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国阴谋
3650500000008

第8章 第二次伊拉克战争

从第一次海湾战争到第二次伊拉克战争,间隔十三个年头,其间美国削弱萨达姆的努力从来就没有放松过。

美国人在伊拉克除恶不务尽,让该地区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美国的精明在与伊拉克的较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战略家们都说,看美国人在全球的所作所为,你不能光看一个点,看一个点就发现不了美国式的谋略。

美国人在海湾战争以后,实际上牢牢地把握住了中东的主动权。有一句说法是,谁控制了中东,谁就控制了石油;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人控制了石油,也就控制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咽喉,事实证明,21世纪的头十年,新兴经济体就是在高油价中度过的,虽然美国石油武器和金融武器,抑或利用二者的综合武器,不能完全阻止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快速崛起,但是实际上在石油武器上,已经使得这些国家的发展成本变得非常高昂,美国人凭借自己的战略优势,获得了无数的战略利益。

当然,美国人在制造业的空心化之后,也需要大量的输入型资本做支撑,中东的石油资本非常雄厚,美国人在打击伊拉克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挥舞着驱赶资本的鞭子,让石油资本向美国资本市场汇聚。美国人做事的方式和他们出产的电脑中央处理器一样,是多核和多线程的,他们总能够选择最高明精明的方式,变相地搅动世界市场,等到全球人士明白过来的时候,实际上美国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布局。

美国是一个能够保持进取热情的国家,这是值得任何国家学习的。即使做到了全面领先,美国人在全球控局的雄心却一点也没有散失。很多人认为,美国精英统治集团的团结和战略性布局的能力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想。

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是仅次于沙特的富庶国家,高速公路纵横贯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人民生活丰富多彩。可是在经历了两次战争之后,这个国家已经和阿富汗处于同一水平。萨达姆对于经济建设也是励精图治,虽然经历战争,但是伊拉克还是蒸蒸日上的。受迫害的也都是些持不同政见者,普通百姓实际上已经能够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

美国人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内和萨达姆一直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步步地加紧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经济每况愈下。无数的孩子和妇女因营养不良患上病痛。美国和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使得这个国家的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伊拉克国内,人民开始抱怨萨达姆的战争,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对萨达姆的统治感到不满,不过萨达姆还能好好地活着,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也让萨达姆觉得美国人不过尔尔,也就没有看到美国人最终会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致命的一击。

当然,在制裁期间,美国人对于萨达姆家族的负面新闻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新闻报道说,萨达姆的儿子乌代和库赛,在伊拉克胡作非为,曾经有一位巴格达大学的女大学生不愿听从他们的摆布,他们就将这个可怜的女孩放到狗笼里喂狗。

同时也有媒体报道说,在萨达姆家族的进口物资中,有很多的减肥药品和高档的化妆品等物资。这等于告诉了伊拉克人,你们在受苦的时候,萨达姆家族实际上还是过着奢靡至极的生活。事实上,美国人的新闻战再一次胜利了,萨达姆在全球的形象受到了进一步的损毁。人民也真的和他们家族离心离德了。

在成功地削弱了萨达姆家族的硬实力之后,美国人也成功地削弱了伊拉克人的团结,此时,美国人再进入第二次战争,实际上已经水到渠成了。这场美国人的战争还是要来的,因为这个已经成为美国精英统治集团控制全球的战略布局之一。

很多国家都在斡旋,希望战争能够避免,但是这不能动摇小布什发动战争的想法。2003年11月,黎巴嫩裔美国商人伊马德·哈奇向美国广播公司透露了一个惊人内幕:很多可以避免战争发生的因素都被“无情地挥霍掉了”。

伊马德·哈奇有黎巴嫩和美国双重国籍,是美国保险集团总裁,黎巴嫩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与美国的很多重要人物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也是黎巴嫩政坛的一颗很有希望的新星,被当地人视为亲美派。他在2003年11月6日播出的美国广播公司的采访录中披露,就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于当年2月在联合国宣称不惜动用一切手段逼萨达姆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的几天时间内,他还在与伊拉克情报官员进行着秘密会面。

伊马德·哈奇曾透露说:有一天,一名伊拉克情报官员突然来到他在贝鲁特的办公室和他密谈。一周后,他与这名联络人一同来到巴格达。伊马德与萨达姆的情报头子塔希尔·哈布什将军进行了会晤,地点是在巴格达一个戒备森严的大院里,双方都表现出相当大的诚意,谈判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塔希尔·哈布什将军当时是萨达姆最信任的政府要员之一,据伊马德回忆,他与哈布什长谈了整整四个小时,一直谈到午夜,哈布什向他转达了一个重要信息:“伊拉克高层提出的一个条件:伊拉克政府将继续公开否认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同意美国派几千名特工和科学家在伊拉克境内自由检查。”

伊马德认为,就他对哈布什的了解,以及从谈判的情况分析,伊拉克方面的这个诚意不容置疑,美国也完全可以接受这样的条件,果真如此,战争完全有可能避免。一切都表明:萨达姆有意或者已经同意作出重大让步。

紧接着,代表萨达姆政权的哈布什在其他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让步:伊拉克同意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举行自由选举,伊拉克还优先考虑同美国公司签订石油方面的合同,甚至伊拉克准备把“基地”组织高级恐怖分子阿布杜尔·拉曼·雅辛交给美国。

在长达十几年的制裁过程中,美国人和他的小跟班英国人一直通过各种轰炸和谈判相交替的方式来和萨达姆打交道。萨达姆虽然能够活过这十几年,但是也一直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因为美国人的精确制导炸弹是可以随时落到自己头上的。

萨达姆的行踪成了伊拉克最大的秘密,这种状况也迫使萨达姆不断地作出了让步,这也在削弱自己的抵抗意志,同时也是对于之前所有强硬的嘲讽,这也摧毁了萨达姆的硬汉形象,那些企图抵抗到底的伊拉克人也逐步丧失了信心。美国是一个非常善于心理战的国家,他们不断地评估最佳战争时机的到来。其实不管萨达姆作出多少的让步,该来的战争还是会来的,外交语言中很多冠冕堂皇的话是不能使人做出真正的准确判断的。

萨达姆和基地组织之间有没有什么交易,在战争之前真的没有人说得清,反正在伊拉克,也有基地组织的分支。阿布杜尔·拉曼·雅辛是在1994年被伊拉克拘捕的,也是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的恐怖要犯之一,美国认定他与1993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有联系,也被认为是后来发生的针对美国的一系列恐怖袭击的幕后黑手之一。

虽然伊马德·哈奇一直代表美国与伊拉克方面进行着交涉,但美国政府公开表示,美国没有同伊拉克就如何避免战争进行过类似的秘密谈判,因为美国一贯的主张是,萨达姆必须下台或投降。但当时任美国防卫政策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理查德·柏尔证实,在美伊开战的前几周,他曾向中央情报局进言,希望美国依照伊马德提出的方案与伊拉克官员进行和平协议谈判,但遭到中央情报局的拒绝。

柏尔承认:“我对伊拉克方面提出的和谈条件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我还是愿意与伊拉克人会晤。美国政府却对我说,不要跟伊拉克人谈了。”柏尔拒绝透露是哪一位官员或哪个部门不让他与伊拉克人谈判的。

就这样,伊拉克的提议再一次被驳回。只是这一次,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玩到尽头了。萨达姆没有感觉到暴风雨一定会来,因为美国人已经十多年光打雷不下雨了。

从美国广播公司得到的五角大楼的电子邮件可以看出,伊马德撰写的关于伊拉克人提出的和平条件的报告的确已于2003年2月20日提交给国防部官员,其中包括当时任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维兹的高级助手加伊米·杜南。可五角大楼官员声称,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副部长沃尔维兹对伊马德与伊拉克的谈判毫不知情。

据伊马德·哈奇披露:在五角大楼高级参谋迈克·马洛夫的引荐下,五角大楼高级官员在2003年初与伊马德见了面。马洛夫当时在五角大楼特别计划办公室工作,是他首先找到伊马德帮助反恐战争的,但后来他对伊马德的说法拒绝发表评论。

据伊马德说,在马洛夫的安排下,柏尔与他见了面。当时,柏尔被外界普遍视为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设计师,对五角大楼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他们是在3月初在伦敦见的面,对此柏尔并不否认。伊马德称,在那次会面中,他对柏尔转达了伊拉克人准备与他或任何一名美国代表会晤的意思。伊马德回忆说:“伊拉克人准备就任何问题进行谈判,与美国人达成一项协议。”柏尔对他说,这件事他自己说了不算,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批准。伊马德说:“他想与美国政府高层商量一下再作决定。”

几天后,柏尔通知伊马德,华盛顿不准他与布什会晤,拒绝伊拉克的和平提议。柏尔的解释是,这只是美伊进行接触的许多条渠道中的一条,除此之外,美国还与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法国就可能的选择进行过磋商。

这就表明:美国坚持战争不可避免,但是美国人放出这一条谈判的线,是可以继续迷惑萨达姆的,能够让萨达姆继续产生误判。美国人知道,在伊拉克,萨达姆其实是一个独裁者,别人的意见他是听不进的,他除了信任自己妻儿老小,对于外面的智囊意见,一般不会考虑多少,所以萨达姆很多的信息实际上是不符合事实的,在不符合事实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很多都是错误的,萨达姆一直认为他能够善终,做出的让步已经足够大了,实际上美国人要的就是他的命,这个,他确实没有想清楚。

在调和者伊马德看来,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可以避免,美国错过了一次避开战争的绝佳机会。他说:“在我看来,伊拉克已经把条件摆在了桌面上,美国至少应该派人与伊拉克进行谈判。”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声称,为了避免战争,美国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他说:“美国人民应该明白,为了避免战争,使伊拉克以和平的方式解除武装,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美国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声称,政府并不清楚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可以接受的和平条件。他还说,在战争爆发之前,有很多人士,包括情报机构的一些人士、其他第三方人士、喜欢吹牛的人,还有一些独立的演员,都声称愿意在谈判进程中扮演角色,但这些人的提议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很值得怀疑,而且政府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对这些提议逐项进行考证。

其中一名美国情报官声称,有好几次,他想与伊拉克情报官员见面,但他们都没有露面。美国国防部长负责公关事务的助理拉里·迪里塔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与伊拉克的恩怨已经持续好几年了,如果萨达姆真想避免战争,那么他有很多机会通过非常可信的渠道与美国进行沟通。谁也不会利用那些可疑的渠道来传递信息。”

白宫一名高级官员也表示,为了和平解决争端,美国的确尽了最大努力。战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拖了十二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十七项决议,萨达姆不愿意遵守这些决议。这名官员还透露,在战争爆发前四十八小时,美国又给了萨达姆一个机会:只要他主动下台,美国就不会采取军事行动。可是,萨达姆死不认输,战争于是爆发。

事实上,萨达姆政府一直在和美国人以及很多中间人接触,这种接触给了萨达姆一个不正确的判断,既然谈判这么火热,那美国人也就不会真动手了,因为美国人在全球的反恐战争中耗费了美军大量的精力,其实,他哪里知道,美国反恐战争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针对他的。不过接触归接触,最后在战争爆发的时候欲盖弥彰地说一下,这些中间人的所有努力就白费了。

美国人和小布什也在事后表现了一副无辜的样子。他们自己认为其实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战争爆发八年后的2010年11月8日,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在做客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一档电视访谈节目时坦言,自己曾反对向伊拉克开战,曾为在伊拉克未能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感到震怒,曾为美军虐俘事件而大觉反胃。

布什此行是为他的回忆录《抉择时刻》自作推销。布什总统的第一版《抉择时刻》共五百页,先期印制一百五十万册,内容囊括布什执政期间所做十四个重大决定的前前后后。布什说,撰写回忆录是为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他的总统生涯。

这位总统这样说道:“我也曾是战争的反对者,我不想动用武力。”他在谈及伊拉克战争时说,“我曾试图给出一个走外交途径的机会。”当被问及是否因时任副总统迪克·切尼执着动武而最终决定出兵伊拉克时,布什回答:“我才是做出出兵决定的那个家伙……切尼可能说过‘我们出兵吧’,但我当

时就否决了。”

回到2003年3月19日晚十点十五分,美国总统布什于美国东部时间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对伊拉克宣战。美国策划已久的“倒萨”战争正式打响。战争没有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美国人认为入侵伊拉克最大的敌人不是萨达姆的军队而是沙尘。中国某一个电视讲解员也因为预测战争的进程总是反着来,引起了公众的很多嘲讽,事实上,萨达姆的军队早就知道美军是什么玩意儿了,所以战争一起,就全跑了。在单向透明的战争中,一个二战水平的军队面对美军,相当于被赤手屠杀。美国人凭借强大的信息化的实时打击系统,任何一个规模的军队集结都会在极短的时间被消灭。

这注定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人们在战争之前实际上就已经思考没有萨达姆的伊拉克了。战争结束一年后,在伊拉克抵抗运动处于一种此起彼伏的状态,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全美直播的黄金时间新闻发布会。小布什当初说,伊拉克人将手捧鲜花夹道欢迎美军进入伊拉克。但是后来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对于伊拉克的乱局,布什说:“进入伊拉克之前,我们想的是,‘9·11’事件给我们很多教训,我们有很多威胁,我们必须对付这些威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萨达姆就是一个威胁。这是因为,他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恐怖主义活动,支持自杀式袭击者。他是对美国的威胁。这是我根据情报分析出来的结果,也是美国安全部门得出的结论,我希望联合国安理会也做出同样的决定。萨达姆隐藏了很多东西没有向外界公布,这表明他心虚。他如果有能力可能会用生化武器,所以他很危险。他有远程导弹,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所以必须对付他。还有石油收入的问题。一年之后,那里的石油收入增加了。我们当初进攻伊拉克,是为了保护那些石油,也是为了保护美国人的利益。”

布什还表示,伊拉克人需要美国来保护他们的安全。事实上,在短期来说,美国给伊拉克带来的更多的是苦难。不过全球战略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觉得这是阵痛,是伊拉克走向民主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在中长期来看,人类任何国家都需要走民主的道路,在这种转变中,要么是民族内战争解决,要么是和平演变,要么是强权干预。未来不可预期,谁能保证伊拉克能够成为一个发达的民主国家?美国人为伊拉克画一个远期的愿景,和伊拉克人马上就要稳定富裕的生活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经历了十余载经济制裁和三次战争,伊拉克的很多百姓承受了巨大的苦难。美国入侵后,伊拉克并没有得到和平,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二千五百万伊拉克人继续经受着战争余火的煎熬。美国总统布什曾信誓旦旦地说,他将把伊拉克变成中东地区的天堂;而法国总统希拉克则发出警告,战争只会打开伊拉克通向地狱之门。后来伊拉克的现状不幸被希拉克所言中。

2005年的时候,如果漫步在这个国家,所见所闻仍是一片战后的凄怆,即使在首都巴格达也到处是残垣断壁,战争创伤俯拾皆是。社会治安混乱,杀人放火、抢劫绑架等刑事案件不断,针对美军和与美军合作者的爆炸及暗杀更是屡屡发生。战争并没有把伊拉克变成天堂,反而使其显示出地狱的种种迹象。这里不仅是美军的地狱,也是外国人和伊拉克平民的地狱。

对于伊拉克当时的局势,伊拉克作家阿卜杜·萨拉姆·哈希姆说:“美国人觉得已经向伊拉克传授了民主,进行了选举,选出了国民议会,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安全、面包以及体面的生活,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民主。”

2007年9月16日美国前联邦储备局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回忆录《动荡的年代》出版,美国媒体对此书进行了介绍和引录,其中,格林斯潘在他的回忆录中称,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动机是石油,他的这一言论震动了白宫。格林斯潘说了一句爆炸性的话:“在政治上承认大家都知道的一点是很不方便的:伊拉克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我对此感到难过。”

这是美国财界的前最高领导者对于伊战的直接的结论,彻底地拉下了小布什的战争遮羞布。但是,此时,伊拉克已经被攻占,就是为了石油,世界和伊拉克的周边国家还不是更加需要美国继续待在那里,将伊拉克的事情理顺。伊战使得美国花费了上万亿美元,损失了很多年轻美国人的性命。代价确实够大,这和小布什当初预想的战争完全不一样,但是,美国人控制中东的大战略可以忍受这些损失,美国精英统治集团的观点实际上将全球看作一个大棋局。战争没有风险,那就不叫战争,至少在石油这个问题上,美国精英统治集团赚得盆满钵满。战争在美国精英统治集团看来,是最好的转移财富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