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很喜欢小号手,看他才智非凡,便将公主嫁给了他。从此,小号手和公主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国王又下了一道命令,请全国的人都来听小号手吹号,让所有人都来品味号声中的忧伤。日复一日,小号手不断地吹奏、不断地讲述,人们不断地倾听。只要那号声一响,人们便聚拢来默默地听着。就这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号手的号声已经变得不那么忧伤哀痛,而开始变得欢快、嘹亮,变得生机勃勃了。
《圣经》说:“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是怎么长大的。它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就是所罗门最荣华的时候,他穿戴的也不如这一朵花呢。”我们每个人,都该向那野地里的百合花学习。
一个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剥夺,惟有一样东西无法被剥夺,那就是意志的力量,它可以把一朵花变成一座花园,也可以把一滴水变成一股清泉。
小提琴家帕格尼也是一位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
他首先是一位苦难者。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差点让他进入棺材。7岁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46岁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牙齿。牙病刚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他仅活到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死后尸体也备受磨难,先后搬迁了8次。
他不但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欧洲和世界,而且发展了指挥艺术,创作出《随想曲》、《无穷动》、《女妖舞》和6部小提琴协奏曲及许多吉他演奏曲。
几乎欧洲所有文学艺术大师如大仲马、巴尔扎克、肖邦、司汤达等都听过他演奏并为之激动。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
时运有盛有衰
事情有利有弊,物种有生有死,人的时运有盛有衰。
古代的埃及人在观察自然宇宙后,得到一个结论:宇宙的过程是一种循环,所以时间在埃及人的眼中,并非是直线呈现的。每当天狼星出现在东南方的夜空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泛滥,作物季就揭开序幕了,这个过程从未间断过。
这一来好像将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很宿命、很悲观,但千万可别这么思考!虽然大方向是如此进行,但在其过程中的却是无可捉摸的,否则人类的历史岂不一直在重演?明日岂不同于今日?这只是让人知道、所有的事物并非仅是单面向的,必定都可由两种角度去观察!
如同太极图一样,一个圆内,一头的起始或兴盛,必接续着另一部分的消逝。人的一生,有高峰也有低谷,有快乐就会有悲伤,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要学着去面临各种不同的状态。如何才能让自己不会随着高低潮而浮沉?那就是要洞悉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其双面性的可能,先预设他(它)们的正反结果后,人的心情就不会太受影响了。
有些人处事是单向性的,不是太乐观,就是太悲观,这都是思考不够周全的缘故。若是诸位都明了这层道理,那遇上再困难的逆境,只要告诉自己:“没有比现在更差的了!”一定会顺利度过的。
笑到最后
笑对逆境的人,就能笑到最后。
在逆境中,人们能学会如何思考;在逆境中,在遭受失败和挫折后,人们能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些思考和教训都能为前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往今来,经过失败、努力,再失败、再努力,不断在逆境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为了发明电灯,爱迪生曾经历了1.7万次失败,终于获得了成功。正是他把每一次失败都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才拥有了今天的光明。
斯托夫人的优秀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原型乔·赛亚·亨森原是一名黑奴,他历尽了曲折道路、战胜了重重逆境,终于获得了人生自由和经营上的成功。坎特伯雷主教问他:“先生,你是从什么大学毕业的?”亨森回答道:“逆境大学。”
“逆境大学”,多么铿锵有力的回答,多么意味深长的话语,这就是强者的声音。强者总是将挫折当成人生最好的教材,不断地学习来充实完善自己。
面对逆境,如果选择了放弃,也就选择了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些人虽然也曾经努力过,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在前进的路途中他们遭遇了困难,他们厌倦了漫长得看起来没有尽头的征途,于是他们停下来,寻找一个港湾,在那儿躲避风浪。
没有什么比半途而废和丧失希望对未来的威胁更大。放弃和丧失希望不仅不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而且还会让我们在未来陷入更大的困境。
美国的《成功》杂志每年都会报道当年最伟大的东山再起者和创业者。他们的传奇经历有一个相同的部分,那就是在遇到强大的困难和逆境时,他们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从不轻言放弃。
无独有偶,在对上千个保险公司众多代理人长达5年的研究中发现,对待逆境的态度,在许多方面决定了一个保险经纪人能否成功。乐观的销售人员卖出的保险单要比悲观的销售人员多88%——尽管他们的才华差不多。
对于企业家,不可能完全处于一种无任何压力的工作状态。即使工作再顺利,事业再发达,他也要时刻考虑到企业的兴衰,要管理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分配、工作情况,还要妥善处理属下的各种情绪和许多棘手的问题。干企业的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企业本身的风险性,激烈的竞争,机会的得失等这些外部的工作压力已相当大,而企业内部要管理一哨人马,又会常常遭到属下的不满和反抗。对于属下的不平必须去说服劝解。对一些态度恶劣、情绪多变的属下要努力纠正。而有时更要为一些无事生非、爱惹麻烦的属下大伤脑筋。面临这些事情,如果不能维持自身心理安定,往往会造成心理紧张,烦躁不安,引起心理疲劳。
有些商家外表看起来很镇定,但内心往往不能保持平衡。他们对工作上的失误过度自责或抱怨在心。他们为属下的不服而愤怒。他们为一些麻烦、纠纷而丧气,他们为一次小的失败而失望。所有的雄心壮志倾刻一扫而光。这样的人是不适宜做企业的。因为他们在自我敌对情绪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还有什么能力去领导别人排除万难?
干事业的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压力也许会毁灭人的思维和整个的工作效率,但它也可以变成一股强劲的动力。只要你具备了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成熟的心理素养,始终保持心理的平衡。怀着一种“天塌下来当被盖”的大将气度来包容对待一切,平衡了心理也就缓解了自身的压力,才能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去对付外界的压力。
善败者不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力是较量取胜的资本,当因实力不足落于劣势时,采取退让的后发制人的方法,无疑是智者的举措。但是忍辱负重后应该奋发图强,否则,退让就达不到反败为胜的目的。
忍辱负重后发制人
20世纪20年代,在旧天津的同一条街上,有两家老字号的药店,一个名叫济世堂,一个名叫万寿药店。本来它们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谁知到了30年代初,刘可发继承父业,做了万寿药店的老板。他从价格、品种等方面对济世堂药店展开了全面的攻势,势在挤跨“济世堂”。
在万寿药店组织的大攻势下,“济世堂”经营每况愈下,终于宣告停业。万寿药店大获全胜,自然趾高气扬,打算大干一场,称雄天津卫。
但是,事实上“济世堂”并未到非关门不可的地步,凭实力,它完全可以再与“万寿”较量一番。但“济世堂”的老板没有那样做,他没有直接对“万寿”那夺人的锋芒应战,而是避开“万寿”的正面进攻,自己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迎接挑战。
不能同“万寿”同街经营,走远一点总可以吧?不久,“济世堂”在远离“万寿”的一条街上重新开张了,但铺面已比原来的门面逊色多了,昔日大药店的气派已经荡然无存。消息传到“万寿”刘老板的耳朵里,他当然禁不住喜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