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阳谋三国
3637000000061

第61章 新一代“毒士”荀攸

“所谓势者,外力也!”荀攸摇头道。“明公现在人望不及袁本初那么高,羽翼不如袁本初丰满,资财不比袁本初多,可谓在天时地利人和上都有所欠缺。但是明公又是胸有大志之人,大丈夫定当雄起,岂能雌伏?所以说在这种困境中就要借势,甚至是造势!”

荀攸话语甚是精辟,说的曹操眼前一亮。曹操思索下,想想确实和袁绍等人差很多,自己现在虽然略有薄名,但是也就比袁术那个“路中悍鬼袁长水”好些,和四世三公家出身,根正苗红的袁绍差距还是很大的。

正因为有自知之明,所以心底的欲望和强烈的野心刺激着曹操,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在未来的拼搏中不屈居人下,甚至是独占鳌头。“公达速速为我道来!”曹操急不可耐的催促道。

“攸曾记得,故太尉乔玄公祖有言,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伯求也曾说过:‘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明公也!’。再加上许子将的那句评语,在名气上明公已经不比袁本初差多少了,但是为何他袁本初弄个了礼贤下士,门风博达的称号呢?为何他就能一直把明公你压在身下呢?这就在于明公你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这些个名声!”

曹操有些疑惑,也有些明白,名声这个东西吗,自然是越高越好,但是怎么能利用名声而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才是最为重要的!

这是情商,也是硬伤!

按照现在的话来讲,三十多岁的曹操情商还是够用的,不过明显的没有袁绍的高!虽说袁家给袁绍增色不少,甚至是提升了许多助力,但是也和袁绍本人的能耐有很大关系!情商高,就能处理好特殊的人际关系,及时发现不对的苗头,然后或是压制,或是抚慰,让周围的人就算是受了委屈也能专心的为自己服务!心甘情愿!

“公达话语深邃,每每都能点醒与我,堪称我之师也!”曹操想了片刻,对荀攸道。

“明公无需如此,此乃攸之分内之事!”荀攸谦虚的笑笑,把颍川荀氏那种谦逊的风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荀攸看曹操听了自己的话,继续开口道:“其实明公和袁本初相比,他袁本初还是有很多比不上明公你的地方的,所以还望明公不要妄自菲薄才好!”

其实曹操还是有些自卑的,作为洛阳城里新生的一代官吏,在几乎所有人的眼中都是袁绍是领头的,而曹操则是袁绍身边的负责出谋划策,或者实际操作的“幕僚”。就算袁绍本人不把曹操当成幕僚,但是曹操所处的地位和身份的限制让他不得不像个跟班一样跟在袁绍身后!

哪怕是外放为官也好,还是和袁绍平起平坐,掌控西园军队也罢,曹操的身上都带有袁绍的影子,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后来的袁绍还曾想过招降曹操的原因。

袁绍看来,曹操和自己还是差了不止一丁半点,可以被收服的!

这下曹操听了荀攸的话,愣在那里,自己还有许多地方赶得上袁绍?

荀攸看曹操脸色有异,也是不慌不忙,只是兀自开口道:“袁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善于用人,善于笼络人心,这些地方明公比不了,但是他在全局上和战略的制定和把握上,攸敢说,他及不上明公分毫!在者来的,明公真的以为袁本初是个智谋之人?”

“从蛊惑大将军何进铲除宦官开始,再到秘密招来董卓,哪一样不是他参与了的?可是结果呢?当时劝说大将军诛杀宦官,只需要稍微有点兵权的人就能将宫内张让赵忠之流一网打尽,虽说有大将军优柔寡断的存在,但是把董卓丁原这样的狼子野心的人召集到京师来,就足以证明他没安好心!攸也不知道是哪个老狐狸或者小狐狸的计划,自以为得计,实际上却把自己推向了深渊!”

“再来看看袁本初手下的那些人!淳于琼,明公与他为官许久,也应该知道他的为人,倒不是攸贬低他什么,不过酒囊饭袋这个称号是少不了他的,虽说他有些能耐,但是若是真到了临场对决的时候,估计早就吓软双腿了!”

“在者就是逢纪、张导两人,逢纪那人早年就跟随了袁绍,有些小聪明,但是机关算尽,在真正的计谋大师的眼里,不过是小道。而且逢纪善于拍马逢迎,趋利而祸害别人,此人能有什么大用?至于张导张景明,才能中人,能治理一方,但是根本就没有统军的实力,若是袁本初占据了什么地方为根基还好,张景明还能派上用处,不然此人就要雪藏在袁本初麾下了!”

“前几日的时候,攸还听说了,袁绍派人拉拢陈琳、田丰、蒯越等人了,不过陈琳那人在大将军诛杀宦官的时候和袁绍起了龃龉,两人之间有些龌龊。想必明公还记得那次陈琳把头磕破的事情吧,所以说,袁本初就是善于拉拢名气大的人,陈琳海内闻名,无论是在青州徐州兖州,还是在司隶冀州幽州,甚至是在荆州豫州等地都是有很大的名气,陈琳善于交友,袁本初要是拉拢到陈琳,可是为自己增加了许多砝码!而田丰这人素来刚直,有智谋,不过想来袁绍看中的田丰家族在冀州的势力,不然对于喜怒不形于色的袁绍来说,田元皓那刺人的话语可能像袁本初这样的人都受不了吧!至于蒯越,听刘景升说,蒯异度想必是要回荆州了,他估计是不想再在洛阳趟这趟浑水了!”

“若是袁本初手下的那些武职人员,攸就知道的不多了,不过应该是存着些许猛将的,明公可需要好生注意!”荀攸可谓是博闻强记,把袁本初手下和自身的优势分析了个遍,让曹操更加直观的看到了双方的差距,也为曹操能有奋起勃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曹操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公达之言,让操受益匪浅啊!”曹操腾地起身,也不管荀攸阻拦,上来就是一拜!

荀攸抬手稍加阻拦,便接受了这一礼。然后继续道:“诛杀宦官和引董贼进京乃是袁本初的两大败笔,但是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明公扮演的可都是明智的角色!现在董卓为祸,明公可以将此事散播出去,虽说流言止于智者,但是这可是实打实的真事,由不得袁本初否认!”荀攸狐狸般的深色一动,出了一条毒计!

曹操闻言是一阵心惊!若是真的把这条谣言散出去,袁绍名声再响亮,在众多士人眼中,名声也都臭了!情商再高架不住智商低下!若是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董卓进京是袁绍建议的,袁绍还不被天下人骂死?

曹操闻言身上一抖,如坠冰窟一般,他怎么也没想到,颍川荀氏还能出来这么一个毒士!真毒!

不过曹操虽然把袁绍看作竞争对手,但是心里对袁绍还是有些朋友情谊在的,这下张口道:“公达此言,为祸太大,恐怕不好吧!”曹操话语说的有气无力,怎么听都不觉得有说服力!

“明公这个时候还在犹豫?现在天下将乱,明公自己不考虑明白了,可就后悔莫及了!若是明公想要散播这条流言,可以让人‘隐晦’的说成是袁公路的主意!袁家两兄弟不和可是洛阳城里人尽皆知的,若是袁公路想要争夺袁家家主的地位,想来散布对袁本初不利的谣言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过要记得是‘隐晦’,万不能让人发现是明公用的离间之计,不然离间不成,可就把明公和袁本初的矛盾摆到明面上了!再者,为了不让袁本初和袁公路两人起疑,明公也不需要过分的讨好谁,按照正常的接触就好,倒是他们摸不着头脑,再加上在‘有心人’的诱导之下,没准会吧矛头指向董卓呢!”荀攸嘿嘿的笑道,笑得曹操直发毛!

真毒!离间之计本来是最难以成功的,因为要考虑实施计策的人的性格,还要不能让被离间的双方看出破绽。离间又分为生间、死间等等种类,纷繁复杂才是离间计最难形成的。

而且荀攸的这个计谋是有很大几率成功的,因为这也算是阳谋了!若是此计成功,到时候袁绍名望下降,曹操的身份自然就能提高很多。而且这些事情本来就是袁绍做的,添油加醋一番,或许会更别有滋味,袁绍否认也无法了!至于袁术,更是不会将此事说出来剖白,袁术本来就看不上袁绍,现在袁绍名声变坏,袁术在家族里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赤裸裸的阳谋让曹操得利,袁术不拆穿,袁绍有苦说不出!不过至于为什么其他的时候没有人来说出这个计策,一是因为众人都没想到,袁家也在极力的维护袁绍;二是因为这个计策太过于“下三滥”,让人都不好意思开口!

毒计已成,就看曹操敢不敢做了!

荀攸看了脸色发苦的曹操,笑道:“刚刚说的是怎么削弱对手敌人,现在说的则是怎么增强自身!”

荀攸知道曹操在听,虽然没回话,但是根本打不断自己的思路,荀攸继续说道:“袁绍名望下降,只能算是间接的方式,明公声望的升高才是直接的好处!”

“前些日子董卓不是收了明公的兵权吗?想来董卓也存着拉拢明公的心思了吧!其实攸的计策很简单,用四个字就能概括之!”荀攸高深莫测的笑道。

“哪四个字?”曹操问道。

“顺从,刺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