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驾驭叫平衡
3674100000012

第12章 追求的平衡术(3)

香港著名歌星邝美云,曾参加香港小姐竞选,获得第三名。在竞选期间,记者提了一个刁钻的问题,“你读书时成绩不好,你是否很笨?”这个问题的确棘手,可邝美云的回答却发人深思。邝美云是这样回答的:“你们注意到没有,读书时成绩一流的人毕业后干什么?可能当工程师、律师、医生;而成绩二流的干什么呢?他们中很多人却当了那些工程师、律师、医生的老板。”

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行政总裁、世界第四富艾里森对此就有着深刻的理解。在美国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时,艾里森应邀参加典礼。当时,他当着耶鲁大学校长、教师、校友、毕业生的面,说出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他说:“所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师生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其实你们全都是loser(失败者),因为你们以在有过比尔·盖茨等优秀学生的大学念书为荣,但比尔·盖茨却并不以在哈佛读过书为荣。”

艾里森却又接着说:“众多最优秀的人才非但不以哈佛、耶鲁为荣,而且常常坚决地舍弃那种荣耀。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中途从哈佛退学;世界第二富保尔·艾伦,根本就没上过大学;世界第四富,就是我艾里森,被耶鲁大学开除;世界第八富戴尔,只读过一年大学;微软总裁斯蒂夫·鲍尔默在财富榜上大概排在十名开外,他与比尔·盖茨是同学,为什么成就差一些呢?因为他是读了一年研究生后才恋恋不舍地退学的……”

艾里森随后话锋一转,“安慰”那些自尊心受到莫大伤害的耶鲁毕业生,他说:“不过在座的各位也不要太难过,你们还是很有希望的,你们的希望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终于赢得了为我们这些人(退学者、未读大学者、被开除者)打工的机会。”

这番话令全场听众目瞪口呆,艾里森是不是太狂了,居然敢把耶鲁大学那些骄傲的师生称为失败者。是的,艾里森的话非常之偏激,但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却异常的深刻,世间有几人能够明白。我们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会有一种强烈的“身份荣耀感”,或以出生于一个良好家庭为荣,或以在大公司工作为荣,当然,不能说这种荣耀感是不正当的,可是,当我们正陶醉于自己的所谓的“成功”时,我们已经被真正的成功者看成了失败的人。

人生是被一个又一个亮点照亮的,而为了创造新的亮点,就需要你随时放弃你正在拥有或曾经拥有的荣光。人只有把过去的成功当作新的起点,才可能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力不足不宜论技,技不熟不可论道。征服天下易,征服自己难。天自潇洒随己意,人又何故负今生?——多多理性地考虑一下人生成本,对你肯定是大有益处。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鼠目寸光——选择了一片树叶而放弃了整片森林。

既然不敢保证“更上一层楼”,何不“惜取身后名”呢?为人处世当存一份豁达胸怀,适时适地地离去有助于人生的开拓进取,这正应了中国一句老话“见好就收”。可见“移”在处世中也是一条上策。

4、磨与炼的平衡

石磨出利刃,火炼成精金。

“磨炼”是一个词,意思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但细分“磨”与“炼”的本意,二者近义,却又各有不同。可以如此区别:“磨”所遇的环境艰难困苦的程度轻些,但时间跨度可能长些。“炼”所在的环境更残酷,但可能时间跨度短些。这样说法从汉语理论上讲并不是规范的,但通俗些可以这样理解。人生于世,意志品格是不可能不经历磨和炼的。

从前看过一则关于鉴真和尚的故事。

话说鉴真和尚刚刚剃度入空门的时候,寺里的住持安排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不说,化缘时还常常吃白眼,遭人讥讽挖苦,成绩一点也显现不出来。为此鉴真感到愤愤不平,产生了对抗情绪。

一天,日已三竿,鉴真仍旧睡着不起,住持感到纳闷,于是亲自去了他的房间。推开门,一股臭味顿时扑鼻而来,住持向里面看了看,原来在鉴真睡的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道:“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大堆芒鞋在房间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满怀怨言地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可我刚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了?”

住持听了鉴真的话,马上就明白他的心思,微微一笑,说:“昨晚寺里下了一场大雨,你随我去看看吧。”

鉴真虽然不知道住持要干什么,但还是跟着住持到了寺前的大路上,由于是黄泥路,路面经过一夜雨水的冲刷,变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这时住持开口问鉴真:“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可我一个人人都瞧不起的苦行僧,凭着一双脚和一大堆烂鞋,如何去光大佛法?

主持捻须一问:“你昨天是否也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主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摸着脑袋不知所然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主持反问道:“那今天我俩来此走一趟,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主持的反问一下子便让聪明的鉴真领悟了其中的禅机: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淋雨,没有起也没有落,不正就像是一双脚步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吗?脚步抬起,什么也不会留下。而那些经风淋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不正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吗?脚印印证着生活的坎坷磨难,也印证着人生的价值。

从此,鉴真和尚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踏遍了弥漫着樱花醇香的扶桑泥土,最后终于成为了一名令世人景仰的佛教名僧。

我想人生大抵如此:只有在泥泞里行走,生命才能留下深刻的印痕。苦难的磨炼,可以丰满我们的人生!

俗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英雄大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一番风霜苦,哪有梅花扑鼻香?成大功、立大业者,都得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志向远大者仅以受磨难是尚且不够的,因为受磨难与受得了磨难的人相当多,不一定个个都能出名,人人都能成英雄、有成就。其事业更不是在粗心大意和侥幸中完成的、取得的,往往都抱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的态度,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故胸怀上博大宽广,光明磊落,细节上渐渐积累,战略上目光长远,事功上耐得磨炼,再加之坚强的意志,完美的人格,方可替自己事业的成功奠下厚实之基石。

苏秦,东周洛阳人。相传他曾经拜师鬼谷子门下,学习姜太公兵法。学成后,先后游历诸国,企图求取一官半职,但始终不被人器重,失意之中不得不返回家乡,寻机发展。

苏秦的家人和亲属,对苏秦的所学大失所望。在他们看来,任何经商赚钱的本领都比数百年前故纸更有用。苏秦的行为不被他们理解,反而遭到他们的嘲弄和讪笑。

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苏秦没有气馁,反而激励了他求仕显名的决心。从此,他闭门不出,博览群书。为了不使自己产生惰性,他悬发于梁,以锥扎大股(大腿),“悬梁锥股”的故事就来源于此。

苏秦再次出道,第一站便是到周显王那里,去兜售自己的理论,但是没有成功。他没有气馁,认为新兴的秦国最有潜力,如果能在秦国政坛上站稳脚跟,必然大有一沓作为。然而,当他满怀信心地来到秦国,却遭到了秦惠王的冷遇。此后,苏秦的满腔热情化作无穷愤懑,他决心报复秦国。于是,他历尽磨难,深居简出,苦研一年,终于创造出一套制秦战略——合纵战略。即联合齐、楚、燕、韩、赵、魏等诸多弱国,以攻一强——秦国,以遏制秦国的对外扩张,然后,他又到各国游说,促成了诸弱国的联合,达到他报复秦国的目的。应该说,苏秦经过“磨”,取得了成功。

屈原是战国时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楚国的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于古代的历史、文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屈原非常聪明,又肯用功读书,在青年时代,就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屈原不仅是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个英明的政治家。他20岁的时候,就走上政治舞台,做楚怀王的左徒(比宰相小一些的官职)。他在外交上,主张楚国要同齐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强大的秦国。屈原这种正确的主张,却遭到一群自私的权贵们的反对。反对派的主要人物,有楚怀王的妃子郑袖、儿子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他们依仗是楚怀王的亲信,有很大的势力。他们受了秦国的贿赂,主张同秦国亲善,设法破坏楚怀王和屈原的关系。他们心里妒忌屈原的才能,想方设法打击他,排挤他。

一天,屈原奉命秘密起草一份重要法令。上官大夫得到消息,就赶到屈原那里要先看看法令的草稿。屈原不同意,并严肃地指出:法令在没有公布以前,草稿谁也不准看。上官大夫很恼火,就在怀王面前拨弄是非,说屈原每次公布法令后,总是夸耀自己,说什么除了他谁也办不成!接着,怀王的幼子子兰也在怀王面前进谗言。昏庸无能、轻信多疑的楚怀王听后,对于革新事业动摇了。屈原据理力争,怀王不仅听不进去,而且还发怒,疏远了屈原。不久,屈原的左徒官职被免除了,改任三间大夫,只管些无关紧要的事。忠于楚怀王的屈原,不禁感叹:“忠诚竟有罪而去职,这是我所意料不到的。”但是,屈原仍关心楚国的前途,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思想。他发誓:“示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一心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使要历尽艰险,九死而无一生也决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