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
3622700000007

第7章 每个孩子都是亟待发展的天才(1)

生活和灵感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荷马只有在幼年时期倾心自然山水和神庙建筑、长大后风餐露宿、足迹走遍全希腊大地、广泛收集民间故事的基础上,非凡的想象能力与伟大的创造才华才能凝结成不朽的史诗。

潜在的天才群

婴儿出生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时间,他就学会了语言,到3岁或4岁,他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位能手了。每个孩子一出世,除非他有严重的脑损伤,否则就是一位亟待发展的天才。

科学研究证明,事物进入大脑的途径只有五条,即通过五个感觉通道: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很明显,幼儿通过所有这些通道进行学习,他们每天都在学习。他们喜欢试验、喜欢创造、喜欢探究事物,而且乐于接受挑战,并能够模仿成人或比他大一点的儿童。

家长的任务,正是积极鼓励孩子们利用这些通道接收新鲜事物。英国快速学习的先驱科林·罗斯说:“对人的一生来说都是这样: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学习者,那么你就真的有可能变成一个糟糕的学习者。”然而,真正的问题是那样的思考方式是怎样形成的。美国研究这类问题的学者给出这样的统计结果:大部分孩子从很小年纪起,每获得一个积极的鼓励,至少会收到六个消极的评价,诸如“不要做这个”或“你没有做好”。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研究还表明,对每个孩子来说,生长在一个良好、充实的环境中是很重要的。加利福尼亚伯克莱科学家多年来用白鼠做实验,并以鼠脑发育情况与人脑作比较。“很简单,”玛丽安·黛尔蒙德教授说,“我们发现,白鼠从出生起,其主要的脑表层已有了全部神经细胞,相互连接的树突开始生长,第一个月生长得较多较快,然后开始下降。”

“如果把白鼠放在良好、充实的环境里,我们能使树突保持增长的势头,相反,如果把它们放在单调贫乏的环境里,树突的生长会快速下降。”

“在布置较好的笼子里,白鼠生活在一起,并可以接触到玩具,有梯子、轮子和其他玩物,它们可以攀爬,可以探究、摆弄那些玩具。然后,把这些白鼠与那些放在贫乏环境里的白鼠做比较(贫乏环境里没有玩具,没有白鼠与玩具的相互作用),结果很简单:玩具丰富的环境里,白鼠脑细胞的大小及树突的数目大幅度增加,而在没有玩具的贫乏环境里,情形正好相反。”

试验者还对白鼠做了一个“智力测验”:它们被放进迷宫,寻找在迷宫某一角落里的食物,结果从良好环境里出来的白鼠可以很容易找到食物,而另一组则不能。

很简单,人脑细胞和白鼠脑细胞一样,要经常接受刺激——“它的生长来源于刺激”。这并不意味着应把婴儿的家变成正规的课堂。事实上,婴幼儿是通过玩耍与探索而学习的,而正规的课堂则需要重新设计。

三岁看老

孩提时代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

所以,从“早”字出发,在孩子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候,也就是在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一般都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每当读到这句名言的时候,总是使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们之所以在这里引用这句诗,就是希望每一个充满信心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首先抓住一个“早”字。

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很多关于“早”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关于如何对待小错误的问题上,这方面的格言显得特别多:

“小时不补,大了要一尺五”

说的就是如果衣服破了,刚开一个小口的时候不赶快缝补,破的地方大了就要一尺五寸了。这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述道理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句格言在中国的知名度是很高的,意思也很清楚,小小的蚂蚁就可能毁坏千里长堤,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

发掘孩子的潜力,开发孩子的智力,早已成了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于是很多父母起早贪黑,夜以继日,想让孩子在一天早晨就成为“人物”。“性急吃不了热汤元”,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都是不会讨好的。无数实践证明,培养孩子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希望“速成”。

很多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思想认识是提高了,信心是充足了,经常干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有些父母认为,所谓“早”,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比如唱歌、跳舞、英语、绘画、提琴、运动等。在这些父母的心目中,他们的孩子是无所不能的,他们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正如人们常说的“孩子是自己的好”,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科学家、音乐家、舞蹈家、世界冠军等。

全力打造全才,正在训练能够让自己引以为自豪的“超天才”,这样的做法,肯定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一定会使父母感到灰心。

对孩子进行教育,总的原则就是“宜早不宜迟”。比如说首先就进行胎教,让未来的孩子在娘胎内就得到很好的训练。再比如说,孩子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否则“三天孩子娘惯坏”——刚生下来的孩子容易被父母娇生惯养,以后再要教育就很困难。基于这种原因,孩子刚一出生就应该进行有效的教育,特别是要在听觉、视觉、触觉方面开发孩子的潜能,这样就可能给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童年本来属于大自然

人类的童年本来就属于大自然。应该经常带孩子去郊野,去农村,观察各种家禽动物,观赏迷人的自然风光。与此同时,父母经常给孩子讲一些童话故事,与孩子做一些童话游戏,这样也可以逐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培养良好的意志和道德。

花草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用自己的眼睛赏花是用心灵的窗户进行心理按摩的好方法。一个人置身在花木之中,以花为伴,与花交友,一般都会使人心旷神怡,身轻气爽,忘记心中的不快。孩子忧愁的时候,不妨带他去公园等有花的地方排泄一下。

这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一种弥补。

因为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已经忘却了大自然这本好“书”,忘记了大自然是广阔的多姿多彩的生动课堂。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违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

贪睡的鸟儿有虫吃

让孩子睡好觉,不仅使父母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人们经常用“贪吃贪睡不干活”来责骂那些懒惰的人,好像睡觉是一件坏事似的。

甚至在科学上也存在这种偏见:科学家对睡眠的机制与睡眠缺乏的严重后果研究得很多,但对人们为什么需要睡眠,睡眠有那些正面的好处却知道得很少。直到最近,美国研究人员才发现,

睡眠其实对于动物大脑的早期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在幼猫发育的关键时期,睡眠极大地促进了大脑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他们将实验猫分成两组,然后让其中一组的实验猫睡眠6个小时,另一组实验猫则不让睡觉。结果发现,前一组实验猫大脑内部发生变化的数量是另外一组的两倍。

科学研究表明,在大脑早期发育中,大脑发生变化的能力即神经细胞的成长与相互之间联系的增强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提出了有力的证据,表明睡眠的功能之一就是巩固清醒时的经历对于大脑皮层可塑性的影响,将记忆长期储存起来。

可见,适度睡觉是健康的保证,更是大脑健康的保证。这一点对成人如此,对少年儿童更是如此。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应该根据科学的规律和孩子的具体情况,为孩子制定一个睡觉的时间表,以便保证孩子能够得到足够的睡眠时间,而且这个时间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改变,即使遇到特殊情况也要坚持。例如,当家里面来了客人,或者是正逢节日等情况,父母们往往会允许孩子多呆会儿。这是应该力求避免的。因为睡觉时间越明确,孩子就越容易按时去睡觉。

情境中的智慧

情境教育不仅可以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心理场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其首先是一些专家针对学校教育而提出来的,后来我们发现,这种教育方法所主张的东西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完全实用的。

情境教育的原理是这样的:

人能够在活动中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在这种和谐统一中,人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这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就是指一个富有情趣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空间,因此,这种环境教育之“情境”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

情境教育根据教育教学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针对儿童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儿童的感官。当儿童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并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迅速地对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

这种最佳的心理驱动正是挖掘人类潜在能力的重要通道。

以兴奋的情绪、热切的主动性、勃勃的生机,去激励、唤醒、鼓舞孩子,殷切地期待孩子,坚信孩子一定会成功,才是真实的引导儿童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因为孩子会从父母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会转化成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孩子情不自禁地从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映像中进行检索,并加以沟通组合、迭加,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每到此时,父母再给予热情的称赞,使孩子体验到自信,感受动脑的快乐、幸福,在这经常的期盼激励中,儿童的内心会形成激发自我潜在智慧的心理倾向。

情境教学追求的不仅是在审美的乐趣中让孩子有情有趣地感知教材,而且还要在此过程中,竭力发展孩子的创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