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善于使用孩子过去的成功经验去鼓励孩子,这是很重要的。事实证明,成功的经验可以极大程度地加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增强一个人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孩子面对一个新的挑战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回想起以前类似活动的成功体验。这类成功的经验与当前活动的时间越接近,这种激励作用就越大。
给孩子一个惊喜
为了确保孩子成功,在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意想不到的奖励,比如送给他一本新图书,或请他吃一顿快餐,或给他买一样他很希望得到的物品等。这对于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增强成功的动力都是很有效果的。
揠苗不能助长,要保持平常心态,不要急功近利。
留给孩子希望,逐步纠正习惯
孩子之所以“屡教不改”,就是他们没有发现改正错误后的希望。
有一种“代币”的方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细心的父母不妨一试。
“代币法”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一种行为疗法,对小年龄或智力发展沉缓的孩子效果很显著。“代币”即真正奖励物的暂时代替,就像“小红花”、“红五星”等一样。“代币”可以是实际的物件,也可以是打点、划勾一类的记号。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但在具体使用时要合乎以下原则:
安全、耐用、便宜;数量容易控制,使用起来方便;不是孩子喜爱的东西。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当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时,不是立刻就满足他的要求,比如“我不哭,你就得给我买玩具”,而是经过一段时间才满足孩子的要求。因此,孩子要达到某种目的,就需要将某种好行为保持一段时间或重复出现后才行。这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很有好处的。由于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合理行为的有意识反复出现,同时因为有“代币”刺激,也可以使孩子的合理行为得到进一步的鼓励,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
一个女孩儿,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毛病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爱说闲话、做作业速度慢、脾气大、吃手指甲,甚至上学常常拖拖拉拉等等。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经过认真了解,心理医生与女孩儿“谈心”。女孩儿也知道自己有很多毛病,可就是无法及时地控制自己。
心理医生在确定了女孩儿本人愿意改正的决心以后,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决定采用“代币”法。
心理医生先同女孩儿的妈妈、女孩儿一起将所有要改正的不良行为列成表格,然后请女孩儿自己想做的事、想要的东西、想实现的愿望统统写出来,最后帮助女孩儿的妈妈和女孩儿一起制定了如下的“代币”规则。
父母以自制“纸板”为“代币”,每天按时到校,得1分。
上课的时候不说话,得3分。
上课回答问题,每天回答5次以上,得4分;每天回答3~5次,得3分;每天回答1~3次得2分。
独立完成作业,一个小时内完成,加1分;不论对错,得2分;全对得4分;85%以上正确,得3分;60%以上正确,得2分。
自己整理书包,不要忘记带东西,不少带东西,得2分。
附加规则:
每月可先给孩子10个“预支板”。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本月表现不错,可以加入孩子的“代币”总量中,否则就要扣除。
获得老师指名表扬,每次5分。
一个星期内未受老师批评,得3分。
被老师罚抄、罚做作业或合理的批评,每次扣1分。
如果孩子表现不错,爸爸妈妈每人说5句让孩子开心的话。
孩子所得分数奖励如下:
10分,一句好话和一块巧克力;
20分,父母说表扬的话和一个小黄鸭玩具;
25分,父母说表扬的话和樱桃小丸子铅笔盒;
35分,父母说表扬的话和外出游玩一次。
如果孩子不愿要以上奖品,可以把这些钱积累起来买孩子需要的东西。
这个女孩儿对“代币”法感到很新奇而有刺激性,很乐意这样做。为了让孩子更有信心,医生让女孩儿把“代币”带在身边,放在口袋里或铅笔盒中。医生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张挂图挂在家中,比较详细地记录女孩儿获得“代币”的数量。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其一,用具体可见的“代币”提醒孩子,增强她自我监督的意识。其二,具体可见的“代币”只是一种暂时的奖励替代,可以起到心理激励作用。
不同的行为对应不同的代币数目,不同的代币数目又对应不同的奖励,这样就避免了以一次行为定论的局限,可以避免主观性,又为孩子提供了足够的选择行为的方式和获取奖励的机会,使孩子在行为改变的同时,形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施行,女孩儿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上课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作业速度也大大提高了,父母子女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代币法”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时期灵活调整,必须记住的是,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来完成,但毕竟最后的行为实施者是孩子本人。
这种方法中的鼓励成分,孩子应该比较容易完成,比如通过完成几个比较简单的行为,如按时上学或“预支代币”等形式去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千万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力所不能及,孩子得不到刺激和鼓励,就没有信心了,就会很快丧失了尝试的兴趣。
属于生活必须支付的物品,父母应该照常提供,不要把这些东西也变为奖励品。
奖励品要比较合理,不要克扣,也不要盲目奖励。整个家庭都要步调一致,不能够随意改变。如果有一个人随意改变代币规则,就有可能使“代币”法无法顺利进行。
让孩子吸取教训
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告诉你具体的方法,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去领会其中的道理。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亲口尝尝。吸取教训的过程往往是这样,因此有“吃一堑长一智”的名言。
有不少父母,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哪儿。让孩子从体验中去认识道理,他才会记忆深刻。
一个19岁的男孩儿,是一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因偷盗进了拘留所。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对原毕业的中学不满,想通过偷这个学校的电脑施行报复。据说,在偷的时候,他也知道这样做是犯法的,可他还是忍不住要这样做。这其中除了他父母离异、没有人关注他的心理感受外,与我们以往的教育中,细微的体验太少也不无关系。如果他小时候曾因拿了人家一块糖、一块橡皮受到过惩罚的话,他就会体验出为什么不能偷窃的道理。
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都要受到惩罚(惩罚不是体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你想做的事不让你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孩子在外面玩,免不了要闯祸。男孩子在外面玩耍,争吵起来后又打了年纪小的玩伴,结果被打的小朋友的父母来找大人兴师问罪。或者为抢玩具而弄坏了别人的玩具,甚或踢球玩,一脚不小心打坏了邻居的玻璃,父母有时还不得不掏腰包赔偿。这些情况,在有孩子的人家都是常有的事。
在以前,当孩子闯祸的时候,多是母亲出来抵挡,总觉得是自己没有把孩子管教好,所以在外面欺侮了小朋友,或打坏了邻人的东西。因而遇到了这种事,做母亲的总是说:“妈替你去道个歉,只是你以后不要再打别人!”
当然,为了避免和邻人起冲突,搞好人际关系,父母代孩子道歉偶尔也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已经能够分辨是非的孩子来说,做父母的还是应该尽量从旁教育他协助他,使他认识到错误而主动去向受害人道歉,养成孩子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的责任感。这样,孩子以后也会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检点。同时,长大了在社会上也会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否则,一切都由父母负责,孩子无任何内疚感和责任感,不但不会像母亲所希望的“以后不再犯”,而且会变成一个缺少独立性且无责任感的人。
在一个美国人的家里,有一位女士带了她四岁的女孩儿来做客。那女孩子很活泼。在端茶喝的时候,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这时,她母亲很快地用手帕擦去泼在茶几上的茶水,然后对女儿说:“你去向阿姨借一个盘子,把打破的碎片捡起来,然后再向她道歉!”
这件事要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父母肯定就会出来亲自收拾残局,然后代孩子向主人抱歉,而不会要孩子做任何事情。虽然父母代孩子向主人道歉并不是什么错误,只是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没有机会接受教训,并且丧失独立性和责任感。
另一方面,孩子在外面闯了祸,父母不在场,因而父母不知道,于是别人的父母找上门来告状,这也是常有的事。在外人来告状时,孩子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害怕自己的父母责骂而不敢承认,甚至躲藏起来;一种是怯生生地承认了错误。
但是不管怎样,当外人来告状时,父母一定要冷静热情地倾听受害人父母或本人的申述,然后当着孩子的面弄清实情,应该向对方道歉的,应吩咐孩子向对方道歉,当然做父母的在自己的孩子认错后,也应向对方父母道歉;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应该在道歉后照价赔偿;该付医药费的,就应该支付医药费。以此来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事物。这是正确的态度,也是不少父母所采取的态度。
但是应该看到,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不少的父母,他们不是采取教育自己子女向对方道歉的态度,而是对自己的孩子采取护短的态度。事实上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别人的孩子,或损坏了人家的东西。他不但不责备自己的子女,不教育自己的子女,反而认为对方来告状是错误,认为孩子在外面打架或做别的错事与他无关。甚或强词夺理说:“我的孩子也挨了打。”或“那东西根本不是我孩子打坏的,我孩子绝不会去损坏你家的东西!”
这样护短的结果是孩子在外可以做坏事不负责任,于是越学越坏,并且做坏事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最后公然喊叫:“你去告诉我父母好了,他们根本不会相信!”后果当然不堪设想。
近十余年来,台湾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在一所大学里,我们发现这些犯罪青少年多是家庭中受父母溺爱、放纵,而在外惹了祸时,父母又总是维护自己的儿子,不分是非,反责怪对方。
此外,孩子在外面玩,有时被一些大孩子或特别霸道的孩子欺侮了,夺走了玩具;或被打得鼻青脸肿,哭哭啼啼跑回家来,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小学生中,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这时,有的母亲心疼自己的孩子,又恨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惹了祸,便闹着要去找欺侮她孩子的孩子算账。或者骂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会打他呀!下次他再欺侮你,你就还手!”
仔细想一想,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算账和报复,只会使孩子间的打斗越来越厉害,而且可能使无意的伤害转变成有意的伤害。
在出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时,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静。倾听孩子的申诉,帮助孩子洗伤擦药,教导孩子以后尽量避免与那些顽童玩耍。同时,也可直接找欺侮了自己孩子的孩子问明事情真相,勉励孩子们和睦相处,不要打斗,以免事态扩大,结成冤家。当然,必要时还是可以找对方父母,共同进行教育。但注意一点,那就是找对方父母不是为了算账。要冷静友善,以共同合作教育双方孩子为目的。
孩子的心灵需爱护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心理虐待。把“心理虐待”一词用在父母身上,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中一些行为是故意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的,比如毒打;有些则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但是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我们也称之为虐待,包括精神上的虐待。
所谓“心理虐待”,又称“心灵施暴”或“情感虐待”,是指那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经常性或习惯性地发生的任何伤害的言行。心理虐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不像体罚那样显现在外表,在短期内难以看到其负面影响,因此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更难以对其进行量的统计。
心理虐待给儿童造成的伤害与体罚一样严重,甚至还大于体罚所造成的伤害。专家们认为,缺乏老师关怀爱抚和鼓励的幼儿,比那种遭到老师体罚的幼儿,心灵所受到的创伤更深,智力和心理发展所受的损失更大。许多研究还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