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基础和城市运转的核心系统是能源供应,美国是一个对于国家能源系统十分敏感的国家,美国精英统治集团明白能源的重要性。美国是一个科技超级大国,所以在人类文明的能源供应问题上,会比其他的后进国家有更多的认识。能源替代技术,美国在短期内是做不到的,那么其他的国家也很难做到。在美国的好莱坞科幻大片中,能源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美国人对于能源技术发展的远景比谁看得都清楚,所以他们下定决心需要控制全球的能源资源。这几乎是美国的国策,站在这个视角上,也就会理解美国人为什么需要花那么大的代价来维护自己的能源安全和海上通道。
任何一点的能源问题都能够激起美国的强烈反应。2001年3月,加州的阳光比往年更加炽热。正常春天的温度大约在六十到七十华氏度之间,但是该州的某些地方气温已经超过八十甚至九十华氏度。西部沿海地区提前迎来了炎热的夏季,这时,人们会打开空调——在大多数年份里,这能让加州人凉快起来,而不会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可是,住在洛杉矶的居民们自觉地忍耐着高温,没有打开自己家里面的空调,他们知道,随着空调用电量不断增加,加州又将陷入一场可怕的用电危机。
这个危机的信号最初是在2000年发出的,当局为了应付用电危机,不得不在全州范围内实施滚动断电措施。电力公司单方面地实施分区断电,每次断电时间持续六十到九十分钟。
2000年6月,旧金山开始实施滚动断电措施,2001年1月,该措施又延伸到加州北部。到2001年3月,这种情形第一次影响到南加州。这不再仅仅是一种不便,已经成为影响全州的持续危机。
2001年3月的加州媒体报道描述了这一事件的危害:人们被困在电梯里,老师将课堂搬到室外,商场工作人员用手电照明引导客户通过走廊,司机们在黑暗的交叉路口用手势打信号——这些情况虽然是问题,但还在可控制范围内。更严重的灾难发生在其他地方:企业经营全面停止,工人停工,科研人员延误了研究工作,连锁店不让消费者进入,工厂停业,交货延期,而企业客户——向加州企业购买商品的公司——开始寻找其他合作伙伴。
由于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电力企业对于电力设施的发展远景趋于悲观,所以在投资电力方面,他们表现得不是很积极。进口能源的成本已经过高。所以美国人必须用金融手段控制世界的石油市场,让石油卖出高价,然后利用美国石油金融来对冲石油的高价格,也就是说,美国的全球石油战略就是自己将高价石油卖给自己,所以无所谓高价低价。但是美国的这样一个战略对于中国和印度,以及其他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则成了一个很大的经济负担。美国人在石油战略上实际上就是让中国和印度这样的石油消费大国为美国人埋单。
美国人这一招很毒,只是使用了复杂的金融手段,很多人看不到也看不懂。美国人打击全球竞争对手从来都是使用综合手段。其实也就是美军与中国在中国南海撞机的时候,小布什政府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国家的石油价格掠夺行动已经开始了。
2001年初布什就任美国总统时,他的对外政策的当务之急其实并不是防止恐怖主义,也不是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而是让外国的石油供应国源源不断地把石油运往美国市场。同时顺手以石油为武器,打击风头正劲的发展中大国,让他们失去未来的竞争优势,以保证美国在全球的优势地位。
布什上任总统之前几个月里,美国有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原油和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此外在加利福尼亚已经存在着周期性停电的问题。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进口原油占其全部消费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从长远讲,它给美国的石油消费安全问题带来了困扰。所以当时布什声称,解决国家的“能源危机”是其作为总统的最重要的任务。
布什和他的顾问们都认为,保证石油供应对于美国主要工业的健康发展和收益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其理由是,任何能源的短缺都会在汽车、建筑行业、石油化工、产品运输和农业等方面产生严重的经济反响。因此可以认为,石油对于美国经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占美国能源供应的五分之二,而且美国交通运输全部依靠石油。此外,石油对美国的国家安全也起着重大作用。坦克、飞机、直升机和舰船等美国战争机器都需要石油供应。
布什的能源计划意味着更多地,而不是更少地依赖进口石油,这在布什总统就国家能源政策的几次公开讲话中和从切尼报告的头七个章节中都能看得出来。在第八章,也是最后一个章节(加强全球联盟)中可以明显看到政府政策的真正目的。在这些章节中,报告的调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对能源储备和效率明显表示担心,一下子变为明确强调要保证有更多的国外能源来路。
这个章节一开始就说:在同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来增加能源生产的同时,“我们能够加强自己的能源安全和全球经济的繁荣”。“把能源安全当作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政策的当务之急”是一道命令。
美国消费的百分之十八的石油来自波斯湾地区。因此华盛顿对于该地区的能源生产稳定有着战略含义。此外美国的主要盟国,例如日本和西欧国家都指望从这一地区进口石油。除此之外,波斯湾石油的大量出口还有助于使世界石油价格保持相对低水平的状态。这样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好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说,如果国内石油生产减少了,波斯湾“将继续成为美国利益的关键”。
美国有很多的政治家族,他们代表军政复合体或者大资本出面执政,布什家族就和美国的能源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很多内部人评论说,小布什上台后,也和他父亲老布什一样,是一届彻彻底底的能源政府。
自从20世纪初标准石油公司取得垄断地位以来,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的权力集团中就是最有权势的家族王朝,它的权势远远超过其他家族。它资助各种卫星家族,作为所谓“东海岸权力集团”的一部分,以推进它们的权力扩张计划,布什家族就是这样的家族之一。
布什本人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石油界,曾经拥有过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而副总统切尼在参选前,担任过世界上最大油田开采公司哈里波顿的董事和首席执行官,他拥有该公司四十三万多股的股票,为竞选他得到了该公司二百多万美元的补偿金。2000年总统竞选期间,布什和切尼均得到了大能源公司特别是石油公司的巨额捐助。民主党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认为这项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些公司的“投桃报李”。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历届总统都与强大的石油垄断集团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这个集团的支持,任何人休想登上白宫宝座。而直接由石油资本家坐镇白宫,在美国历史上却十分罕见,小布什和他的父亲乔治·布什“开创”了先例。布什的祖父普雷斯特·布什就是靠石油、军火起家,他与老洛克菲勒关系密切,二战时曾向希特勒出售石油等物资,父亲乔治·布什也是石油资本家,同时是卡莱尔公司董事会成员、首席顾问。卡莱尔是军事工业投资集团。小布什也在卡莱尔持股。1979年创办“布什能源公司”。
安然公司原总经理兼董事长肯尼斯莱为布什家族至交,是可留宿白宫的特殊人物。他是小布什在1994年和1998年竞选州长、2000年总统大选的最大支持者。作为老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现任副总统切尼是海湾战争的策划者、推行者之一,他下台后从1995~2000年出任哈里伯顿首席执行官,哈里伯顿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服务公司、军事服务公司。2000年大选,小布什挑选切尼做副总统。哈里伯顿公司是伊拉克重建中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已获价值七十亿美元的合同,修复伊拉克石油设施。
石油资本和石油家族控制着美国的政治资源,他们是美国精英统治集团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美国,能源资本和军工资本实际上就是交错的,这些大资本隐藏在美国政治的幕后,以他们的代理人来执政,所以,在美国在全球的行事逻辑上,我们就能够看到这些资本的影子。为民主自由而战的美国军队,实际上只是大资本在全球攫取利益的战略工具。
美国的政要中的石油和军工业者有很多,这些人能够走上高位,和资本的政治运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与美国军事工业关系密切。他在1998年倡议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是里根“星球大战”的翻版,1983年到1984年,拉姆斯菲尔德作为里根特使先后两次去伊拉克会见萨达姆,力图说服后者同意由美国贝克特尔公司修建一条从伊拉克到约旦的输油管道,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国防部给贝克特尔公司的重建合同金额仅次于哈里伯顿。
国务卿赖斯从1991年起担任美国第二大石油巨头谢夫隆石油公司董事会成员。20世纪90年代初,赖斯为谢夫隆获取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卖力,签订了开发田齐兹油田的第一个合同,为美国石油公司进入里海开辟了道路。1995年,谢夫隆将一艘油轮以赖斯名字命名,以表扬她对公司所做的贡献。
其他人,如总统高级顾问卡尔·罗夫、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贸易代表罗伯特·佐利克、商务部长唐·埃文斯、财政部副部长彼得·菲舍尔、前首席经济顾问拉里·林赛、环保署行政代表琳达·菲舍尔、陆军部部长托马斯·怀特等,都与能源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统计,小布什政府中一百位最具影响的官员中,一半以上与石油公司和军工企业有着直接经济利益,政府中代表着石油文化的人数目可谓庞大至极。
理解了美国政治的机构,也就知道了为什么美国人会将控制石油资源作为自己的国策的原因。波斯湾将继续成为美国利益的关键,如果该地区出现威胁,美国将采取一切措施保证该地区石油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美国。这既是美国市场的需要,也是美国精英集团的利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