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每一样他都做得得心应手。让他发迹的是一堆服装。
这些服装来自日本,全是丝绸的,因为海轮运输途中遭遇风暴,结果染料浸染了丝绸,数量足足有一吨之多。
这些被污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头疼的东西,他们想处理掉,但却无人问津。想搬运到港口扔进垃圾箱又怕被环保部门处罚。于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途中把丝绸抛到大海中。
商人在港口的一个地下酒吧喝酒,这里是他夜晚的乐园,那天他喝醉了,步履蹒跚地走到一位日本海员旁边时,海员正在说那令人讨厌的丝绸。
第二天,他就来到了海轮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我可以帮助你们把丝绸处理掉。”
他不花任何代价就拥有了这些被染料浸过的丝绸。他把这些丝绸制成了迷彩服一般的衣服、领带和帽子,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他靠这些丝绸拥有了10万美元的财富。
现在他已经不是商贩,而是一个商人了。
有一次他在郊外看上了一块地,他找到地的主人说他愿意花10万美元买下来。
主人拿了他的10万美元,心里嘲笑他真愚蠢,这样偏僻的地段,只有呆子才会这么干。
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一年后,市政府对外宣布在郊外建造环城公路,他的地皮升值了150多倍。城里的一位富豪找到他,甚至愿意出2000万美元购买他的地,富豪想在这里建造一个别墅群。
商人没有出卖他的地,他笑着告诉富豪:“我还想等等,因为我觉得它应该值更多。”
3年后,他的地皮值2400多万美元,他成为城里的一位新贵,可以像上层人一样出入高贵的场所了。
他的同道们想知道他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甚至怀疑他和市政府的高级官员有来往,但结果令他们很失望,商人没有一位在市政府任职的朋友。
商人的发迹传奇好像是一个谜。
商人活了77岁,临死前,他让秘书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消息,说他即将赴天堂,愿意给别人逝去的亲人带口信,每则收费100美元。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可能赚得还会更多。他的遗嘱也十分特别,他让秘书再登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有礼貌的绅士,愿意和一个有教养的女士同卧一块墓穴。结果,一位贵妇人愿意出资5万元和他一起长眠。
有一位资深的财经记者报道了他生命最后时刻的经商经历,他在文中感叹道:“每年去世的人难以计数,但像他这样对商业具有执著精神的坚持到最后的人又有几个?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会成为千万富翁。”
经济知识变成经济智慧
要学习经济,首先要培养对经济的兴趣,要有经济头脑,要用经济的眼光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并及时请大人们作出正确的解释。只要这样去做,日积月累,孩子的经济知识就会一天比一天增多,就会变成他自己的智慧。
管好零花钱。
平常,很多孩子对零花钱并不怎么重视。用的时候,只管向父母去要,给多少花多少。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会妨碍孩子经济头脑的形成。定期地得到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后,孩子应该试着自己去买东西,再把剩下的钱送到银行存起来。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体味到经济生活的乐趣,萌发出为将来做好打算的念头。可以这么说,管好零花钱,是孩子学习经济迈出的第一步。
跟妈妈去市场,帮妈妈买东西。
让孩子跟妈妈一起到市场,留意蔬菜水果的价格,再进行互相比较。此外,注意观察人们是怎样讲价钱的。帮妈妈去买东西,既可以得到父母的赞赏,又可以亲自体验经济活动,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当你要去买菜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呢?买什么菜、到哪里去买、花多少钱、家里人会不会喜欢吃等等。这是一个让孩子理解妈妈的辛苦和了解经济生活的机会。
去了解爸爸、妈妈是怎么挣钱的。
不管爸爸、妈妈是做什么事情的,都要想想这些事情跟经济有什么联系,不懂就问。要让孩子了解爸爸、妈妈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并同父母沟通,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
学校生活也要跟经济联系起来。
在学校,经常会开展些节能运动或者废品收集等活动,有时,还会开设“再利用市场”。这些都跟经济有关系。启发孩子考虑一下:我的选择跟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假如我选择了另一个,那会怎么样?这些活动有什么好处?孩子理解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熟悉经济的过程。
经常聚会,讨论问题。
在学校和班级,有许多事情都和经济分不开。此外,同学之间也会有经济上的来往。比如,使用班费组织活动、给同学买生日礼物……这时,就需要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怎样筹钱、怎样花钱更好等问题。孩子如果经常去想这些问题,就会给班级或同学提出很好的方案,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凭借自己的经济智慧去参加竞选。
假如孩子有机会竞选班长或其他班干部,他可以利用自己的经济智慧去获取成功。经济智慧就是经济常识。在选举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一定好好干!”这很好,但太空洞,缺乏具体内容。孩子要是能凭借平时积累的经济常识告诉大家,自己当上班长或其他班干部后,能给班级做到什么并带来什么好处等实际的计划,那他的话会更有说服力。
参加并组织家庭会议。
放假和节假日休息时,不要盲目决定去哪儿游玩。让孩子事先想好去什么地方,再拿着他的方案组织一次家庭会议。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好好比较一下,哪种方案是最佳的,最后再作出决定。
多看适合孩子读的经济类图书。
在孩子能读懂的情况下,多读一些浅显的经济类图书,了解有关经济名人是怎样培养自己对经济的兴趣等书籍。告诉孩子不要一读完就扔到书架上当装饰品,还要时常再抽出来看看,尽量完全理解它。
关注经济新闻。
让孩子养成经常读报看电视的习惯。看报纸看电视,不仅要关心国家大事,还要经常与同学或父母讨论媒体上提到的经济内容,这对孩子学习经济会有很大帮助。
经济是一种才能
45岁的王强移民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3个月后,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批下来。”
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3个月就可以了。”
朋友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以为他在开玩笑。
3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填表盖章,很快,邮差就给他送去了绿卡。
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的年龄比我大,申请比我晚,钱没有我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
“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
“10万美元。”
“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
“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3个月内,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投资,一直在使用和流动。这些,在我交给移民局的税单上已经显示出来了。而你的100万美元,一直放在银行里,没有消费变化,所以他们不批准你的申请。”
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国家,你要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美国才会接纳你。在美国拿绿卡,只有两种人可以:一种人是来美国投资或消费;还有一种人,就是有技术专长。
与王强一起申请绿卡的还有一位中国中年妇女。这位妇女,从她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看,可以断定她是一位户外工作者。出于好奇,王强上前和她搭话,一问才知,她来自中国北方农村,因为女儿在美国,才申请来美国,她只读完小学,连汉语表达都不太好。
可就是这样一位英语只会说“你好”、“再见”的中国农村妇女,也在申请绿卡。她的申报理由是有“技术专长”。移民官看了看她的申请表,问她:“你会什么?”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亮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一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
美国移民官瞪大眼睛,像看变戏法似的看着这些美丽的剪纸画,竖起手指,连声赞叹。这时,她从包里拿出一张报纸,说:“这是中国《农民日报》刊登的我的剪纸画。”
美国移民官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说:“0K!”
她就这样OK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绝的人又羡慕又嫉妒。
经济是一种才能。你可以不会管理,你可以不懂金融,你可以不会电脑,甚至,你可以不会英语。但是,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你必须得会一样,你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到极限。
经济是一种习惯
使孩子养成按计划支出的良好习惯。
不要把做家务和零花钱联系起来
孩子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将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和钱联系起来,做多少事就给多少报酬,就会导致孩子把什么事情都跟金钱挂上钩,分不清什么是责任和义务。孩子偶尔做了某件超出他能力范围的家务时,比如大清扫或洗被子等,给予适当的嘉奖是不算过分的。
不要把成绩和零花钱联系起来
如果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就相应地增加零花钱的话,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把学习成绩和金钱联系起来的错误认识。不过,给孩子指定一个目标后,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奖赏是大有必要的。
培养孩子花钱记账的习惯
管理钱财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要从小开始培养。给孩子准备零花钱记账本,督促孩子坚持记账,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看父母的“家计薄”,让他参考。
把生日聚会当作经济教育的一次机会
孩子的生日聚会,需要一笔支出。不妨同孩子一起讨论聚会的预算,一起来作计划。在有限的开支内,让孩子主动抑制某些过分的消费欲望,理解合理消费的必要性。让孩子节约使用零花钱,学会储蓄。不能让孩子用向父母要的钱去储蓄。应当鼓励孩子节约使用自己的零花钱,把结余的钱拿去储蓄。要让他懂得储蓄的重要性,培养积少成多的乐趣。
不用储蓄盒,把钱存到银行里
钱攒到了一定数额,就让孩子到银行去存起来。存折可由父母代为保管,要时常让孩子知道自己存的钱在不断增加,让他尝到储蓄的乐趣。
杜绝孩子的冲动性、炫耀性和模仿性消费
孩子们的行为大都是出于本能的,在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出现冲动性、炫耀性、模仿性的消费。这时,父母应该耐心教育孩子消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消费的后果等,并指导孩子去正确的消费。
不要用钱来补偿对孩子的愧疚感
由于工作关系或生活所迫,难免会对孩子产生某些愧疚感。对此,很多父母都习惯用钱来弥补。岂不知,这只能促使孩子盲目花钱,导致不正确的消费心理。父母多挤出一些时间跟孩子在一起进行正常的交流,比起领孩子出去随便买东西来,效果要好得多。
告诉孩子懂得珍惜
有些孩子洗完手不关水龙头,自己的东西丢了,也不想着去找,这说明孩子还缺乏对资源的珍惜,还不知道节约的重要性。我们要结合资源稀少的实例,让孩子懂得珍惜。培养孩子节约资源、爱惜资源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