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阳谋三国
3637000000022

第22章 一锅粥

事情已经超出了刘辩的预测,但是仍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刘辩没想到自己策划两地叛乱的同时,幽州那边鲜卑人又出了这档子事。刘辩也有点蒙,历史上不记得这个时候鲜卑发生什么****啊?难道是自己影响发生的?

刘辩想了一下也不知道原委,只好思考着怎么能继续实施自己的计划,然后如何处理这些事情。

朝堂上的人站在刘辩身后,许多人都听到了刘辩的那句话。“鲜卑人幽州作乱”。

所有人都懵了,这才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接二连三的收到边军战报,不是叛乱就是寇边,这大汉是怎么了。许多年老体衰的大臣一个不稳,差点摔在殿上,幸亏周围有人扶着,不然朝堂上都会发生命案。

大厦将倾啊!大厦将倾啊!

许多心怀汉室的老臣心里悲戚,涕泗横流,心中自觉愧对先帝。同时暗恨那些作乱的人,就不能消停一会吗?

刘辩望向殿外晦暗的天空,嘴角一丝苦笑,转过头怔怔的看着大将军何进,继而又扫了一下周围的人,轻轻拨开众人,走到殿内。

刘辩来到殿前的案几前,看着眼前的这些人。

有些人是自己的肱骨之臣,有些人是大汉的柱石,有些人则是蛀虫。所有大臣和名士,都起身围在刘辩身侧,他们知道刘辩有话要说,所以也没有人吭声,全都屏息敛气的观望。

“砰”的一声,刘辩跪下,摘掉自己头上的冠冕,一个叩首,然后起身,走向殿后。突然一口鲜血喷出,昏厥。

“陛下不可啊!”卢植最先反应过来,但是刚要叫住刘辩,刘辩就昏了过去。

“太医令,快叫太医令出来。”身在后面的何太后自然看到了刘辩,也不顾什么母仪天下,连忙奔到刘辩身侧,就像一个死了幼崽的母兽,凶猛噬人,咆哮着呼唤太医令。

“臣在,臣在。”太医令吉本在人群中左突右进,终于挤了出来。“快把陛下放到平稳地方,抬到殿后。”

“快点把陛下救好,不然哀家诛你九族。”何太后对吉太怒吼道,脸上满是泪痕。随后又是悲从中来口中哀嚎道:“吉卿,哀家求你了,哀家就这么一个孩子。”

“臣一定竭尽全力。”吉太说道。

众人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这下看皇帝吐血昏倒和何太后的这个样子,才发现这太后真的被刺激到了。丈夫先是一个月前死了,现在孩子也性命攸关,任谁也受不了。

太医令身后也站着一些掌管药物器具的官员,大臣们七手八脚的把刘辩抬到殿后。“快去取砭石来。”吉太连忙吩咐道,然后开始诊治。

殿前,诸位大臣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而在外围的大臣也没看到刘辩发生什么事情。许多外围的人乱哄哄的问周边的人,知不知道皇帝怎么了。

“肃静。”卢植大吼一声,震得周围人耳膜生疼。

“陛下年纪太小,接二连三听到噩耗,一时气血不畅,昏厥过去。太医令吉太的医术还是值得信赖的,请各位臣工保持安静,静等陛下醒来。”卢植语气一转,声音降低,但是所有人仍然能听到。“有话说等陛下醒了再说,不然就去廷尉的大牢里去议论。哼!”

各位官员不再言语,陆陆续续的坐下,众人的目光都在大将军何进和太傅卢植之间来回游移。想着太傅卢植今天居然这么刚戾。

“太傅,刚刚陛下把皇冠摘下,然后……是什么意思。”何苗小心翼翼地问道,许多人也都在猜测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卢植也是心中苦笑,因为他们计划的事情本来没有这一幕,他怎么会想到刘辩会这么做。卢植佝偻着身子,语气低沉的说道:“陛下自认为愧对先帝子民,要退位。”

“啊……”何苗一声惊呼,没想到事情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可是三公诸人都看到刘辩跪地弃冠的全过程,除了祭祀先祖和天地的时候,没见过皇帝下跪,更何况除冠。除了卢植说的那种理由,众人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借口说服自己。

司空刘弘满脸苦涩,暗骂自己无能,愧对列祖列宗。司空丁宫也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卢植,想从卢植脸上看出什么,却什么也没发现。

大将军何进和车骑将军何苗已经口不能言,不过心里瞬间就只剩下了一个念头,皇帝是一定不能让他退位的,哪怕做出什么违逆的事情。自己身为外戚,靠的不光是何太后,还有就是皇帝刘辩,若是现在刘辩禅位于别人,自己肯定不会掌握像现在这样的权势,弄不好还会步梁冀的后尘,身首异处。

想想,何进何苗兄弟就觉得脖子后面寒气直冒。

大臣们都在暗自思量,低头的有,闭目不言的也有,卢植看着“众生百态”,心中对那些什么态度都没有的人深表失望。“这就是‘忠臣’啊”!

殿内声音小了很多,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许多人都还在私底下议论纷纷。

刘辩从咬破舌尖,吐出那一口鲜血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对策,然后突然昏厥,被抬到了殿后。

刘辩身侧围了一圈人,除了太医令和诸多官员,还有何太后和十常侍等人。刘辩被吉本“诊治”了一番后,才堪堪睁开眼睛。

看到何太后那满是泪痕的脸颊,心中很是愧疚,“又让母亲担心了”。何太后最先发现刘辩醒来,抓住他的手,生怕一个不小心丢了自己的孩子。

“让母后担心了,是朕的过错。”刘辩“虚弱”的对何太后说道。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何太后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心里许多话突然又不知如何开口。

刘辩抓住旁边侍者的手,坐了起来。“把母后送回后宫吧,前殿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呢。”

“陛下,你的身体现在还不能处理政事,你还是静养吧。”吉太想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吉卿之言朕知道,但是外面那么乱,没了朕,谁去处理啊。毕常侍,你去送太后回宫。”刘辩对何太后身后的中常侍毕岚说道。

“哀家不回去,现在回去,心里仍是放心不下。很何况陛下身体还没好……”

随后刘辩费尽唇舌,说自己不过是短暂晕厥,没大碍了,又使眼色给吉本,让他帮助自己说好话。这才让何太后放心的回到后宫,然后在吴伉的搀扶下,重新来到崇德殿的龙椅上。

“凉州、并州、幽州三州之乱,让朕倍感压力,朕觉得这个皇帝还是让别人来做吧,朕刚刚继位一个月,天下就乱成这个样子,朕承受不住了。”刘辩看了一眼被吴伉放到案前的皇冠,眼里一点留恋之色都没有。虽然端坐着,但是脸上还是苍白没有血色。

“陛下不可啊!”殿下臣子全都跪地,疾呼不可,并且不住的叩首。

“三州之乱,是朕的罪责,朕自会下罪己诏,退位。”刘辩低声道。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不可……”

“陛下乃是大汉的皇帝,岂能因逆贼叛逆作乱就退位禅让?值此关头,陛下更应该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然后派兵平叛,而不是在这里做小女儿状的懦夫之举。”马日磾突然又道,直指刘辩的怯懦之举。

“这马大人可真敢说啊!”许多人都在心里暗道,这天不怕地不怕的习惯直追傅燮那个疯子。

“呃……”刘辩如同吃饭被噎住一样,不知说什么。过会才幽幽说道:“马大人,您想的太简单了。既然您把话说出来了,朕直说了吧。”

众人都侧耳倾听刘辩的下文。

刘辩哀叹一声,开口道:“有人不希望朕做皇帝。”

“陛下乃是大汉正统,谁敢质疑!”何进突然大声喝道,转头看向刘弘。

“对,陛下乃是大汉之主,名正言顺,谁敢质疑!”何苗也不落后,也是开口喝道。

“两位将军之言,朕都知道。但是诸位,三州同时叛乱,同时今日收到军报,难道真的只是巧合?朕自认为不是特别聪慧,但是这种事情朕还是看的清清楚楚的。”刘辩哀戚戚的看了何进和何苗一眼。

两人被刘辩看的,心中也是泛酸,皇帝是自己一手扶立上位的,哪能这么轻易的就让其退位,一咬牙,下定决心坚决不能由着皇帝的性子来。

群臣都大是惊讶,刘辩能说出这样的话,就算是没人指点,皇帝也是有些头脑的。不过大多数人都在想,若真的有人敢“谋国”到了这种地步,在大汉的西北、东北和北方同时鼓动策动****,这得是多大的力量才能做到的啊!真是“大手笔”!

“朝中有奸人。”

“就因为朝中有奸人,所以陛下才不能躲避,必须除奸祛邪,以正视听。若是陛下退位,岂不是正遂了奸人的心思,到时何人能扫清寰宇,振兴汉室。”崔烈在殿内一边,高声道。

“崔公所言甚是,陛下不能让奸人得逞,不然我巍巍大汉岂不是落在宵小手里。”蔡邕也在一边义愤填膺地说道。

“陛下切不能软弱,不然大汉岌岌可危啊!”

“陛下应多多启用贤人,臣推举让皇甫嵩将军前去西凉平叛。”

“陛下应该……”

下方之人都积极踊跃的建言献策。

“咳咳……可是谁是奸人啊?”刘辩茫然的问道。

“呃……”一句话把众人都问愣了。陛下不知道谁是奸人?想来也是,前几日刘辩大骂袁绍的事情老早就传播开来,陛下肯定不认为阉宦是奸佞。

众人都不再言语,一些胆小怕事的,再是阉宦走狗的人都畏首畏尾起来。朝堂陷入沉默。

“是阉宦。”何颙突然暴起,站起身来,直指着刘辩身侧站着的十常侍等人。“就是那些该死的阉宦,他们图财害命,蛊惑圣听,害死无数大臣名士,私吞了皇家无数财产。就是这些贪婪的吸血鬼,蛀虫,他们才是****的根源。”何颙沙哑这嗓子,怒吼着对刘辩说道。

仿佛是一座要喷发的火山,嚎叫着对刘辩说道。“臣请陛下诛杀宦官,若是陛下准许,臣愿身为一小卒,去西凉参军平叛。”说罢何颙就跪下来不住的磕头。

十常侍可算是受了无妄之灾,原本没自己什么事情,一下就被引火烧身了。

殿下除了宦官的亲近之人外,全部都指责张让等人,朝堂上唾沫直飞,声音越来越大,崇德殿已然乱成了一锅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