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阳谋三国
3637000000062

第62章 刘协继位

九月的时候,洛阳罕见的下了一场暴雨,让久经干渴的京师国都尝到了一丝凉爽。不过在凉爽之中却带着些许阴寒的意味,好像在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什么铺垫。

暴雨倾盆,洛阳城内道路两旁罕有行人,不过在皇宫里却是热闹非凡,火热的好像炎炎夏日一般!

“来啊,将人给我带上来!”董卓身材依旧是那么肥胖壮硕,站在朝堂上仿佛一座小山,只听得像是一声炸雷,让天地色变,响彻在朝堂上众人的耳畔。

按理说董卓身为边将,是没有召开集会的权利的,不过现在整个洛阳的军队防务全在董卓手下那群人的掌控之中,汉室的忠臣们也只好忍气吞声了!

听了董卓的那声咆哮,大殿外应了一声诺,只消片刻,就见两名兵士拖着一个浑身湿漉漉的老头子,来到殿内。那老头瘦骨嶙峋,须发尽白,再加上受大雨淋湿而没有擦干,那老头浑身颤抖着,嘴里呜咽着,好像在说着些什么。“冷……冷……”众人听得仔细,才隐隐约约的听到那个老头的话语。

“不知将军将这名老人家带到朝堂干什么?再者,这老者是谁?”崔烈坐的距离比较远,再加上那个老头垂着脑袋,让人辨认不出,所以崔烈上前一拜,问董卓道。

董卓一看是崔烈,连忙换了个脸色,笑道:“崔大人不认得这人吗?这人前些日子还是非常有名气的呢!”崔烈乃是名门出身,家族威望甚高,董卓在崔家这种势力面前也奈何不了他们,还有尽力拉拢,所以董卓对崔烈的语气也不像平常那么生硬刺耳,笑着对崔烈说话,也让崔烈说不出对董卓的咒骂!

众人听得仔细,心里想着这人是谁,可是怎么都想不起来!袁隗转头仔细的看了一眼,怎么觉得这个老头子那么像那个人?

袁隗又看了半晌,然后用手指捅了捅旁边的太仆贺松,小声的说了一句话。那贺松闻言一愣,然后出列拜道:“敢问董将军,这人可是被幽禁的那位?”

听到贺松的言语,董卓哈哈大笑道:“还是叔年你伶俐,不错就是那司空刘弘!”

司空刘弘刘子高自从那件“意图废立”的事情发生了之后,就一直被幽禁在自家府里,刘弘府外还有众多巡逻的士兵守卫监视着,不出意外,这刘弘估计就要在自己的家中老死了!

但是谁让这个时候董卓进京了!

坐在首位的司徒丁宫冷眼的看着董卓和这群人演戏,心里冷笑一声,转头闭目不语。丁宫一听到董卓说出刘弘的名字的时候,就知道他心里的打算了!

汉朝三公乃是司徒、司空和太尉。《后汉书·百官志》有言:“司徒,公一人。掌人民事。凡教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省牲视濯,大丧则掌奉安梓宫。

司空,公一人。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大丧则掌将校复土。

太尉,公一人。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

从这里就能看出,司徒司空太尉三个职务中,太尉因为掌握全国的军事,所以位置非常重要,而司徒乃是张全国的人民事,地位也远在司空那个只掌握水土之事的地位之上。

现在太尉刘虞不在朝堂,太傅卢植都许久不来朝廷,单单是司徒丁宫一人,根本就难以支撑得住。再加上司空刘弘曾做出那样叛逆的事情,任谁都知道要挑软柿子捏!

无论是在地位上,还是在人上,董卓都想要借着刘弘,来将他罢黜,自己好成功上位!也是因为司空地位不高,就算董卓资历不够,初登三公位置,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能够在官员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曹操也要先担任三公之中的司空,在罢黜三公,独尊丞相了!都是因为司空这个职位不在风口浪尖,让人容忍!

丁宫哀叹一声,不在言语,知道现在是无力回天,自己也要考虑考虑自己的后路了,不然什么时候死在这洛阳都是保不准的事情啊!听闻那个曹嵩的儿子曹操不错,而且还听说曹操娶得妻子乃是自己弟弟的女儿丁氏,这也让丁宫想好好接触接触曹****!

“司空刘弘,身为汉室宗亲,不思发挥宗室的作用,结党营私,谋逆作乱,实乃我大汉根基之蛀虫,国家疲敝之根由。原来皇帝在时仁慈,只将其拘押扣留在自己府中。但是现在天下已乱,刘弘在其位却不能谋其政,尸位素餐,今日老夫董卓仲颖,从西凉携滔滔之势而来,欲取而代之,行司空之事,造福社稷百姓,扶危济困,匡扶汉室!不知诸位可有意见?”董卓先是说了说刘弘做的错事,言语之中在夹杂着自己的威胁,逼迫这些人不得不答应。

原本在没成为司空之前,董卓还是没有权利组织百官集会上朝的!但是董卓手里有兵,有粮,所以他能凭借武力在洛阳站稳脚跟。董卓来到洛阳的时候,官职不过是半个凉州牧,前将军而已,所以他也深感权利的不够,这才迫切的需要上高位,然后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再加上这段时间董卓不断的征辟名士,什么郑泰、李执、符素等等,都在他的征辟之列。有了声望又要立威,那个侍御史扰龙宗就是例子!文武同时下手,让董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空前爆棚,这在到了今天宣布自己登上司空的位置这一步!

董卓不怕,他说自己要做司空,就要做司空,谁反对也没用,没奈何,自己手里有兵啊!不怕死的就来出言反对啊!

没有什么反对之声,董卓顺利的成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第二日,成为司空的董卓开始召集百官集会。当日的时候,成为平民的刘弘就被放了,让其自生自灭。想想也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了,估计活不了多久也就完了!第二天的时候,董卓要发挥自己的效力了,这次集会,可是把各部重要的官员全都集中在一起了,就连闭门思过的卢植都被请了过来,三公九卿,还有担任过三公九卿的,在洛阳里居住的人物,再加上在东观校书的那些大儒,全都被董卓“请”了过来!当时的状况几乎不下于那次刘辩召集百官的时候!

各部官员按部就班的坐好,现在距离刘辩“消失”已经一月有余,在董卓多方寻访未果的情况下,董卓“沉痛”的和洛阳里的官员们说出了实情——皇帝没了!

诸多官员就算心里不信董卓的话也不敢说出口啊!现在董卓在洛阳是声名赫赫,声名狼藉,谁敢在这个时候捋虎须啊!

董卓收拾好了沉痛的心情,又开始了口若悬河般的演讲。董卓确实是非常的有演讲的才华,从国家的现状,到西凉从军的经历,再到国家政策的实施,最后一直说到他那句最根本的话。“蛇无头不行,国家也不可一日无主,现在应该早立新帝,不可断了大汉国祚!”

“轰”的一声,朝堂上可就吵了起来了!

董卓见状也不好出面弹压,就是看着他们笑,然后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原本那些吵闹声中还有一些非常刺耳的话语,什么竖子不足与谋,奸臣祸国,妄议废立等等,在东汉这种张嘴不骂“妈”的时代,这种骂声已经是非常恶毒的了!

董卓就像是看一出闹剧一样,眼睛也不眨,就是看着,看的有些故作忠臣的人,都不好意思继续开口了!

董卓在身后一人的搀扶下,起了身来,冷笑一声,走了几步到了大殿内的高处,双手悬空,压低了声响!“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吗?别和老夫扯什么皇帝会回来的话!老夫认为啊,陈留王就不错,年纪不大,却甚是聪慧,而且见到老夫也不害怕!还记得那个时候老夫去北邙山找皇帝和太后等人的时候,就是遇到了陈留王,才让老夫对先帝这一脉有了很大的改观!就这么定了吧,就立陈留王协为新帝吧!”董卓声音越来越冷,扫了扫身边的那些人,突然盯着一人,笑道:“前太傅大人,你说呢?啊?”

卢植早早就料到董卓今天让自己来不会有什么好事,这下被董卓一句话问的也不好回答!卢植心里怒火中烧,恨不得拿剑直接宰了董卓,但是想想现在刘辩估计还没有什么事,自己还得留着有用之身,他日再报此仇!

卢植睁开闭了许久的双眼,轻声笑道:“天地不仁,老夫有罪,没能教育好陛下,致使陛下宠信宦官奸佞,让大汉面临几百年不曾遇到的危机!现在陛下失去踪迹,黄河两岸都没有什么线索,董司空乃是忧国忧民之人,值此危难之际,老夫也是赞同董司空的提议,迎陈留王为新帝,望诸位大臣,三公辅弼,九卿佐佑,汉室祖宗庇护,保新帝登基继位,中兴汉室!”卢植语气低沉的望向董卓说道。

卢植又扫了一眼旁边这些人,突然开口道:“老夫有罪之身,自愿弃了所有官职还家!”

“弃官还家这事先不忙说,还是先把新帝立下吧!既然连卢大人都同意了,那就让宗正和太常准备吧!三日后,就迎立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