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3614700000035

第35章 不高明又何妨:睿智·哲理篇(2)

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

【美国】雷因

二十五岁的时候,我因失业而挨饿。以前在君士坦丁堡、在巴黎、在罗马,都曾尝过贫穷而挨饿的滋味。然而在这个纽约城,处处充溢着富贵气氛,尤其使我觉得失业的可耻。

我不知道如何办,因为我能胜任的工作非常有限。我能写文章,但不会用英文写作。白天就在马路上东奔西走,目的倒不是为了锻炼身体,因为这是躲避房东的最好办法。

一天,我在四十二号街碰见一位金发碧眼的大高个子,立刻认出他是俄国的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记得我小时候,常常在莫斯科帝国剧院的门口,排在观众的行列中间,等待好久之后,方能购到一张票子,去欣赏这位先生的艺术。后来我在巴黎当新闻记者,曾经去访问过他。我以为他是不会认识我的,然而他却还记得我的名字。

“很忙吧?”他问我。我含糊回答了他,我想他已一眼看明白了我的境遇。“我的旅馆在第一百零三号街,百老汇路转角,跟我一同走过去,好不好?”他问我。

走过去?其时是中午,我已经走了五小时的马路了。

“但是,夏里宾先生,还要走六十条横马路口,路不近呢。”

“胡说,”他岔着说,“只有五条马路口。”

“五条马路口?”我觉得很诧异。

“是的,”他说,“但我不是说到我的旅馆,而是到第六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

这有些答非所问,但我却顺从地跟着他走。一下子就到了射击游艺场的门口,看着两名水兵,好几次都打不中目标。然后我们继续前进。“现在,”夏里宾说只有十一条横马路了。”我摇摇头。

不多一会,走到卡纳奇大戏院,夏里宾说,他要看看那些购买戏票的观众究竟是什么样子。几分钟之后,我们重又前进。

“现在,”夏里宾愉快地说,“现在离中央公园的动物园只有五条横马路口了。里面有一只猩猩,它的脸,很像我所认识的唱次中音的朋友。我们去瞻仰那只猩猩。”

又走了十二条横马路口,已经回到百老汇路,我们在一家小吃店前面停了下来。橱窗里放着一坛咸萝卜。夏里宾奉医生的嘱咐不能吃咸菜,于是他只能隔窗望望。“这东西不坏呢。”他说,“使我想起了我的青年时期。”

我走了许多路,原该筋疲力尽的了。可是奇怪得很,今天反而比往常好些。这样忽断忽续的走着,走到夏里宾旅馆的时候,他满意地笑着:“并不太远吧?现在让我们来吃中饭。”

在那席满意的午餐之前,我的主角解释给我听,为什么要我走这许多路的理由。“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这位大歌唱家庄严地说,“这是生活艺术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之间,无论有怎样遥远的距离,切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常常集中在五条横街口的短短距离,别让遥远的未来使你烦闷。常常注意于未来二十四小时内使你觉得有趣的小玩意。”

屈指到今,已经十九年了,夏里宾也已长辞人世。在值得纪念的那一天我们所走过的马路,大都已改变了样子,可是一直到现在,夏里宾的生活哲学,有好多次解决了我的困难。

(王家棫译)

激人奋进的生活哲学

《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赏析

读这篇文章,象是在听作者讲一个娓娓动人的故事。往下听,往下听,最后我们终于明白:原来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一个发人深思而又激人奋进的生活哲理!

事情似乎很简单。失业后处于生活困境中的作者,在纽约街头偶遇着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歌唱家要带他去自己的旅馆,却故意地把此间的遥远的距离--六十条横马路口,说成是“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你看,那家射击游艺场不是很近吗?呶,那座大戏院就在前头不远处;哦,现在离中央公园的动物园只有五条横马路口了……显然,这位歌唱家的用意,是要通过一个个吸引人的“小目标”,诱导眼前这位处境困难的青年人增强“朝前走”的信心,不要因“目标遥远”而止步不前。正如歌唱家所说:“在你与你的目标之间,无论有怎样遥远的距离,切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常常集中在五条横街口的短短距离,别让遥远的未来使你烦闷。常常注意于未来二十四小时内使你觉得有趣的小玩意”。

在歌唱家夏里宾这段精辟的话里,“目标”、“距离”、“横街口”等等,已经超出了本身的含义,具有了一语双关的内涵,从而蕴含着启迪我们的生活的哲理。歌唱家领着“我”走过的那条长长的马路,难道不应当引申为漫长的人生之路、事业之路么?应当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脚下都横着这样一条路,而我们常常容易犯的错误是:或因目标渺茫就丧失信心,或因路途遥远就望而却步。如果我们都像歌唱家夏里宾先生那样,在现实与遥远的终极的生活目标之间,竖立起若干个切切实实的就近的路标,把“可望而不可即”的最终目的地,分解成一个个“五条横街口的距离”,脚踏实地朝前走,那么,最后的大目标终究会达到的。

这就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朋友,特别是青年朋友!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横着一条漫长的人生之路、事业之路,请记住夏里宾先生激人奋进的生活哲学吧--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和渺茫,在你的心目中,却永远“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

晚宴

【英国】莫娜·加德纳

故事发生在印度,某殖民官员和他的夫人正举行盛大的晚宴。筵席设在他们家宽敞的餐室里,室内大理石地板上没有铺地毯;屋顶明椽裸露;宽大的玻璃门外便是阳台。跟他们一起就座的客人有军官和他们的夫人,另外还有一位来访的美国博物学家。

席间,一位年轻的女士同一位少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年轻的女士认为,妇女已经有所进步,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见到老鼠就吓得跳到椅子上;少校则不以为然。

他说一遇到危急情况,女人的反应便是尖叫。而男人虽然也可能想叫,但比起女人来,自制力却略胜一筹。这多出来的一点自制力正是真正起作用的东西。”

那个美国人没有参加这场争论,他只是注视着在座的其他客人。在他这样观察时,他发现女主人的脸上显出一种奇异的表情。她两眼盯着正前方,脸部肌肉在微微抽搐。她向站在座椅后面的印度男仆做了个手势,对他耳语了几句。男仆两眼睁得大大的,迅速地离开了餐室。

在座的客人中除了那位美国人以外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一幕,也没有看到那个男仆把一碗牛奶放在紧靠门边的阳台上。

那个美国人突然醒悟过来。在印度,碗中的牛奶只有一个意思--引蛇的诱饵。他意识到餐室里一定有条眼镜蛇。他抬头看了看屋顶上的椽子--那是最可能有蛇藏身的地方--但那上面空荡荡的。室内的三个角落里也是空的,而在第四个角落里,仆人们正在等着上下一道菜。这样,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地方了--餐桌下面。

他首先想到的是往后一跳,并向其他人发出警告。但他知道这样会引起骚乱,致使眼镜蛇受惊咬人。于是他很快讲了一通话,其语气非常威严,竟使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我想了解一下在座的诸位到底有多大的克制能力,我数三百下--也就是五分钟--你们谁都不许动一动。动者将罚款五十卢比。准备好!”

在他数的过程中,那二十个人都像一尊尊石雕一样端坐在那儿。当他数到“二百八十”时,突然从眼角处看到那条眼镜蛇钻了出来,向那碗牛奶爬去。在他跳起来把通往阳台的门全都砰砰地牢牢关上时,室内响起了一片尖叫声。

“你刚才说得很对,少校!”男主人大声说。“一个男子刚刚为我们显示了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范例。”

“且慢”,那位美国人一边说着一边转向女主人。“温兹太太,你怎么知道那条眼镜蛇是在屋子里呢?”

女主人的脸上闪现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回答说:“因为它当时正从我的脚背上爬过去。”

有趣而惊险的“测试”

《晚宴》赏析

这是一场关于“在危急情况下男人和女人谁更勇敢镇定?”的测试。而测试是由晚宴上的一场争论引发的。假如不是很快就“立竿见影”发生的故事及其结局,这场争论将会无休无止而迄无结果。

故事是极富戏剧性的--“测试”就在眼前,就在“争论”的同时进行着。“测试”完了,争论也就结束了--这显然是作者的精心构思与精巧安排。

印度多蛇,尤其剧毒的眼镜蛇时常出没伤人。以牛奶为饵将蛇引开而避其伤害,既是当地的风俗又是行之有效的土办法。故事的惊险性在于:一条眼镜蛇正从餐桌下女主人的脚背上爬过去,紧张中很快镇定下来的女主人暗示男仆将一碗牛奶置于阳台上以便把蛇引开……何等地惊心动魄,真可谓千钩一发!何等地镇定自若,真可谓处变不惊!

在晚宴的众多宾主中,这情景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女主人,她处于性命攸关的“风口浪尖”,“她两眼盯着正前方,脸部肌肉在微微抽搐”。第二个是男仆,他在接到女主人以“手势”和“耳语”所告知的“蛇在脚上”的信息之后,紧张得“两眼睁得大大的”,迅速地“把一碗牛奶放在紧靠门边的阳台上”。第三个是那位美国人,他以博物学家的细致敏锐与对当地风俗的熟知,不仅从女主人脸上“奇异的表情”发现了屋子里有“情况”,而且从男仆以牛奶引蛇和室内环境的特征等情形,判断出毒蛇就在“餐桌下面”,正对女主人构成严重的威胁。面对着这种十分危急的情况,这位美国人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与机智还在于:为了“稳住”大家不致惊慌而“打草惊蛇”,以致造成“眼镜蛇受惊咬人”的恶果,他颇费心思而又十分果断地“编造”了一个“动者罚款”的“数三百下”的“游戏”,让参加晚宴的“二十个人都像一尊尊石雕一样端坐在那儿”,以便留给眼镜蛇被牛奶引诱而爬向阳台的充裕时间。而当眼镜蛇离开女主人的脚背爬向阳台后,他又突然“跳起来把通往阳台的门全部砰砰地牢牢关上”--这是何等地干练敏捷与从容机智!危险解除了,“室内响起了一片尖叫声”,人们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和是谁正确地“处理”了这件“可怕的事件”。

文章的妙处还在于结尾。当晚宴男主人情不自禁地称赞这位美国人“显示了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范例”,并且想以此为例回答先前争论的话题,以说明“在危急关头男人更勇敢镇定”时,这位美国客人故意地向“女主人”发问:“温兹太太,你怎么知道那条眼镜蛇是在屋子里呢?”于是所有的客人都听到了女主人的回答:“因为它当时正从我的脚背上爬过去”。之所以说这位美国人是“故意”发问,是因为他心中是明白的,他暗暗佩服女主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从容与镇定;但是仅他一人“明白”还不够,他有意识地要让所有的客人都明白,这位女主人更值得钦佩!这不仅显示了他谦虚的君子风度--虚怀若谷和勇敢镇定常常是一张镜子闪光的两面--而且,也让“事实”说话,很巧妙地回答了“在危急关头男人和女人谁更勇敢”的问题。作者这样的“安排”不仅使文章首尾照应,而且使文章干净利落……切争论都是多余的,事实胜于雄辩。其次,勇敢与镇定是不能以“性别”来区分高下的,如果要区分,也只能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这位美国人和那位女主人在“非常情况”下表现得同样优秀,便是例证。男人和女人,都有勇敢者又都有懦弱者,这应是不争的事实。

这篇文章写得相当精炼,人物个性鲜明,对话简洁;“特定事件”的细节,惊心动魄,读之令人难忘;开头那一段对环境的交代和描写,为后来事件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结尾戛然而止,不留赘笔,使人掩卷之后仍回味无穷。

六个着名的字

【英国】威廉·莱恩·费尔普斯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着名的六个字。哈姆莱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莱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是活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人人都可以偶尔向自己提出这一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在思考,所以我还活着。”

然而,我所见过的关于生存的最好定义却是出于另一位哲学家的笔下。他写道:“生存就是存在于和外界的联系之中。”

如果这个定义正确无误,那么,一个人的联系越广泛,他的生命力就越旺盛。生活得充实,即意味着不断增加联系的广度和强度。幸而我们生来就能倾心于日常工作;但是,除了从事自己固定的工作以外,我们到底还有多少生气呢?假若你的兴趣只限于你的固定工作,那么你的生命也仅仅局限于此。就其他事物而论--诗歌、散文、音乐、绘画、体育、无私的友谊、政治、国际事务--在这一切方面,你已经失去了活力。

相反的,每当你产生了一种新的兴趣(甚至取得了新的成就),你的生命力也就随之增强。任何对五花八门的事物都具有广博兴趣的人不会总是郁郁不乐的。丧失了兴趣的人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者。

培根说过:“一个人每逢失去一个朋友,就等于经历一次死亡;而取得新的联系,结识新的朋友,却使我们获得新的生命。”对于有生命的物体是千真万确的道理,对于人的思想几乎同样如此。因为思想也具有生命;思想之所在,生命之所系。如果你的思想局限于你的工作,局限于你的物质福利,局限于你居住的那个城镇的小天地,那么,你过的就是一种狭隘而拘束的生活。反之,如果你关心在中国发生的情况,你就如同生活在中国;如果你对一本优秀小说中的人物感兴趣,你就是和那些饶有风趣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如果你全神贯注地倾听优美的音乐,那你就会超脱现实环境,而生活在一个充满激情和幻想的音乐世界之中。

生存还是毁灭?--是热烈而充实地生活或者仅仅是生存而已?--这取决于我们自己。让我们扩大和加强我们的联系吧。我们既然活着,就要生活得更有意义。

(倪大昕译)

生存的要义与生活的真谛

--《六个着名的字》赏析

人的生命如果仅仅存活于世,应当说只是一种狭义的“活着”;那么,怎样才算是有意义的“活着”呢?

作者的回答很明确,只有“热烈而充实”的生活,才不算枉为一生。

当然,这是本文最后得出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并不是一开始就单刀直入的,而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推导出来的。

文章从莎士比亚的名言“生存还是毁灭?”引出,讨论“怎样才算活着(即生存)?”

“我在思考,所以我还活着。”--一位哲学家回答。

“生存就是存在于和外界的联系之中。”--另一位哲学家说。

据此,作者大加阐发,并进而引出英国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的话,强调并补充了上述论点,进一步有理有据地讨论“生存”的要义与“生活”的真谛。

然而作者并非刻板地沿引或者简单地照搬名家、哲人们的话,而是以自身的体会和人生观,从正、反两方面加以阐述,加以发挥,加以论证,思路非常清晰,论据非常充分,因而其最后的结论“热烈而充实的生活才算真正的生活”就具有雄辩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