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
3622700000005

第5章 智慧整合知识(1)

智慧之所以能整合知识,是因为智慧高于知识。小天才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往往能后来居上,就是由于他在淘气、不守纪律、学习差中所蕴含的灵活性思维能力强——智慧高的缘故。

智慧才是知识的源泉

知识是已成型的认识,认识是末成型的知识。认识有两种: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通过感官进行,理性认识通过思维进行。我们把正进行思维的理性认识,称为思想,思想虽然是末成型的知识,然而是制造成型知识的加工厂。从人类认识史来看,应该是先有思想,后有知识。个体认识过程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缩影,按道理也是先有思想再有知识。先得到学位、再去发明创造,创新已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王充在《论衡·量知篇》中说:

“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

黑格尔在《美学》中曾经提到: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犹太人认为:

“经商成功的秘诀,在于学问、知识和能力。”

虽然知识是财富的源泉,它能使贫乏的土地获得丰收,并能给无望的市场带来生机,而愚昧会使人丧失已获得的一切,但是,一个人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自己的智慧,因为只有智慧才能使自己真正地得到财富。

“印度的盖茨”普列姆吉,位列2001年度《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第42名,个人拥有财富69亿美元。普列姆吉1946年出生于印度,早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79年进入计算机产业,经过努力并依靠自己的智慧,被人们看做是印度的骄傲。普列姆吉认为:“一个人的致富成功,固然离不开知识,但没有智慧的知识是苍白无力的。”普列姆吉成功致富的智慧是:很早就预见到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潜力并把握住了机遇。1979年,IBM被逐出印度,他认为时机到了,迅速进入计算机产业,积极地迎接新技术的挑战。另外,他还能不断地修正致富的目标。

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能“死读书”,光拥有死知识而不能活学活用是肯定不会有出息的。必须要逐步地让孩子掌握致富的智慧。

胡思乱想是智慧的源泉

好奇心是最值得夸奖的东西。因为如果孩子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敲开成功之门就不远了。

好奇心是人类最宝贵的天性之一。

许多中国的父母往往把孩子这种宝贵的品质当作不听话的表现,把孩子的寻根究底认为是钻牛角尖。

有个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自己还拟了一个标题:《苍蝇是从哪里来的》。小作者在这篇百字短文中说:他有一次摘下一个花朵,看见里面有许多小小的苍蝇,所以他认为苍蝇是从花里钻出来的。老师对这篇作文大加赞赏,这个小学生受到了鼓励,在后来的学习中勇于探索,成了一个很优秀的学生。

但是大部分“胡思乱想”的儿童却不能像这个小作者这样幸运了。即使在目前,很多人往往将这种作文视作胡思乱想,因为很多中国的父母是不懂得这种“古怪”的想法的宝贵之处的。

而在西方国家,这却是受到高度重视的。

中国的一个教育考察队去美国考察,看到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正在画画。有个孩子给苹果涂上了蓝色,老师夸奖了这个孩子。

我们的专家问:“孩子把苹果的颜色涂错了,你不纠正,反而夸奖?”

老师说:“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只要完成任务就是好样的。你不觉得孩子的苹果画得不错吗?至于苹果涂成了蓝色,当孩子吃苹果的时候不就知道了吗?何必在这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故事被带回中国后,很多人都从中得到这样的认识:西方的教育在鼓励孩子的创造性这方面比中国强,不少中国父母在这一点就不如外国人。

学在问中

每一个“为什么”都是孩子对事物的缘由或目的想象,每一个“怎么样”都是孩子对事物发展过程与机理的思考。

有条件的话,父母可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亲身体验的机会,如在节假日带孩子去旅游,让孩子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在睡觉前,父母可以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让他们看一些画册、儿童读物等,并从中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眼界更开阔。

在更多的空闲时间里,还可以利用游戏让孩子自己寻求答案。孩子是在游戏中长大,也是在游戏中满足求知欲的。当他们热衷于游戏活动时,父母应尽量帮助他们,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去做,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弄脏衣服而约束他们。

在游戏之前,还可以给孩子介绍各种工具、材料的用法,并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宜的精神环境,运用童话这一艺术形式,是幼儿早期教育中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很好地鼓励孩子提问、帮助孩子思考。

聪明的不一定听话

有一定的执著,才可能有一定的创造力。

父母都有一个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聪明、听话。可是:

聪明的并不一定听话,听话的不一定聪明。

教师也有这样的经验,尤其是小学、中学老师,喜欢自己的学生听话,少给自己找麻烦,可是他们更清楚,过多地要求听话就会妨碍儿童的智力发展。

由于父母和老师都喜欢孩子听话,所以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不同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的孩子通常不受欢迎。

聪明的父母不是这样。有一个小学教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具有启发性。

一次,这位教师去一年级上数学课,她问:“一棵树上站着三只小鸟,一个孩子用弹弓打掉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手说:“一只也没有了,树上是零只。”

而一个平常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却举手说:“三减一等于二,树上应该还有两只。”

这个孩子的回答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因为这种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不少孩子在幼儿园就练习过了。

可是那个孩子却固执地说:“就是两只嘛!”

于是这位教师说:“打掉的虽然是一只,但是弹弓一响,其他的两只就飞走了。”

这样才结束了那场争论。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觉得那位同学很值得称赞,因为他能不为多数人的意见所左右,而有自己的主见,不怕被人耻笑,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少年时代很少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而爱独立摸索研究事物,在学校里他曾被讥讽为“乡巴佬”;发明“相对论”的爱因斯坦的座右铭之一就是“从他人的意见中独立出来”。

这两个大科学家的发明和创见,正是因为他们能够独排众议、独立思索的结果。

一个人只有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才能肯定自己的生存目的,并能为达到目的而努力。当然,在孩子这样做时,也不应排斥向父母请教,不应排斥父母的教导与提醒。

想象比拥有百万家财还重要

靠想象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例子不胜枚举。

不会想象的人不懂得真正的幸福。

贝鲁泰斯曾说过:

“想象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象,人生只不过是一堆骸骨。”

斯特娜夫人也持同样的看法,她说:

没有风趣的人干什么都只论事实,排斥想象。他们甚至把圣诞老人和仙女从家里撵走。他们的这种干巴巴的生活态度也传染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他们认为违反事实的传说和不合情理的儿歌等对孩子有害无益,他们更不懂得传说和儿歌能够陶冶孩子的品德。事实上,即使是大人的生活,没有想象也是无趣的,何况孩子们。因此,从家庭里撵走圣诞老人和仙女,就如同撵走伴侣和抛弃玩具一样,对孩子来说是残酷无情的。

孩子们之所以懂得爱惜鸟兽,并具备了有关道德的一些初步知识,从小就立志要具有远大的理想等,都是受传说和儿歌的影响所致。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想象力得不到发展,他非但不能成为诗人、小说家、雕刻家、画家,而且也成不了建筑家、科学家、法律学家、数学家。有人认为当数学家和科学家用不着想象,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想象对于任何人都是必要的。发明家发明机械、学者发现真理、建筑学家设计建筑物时都离不开想象。拿破仑曾说过:“想象支配着整个世界。”这确实是至理名言。拿破仑的话也源于自己的行动,他在战争中所制定的战略战术及其宏伟规划都是想象的产物。

福尔敦在发明汽船之前,首先就是通过想象的眼睛看见了在大洋里航行的汽船;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也是用想象的眼睛看见了在空中飞翔的飞机;马可尼在发明无线电之前,首先用想象的眼睛看见了远隔千里通信的情景。他们就是这样发明了汽船、飞机和无线电的。拉裴尔能画出美妙的图画,爱迪生能有惊人的发明,也都是想象的结果。

玩物开智

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且他们能通过玩这种方式来了解世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发展起来。

生活和灵感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荷马只有在幼年时期倾心自然山水和神庙建筑、长大后风餐露宿、足迹走遍全希腊大地、广泛收集民间故事的基础上,非凡的想象能力与伟大的创造才华才能凝结成不朽的史诗。

孩子对玩这件事很感兴趣,有些父母则对孩子的玩乐持不赞同的态度。中国的父母一般都是不鼓励孩子玩的,因为害怕他们“玩物丧志”,连具有开明思想的鲁迅先生早期的时候也逃不了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不过鲁迅最终还是后悔他弄坏了弟弟的风筝。

然而,直到今天许多中国的父母依然对儿童的玩持有不赞同的态度。

而西方人的观念是相当开明的。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费曼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费曼在理论物理界有崇高威望,曾参加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并以在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方面的开拓性研究成就获得诺贝尔奖金。

然而,据这位科学家所说,最令他感到得意的并不是这些荣誉,而是他一生中率性而为的那些恶作剧和充满孩子气的智慧游戏。

费曼从小对科学很有兴趣,认为探索周围的一切非常好玩。11岁时,他就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地下室里的一个小角落,一个装上间隔的旧木箱,一个电热盘,一个蓄电池,一个自制的灯座,等等。就是用这些简单的设备,费曼学会了电路的并联和串联,学会了如何让每个灯泡渐次慢慢地亮起来,他后来说:“那情形真是美极了。”

他还经常为邻近的孩子表演魔术——各种利用化学原理的魔术,比如把酒变成水等等。他还经常和小朋友发明各种戏法,玩得非常开心。

这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是“儿童乐园”,因为实验对他是一种游戏。谁能说这种玩乐和游戏不正是培养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温床呢?

想象在拆解中飞翔

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以替别人放羊来维持生计。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一群大雁呜叫着从他们的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飞得比大雁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咱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瞅着父亲。

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牧羊人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飞到想去的地方。”儿子们牢记着父亲的话,并一直不断地努力,等他们长大以后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飞的信念激励着莱特兄弟不断努力,终于发明了飞机,实现了飞的愿望。

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村海滩上,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引擎的飞机成功地飞上了天。它的发明者就是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

弥尔顿先生知道这两个儿子非常喜欢机械,于是常在外出回来时给他俩带玩具回家。玩具刚回家是好好的,但没多久,这玩具就被兄弟俩弄得面目全非了。但过了一两天,玩具又恢复了原来的面目。一次,弥尔顿给兄弟俩带来了一个会飞的螺旋桨,这个螺旋桨由一根橡皮筋带动,只要将这根橡皮筋绞紧,然后一松手,它就会向天空中飞去。威尔伯看着空中飞旋的螺旋桨,对弥尔顿先生说:“爸爸,要是我们能做一个大的螺旋桨,我就可以坐在它的上面,飞上天去了。”

“不许胡说,只有神创造的安琪儿能飞上天。”

“难道我们不是神创造的吗?”

在1900 -1902年间,兄弟俩先后制成了三架滑翔机,并进行了近千次的飞行试验。1903年,他们决心给飞机装上发动机,让它自己飞起来。于是,第一架装有内燃发动机的飞机诞生了。

能力是知识的杠杆

1987年7月,苏艳霞以4分之差被挡在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外,然而她没有沉沦。她告诉自己,不能在痛苦中活着,要坚强一些,要从痛苦中站起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苏艳霞的目光被一则五六百字的报道所吸引——密山县农民田玉雷靠种葡萄发家致富,年收入达六七万元,并带动了整个乡的发展。这个被多少人一视而过的报道,却在她的大脑中闪起亮光。她立刻联想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她心里有了一个目标:把自己家的前后园子利用起来种葡萄,如果赚钱了,将来上大学也可以自己负担学费。

当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于是她就带上仅有的168元钱,踏上了去往密山的路。在密山,她获得了葡萄栽培技术,并买回了40棵葡萄苗。当她将葡萄苗栽下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人,镇林业局的站长也来了,他们都说如果她裁培成功,明年他们也种。这些话让她灵机一动,萌生了培育葡萄苗的想法。她立刻赶往东北林业大学开始学习培育葡萄苗的技术。

第二年,她卖葡萄苗赚了6000元钱,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