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阳谋三国
3637000000012

第12章 废董和敛财

“陛下好胸襟,不过现在臣等还是为陛下好好谋划谋划吧!”荀彧道。

“陛下的计划是好计划,只是能否全然按照陛下的意愿发生呢?”郭嘉问道。

“若问人心的把握,何人及得上志才奉孝你二人?有你二人足矣。”刘辩对二人夸赞一番,已然是将他们引为心腹。

“陛下切莫如此夸耀,不然我等该自满了”郭嘉嬉笑道。

刘辩闻言也不觉得郭嘉失礼,笑着说:“都说郭嘉奉孝是颍川浪子,放浪形骸而不拘小节,在朕面前也是真性情,如此甚好。不过朕可是实话实说的,你二人若是不行,那估计也就唯有一人能及得上你们了。”

“陛下言语中的‘他’是指何人?”徐庶奇道。

“武威贾诩,贾文和。”刘辩看了一眼徐庶,说道。

“陛下乃是世之明君,天下英雄贤才自当尽为陛下所驱驰。”荀彧不无感叹道。

“文若这是夸朕,还是夸自己啊?哈哈哈!”刘辩笑道。“这贾诩确有才能,对人心的把握与志才和奉孝相比也不遑多让,只是不知人在何处,最怕的就是在董卓那里啊!”

“说道董卓,陛下怎么就能肯定他一定会祸乱京师呢?”徐庶问道。徐庶本就长于军政,排兵布阵,对于人的把握还稍逊郭嘉等人一筹。

“你们都不了解董卓,可是朕了解啊!”刘辩叹道。继续说:“董卓是陇西临洮人,陇西那个地方靠近羌人胡族,他的性格不免也带有一些胡人的气息,据说他性格豪爽,但实际上则是放纵任性、粗野凶狠。董卓常与羌族首领交往,并且以羌兵起家,随即又随军打了几次胜仗,得了官职。但是打仗哪有不失败的?有输就有赢,黄巾蚁贼作乱的时候他镇压不利,后来就丢官了。人生悲惨莫过于大起大落,他心中自然有怨气。朝中的人自然知道他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都不敢起用他,可是羌族那里除了他没人能制得住,再说他手里有兵,韩遂马腾作乱的时候,只能用他,这才几年,他就又起来了。”

“这大汉是什么样子,你我都知道,董卓是粗鄙武夫,他会治国?但是若是他进了洛阳,他还会出去?董卓是个有野心的人,国家混乱,他自然是认为朝中有奸,他可是要成为‘周公’那样的人,这天下也必将被他颠覆。”刘辩冷嘲道。

“那陛下还要用他进洛阳?”徐庶问道。

“因为只有乱才能治。”戏忠突然插道。“所谓不乱不治,不破不立。《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如此,才能铲除弊政。不过陛下这局棋下的太大,让人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所以说,诸位可要陪朕下完这局大棋啊!”刘辩感叹道。

五人在明光殿里密谋了好久,然后刘辩委派了任务,众人才散去。

其实刘辩还是有些不放心,虽说历史上戏忠郭嘉徐庶三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且还是由荀彧带回来的,但是这忠心却是最难的。刘辩可没有自负到自己身上王霸之气大作,天下英豪纷纷来投的地步。但是想想又放心了,曹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己的胸襟难道还赶不上曹操?

再说四人都上了自己的船,就不怕他们跑掉,刘辩有好多种方法来掌控他们。

这就是御人之道。

第二日,刘辩又见了王越和他的弟子史阿,想到王越这位鼎鼎有名的剑神,心中很是激动。刘辩知道王越什么都好,但是最受不住的就是名利的诱惑,刘辩当即让王越做自己的首席剑术教师,并许诺他日让其扬名立万,他的徒弟史阿也随侍刘辩左右,充作护卫。二人得到荣华富贵的许诺,自然是当即效忠。如此一来,刘辩的安全又多了一些保证。

刘辩暗中小心翼翼的操作着,时间不觉已经到了五月份。虽说董太后已经迁居永安宫,但是何太后和董太后之间的矛盾依然很大。

前几日时,董太后又欲干政,为董重的势力增加一些砝码。何太后自然不能让她得逞,二人虽然没有恶语相向,但也是互相嘲讽诋毁。最后董太后说了一句:“汝今辀张,怙汝兄耶?当敕骠骑断何进头来。”然后怒气冲冲的走了。

恰逢那日何进正巧入宫,何太后心中怒气难消,便向何进诉苦。何太后又把董太后说的那句话转述给了何进,何进也是非常恼火,感觉若是再不处理董氏一党,自己这方力量必然衰弱。

何进安慰了一下何太后,然后回到大将军府,连招椽属商议此事。袁绍说:“董太后本是蕃妃入宫,按大汉制,不应该久居宫中,该是迁回封国的时候了。”

何进闻言大喜,又派人联系了三公府里的官员,定到后日上朝共同上奏这件事。而何进早也早有了参录尚书事的权力,批准此事自然是万无一失,顺畅万分。

后日上朝,何进和三公府的人禀奏了刘辩,刘辩看着面色铁青的董太后,心中叹了一口气,然后准许了这些人的奏章。董太后的宫人也扶着董太后回去收拾行装,返回河间。

散朝后,何进派人围住了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董重虽贵为外戚,却不掌兵,他见大势已去,只好于后堂喝毒酒自杀。董氏一族所做的准备还没来得及实现,就被连根拔起。至此洛阳明面上的势力只有何进一家了。

虽说表面上大汉已经稳定,皇帝继位,大将军和清流党人掌政,国祚可兴。可是许多人都知道,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料理,比如宫内残存的那些宦官。

张让等人虽然掌控着内宫的诸多事物,但是权势明显不如以前。十常侍等人毕竟经营了宫内十多年,哪里没有安插的眼线?虽然大臣们不允许他们上朝,但是许多宫外的事情他们也是知道的。

殿内,张让赵忠等人在里面秘密商议。

“张公叫我们来有什么事?”高望问道。

“还能是什么事,这不是明摆着嘛!最近我是愈加觉得不安了,大将军那里又有动静了!”赵忠道。

“不错!”十常侍以张让赵忠为首,张让接口道:“袁绍那群人又不老实了,竟然在图谋我等。”张让恨恨地说道,又面带无奈之色。

“这该如何是好啊!”段珪胆小,尖声问道。

“还能如何?求呗!求太后,求陛下,求大将军!能保住性命就好。”赵忠道。

“我等积攒数十年的财货,怎么舍得!”郭胜如同踩了尾巴的猫,叫道。

“你若是舍不得钱财,那就舍了自己的脑袋吧!”张让冷冷讽刺道,满脸的不屑。

郭胜闻言,眼睛一瞪,又萎了下去,不再言语。

十常侍在偏殿里匆匆见过后就各自回到自己的掌管宫殿,如今这个关头,哪还顾得了别人。

后来几日,何太后和刘辩的宫里总是出现十常侍的身影,十常侍拿着各种珍宝来进献,求得性命。刘辩那日见了来到自己宫里的高望,随即心生一计。刘辩私下对高望暗示说,貂蝉曾掌管貂蝉冠,对珍宝是甚是喜爱,自己为讨好貂蝉欢心,特别希望诸位能献一些奇珍异宝,并保证在大将军面前美言,保住他们的性命。高望闻言大喜,皇帝有要求就表明着他会护着自己,高望急忙退下,暗自传信十常侍诸人。不消几日,高望就带着三大箱各种奇珍异宝来献,刘辩又虚伪的夸赞了一番十常侍等人的忠诚,然后“笑纳”了那三箱珍宝。

当刘辩打开箱子的时候,也是被这三箱珠光宝气的宝贝晃花了眼睛。仔细看,才发现原来箱底还铺着两层黄金。刘辩暗道这下发了,派吴伉带着这些东西去了唐氏寝宫。

“陛下这是做什么?”貂蝉因为何太后的原因,没有被直接封妃,此时仍称为任氏,独刘辩称其为貂蝉。恰巧此时貂蝉在唐氏宫中,见人搬着三个大箱子,疑惑的问道。

“这些是朕的粮草。”刘辩笑道。也不管二人的表情,命人抬到里面。

随后刘辩和唐氏与貂蝉嬉闹了一番,到中午时,吴伉来到殿内,说荀彧有事来报,刘辩闻言,向两人道了声别,随吴伉走去。

虽说荀彧、郭嘉、戏忠和徐庶四人被刘辩视为心腹,却没有委派官职,而荀彧则依然担任守宫令。

刘辩不一会就来到往日和荀彧等人密谈的明光殿内,见郭嘉和荀彧在殿内,脸上登时露出喜色。

“奉孝回来了!”刘辩快步走到郭嘉面前,仔细打量了一下郭嘉。

“郭嘉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郭嘉见刘辩急不可耐的样子,心生感动,连忙道。

“奉孝辛苦了,这凉州一去十数日,却是瘦了许多,想是颠簸所致,呆会朕让吴伉送些补品给你。”刘辩道。

“谢陛下。”郭嘉也不拒绝推诿,躬身拜谢。

“朕今日可是双喜临门啊。”

“陛下有何喜,与臣等说说啊。”荀彧看刘辩那个样子,也是心有所感,连忙问道。

“一喜是奉孝回来,那件事情定能马到成功。二喜是朕今日收了三箱财货。”刘辩说道。

“何人所献财货?”荀彧随口一问。

“怕是十常侍吧!”郭嘉轻声一笑道。

“奉孝刚回来,就知道这洛阳的事情啦?不错,确实是他们,这些阉人是要以钱财买命了。”刘辩脸上含笑,甚是开心。

“三箱财货虽多,却还是不够啊,我等给陛下想个敛财的法吧?”郭嘉笑道。

“奉孝快快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