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经营智慧全书
3622400000020

第20章 红与黑(5)

李嘉诚收到来函,立即通过人工转接的越洋电话与美方取得联系,表示“欢迎贵公司派员来港参观、洽谈、选购”。交谈中,对方简单询问了香港塑胶业的几个大厂家,并提出要求:若有时间,希望李先生陪同他们的人走访其他几个厂家。

李嘉诚了解到这家公司是当时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贸易公司,销售网遍布美国、加拿大。对方肯来参观、洽谈,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虽然还不敢说机会非长江一家莫属,但对方的意思已很明显,他将会考察香港整个塑胶行业,从中选一家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当然也有可能同时与几家合作。

针对这个机会,李嘉诚势在必得,这是一次输不起的竞争,李嘉诚的目标是使长江成为北美S公司在港的独家供应商。他自信产品质量是全港一流的,但论资金实力、生产规模,却不敢在全港同业中称老大。

香港有数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塑胶公司,单看工厂的外貌就令人肃然起敬。长江公司的工厂格局,还未摆脱小作坊式的模样,不论生产规模还是工厂的外貌都会给来自先进工业国家的外商一个不好的印象。

在以往与欧美批发商做交易的经历中,李嘉诚有深刻的教训。有限的生产规模、资金缺乏,经常使李嘉诚的许多业务希望落空。

时间给予李嘉诚只有短暂的一周,李嘉诚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宣布了令人惊愕而振奋的计划:必须在一周之内,将塑胶花生产规模扩大到令外商满意的程度。

这一年,李嘉诚正在北角筹建一座工业大厦,原计划建成后,留两套标准厂房自用。现在,他必须另租别人的厂房应急。为了抢时间,他委托房产经纪商代租厂房,李嘉诚看过位于北角最繁盛的工业大厦后,当即拍板租下一套标准厂房,占地约1万平方英尺。迁厂扩充规模所需要的资金,除小部分自筹外,大部分是他以筹建工业大厦的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贷的款。

这是李嘉诚一生中最大、最仓促的冒险,他孤注一掷,几乎是拿多年营建的事业来赌博。李嘉诚一生作风稳健,可这一次,他别无选择,要么彻底放弃,要么全力以赴。有过企业经营经历的人可以想像出,一周之内形成一个全新规模的企业难度有多大。旧厂房的退租,可用设备的搬迁,购置新设备,新厂房的承租改建,设备安装调试,新聘工人的培训及上岗,工厂进入正常运行……都得在一周内完成,哪一道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使整个计划前功尽弃。

但是,对于一个决策者来说,一旦是看准了的项目就要勇于投入。此刻的李嘉诚,不但具有冒险的勇气,更具有充沛的热情和快速的行动。

李嘉诚和全体员工一起奋斗了7个昼夜,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李嘉诚紧张而不慌乱,哪组人该干什么,哪些工作由安装公司做,以及每一天的工作进度,全在日程安排表中标得清清楚楚。就这一点,可见李嘉诚的冒险并非草率行事。

S公司购货部经理到达那天,设备刚刚调试完毕,李嘉诚把全员上岗生产的事交予副手负责,亲自驾车到启德机场接客人。

港岛与九龙,隔着一道称之为维多利亚港的海峡。那时还没有海底隧道,港岛九龙的汽车一般不流通。李嘉诚为了表示诚意,驱车乘轮渡过海去启德机场接人。

李嘉诚已为外商在港岛希尔顿酒店预定了房间。在回程的路上,李嘉诚问外商:“是先住下休息,还是先去参观工厂!”

外商也是一个高效率的人,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先参观工厂。”

李嘉诚不得不调转车头,朝北角方向驶去。他心中忐忑不安,全员上岗生产会不会出问题?汽车驶近工业大厦,李嘉诚停下车为美商开门,听到熟悉的机器声响以及塑胶气味,李嘉诚心里才踏实下来。

外商在李嘉诚的带领下,参观了全部生产过程和样品陈列室,由衷称赞道:“李先生,我在动身前认真看了你的宣传画册,知道你有一家不小的厂和较先进的设备,没想到规模这么大,这么现代化,生产管理是这么井然有序。我并不想恭维你,你的工厂完全可以与欧美的同类企业媲美!”

行动第一

当一只鹰面对地面上的一个猎物时,它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上去,给予其致命的一击。一秒钟的迟疑可能导致机会的丧失,陪伴它的可能又是饥肠辘辘的漫长一天。

服装设计师马莉就是从创意产生的那一刻起全力以赴占领市场。

有一天,服装设计师马莉到街上去溜达,有几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姑娘正在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一款新设计出来的裙子,“这款裙子设计得也太长了,连老太婆穿也合适,这正好掩盖她们失去弹性的双腿。…太对了,我们修长的腿在这款裙子里面,谁也看不见。…现在的时装设计师真没有创意和想像力,怎么没有一个能够替我们这些年轻人着想一下的太师呢?”

“年轻人原来喜欢把自己晟亮丽的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马莉再也没有心思去溜街了。“做超短裙,让年轻姑娘们大胆地向世人展示修美的大腿!”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在马莉脑海中“蹦”了出来。

发现了大的商机,马莉不敢有半点的怠慢。她连夜开工,把能找到的布料都拿出来,边设计边加工,一下推出数十种不同面料的样裙。第二天一大早,她又亲自把样裙拿到店里,摆放在橱窗的最显眼处。“马莉服装店的短裙太迷人了,穿在身上,全是青春爽朗的气息。”人们奔走相传这一信息,姑娘们蜂拥而至寻找“马莉超短裙”,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也满足不了如此巨大的需求。

“行动像食物和永一样,能滋润我,使我成功。”马莉如是说。确实,有了好的创意,一定要马上付诸行动。

以快取胜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年代里,决策的速度是极为重要的。若要等到有九成胜算,则早已时不我待。

20世纪80年代初,可怕的“艾滋病”悄然在美国出现,而且一旦感染便无药可救,只能在痛苦中无助地死去!而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美国避孕套需求量大增,本土没多少存货,造成市场脱销。”这个消息被一个生产避孕套的日本厂商知道了。他们马上大量招工,开足机器,三班运转,最大限度地生产那小东西以满足美国人的需求。

当产品生产出来、一箱箱包装好之后放在仓库里,反倒成了他们心中的石头。怎样运到美国去?成本当然是海运最便宜,但时间太长;空运成本大,差不多是海运的几十倍。商海是瞬息万变的,谁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呢?权衡再三,他们决定采用空运,以免夜长梦多。当避孕套空运到美国后,很快就成了抢手货,各代销店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从日本运来的两亿只避孕套很快就销售一空。日本厂商也因此大赚了一笔。

当时美国也有工厂想做这生意,但却自以为“地利”,没想到却迟了一步,错失了这一商机。

快鱼吃慢鱼

奥田广弘曾说过:“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加速,所以我们也必须加快我们的思考速度。”奥田广弘并非丰田汽车家族成员,但自成年以后便投身丰田,至今已逾40个年头,所以对丰田在家族护阴下养成的惰性看得一清二楚。在1995年走马上任后,他便彻底革除旧有家族式统治下的惰性,并扬言:“我要丰田成为一家充满年轻活力与干劲的公司。”他首先做的就是重新决策,对企业内部产品研发与企业文化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身检查。“我决策速度越快,丰田汽车往前冲的速度就越快。我必须要明快作出决策,并且预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相互受益者智

聪明可以表现为损人利己、利人利己。但只有利人利己才是智慧。

把更多的利益让给对方

英国友尼利福公司总经理柯尔可谓是一位深谙“以退为进”道理的大师。在企业经营商业谈判中,柯尔不时采取退让策略,把更多的利益让给对方,而这样做的结果则往往是退一步却进了两步。

非洲东海岸是块富饶的宝地,柯尔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友那蒂特非洲子公司,从业人员达14万。公司的重要财源之一是依靠栽培食用油料落花生。二战结束后,非洲各地掀起民族独立运动高潮,独立的国家纷纷把土地收归国有,友那蒂特非洲子公司也时刻面临被逐出的危险。在与几内亚政府交涉时,柯尔主动表示将公司撤出去。几内亚为柯尔的诚意所感动,出人意料地表示希望柯尔的公司留下来。在与加纳政府交涉时,柯尔主动地把栽培地交还加纳政府,加纳也为柯尔的诚意所感动,请柯尔的友尼利福公司为政府食用油料的买卖代理人,这意味着柯尔在加纳是食用油经营权的惟一占有者。在非洲其他国家,柯尔的主动退让策略也都得到了大小不同的“回报”。实际上,在风起云涌的非洲独立运动中,柯尔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有所收获。

水涨船高

美国的罗伯梅德家庭用品公司,8年来生产迅速发展,利润以每年18%~20%的速度增长。这是因为该公司成功运用一种威力无比的经营管理武器——激励机制,即以高工资激发雇员的进取心和竞争欲,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劳动成果——利润。

该公司建立利润分享制度,把每年所赚的利润,按所规定的一个比率分配给每一个员工,这就是说,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也就分得越多,员工明白了这个“水涨船高”的道理后,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积极生产自不待说,而且主动改进产品。因此,该公司在家庭用品业中一直以高质量著称,赢得大量订货。

从表面上看,职员的工资高,成本也就高,利润就偏少。而事实上,该公司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增值体系:高工资→高效率→高利润→更高工资→更高效率→更高利润……就长期而言,给雇员支付高于一般水平的工资,反而是一项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因为支付给雇员的那部分工资,毕竟只是新增长的利润的一部分。高工资手段还能起着加强企业向心力、稳定雇员队伍甚至能从别处挖来高素质人才的作用。

罗伯梅德公司“水涨船高”的良苦用心换得财源滚滚来。

同操冷热

只有善于发现冷门,才能转危为安,转危机为转机。最善于发现冷门的人前程无量。

保罗·盖蒂出生在一个富有人家,令老盖蒂不快的是儿子保罗的学习情况总是很糟,由于分数达不到要求,不得不退出了著名的波利泰克中学,之后老盖蒂再把儿子送进了哈佛军校受训,情况还是没好转。父亲不甘心,又让儿子接二连三地转了好几次学,最后到了英国的牛津大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老盖蒂让儿子从英国回到美国,父子俩就前程问题进行了一次长谈。他在第一年一无所获。眼看着别人的油井喷出油来,而他却什么也没能得到,心情十分沮丧。

但好运气还是向他招手了。他买下了一个农场,并在那里钻出了第一口喷油的油井,尝到了第一次成功的喜悦。

保罗·盖蒂成功地打出油来的第三天,就果断地将那块地转租出去,获得了几十倍的高额利润。根据与其父的协议,他分到手11850美元。这是他第一次从冷门里赚到一笔可观的钱。

不久,他便又以自己的正确决断证实了自己才能的价值所在。

20年代末,出现了一次经营大萧条。然而,盖蒂却从这种大萧条的灰色情景中看到了自己发财的好机会,他暗喜着:实现其雄心壮志的良机终于出现了。

由于股票市场崩溃,石油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大大低于它的实际价值,此时只消用它的一半价钱便可以买到手。使得盖蒂的想法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他可以用极低廉的价格收购到他所想要的公司的股票。

盖蒂收购大量的石油公司股票的目的是要取而代之,以实现他筑建石油帝国的梦想。此时太平洋公司的股票已由过去的每股17美元跌落到3美元,而其实际价值肯定能超过十几美元的帐面价值。这种时候不买下来,更待何时?

1935年春,盖蒂以其父留下的基金执行人的名义,把这份基金为代价,得到了几家盖蒂公司的股份和太平洋西方公司拥有的30万海滨公司的股份。后来,他将盖蒂家族拥有的各家石油公司在其他几家不同的石油公司里的股权并入到盖蒂公司。但是他还是不能控制他所想得到的东西。

机遇却又一次关照盖蒂。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正准备对全国最有权势的家族的权力与财产进行审查。

这是美孚公司最大的股东洛克菲勒所不愿看到的。他要努力避开新成立的证券委员会的查询,因该委员会将迫使他不得不坦白他在美孚石油公司所拥有的股份。除此以外,他还必须使他的财产免受国会提出的新遗产税法的损害。因依据这项新税法案,他的资产净值将减少70%。到1934年底,洛克菲勒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他将美孚石油公司的股份以不用纳税的私人托管金的形式分给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盖蒂抓住这个机会,通过他的一位朋友,纽约投资分析家霍普金斯以12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洛克菲勒在使命公司的所有股份。到1936年,盖蒂手里已拥有使命公司40%的股份,尽管此时还不能绝对控制公司,但他已经拥有相当的权力,并且可以监护使命公司的海滨石油公司的权益,有了海滨石油公司20%的股票权。

尽管盖蒂最终未能完全得到海滨石油公司,但在此期间,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就翻了一倍多,从每股8美元增至20美元。盖蒂在1932年购买海滨公司股票时却仅每股2.5美元,他手中的股票在短短几年里价值猛增近10倍!

成就是非凡的,到了1955年底,太平洋西方公司在中立区的油井已生产出了440万桶石油,超过了它在美国本土的产量。到1957年,海滨石油公司的加油站数量已近4万个,在美国市场上所占比重位居前10名。盖蒂的野心实现了,1956年4月21日,盖蒂将太平洋西方公司改名为盖蒂石油公司。这象征着盖蒂的石油帝国的真正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