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邂逅大师
3657400000016

第16章 英雄城市的交响

初通俄语的我,在圣彼得堡街头的标语上看到最多的单词是“ГЕРОЙ”(英雄)。因为这个城市是名副其实的“ГОРОД-ГЕРОЙ”(英雄城市)。塔尼娅小姐告诉我们,俄罗斯有过许多首都,从诺夫哥德罗到基辅,从基辅到弗拉基米尔,从弗拉基米尔到莫斯科,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再回到莫斯科。这些首都中只有一个城市从未陷落,没被占领,没被夷为平地,那就是圣彼得堡,不屈的圣彼得堡,英雄的圣彼得堡。

俄罗斯和整个人类都不会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为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这是圣彼得堡永远的光荣。从1941年7月10日到1944年8月9日,会战进行了三年零一个月,这个城市被敌人围困了不是9天,不是90天,而是900天!英雄的列宁格勒的军民以牺牲90万人(饿冻而死46.2万人)为代价,挫败了希特勒要“把列宁格勒从地图上抹掉”的战略目标,并把强大的德北集团军群紧紧拖在西北战场,有力地支持了苏军在其他战场的胜利。当时英国的《旗帜晚报》评论说:“列宁格勒的抵抗乃是人类在经受不可思议的考验中取得辉煌胜利的一个榜样。在世界历史上也许再也不可能找到类似列宁格勒的抵抗了。”

在圣彼得堡,我还听到这样的故事。1942年8月9日,满目疮痍的列宁格勒被德军的炮火笼罩着。突然苏军的阵地上群炮轰鸣,这不是反攻的前奏而是一场音乐会的序曲,是为了不让敌人的炮声打扰一场伟大的演出。在这个城市已经坍塌的剧院里,一个临时组成的乐队--乐手有的来自前线,有的刚从废墟里爬出来,他们骨瘦如柴,但精神矍铄--在指挥家依利亚斯堡的指挥下,倾情演奏一部献给这个城市的交响曲--卓越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战火中完成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广播电台克服一切困难,向全城现场转播这场特殊的音乐会。苦难的列宁格勒人走出弹痕累累的街垒,走出黑暗的掩体,走出破败的住所,走到广场的扩音器前,挺直身躯,聆听这英雄的乐章,每一个人都泪流满面。前线的战士手握武器,守在收音机旁,在渐渐散去的硝烟中,静静地收听这胜利的交响。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倾听,倾听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音乐会,倾听一个伟大民族的呼喊。这是愤怒的呼喊,这是不屈的呼喊,这是胜利的呼喊。后来肖斯塔科维奇说:“在写这部交响曲时,我想到了我们人民的伟大,想到他们的英雄气概,想到人类的美好理想,想到人的优秀品质,想到我们的美丽河山,想到人道主义,想到美。”

1941年6月,当战争刚刚开始,已是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教授的肖斯塔科维奇坚决要求上前线参加战斗,但被拒绝了。但他的学生们被批准参加了战斗,有许多人牺牲了。他和留在学院的同学们一起控战壕,站在学院的楼顶了放哨。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传略里,我看到了他身穿消防服站的楼顶的照片,那眼镜后是一双忧郁和坚定的眼睛。这幅照片刊登在1942年7月20日的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作为作曲家比站冈更重要是用音乐鼓舞自己的人民,连续的轰炸使整个城市没有一处安全的地方,他让自己的家人躲进防空洞,他就在自己家里,谱写了这部战斗的交响乐。当时苏联的评论家说:“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显示出,他的音乐思想完全正确,那就是要揭穿法西斯以灾难相威胁的嘴脸和表现世界的主流,展示我们时代的光辉楷模。做到这些的只有肖斯塔科维奇是最合格的人。”“令人难以置信而又深受感动的力量从这首交响曲中迸发出来,那就是在它诅咒鬼神的坚定气势中,充分表现了民族的反抗精神。”这部交响演遍了苏联正在残酷的战斗中争取胜利的城市,又从苏联走向世界,在伦敦、在巴黎、在华盛顿演出,激励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这部作品成为全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和平取代战争的伟大象征。肖斯塔科维奇是继柴可夫斯基以来俄罗斯最重要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15部交响乐,这一部影响最大,当年曾荣获斯大林文艺一等奖。

在这黑夜短暂的夏日里,我们倘佯在圣彼得堡石块铺就的大街上,我们漫步在闪金流银的涅瓦河畔,耳边总是回响着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的旋律--尽管我们无缘走进那富丽堂皇的大剧院。在那旋律中,我们听出波罗的海和太平洋激荡的波涛。在这个并不平静的时代,战火和硝烟并没有熄灭。世界需要一个强大而与邻友好的俄罗斯。英雄的旋律应该是圣彼得堡,是俄罗斯再一次崛起的永恒的力量。

战后,列宁格勒要修一座纪念碑,纪念在战争中英勇死去和不屈地活着的人民,在那碑上刻上什么字都难以表达对英雄人民的敬意。最后刻上的话是:“让石头像人一样坚强!”匆匆寻访中,我没有看到那块碑,可那碑上的字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

我们告别圣彼得堡,告别俄罗斯是在圣彼得堡的芬兰火车站--车站广场上已经挤满了工人和带着武器的赤卫队员--那是1917年10月的一幕。他们正等待流亡海外十年归来的列宁。当列宁走出火车站时,《国际歌》骤然响起。千百双手把他举到一辆装甲车上,探照灯和所有目光注视着他。他身体前倾,手里挥动着帽子,发表了一篇激情燃烧的演说。9天后,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开炮。那炮声宣布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和十几亿人冲破殖民主义枷锁的解放。

在我的心目上,列宁激情讲演的身姿是一铸永恒的雕像。他耸立在热爱他的人民的心间,决不比彼得大帝的青铜雕像逊色。从圣彼得堡到列宁格勒,从列宁格勒到彼得格勒,再到圣彼得堡,这就是历史。每一个时代都造就了自己的英雄。列宁缔造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众志成城打败了给个人类带来灾难的法西斯。列宁和这个城市一样永恒。

火车缓缓驰出车站,鸣叫着向芬兰方向速去。我回望灿烂晨光中辉煌的圣彼得堡,心潮依然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