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的情绪谁做主
3648300000010

第10章 情商智商,前者更重

精彩一句话:情商蕴涵着一种悟性,一种技巧,一种能力。只要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前不久,美国发表了一份权威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了美国近20年来政界和商界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仅在中等,而情商却很高。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智商只有20%的决定作用,其余的80%来自其他因素,最关键的是情感智慧,亦称情商。由此看来情商比智商重要得多。美国《纽约时报》科学专栏作家、心理学博士丹尼尔·葛尔曼1995年曾概括了“情商”的5个方面:

1.自我觉察。即某种感觉一产生你就能觉察到。这种能力是情感智慧的基石。对自己的情绪了解得比较清楚的人,比较善于驾驭自己的人生。只要努力练习,我们就能对自己的直觉有更敏锐的觉察力。掌握感觉才能成为生活的主宰,面对学习、工作等人生大事才能有所抉择。

2.驾驭心情。跟好心情一样,坏心情也为生活增添趣味,关键是必须保持平衡。我们情绪激动时往往不能自制。但是我们能决定让这种情绪左右多久。

3.自我激发。有专家对奥运选手,世界级音乐家和国际象棋大师做过研究,发现这些杰出人物有个共同特征:能激发自己苦练不辍。要激发自己去争取成就,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以及“天下无难事”的乐观态度。你为人是乐观还是悲观,也许是天生的,但只要肯努力去练习,悲观的人就能学会比较开朗。保持高度热忱是一切成就的动力,就是说不断地给自己定目标,不断地前进,这在个人成才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控制冲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曾有过这样一个试验,研究人员告诉小朋友,他们可以立即拿走一粒果汁软糖,但如果他们能等到研究人员做完一些事情,就可以拿两粒。有些小朋友立刻就拿了,其余的却在那里等了对他们来说漫长的20分钟。在后续调查中发现,那些四岁时就能为了要多拿一位糖而等待20分钟的人,到了少年时,照样能够为了达到目标而暂时克制心中的喜好。他们待人处事比较圆熟,比较果断,也比较善于克服人生中的挫折。相反,那些着急拿一粒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阶段,大多比较固执、优柔寡断和容易精神紧张。

5.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相处时,察言观色、善解人意是很重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发现那些表现突出的人,其人际关系都很好,交游广泛。

在21世纪这个崭新的世纪里,情商将成为成功领导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比如在许多员工和自己的亲人因恐怖袭击丧生的时刻,某公司CEO Mark Loehr让自己镇定下来,把遭受痛苦的员工们召集到一起,说:我们今天不用上班,就在这里一起缅怀我们的亲人,并一一慰问他们和亲属。在那一个充满阴云的星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了自己和他的员工,让他们承受了悲痛,并把悲痛转化为努力工作的热情,在许多企业经营亏损的情况下,他们公司的营业额却成倍上涨,这就是情商领导的力量,是融合了自我情绪控制、高度忍耐、高度人际责任感的艺术。曾经有个记者刁难一位企业家:听说您大学时某门课重考了很多次还没有通过。这位企业家平静地回答:我羡慕聪明的人,那些聪明的人可以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律师等等,而我们这些愚笨的可怜虫只能管理他们。要成为卓越的成功者,不一定智商高才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情商高,懂得如何去发掘自己身边的资源,甚至利用有限的资源拓展新的天地,滚雪球似得积累自己的资源,那你也将走向卓越。

2003年,李开复接受《环球资讯》采访时说:“情商意味着: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他十分认同“要建立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情商,李开复认为要善于与人交流,富有自觉心和同理心。比如,自觉心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而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才!在上面所说的关于李开复的采访中,李开复举了比尔·盖茨的例子。比尔·盖茨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很多年前,在Windows还不存在时,他去请一位软件高手加盟微软,那位高手一直不予理睬。最后禁不住比尔·盖茨的“死缠烂打”同意见上一面,但一见面,就劈头盖脸讥笑说:“我从没见过比微软做得更烂的操作系统。”

比尔·盖茨没有一点恼怒的意思,反而诚恳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才请您加盟。”那位高手愣住了。盖茨的谦虚把高手拉进了微软的阵营,这位高手成为了Windows的负责人,终于开发出了世界最普遍的操作系统。

李开复说,对于增强情商不妨去学习学习第五级领袖的那些特征。第五级领袖的特征是谦虚、勇敢、执著。他们不自我膨胀、不吹嘘自己、不霸占大权,而总是以公司为重,放权给能干的人。“史蒂夫·鲍尔默,微软的CEO,是近年来对我影响最深的人。”李开复说,“几年前的鲍尔默就像个果断的老板,凡事喜欢一手抓,而且,总是在最前台鼓舞士气。做了CEO后,他放权给公司七大部门的负责人,不再做每件大事的最后决定人,而更支持7个部门负责人的成长。他不再做一个最有煽动力的拉拉队员,而是一个幕后的教练。他把自己对竞争对手的研究转换成对人才的研究。”李开复说。“鲍尔默的行为对我很有启发。在我对任何要求回答‘我做不到’之前,我总会想到鲍尔默可以做到,我为什么不试试?他这个榜样帮助了我的成长。”

智商与情商的高低就同人身上的优缺点一样,也能受到人们自身的控制,而一些名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找到自己的缺点,利用了自己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