而又卑鄙的家伙,就要用卑鄙点的手段对付他们吧,对于那些恶人来说,只有以恶制恶。

一个波斯商人要到外地做生意。这一天,他把50公斤铁寄存在隔壁邻居家中。生意做成回家后,他向邻居讨回他的货物:“我的铁呢?”

“完了,您的铁。我难过地告诉您,有只老鼠把它统统吃完了。就因为这,我骂了手下的仆人。可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仓库里难免没有鼠洞。”

商人被这番话语弄得哭笑不得,但他还是不露声色,装出一副信以为真的样子。过了几天,他指使人偷偷绑架了这个黑心邻居的儿子。然后他发出邀请,请孩子父亲赴晚宴。

这位邻居谢绝他的邀请后,哭丧着脸对商人说:“多谢您了,我现在哪还有胃口吃东西呀。唉!我儿不见了,歹人把他拐跑了。我只有这一个儿子,爱他胜过爱我自己。我的命真苦啊。”

商人说:“昨天傍晚,在朦胧夜色之中,我看到一只猫头鹰把您的孩子抓跑了。这只猫头鹰拽着他朝一座旧房子飞去了。”

“这怎么可能呢?一只猫头鹰能带走这么重的一个孩子吗?要是说我的儿子捉住猫头鹰那还差不多。”

“您不用问这是为什么,”商人说,“但我要告诉您,我确实看到了,而且是亲眼看到的。您想想,在我们这个地方,50公斤铁都能被一只老鼠吃光,那么猫头鹰劫走一个重仅25公斤的孩子,这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邻居明白了商人话中的意思,就把铁归还给了商人,商人也把孩子交还给了他。

古人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就是说,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那么,你对我不好,恶语伤人,我也要退让吗?退让是必要的,但退让又必须是有限度的,对一些蛮不讲理的人,如果一味退让,只能纵容坏人而让好人受气。

战国时代,各国争雄,互相侵扰,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大批善于辞令的谋臣辩士便应运而生。

一天,秦王派人去告诉安陵君:秦国愿意用土地500里来换安陵。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照顾,用大的换小的,真是好极了!不过,我们的土地是祖先传下来的,我不敢调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为了说服秦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唐雎来到秦国,拜见秦王。秦王十分傲慢地对唐雎说:“我用500里的地方来换安陵,安陵君却拒绝我,这是什么道理?况且,秦国已经灭掉韩国、魏国,安陵君只有50里的地方却偏偏存在,是因为他是个谨慎的人,我没有把他放在心上的缘故。如今我用十倍的土地来扩大安陵君的地盘,他却违抗我,这不是轻视我吗?”

唐雎说:“不,不是这样。安陵君从祖先那里继承的土地,要永远保住它,即使拿1000里土地也不敢调换,何况只有500里呢?!”

秦王听了甚为恼怒,说:“你可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说:“我没有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一发怒,会使百万尸首横地,鲜血流淌千里!”

唐雎说:“大王可曾听过布衣之士发怒吗?”

秦王说:“布衣之士发起怒来,也不过是扔掉帽子,空手赤脚,用脑袋撞地罢了!”

唐雎说:“这是常人的发怒,不是士人的发怒。从前,专诸替吴公子行刺吴王僚的时候,彗星冲击月亮;聂政为严仲子杀韩傀的时候,白虹穿过太阳;刺客要行刺吴王僚的儿子庆忌的时候,苍鹰在殿上扑击。这三位都是布衣之士,他们的满腔怒火还未进发,上天就降示预兆。现在加上我,将要变成第四人了。如果布衣之士非要发怒不可,倒在地上的尸体虽只两具,流血不过五步,可是天下的人都要穿上丧服。现在是时候了!”说完,拔出宝剑,跃起身来。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耸身长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我明白了,韩、魏两国所以灭亡,而安陵只有50里还能存在,就因为有你先生在啊!”

秦王用500里地换安陵君的50里领地,显然是个政治阴谋:安陵君如果同意交换,500里地很显然不能到手,反而失去了祖传的“根据地”;如果不同意交换,则背上了违抗轻视秦国的罪名,也会被吞并。安陵君岌岌可危!然而先秦时代,“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于是,安陵君派辩士唐雎出使、拜见秦王。开始秦王傲慢地责难,唐雎委婉地应对,后来,秦王露出了狰狞面目,直言天子发怒的情形;唐雎胸有成竹,以布衣之士发怒相对,在辨析常人之怒与士人之怒的不同并连举三例之后,用“倒地尸体两具”对“百万尸首横地”,用“流血不过五步”对“鲜血流淌千里”,结果是士人之怒会使天下人“都要穿丧服”,同时拔剑跃身,宣称“是时候了!”吓得秦王连连道歉,放弃了侵吞安陵的计划。没有唐雎的针锋相对,安陵君能自保乎?

但是,待人接物以报宽厚态度最为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为自己以后打开了方便之门。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不逞其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容易激怒;善于取胜的人,讲究战略战术,一般不与敌方正面交锋。所以我们还必须懂得“软”的价值。

一天,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

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

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

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颜回临行前,去跟孔子告别。

孔子要他办完事即返回,并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应声“记住了”,便动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

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

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

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天明,颜回又返了回去,见了孔子便跪下说:“老师,您那两句话,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您事前怎么会知道要发生的事呢?”

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又是带着气走的,身上还佩带着宝剑,因而我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

颜回打躬说:“老师料事如神,学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开导颜回说:

“我知道你请假回家是假的,实则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冠;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说:

“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学生惭愧万分!”

从这以后,孔子无论去到哪里,颜回再没离开过他。

有首歌的歌词是如果失去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同样,有时你争赢了你所谓的道,却可能失去更重要的,事总有轻重缓急之分,顶牛抬杠不养家,不要为了争一口气,而后悔莫及!

郑板桥当潍县县令时,查处了一个叫李卿的恶霸。李卿的父亲李君是刑部天官,急忙赶回潍县为儿子求情。他知道郑板桥正直无私,直接求情不会见效,于是以访友的名义来到郑板桥家里。郑板桥知其来意,心里也在想怎样巧拒说情,于是一场舌战巧妙展开了。李君四处一望,见旁边的几案上放着文房四宝,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郑兄,你我题诗绘画以助雅兴如何?”

“好畦!”

李君也不客气,拿起笔就在纸上画出一片尖尖竹笋,上面飞着一只乌鸦。郑板桥也不搭话,挥毫画出了一丛细长的兰草,中间还有一只蜜蜂。

李君扭头对郑板桥说:“郑兄,我这可有名堂,这叫‘竹笋似枪,乌鸦真敢尖上立?”’

郑板桥微微一笑:“李大人,我这也有讲究,这叫‘兰叶如剑,黄蜂偏向刃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