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和谐团队
3623100000028

第28章 把同级看成伙伴(1)

——团队亲和力的谐音

凡事三思而行,遇事保持冷静。把同级看成伙伴,努力解除一切和同事的心理距离。尝试用欣赏换取欣赏,发自内心地赞美同级。同级之间不要自我吹嘘,更不要在同级中拉帮结派。

三思而行,保持冷静

在同级之间,“听风就是雨”,不仅伤害感情,影响团结,而且也会孤立自己,影响工作。对此不可视之为“小事”。

遇事三思而后行。多问几个为什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注意克服猜疑心理。猜疑心理人皆有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种心理与某些传闻结合,最容易促成“听风就是雨”。

注意警惕“第三者”。据说一次有个人向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讲诉一件事,对方刚开口,苏格拉底反问道:“你要告诉我的话是真的吗?”对方回答:“那倒不,是我听人说的。”苏格拉底又追问:“它是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我知道了是否能防止贻害他人?”回答是否定的。这时,苏格拉底接着说:“那么好了!让我们把这件事忘掉吧!人生有那么多知道的事情了。”苏格拉底的这种作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同级之间出现了“听风就是雨”,除了与本人的修养有关外,还与“第三者”的“添油加醋”拨弄是非有关。对此就应特别注意。

每个单位都会有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总有几个乐于传播流言的人。面对各类口舌的原则是:不要加入这个队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别人传播时,一笑置之。平时不要打听单位的机密和同级的隐私。如果不爱打探,只要有流言出现,他便是第一个不受怀疑的人。

不论多么值得信赖的同级,当涉及个人利益以致必须取舍的时候,同级也会变成敌人,在同级面前批评上级管理者,或说上级管理者坏话,这是自丢把柄给别人的愚蠢做法。

当别的同级批评上级管理者时,切不可随声附和,可以哼哼哈哈敷衍过去,或岔开话题,不要当“同案犯”。更何况,谁又知道他是否在套你呢?

若你的上级管理者想利用这种关系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你目前的力量还抵制不了这种不良现象,你就得暂时先避开他们。

如果他是高你一级的同级,他拉帮结派、制造矛盾对你无益也无害,纵然你从心里瞧不起他,但不必表露出来,可适当地与他搞好关系。如果他与你同级你就得千万小心,不可与他为敌,平时见面笑脸相迎,和和气气,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你有意孤立他,或者想找他的麻烦,他就很可能把你拿来当作他往上爬的垫脚石。倘若他是你的部下,你一定要冷静地对待他的阿谀奉承,看清楚他到底居心何在。

解除一切心理距离的钥匙

所谓城府较深的人,指的是那种不愿让别人轻易了解其心思,或知道其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而总是通过各种方式保护自己,深藏不露。

与这样的同级打交道共事,常常是很难沟通的。

一般来说,城府深的人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他可能是一位工于心计的人。这种同级为了在与别人打交道时获得主动,或者也出于某种目的,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而把自己保护起来,而且,他还希望自己更多地了解对方,从而在各种矛盾关系中周旋,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其次,他也可能是一位曾经受过挫折和打击,并受到过强烈的敌视,从而对自己采取更多的保护。再次,他可能对某些事情缺乏了解,拿不出有价值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从而以未置可否的方式,含糊其辞的语气与人交往,并装出一种城府很深的样子。

与城府深的同级相处的技巧是:

对第一种人,应该有所防范,警惕不要为之所利用,并成为他的工具,不让他完全得知自己的底细。

对第二种人,则不要有什么太高的期望,也不必要求他提供某种看法或判断。

总之,对那些城府较深的同级如果不得不与之打交道,则应该对他们加以区分,看其属于哪一种人,然后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

纽约的马丁·里德尔顿,是一位以雄辩而盛名远扬的著名律师。他也曾很清楚地说明过这个道理:“如果不能让与我们交谈的人产生兴趣,或者不能折服他,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不能从对方的观点去考虑这个话题的缘故。”

凡是曾经有过一些推销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主意或计划的成功与否,不单单是依靠那个主意或计划本身的性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看你将这个主意或计划展现给别人时的态度。

当威尔逊总统为组织国际联盟而到欧洲各国游说的时候,豪斯上校曾经以这方面的一个小主意帮助威尔逊说服了法国政府。在威尔逊总统与那位绰号“法国老虎”的克莱门索会晤前10分钟,豪斯向威尔逊贡献了一个虽然微不足道但是非常聪明的主意。他劝威尔逊总统以谈论海洋自由问题开始他们之间的谈话,作为劝法国加入国际联盟的方法,因为这个问题显然是法国当时所急需解决而又与国际联盟有密切关系的事情。

果然,克莱门索听了之后非常动心——后来,他终于成为国际联盟这个主张的忠实的拥护者。

正是因为威尔逊告诉他国际联盟如何能够满足他的某种需要,借此把他的计划接合到克莱门索的观点上,才使他的计划得以顺利地见售于那位“法国老虎”。

别人的观点!这就是破解一切个人权力的钥匙。然而,我们却常常不能运用这一法宝,仅仅是因为我们常常忘记了去思考。

譬如,在出席一个集会前,我们是否常常考虑过,我们应该说些什么,我们的意见是否是顺着对方的兴趣来表达的,是否能够触及到对方最急切的需要呢?在向上级管理者汇报之前,在与一个客户见面之前,在与一个同级交谈之前,在召见一个下属之前,我们中究竟有多少人替这些人真正考虑过呢?多纳姆说,有一次,一位很能干的推销员曾经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在拜访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我们不知道该对他说些什么话,也没有想过(从我所知道的他的兴趣与思想中去观察)对我们的话他会怎样回答,就直接冲到他的办公室去,这种做法是十分愚蠢的,与其这样莽撞,还不如在他办公室外徘徊两个小时后再去敲门。”

用欣赏换取欣赏

卢梭说过:“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礼物对别人都有更多的实际利益。”

“数年前”,布莱思说道:“在西班牙战争爆发之前,我在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街上碰到了一位著名的国会议员。他刚从白宫出来。他踏着大步,帽子稍微向左边斜了一点,他很欢快地挥着手杖,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

“法官大人,”我说,“今天你似乎很高兴”。

“不错,同级,确实如此。我刚才在白宫里见到了总统。他用手臂勾着我的肩膀对我说道:‘老兄,在所有人中间,这次要全靠你的帮忙去打胜仗了。’我从前曾经在许多事情上反对过他,但是,现在我拥护他了。他还要仰赖我呢。”

“和他短短地聊了几句后,我和他分手了,心里对麦金利总统交结同级的本领由衷地佩服。我知道麦金利总统同样还仰赖着许多别的人,也取得了同样的效果,这使得大家一起帮助他获得了胜利。”

很少有人能够比麦金利总统更懂得如何去获得别人的友谊与合作了。

钱瑟里·迪皮尤就曾经提到:“他有一个策略,就是邀请一个人去参加一个私人聚会,他能使你感觉到它的秘密性,感觉到他对你的意见及评断的信任,这是最能恭维你的方法。”

人称“大器晚成”的国画家齐白石老人,出身于湖南湘潭的一个贫农家庭。由于生活所迫,他早年只能在砍柴、放牛和农田劳动中学习绘画和雕刻。他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曾创作了无数美术作品,但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些作品的价值。因此,当齐白石50多岁定居北京时,仍以街头卖画、篆刻为生。不少名士、行家依然对他冷眼相看,有的还不时发出讥讽之声。

时任北平国立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先生,早已大名鼎鼎。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文人骚客,争相和他交往,向他索取真迹。但徐悲鸿生性坦荡、朴实,一心想着画坛事业。他凡事分外留心,随时在发掘和培养绘画人才。

1949年,画界名流在北京组织了一个国画展览会。展厅显要处,挂满了名家画轴,琳琅满目,观者如堵。看其标价,少则百元,多则数千元。而同时在一个僻静的角落,挂着一幅立轴小图,图上是一对小虾。看其标价,仅仅八元。对当时习惯于以价钱论价值的人们来说,这幅小虾图显然是令人不屑一顾的。

一天,徐悲鸿前来参观画展。他很快地浏览了那些显要处的作品,便到僻静处的画丛中认真看起来。当他看到那幅小虾图,顿时兴趣盎然。只见虾体透明,似潜水中;长须在晃,尾巴在动。他不由得躬下身来,目不转睛地对着小虾端详起来。又发现作者不但把虾画得逼真,而且笔法娴熟,颇有功底。于是他找来工作人员,在齐白石虾图下面挂了一个红纸条,上写“徐悲鸿院长定”。纸条一挂出,人们纷纷前去观看,一时议论声、赞扬声、感叹声四起,齐白石和小虾图顿时成了展厅中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