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乃藏龙卧虎之地,名师大家云集华庭,巷陌民间也不乏奇绝艺术高手。你老可别小瞧那光着膀子从胡同里晃出的侃爷,保不齐还是位身怀奇艺的高人。前些日子,我趁公干又到北京“淘宝”--寻找老知青,真还碰上一主儿。京城荒友书奎兄说,有一人你务必要见。我问何许人也?他说名李钉。我问男士?他说非也,京城一奇女子。我又问知青否?他说,然也,名副其实的荒友。
京城浩大,寻一人如大海捞针,正巧书奎夫人小东和李钉家是世交,由她引领,我们的车像游鱼一样在胡同里七拐八拐,在西城区一处叫冠英园的小区,找到了那栋寻常的居民楼。爬到六楼一看,大为惊讶,没想到高楼深处还有这般风景。女主人开门迎客,她慈眉善目,脸白净,体稍胖,架一紫红边眼镜,身穿紫红色长外套,脖子上挂一串佛念珠。
“我就是李钉。这是我的老伴。”
说着,她介绍我们认识了精干儒雅的施先生。两套间的屋子不大,却琳琅满目,让我们目不暇接。迎面而立的是展柜,玻璃窗里挂着有绳结装饰的彩蛋,前面画着古代仕女,后面还写着律诗。那仕女形态各异,诗句更是因人而别。
进了里屋,见那拥挤的书架上,摆着许多绳编的小动物,如猪狗猴马等十二生肖,一个个栩栩如生,憨态可掬。我不顾礼仪拿在手里把玩,已有些爱不释手了。
李钉又领我们爬到楼上的阁楼再看,那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的圣地,宽大的工作台上堆满了笔墨纸砚和主人未画完的仕女图,靠墙而立的展柜上,摆挂着更多的绳艺彩绘挂蛋和绳艺立体编的动物。再看那墙上,还悬挂着几位中国当代名家绘画作品,他们都是李钉的朋友。
“这简直就是家庭艺术馆了!”我不禁惊呼。
书奎说:“你算说对了,这就是一座被西城区命名的‘家庭艺术馆’。2005年全区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了230家有文化特色的家庭,又从中评出12家被挂上了‘家庭艺术馆’的牌子,李钉家便是其中之一。”在报社当记者的书奎夫人小东又补充说,中央电视台2002年在民间工艺制作的系列专题中还播出了对李钉的报道,她被称为“绳艺彩绘挂蛋和绳艺立体编”这两项原创艺术的“中国第一人”。
没想到,颇具艺术气质的李钉并不是艺术世家,她的父亲是位军人,是一位大人物的秘书,因受株连被关进秦城监狱。李钉的悲剧也由此开始了。本来可以到部队当女兵的李钉成了“庄稼部队”的农工。
1969年8月,69届初中生的她下乡来到了兵团49团(双山农场)8连。连队就在老莱河畔的一片沼泽地边,开荒种地,烧砖盖房,是她和战友们的基本任务。北大荒艰辛的劳动和政治上的压力,对一个16岁小女孩是致命的考验。可现在留给她的确有许多快乐的回忆。她说,那时我们连队真是人才济济,知青排演了全本的京剧《红灯记》,我演李奶奶,演李玉和的是上海的,演铁梅的是齐齐哈尔的,演鸠山的是哈尔滨的,乐队也都由知青组成,吹拉弹唱样样全。先在本连队演,后来在全团巡演,大雪天我们坐在爬犁上,在雪原和林间飞驰,边走边唱,那真叫浪漫。
说到这儿,李钉笑出声来。她还能写会画,她说显示这个本事的目的,是能不下地干活。连队的黑板报让她包了,从版面设计到画刊头、抄写稿子都是她的事,她半天就干完了,那后半天就可以歇着了。这活儿对她是小菜一碟,她6岁就和奶奶学剌绣和剪纸,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上少年美术班,后来跟着钱鹤汀先生学画仕女,跟高宗水先生学画工笔花鸟。他们都是京城名家传人,有他们的耳提面命,她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那时全连上下都喜欢这个能唱会画漂亮的北京小姑娘。可因为父亲的问题她还是不能入团。
1972年秋天,李钉离开北大荒,随母亲到了大西北,那时父亲杳无音信。被下放到农村当医生的母亲说,我们全家要死也死在一起吧。她和弟弟妹妹还有70岁的老奶奶,跟着母亲来到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她到了吹麻滩公社的前庄大队,又当上了挣工分的知青。
在全公社她歌唱得好、普通话说得最好,又能写会画,人也长得漂亮,一下子出了名,在公社的文艺活动、宣传活动中,李钉阵阵落不下。她的画还被拿到省里展出,不长时间她就被当地最大的企业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招工招去了。
当时他父亲的问题还没解决,能进工厂是很难的。那主管招工的负责人看她太有才了,竟把那份说明他父亲问题严重的材料给烧了,这样李钉才走进工厂的大门。(李钉说,那人真是个难得的好人,我一辈子都感谢他。)她受到了重用,在广播站当播音员,在宣传队当演员,又是工会的美工。后来她画的一组年画被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而且红遍了全国。那是四扇屏的年画,题为《公社半边天》,分别表现了女生产队长、女赤脚医生、女拖拉机手和女民兵的风采。这组画印制了数百万套,全国几乎每个生产队、每个知青点都挂过,每个当知青的人都看过。以至现在拍那个年代的农村电影电视剧,墙上还贴着这四幅画。当时出版社给了李钉20套画,就算是稿费了。原作她还保存着,她说将来实在日子过不下去,就拍卖了。当然是笑谈。
因为出版了那套年画,她出了名。公司要重用这位才女,要发展她入团,要培养她入党,他们又向北京发了外调。她父亲的材料寄回来了,把领导吓了一大跳,立刻把李钉下放到车间当工人了。刚刚崭露头角的李钉又一次陷于人生的低谷。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她想从爱情中寻找慰藉。作为全公司最漂亮的才女,她不乏追求者。党委书记,要把自己的侄子介绍给她,而且有言在先,如果他们成了亲戚,她父亲的问题不影响她的任用。那位很有前途的团部书记也看上了她,他表示不会因为她父亲的问题对她有任何歧视。可李钉偏偏看上了工会的一个电影放映员,他是个孤儿,出身好,人也老实,很有才情。李钉说,我和他是一见钟情的。我说,他一定长得很帅吧!她笑着点头。
1976年10月,“******”的粉碎让李钉的命运有了转机,胡耀邦同志主持平反冤假错案,李钉的父亲被放出秦城监狱,恢复了党籍和军职。在落实政策中,她的全家都回了北京,而且弟弟妹妹都安排了工作。已经和可爱的放映员结婚生子的李钉一时无法回京,被安排到公司子弟学校当上了美术老师。当时李钉边上课边念服装设计专业的函授,后来又到中学职高教这个专业,她还担任班主任,工作很辛苦,但干得很欢,因为政治上再不被人另眼看待了。为了曲线返城,李钉先调到了郑州,在乒乓国手邓亚萍的母校国棉四厂子弟中学当老师。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李钉支持丈夫下海经商,他以500元起家办起电器商店,专门推销大商场里积压的电器,结果生意越做越好,家里也有了些积蓄。1989年,女儿到了上中学的年龄,李钉着眼孩子的前途,领着女儿回京借读。她办了停薪留职的手续,带着四小包孩子常用的衣服,就登上了赴京的列车。火车起动那一刻,她落了泪,这时她离开北京已经整20年了!
回到北京的日子并不舒心,她和女儿住在西四的一间九平米小屋里,后来丈夫也跟来了。这会儿全家像装榨菜一样挤进一个“坛子”里。在郑州时,他们还算有钱人,到了京城就成了穷光蛋。还好,女儿进了西四北四条小学,她为照顾孩子没有出去继续工作。她没白下工夫,女儿考上了好中学,上了好大学,又参了军,复员后又进了中央电视台工作。
始所未料的是“后院”失了火。开始时进了京城的丈夫有点眼晕,她鼓励他“你一定能行!”她把他介绍给父亲的老战友和他们的孩子,利用一切社会关系,白手起家赚到了“第一桶金”。她的弟弟妹妹也给了姐夫许多帮助。这位放映员如鱼得水,买卖越做越大,最后做到了国外去。当然钱没少赚,老婆孩子也和他利益共享。但她发现这位朴实的放映员变了。(尽管当时做买卖的一些男人有了点钱都这样。)为了孩子她忍了8年,最后孩子上大学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她提出和丈夫离婚。他不同意,官司一直打到区中级法院,最后还是判离了。后来,那位放映员给李钉和女儿在二环以里各买了一套房子。
对于离婚,李钉有自己的见解,她说,拉不住的风筝,硬拉太累了,不如放了。他自由了,我也自由了。他们是1998年离婚的。不久,同在一个胡同的街坊老施走进了她的心里。他也是下过乡的老知青,比李钉高一届。在吉林省农村插队十年,种过地,修过铁路,下井挖过煤,什么罪都遭过。他1976年返城,在橡胶厂当工人。因为爱人病逝,孩子也大了,就寻思着找个老伴。于是,两个饱经沧桑的老知青走到了一个屋檐下。
有了老伴日夜相随,又衣食无忧,李钉总想干点什么。她又拾起十多年不动的画笔,随手画起来,画花卉,画仕女,老施大为赞赏,说真不愧是“童子功”,画什么像什么。李钉一发而不可收,先在纸上画,又在蛋上画,张张精彩。同时,心灵手巧的李钉,又捡起了绳编的手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许多女孩子都用玻璃丝编杯套、手包等小玩意,曾风靡一时。李钉又重操旧业,她说就是为了玩,从前用玻璃丝,现在改用尼龙线绳,先编平面的中国结,她觉得表现力太差,她又编立体的,因为她有很强的造型意识,所编的东西很有雕塑感。正好她的编物让妹妹的朋友斯琴高娃看到了,她对李钉说:“我是蒙古人,最喜欢马了,你能编吗?”她真给高娃编了个马,形态逼真,让她大喜过望。接着李钉就开始创编十二生肖动物了。当年编玻璃丝的小姑娘们都到了退休回家的岁数,她们都来找李钉学艺,她教也教不过来。老施说,你就编本教材吧。这样,李钉绘图写文,老施配照片,两本“绳艺立体编法--《戌狗》、《亥猪》”由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还成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绳艺老师的参考书。因此,李钉有了“绳艺立体编中国第一人”的美誉。李钉对我说,她创新的这种手艺,穷人可以谋生,闲人可以解闷,所有学编的人都可以修身养性,益智养生,谁学都有趣。现在李钉在西城区老年大学开绳编课程,为老人们教授绳编技艺。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说李钉的“绳艺彩绘挂蛋”,前面说到她重画仕女之事,其实把仕女画在纸上和蛋上,别人都干过,而且都出过很好的作品。精通绳艺的李钉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蛋画仕女和绳艺结合为一体。她试着用红色的丝绳编成中国结做装饰,再和画好的蛋相连接,结果谁见了都叫好。李钉又想,每个仕女蛋都挂一样的结,也不好;再有那蛋的正面是仕女图,背面还空着。接着她又有了创新,根据所画人物的命运不同,下面的结也有不同的绳编形态。而在每一个人物画的后面,她都配写了一首不同的诗。
如今李钉已创造了150个“颜如玉”式的古代仕女绳艺彩绘挂蛋,其中有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才女、侠女、贤女、美女、妖女、怨女。每个人物画下的结和后面的配诗也不同。如孟姜女蛋画下的结是绳编的长城结,杜十娘蛋画下的结是绳编的百宝箱结,虞姬的蛋画结是十字中间有一孔洞,寓意她别霸王于四面楚歌,中间是陷阱,死于垓下。再说配诗,刘三姐画后的诗为:“侠女歌仙刘三姐,传唱壮乡欢声多。每年三月好心情,万人应对踏歌行。”岳母画后的诗是:“国破家亡山河碎,岳母刺字勉后辈。悲壮激昂胆气豪,抗金救国志不摧。”
诗有百首之多,篇篇要凝炼一个女人的一生,实属不易。有人出高价收购这百余件融绘画、诗歌和绳艺为一体的艺术珍品,她决意不卖,也不出家展出。她说,将来全部完成后,可展出同老施拍摄的图片。能画多少人,她没说,将来必是空前的中国名女画卷。现在李钉的艺术成果已被1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媒体报道。有艺术评论家说:“李钉是一位从眼睛到心灵去发现传统手工艺特有的精神内涵所蕴含的哲理的人。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具体的物化形式,她将传统手工艺的根挖掘出来,一点一滴去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家园。”
李钉最后送给我一本她着的书和一张名片,方知她建有自己的“李钉坊”网站,她还有一块以自有篆刻形式的剪纸作品申请的注册商标品牌。李钉希望将来能以她的艺术为民族文化做贡献。
辞别前,荒友李钉送我一个寸许的立体编小猪。她说,小猪旺才,小猪好,朴实善良,耍点小聪明,但拱起地来,很卖力的。送给您,才高财旺,好运不断。
我欣然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