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洞察叫角度
3663200000015

第15章 角度七 人生最大的收获是满足(1)

多欲为穷,知足眼前皆净土;

人生有定,通达身外总浮云。

真正的富有,是欢喜而不是财富;

真正的贫穷,是无知而不是无钱!

假如你满足,就是身在地狱也如天堂;

假如你不满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狱!

所以,满足是最大的收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获。什么是最大的收获呢?要能满足!

但是,现实情况是,“不知足”几乎成了一种现代病。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心境无处可寻,“乐天知命,故不忧”的心灵至境被物欲冲击得支离破碎。河北师大中文系夏志通老师说,古代几千年小农经济容易产生“安贫”和满足于现状的中庸思想。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满意、更加舒适的生活,也相应地“制造”出更多的物质欲望。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现有的物质占有中获得满足,正是源于无穷无尽的物质欲望。

1.知足是一种阳光心态

当今有一种怪现象——

财富不断在增加,但满足的感觉在减少;

沟通工具在增加,但深入的沟通在减少;

认识的人在增加,可以谈话的人在减少;

房子是越来越大,但里边的人越来越少;

房子是越来越多,但完整的家越来越少;

路是越来越宽广,但人的心却越来越窄;

楼房越来越高大,但人的视野越来越低;

……

为什么?关键就是心态问题。因为心态引导着人们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当正确的心态主导你的人生时,你的心情会幸福愉悦,生活质量会提高,你的一切都会美好;

当错误的心态占据上风的时候,你的情绪会感到糟糕,生活质量会减低,你的一切都会阴暗。

可见,心态影响着你我的生活质量,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而知足就是这样一种阳光心态。

在当今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社会,一个人能够以知足的心态生活的确不易。不是常有人大放厥词——他怎么能有本事出国?他怎么能下海赚大钱?他怎么能官职升迁?他怎么能晋升职称?我其实比他强得多!他根本不如我!我不信他有这种能力!

这种人常以己之长度人之短,抱着人人均为凡夫俗子,唯我独尊的狂妄,当然也就没有了平衡的感觉,更谈不上知足的心态了,最后走入思想的死角,他们认为:有本事出国者,皆是幸运之人;能下海赚大钱者,必是投机取巧之人;能官职升迁者,定是溜须拍马、献媚之徒;能晋升职称者,均是靠关系、走路子、有后台背景之人。

仔细观察之后,你会发现,这样的人是自己没有多大本事,(其实安心自己的工作,知足敬业,也是值得尊敬的人)却非要表现出自己优秀非凡,可似乎偏偏是天不遂人意,也就只落得个怨天尤人、生不逢时、满腹牢骚可言。

人都有缺憾,无论他多么成功,无论他拥有多少财产。一个炒股炒成百万富翁者,问他最大的缺憾是什么?他说有一个机会没把握好,少赚了100万,所以他每每想起很难受。

我们的思路是沿着这么一个方向前进的:有了健康时就想,我年轻多好;有了年轻又想,俊俏潇洒多好;有了这些还想找个找个称心如意的爱人多好……然而,一旦我们有了缺憾,又出现另一种循进的思路:濒死的人想拥有生命多好,哪怕健康差一些,有了大病时想得小病的多好,得小病时想没有病真好,真没病时又想年轻、想漂亮了……

许多人之所以牢骚满腹、郁闷不快、看哪哪不顺眼,检查一下是否将目光盯住了缺憾上。缺憾犹如结痂的伤口,你终日挤捏掐,它不疼不流血才怪,将目光从缺憾处挪开,以知足的心态对待它,你会天天过好日子。缺处也知足,很有嚼头的。

知足不等于平庸,生活中多一些知足,就会多一些快乐,用不着看别人的洋房如何、私车如何……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生活和品位,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一小片天空。不因自己的清贫而自卑;不因他人的荣华而不平;更不因别人的权势而献媚,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这就够了。

我们是攥紧双手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界,似乎要抓住拥有世间的一切;而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却是摊开双手,一切均不带走。乞丐自有乞丐的自由与乐趣;大款也有大款的烦恼与忧愁。清贫也好、荣华也好、权势也罢,快乐还是忧愁,关键在一个人的心情和感悟。

知足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知足最高的境界就是无欲则刚。在我们无法改变命运的情况下,抱着一种豁达、宽容、知足的心态生活,我们就会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2.知足就是幸福

无论谁,如果他的一生懂得知足,那么注定他就会是个很幸福的人。因为,假如不懂得知足,一生就会去不断的索求,这种人肯定太累,又哪里知道什么是幸福。

再绵长的河流,也有尽头;

再挺拔的高山,也有顶峰。

人生只有一次,怎能给短暂的生命太多绊牵。人的欲望就是一把锁,锁住你的思想,锁住你的青春,使你走在满足自己私欲的道路上。春来了冬又走,花开了果又生,我们的人生追求,怎能沉醉在永不满足的欲望里。

太阳是无私的,把它的光辉照射在茫茫宇宙间,大地是无私的,用它的乳汁抚育了我们。人的生命怎能因为永不满足而去追求无法满足的物质利益。

印度有一位哲学家说:“不知道满足的人,是多么不幸。”什么是满足,什么是不满足?满足就是拥有的比想要的多,不满足就是想要的比拥有的多。

其实当我们静观世间,茫茫人生路,碌碌有所求。满足和不满足是一个人的想法,有些人已家财万贯还不满足,但有些人三餐不继也满足快乐。有的人官居高位,仍在孜孜以求地换取更大的实惠,而有的人刚过温饱,就知足常乐,顺其自然。有的人为一点蝇头小利而闹得脸红脖子粗,而有的人掷万金于挥手之间,做一些慈善事业。

人世间的知足是什么呢?换句话说,满足不在于财富的多寡,也不在于拥有多少权利,而在于欲望的大小。不论老少,大部分人的不满足都因为我们想得到更多的欲望。年轻人渴望更多的钱、更好的工作、更漂亮的妻子、房子、车子;老年人也贪,他们要事业、要地位、要名誉,还想要变年轻。男人想要权利和金钱、美女;女人想要美的身材面容、更多的财富等等。如果一个人想要那么多,欲望永远达不到满足,怎么可能会实现你的愿望呢!就像有人说过的那样:蹬得越高摔得越响。

拥有了,你别再想拥有,那只会给自己增添无穷的烦恼。没拥有时,你也别自寻烦恼,只有自己踏踏实实地干,才会有。说什么躺在树下等着树上掉馅饼那只是一句空话。

我们有的人,心却不在已拥有的东西上,你一直在找寻那些没有的,来满足你的感官需求。结果,你越去想自己欠缺的,就越发沮丧,而越沮丧就越会去想欠缺的,于是你变的不满,有了一万,你想有两万,有了两万,你想拥有更多,总觉得自己生活中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这是没有尽头的。就像江河水一样,水满则溢。

人们不幸的由来,乃在看不见自己的幸运;不满的由来,则是不知道自己早该满足。如果你不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你又如何感受到幸福呢?

一个人如果永不满足自己现有的,而去追求那些不应该有的物质和利益上的东西,是不应该的。或许你的欲望能够实现,或许你的欲望不能实现,这都是不重要的。只是在乎你对生活的态度,现在的中国人和古时候的中国大不一样,古时候的人,他们容易满足自己的生活现状,对生活没有过多的需求,讲的是随遇而安,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