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阳谋三国
3637000000027

第27章 鲜卑

“不如把这些财货大部分换成粮草,分成四份,然后河内两份,两州各一份,能缓解一会是一会吧。”马日磾把想了一会的想法说了出来。

“然后凉州剩下的那些就让长安附近的郡县帮忙筹措,幽州的让冀州帮忙筹措。这样能缓解压力了。”

众人都低头开始思索马日磾这话的可行性,毕竟打仗的时候粮草是重中之重,其中不管是战争消耗,还是运输消耗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马大人的话诸位觉得如何?”刘辩见众人还在思索,就开口问道。

“我想就按马大人说的算吧,路上消耗是在所难免的,现在就让张训大人去清点核算资金,先去购置一些粮草送出去吧,先送凉州那一份,以长安为中转,让京兆尹盖勋做好剩下那些粮草的购置工作。”卢植开口道,定了决议。

众人听到卢植说话,就明白是大将军等人商量过的了。所以他们也不说什么,就颔首同意。

刘辩拿起笔,在案前的绢帛上写了起来,然后开口问道:“鲜卑的事情朕以前也听过太傅和朕说了一些,不过今年的事情有些蹊跷啊!”

众人看刘辩写着什么,但是也没说话。一直没说什么话的张温开口道:“陛下说得对,今年的事情一定有蹊跷。”

“张大人为何这般肯定?”何苗问道。

“现在的鲜卑大王是和连,原先鲜卑大王檀石槐的儿子。不过这和连却不像檀石槐那么有能耐,和连贪财好色,残暴无度,虽然名正言顺的继位,但是不能让人信服。不过这人贪财,这个时候突然出事,定是有人许给和连好处,他才起兵。无利不起早,这才是幽州****的根由。”

“再加上幽州那里太尉虽然有些作为,但是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才能见效,人心还未定,所以那和连“登高一呼”,幽州就乱了。”张温文臣武职都担任过,虽然买过官,让人不齿,但是说起话来还是有几分见地的。

“谁能为朕再细细说说鲜卑的事情。”刘辩问道。

蔡邕这时起身道:“陛下,臣来说吧。”

刘辩一个请的示意,蔡邕继续开口道:“若是说起鲜卑的事情,就得从上一任的鲜卑大王檀石槐说起了。檀石槐从小被人抛弃,后来被他外祖家收养,这人生是胡族,有勇有谋,狠辣果敢。很快就在鲜卑诸多部族中崛起,并且在高柳北的弹汗山建立了王庭。檀石槐北据丁零,东击夫余,西进乌孙,向南则侵掠我大汉北部疆土郡县,不消数年,檀石槐就占据了匈奴的大部分土地。盘踞在我大汉北方,虎视眈眈,为祸不止。孝桓帝在时,见檀石槐势大,想要和亲封王以减少檀石槐对我大汉的破坏,但是檀石槐不许,依旧侵略我方,甚至都达到了长城北线。”

“檀石槐自任鲜卑大王,把自己占据的土地分成了三部分,各置一名大人统领。其中东部从右北平以东到辽东郡,与夫余、獩貊接壤,其大人为弥加,其下又有阙机、素利、槐头等为帅。中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其帅为柯最、阙居、慕容等人。而西部则是从上谷以西到敦煌,其帅为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人。”

“檀石槐在光和四年的时候病死,其子和连才被立为鲜卑大王。不过和连的性格刚刚张温大人已经说了,贪财好色,暴敛无度,所以诸多部族都渐渐离心。檀石槐建立的鲜卑也有分崩离析的迹象。”蔡邕早年曾经游历过北地一些州郡,而且他流亡的时候也遇到过许多胡人,再加上他在东观校书时候,也知道了一些关于鲜卑的事情,所以现在说起来,没谁比他了解鲜卑。

“多谢蔡卿。”刘辩听完蔡邕的话,说了一句感谢的话,随后又闭目不言,想了起来。

众人见刘辩闭目,也不好开口,大将军何进等人也都用目光交流,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其实刘辩现在没多大的权力,就算是今日开了特例,把整个洛阳的大部分大臣召集到了一起,也不能说明他掌控洛阳到了什么地步,毕竟无论从宫内的巡视宿卫,还是到宫门守卫和军队,都在大将军何进的人。

从刘辩今日的行为态度来看,众臣还是比较认可的,除了庇护十常侍等人的事情。众臣看刘辩闭目,所以本着尊敬皇帝的原则,都不开口说话。

“鲜卑之事可以以计破之。”刘辩突然开口,眼放精光,直视诸人。

众人一愣,才缓过神来。卢植率先开口问道:“何计?”

“擒贼擒王和离间之计。”刘辩道。

“陛下可否为臣等详细说说。”何进看了一眼大臣,然后问道。

“遣一悍不畏死之士,杀和连,鲜卑必然震动,我朝暗中行事,自当挑拨离间,让诸部族互相攻伐。”刘辩嘴角一咧,笑道。

“好计啊。”马日磾先反应过来,赞道。

众臣也对刘辩突然说出来的计策惊讶不已,发现这小皇帝也不是个愚笨之人。能想出这等计策,必然心中有些韬略。

“只是此事尚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首先,这个敢死之士就不好找,而且这人还必须懂得时机,须得有勇有谋;其次,和连身为鲜卑大王,身边定然防护甚密,杀之不易;第三,杀了和连之后,必须要击溃敌军,不然鲜卑人若是脑子一热,成了哀兵,北地必然遭创。”刘辩心有余悸地说道。

“陛下,我泱泱大汉自然有敢死之士,对于第二点问题,臣觉得可以多派刺客刺杀,或者是到了幽州后,和太尉会和,阵前以强弓杀之。若是出现第三点状况,可以回城据守。我大汉有城墙,高沟壁垒,鲜卑多是游牧,骑兵不善于攻城,等守了一段时间,就算是哀兵也没了气力。更何况若是我朝暗中操作得当,鲜卑诸部怕是早就回去争夺鲜卑王位了。”韩馥开口道。

韩馥这一说话可不要紧,可把刘辩给吓了一跳。这韩馥也不见得是个草包啊,这时看起来,一点也看不出历史上那个被逼得死在厕所中的韩文节的影子。

“韩卿所言大善,朕觉得此事可以让你来办。”刘辩意味深长的笑道。刘辩听了韩馥的话,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又一个疑问涌上心头。“这次鲜卑****不存在历史上,难道不是这些人搞的鬼?”

其实刘辩先入为主太深了,总觉得世家不好,是天下动荡的根源,但是世家中也有一些好的人,比如荀彧、盖勋等人。

随后众人又商量了一下具体的细节,然后在大将军何进的“推荐”下,让韩馥押送此次送往幽州的粮草器械,然后暗中行此计划。

处理了三地叛乱的事情,大司农张训和御史中丞韩馥已经离开了朝堂。因为临时任命的原因,韩馥的御史中丞的职位由大将军府的从事中郎王允担任。

王允这个名字刘辩怎么不知道,不过现在貂蝉已经成了自己的妾室,也不怕王允行反间计了。

“三地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但是朕心里还是害怕。”刘辩看了一眼何进说道。

何进羞愧的低下了头,心中思量着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朕要下罪己诏,然后大将军最好能尽快查出是怎么回事吧。倾覆大汉国祚,我等都是罪人。”刘辩不给何进说话的机会,说完了这些话,也不管留在朝堂上的众人,起身随吴伉走了。

“让老大人久等了。”刘辩上前一步,握着赵岐的手。

“陛下不要折杀老臣了。”赵岐看到刘辩来了,也赶忙走了几步,刘辩没让赵岐行礼,两人并排走着。

“老大人可是在想为何太傅和诸位大臣都知道那董卓的秉性,可还是让他去平叛?”刘辩看赵岐眼角有一丝哀容,想是还没有释怀。

“请陛下解惑。”

“一部分原因确实是像太傅说的那样,董卓本就是凉州那边的人,熟悉战斗方法。二是这战争一起,为将为兵都有那么个九死三灾的,你说朕会让大将军去吗?还是会让皇甫嵩将军,或者周慎将军去?”刘辩开口道,意思很明显,希望董卓平乱的时候,战死沙场。

“可是总有侥幸,若是董卓胜了,陛下又要犒赏军士,又要抚恤万民,董卓又要嚣张跋扈了。”赵岐忿忿地道。

“胜了更好,凉州平定,朕就升董卓的官,让他来洛阳。若是他再推脱不来,朕就传召天下,共伐之。再一再二可以,再三再四可就不行了,先前两次召他入京,他不来,也没算他抗旨。可是这第三次了还不来,那就别怪朕了。”刘辩恶狠狠地说道。

“刀兵起时,必定四方动荡啊!”赵岐喟然一叹。

“老大人,这事你就别再管啦,朕已经和诸位大臣说好了,现在朕还有别的事情需要您老来办呢。”

“不知陛下说的是何事?臣定当为陛下竭尽全力办好。”

“老大人即刻回到蔡大人府上,收拾东西,离开洛阳。”

“离开洛阳?去哪?”

“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