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富孩子
3622600000015

第15章 富人是怎样炼成的(5)

假如张明的父母仍是讨厌、训斥、打骂孩子,那么科学天地里这一株茁壮的幼苗不就被扼杀了吗?

我们要在这里呼吁:

细心观察孩子吧!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动作、眼神或所提的问题中去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吧,那样,你也许能为孩子成长找到突破口,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更多地学习,因为它需要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够实事求是地发现、捕捉孩子的兴趣点,而不是主观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天才的诞生

正是由于老威特对儿子实施了全面化教育,使威特的成长非常健康,学业也进步神速,他七岁半时就已远近闻名。在他出名以后,来自德国各行各业的精英都从四面八方赶来考他,没有一个人不是吐着舌头回去的,这使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1808年5月,梅泽堡某学校的一个名叫台尔琼斯·兰特福克的教师,为了激励自己学校的学生,要求允许他在学生面前考考威特。威特父亲起初怕由此引起威特的骄傲自满,颇为踌躇,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不过和往常一样,威特父亲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即由于威特还是个孩子,关于考试一事事先不要让他知道,同时还要提前跟学生们打招呼,千万不要对他说一些表扬和赞美的话。兰特福克应允后,就正式去邀请威特的父亲参观自己的学校和学生,并希望提出批评和建议。到了学校,兰特福克把他们带进教室,让他们坐到后面。那堂课正好是希腊语课,教科书是《波鲁塔克》,学生们都感到挠头。兰特福克就请威特作答,让同学们见识见识,威特很轻松地就把学生们不明白的地方全解答了。不仅如此,对其他问题也是对答如流。

尔后,兰特福克又把以拉丁语写成的《凯撒大帝》一书交给他,并提出问题。威特又全部毫不迟疑地作了回答。接着兰特福克又拿出了一本用意大利文写的书让他读,他也读得很流利。他父亲还用意大利语插话提了几个问题,威特也都一一做了回答。兰特福克还想考考他的法语,由于教室里没有合适的书,只得用法语和他对话。威特就像用本国语讲话一样,也非常流畅地回答了各种问题。后来,兰特福克又向他问了有关希腊的历史和地理等问题,尽管提的问题很多,又是各个方面的,但威特全部一一给予了回答。最后又考了数学,圆满的答案使学生和老师都为之惊讶。这时威特才7岁零10个月。

几天后,《汉堡通讯》上有一篇文章详细报道了事情的全过程。报道的开头是:“几天前,在本地教育史上发生了一起惊人事件。”各地的报纸马上转载了这一报道。于是威特的名字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德国。来拜访威特的人更多了,他被各方面的学者和教育家们测试,都说耳闻不如一见,没有不佩服的。他们中许多都是当时一流的学者。

德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尊重学者。德国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威特名扬天下之后,莱比锡大学的某个教授和本市的某个有势力人物打算让威特进莱比锡大学学习。他们说服威特的父亲让本市托马斯中学校长劳斯特博士对威特进行一次考核。劳斯特博士是一个深明事理的和蔼可亲的学者,他没有让威特察觉到是在考试,而是在交谈中完成了考核。考试过后,劳斯特博士就给他写下入学证明书。内容是:

今天根据我的要求,对九岁的少年卡尔·威特进行了测验。考希腊语时从《伊利亚特》中选了几段;考拉丁语时从《艾丽缔斯》中选了几段;考意大利语时从伽利略的著作中选了几段;考法语时在某一本书中选了几段。这些都是比较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威特答得很好。他不仅语言学知识丰富,而且理解力很强,具备各方面的渊博学识。这个令人敬佩的少年,听说是其父威特博士教育的结果。我认为这一教育方法值得学者们重视。总之,这个少年完全具备上大学的条件。为了学术的进步,让他上大学深造是非常必要的。

劳斯特博士的证明书送到莱比锡大学后,校方同意他于次年1月18日入学。上大学那天,是父亲带着他去的,校长居恩博士非常高兴,同他们谈了许多。

威特父亲为了得到国王的辞职许可,带着威特去了卡塞尔。当时的国王不是普鲁士国王,而是维斯特法利亚国王杰罗姆(拿破仑一世的弟弟)。威特父子到达卡塞尔后,碰巧国王外出旅行。他们第二天早上去拜访拉日斯特大臣,拉日斯特大臣也考了考威特,同样感到吃惊。

他共考了威特三个小时,确认威特是个名不虚传的杰出人才。他觉得把威特送到国外去太可惜了,因为莱比锡当时是属于萨克森的。他问了许多有关威特父亲的教育方法,最后决定不让他们父子去莱比锡而留在国内。

第二天,拉日斯特设晚宴招待威特父子和政府的大臣们。宴会上也考了威特,大臣们都感到非常满意。经过协商,他们决定请国王承担莱比锡市民们所承担的义务,让他们留在国内上哈雷大学或者格廷根大学而不去莱比锡。

威特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是轻松愉快的。一般说来,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和一些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一起学习,一定是相当紧张的,但实际上威特的学习并不紧张。他可以尽情地游玩和参加运动,并常常去采集动植物标本。他会画画、能弹琴、也会跳舞。除了上课外,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古典语和近代语的研究。

第二年夏天,即第二学期末,国王杰罗姆驾临格廷根大学视察。国王参观了校内的各个地方,最后到了植物园。由于威特这个学期听植物学讲义,所以同其他学生们一道都在植物园。国王的随从中有拉日斯特大臣,他一眼就认出了威特并向国王作了介绍。国王非常高兴,和威特兴致勃勃地谈了一通话。

1812年冬,即第五学期,威特12岁时公开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受到了学者们的好评。又因为在书中发表了他自己发明的非常简便的画曲线工具,所以更加受到了极大的赞赏。

在第七学期,他一面专心致志地学习政治史,又挤出时间写了关于三角术的书,当时他才13岁。这本书在当时未能马上出版,是1815年他离开格廷根大学到海得尔堡大学以后出版的。

1813年,威特父亲接到了国王的通知,通知上说把供给威特的学费延长到4年。1814年4月,威特去维茨拉尔旅行,并访问了吉森大学。该大学的哲学教授们欢迎他并一起讨论了学术上的各种问题,最后承认了他的学术水平(特别是 1812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价值),由校长赫拉马莱博士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那是1814年4月10日的事。随后他又访问了马尔堡大学,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

由于在格廷根大学第八学期的学费是由汉诺威、布朗斯维克和黑森三国政府出的,当威特父子前去布朗斯维克领取学费时,当局就把他们介绍给了布朗斯维克公爵。当时正巧公爵要外出旅行,但仍然高兴地接见了他们,谈了许多话,并热心地建议他们去英国留学,还表示只要他们愿意去,就把他们推荐给在国内的亲属并愿出学费。

当他们由于同样的原因去汉诺威时,也被聘请作报告。在问到要求讲什么时,对方仍然提出希望讲讲数学方面的问题。威特在接受了邀请的第二天,就在本地中学的大礼堂里作了讲演。当时是1814年5月3日,他年仅14岁。参加的听众,集中了市内所有的知识分子。他用漂亮的德语讲得既流畅又清晰。由于连日来忙于交际,每天很晚才得以休息,无暇准备,甚至有人产生了怀疑,绕到威特的后面想看看是不是有底稿。当这位猎奇者看到威特没有底稿后,就更为惊异了。威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解除听众的怀疑,特意离开讲桌,这时听众们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威特从格廷根大学毕业后,他父亲就在考虑他今后的出路。如果打算让威特早日成名,作为上策最好是让威特钻研迄今为止所获得的学问的某个领域,但经过慎重选择,他父亲放弃了这条捷径。他认为这样做只能使威特成为侧重于某一个领域的学者。为了使威特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决定让威特去学法学。某数学教授得知此事后深感遗憾。威特的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呢?因为他认为:决定专业方向应该是18岁以后的事,在那之前应该学习所有的学问。等到了18岁以后,如果威特喜欢数学的话,那就让他搞数学。

这以后,威特就上了海得尔堡大学专修法学,两年后于16岁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还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给他任命的教授头衔还未上任,他便又接受了普鲁士国王的赏金去意大利留学。在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小威特无意中发现了但丁文献的神奇性,于是开始了对但丁的研究。经过一段短时间的研究,他不久就发觉了国际上对但丁的研究存在很多谬误。经过深入研究,1823年,当威特年仅23岁时,便公开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他在此书中指出了当时研究但丁的学者们的谬误,为但丁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