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3614700000032

第32章 生命的召唤:人生·感怀篇(6)

作者从一件小事发出感慨,并从正、反两方面举出好些例子,以论证“信任”之重要与可贵。虽然他所抨击的“不信任”作法中有些属于特殊情况下必要的制度问题(比如某些单位进门须验示身份证件),尚需具体分析,不可一概否定。但总的说来,作者极力倡导的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信任的风气,确是很有意义的。“信任”心理是一种“良性”心理,它可以保护自尊增长自信;它既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又是紧张生活的“缓和剂”;信任的程度不仅涉及个人的素质与修养,而且关系到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整体水平。我们每一个社会的人,作为一个健全的个体,都应该为培育和维系相互信任的社会风气而作出努力。

作者在开端时记叙的小事中包含着细节。从细节的观察与小事的触发中引出一番道理,又用正面和反面来佐证这道理,这就使文章的内容有血有肉、有理有据,读起来毫不枯燥乏味了。

生命的召唤

【美国】阿迪斯·惠特曼

记得小时候,我住在加拿大挪瓦斯科塔乡下时,发生过一件事。邻居一位太太去世,鳏夫整日酗酒,根本不管孩子。村中有位寡妇把那家的一个男孩带回自己家。她很贫穷,又没上过学,但却竭尽全力照顾这浑身发抖、性格孤僻的孩子。他好像转眼间变了,个子长高了,性格也开朗了。但是我们和他不熟,谁也不跟他讲话,这使他很自卑。

有一天,他的养母看见我们在玩耍,而那孩子却躲在一边抽泣,没人理睬。她把他带回屋里,然后对我们大动肝火:“我不准你们这样待他!这孩子也是人。现在的生活会影响他的一生。每次我使他稍微抬起头来,你们又把它压下去。你们不想让他活吗?”

许多年过去,我总也忘不了这件事。它使我第一次领悟到深刻而严肃的人生哲理--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每个人都随时发出一种呼唤,这关系到别人的荣辱毁誉,生死成败。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做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蜘蛛网。我影响他人,他人又影响他人。巨网振动,辗转波及,不知何处止,何时休。”

有些人专会鼓吹人生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他们的言行使人放弃、退缩或屈服。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自己受了委屈或遇到不幸;但不论原因如何,他们孤僻冷淡,使梦想幻灭、希望成灰、欢乐失色。他们尖酸刻薄,使礼物失值、成绩无光、信心瓦解。留下来的只是恐惧。

这种人为数不多,但类似的冷言冷语我们都遇到过。例如,妻子因丈夫身体虚弱,收入微薄,便讥笑他:“你也配做男人?”又如,妻子努力学习烹调,而丈夫的酬答却是“我看你根本不是那块料。”再如,学生写了一篇有才华有创见的论文,而老师却嫌他书法拙劣,有错别字。

这种人使人觉得没有办法应付人生,从而灰心丧气,自惭形秽,惊慌失措。而我们可能又会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别人。因为我们受了委屈,一定要向人诉苦。

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励别人奋发,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又怎样呢?和这些人在一起,会感到朝气蓬勃,充满信心。他们使我们表现才能,发挥潜力,有所作为。

我上小学时,遇到过这样一位好老师。她讲课生动,充满激情。她在课堂上念我们幼稚的作文时,我们看到她脸上惊喜的表情,听到她愉快的赞叹、会心的微笑或同情的低泣。每当我们的文笔有清新之处,她一定倍加鼓励。她的批评恳切而委婉:“这里还可以加加工”,“那里还可以更深刻些。”

英国大诗人白朗宁也是这样的人。他使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巴莱特重获新生。伊丽莎白母亲去世很早,留下十一个子女。伊丽莎白从小体弱多病,全家都对她特殊照顾,医生也怀疑她身患肺病,使伊丽莎白自己深信不疑,整日闷闷不乐,生活毫无乐趣。

她四十岁时,遇到白朗宁。他对她一见倾心。见面一两天后,就给她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他否认她有任何疾病,消除了她的恐惧。他把她带出病室,和她结了婚。她四十一岁时周游了世界,四十三岁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她的才华得到了充分施展。她后来写的诗充满了激情。不热爱生活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我们谁不愿像他们使别人的生命之火燃烧?最重要的是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热爱生命,是否具有活力。热爱生命的人才能分享于他人。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也应该同样尊重别人的意志。我们应当了解别人的生活和理想与我们不同,应当倾听别人的诉说,找出他们的长处,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让它继续生长。任何生物都要生长。生长是生命的过程--生命是棵生长着的树,不是毫无生机的雕像。

是的,人的一生非常曲折,甚至艰辛。但前途无穷,富有生机,充满机会。那些有希望的人都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珍惜自己生命活力,便也使他人分享了你的活力。有给予,必有报答。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给予越多,生命便越丰富。

(李娟娟译)

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生命的召唤》赏析

这是一篇积极的人生观的宣言,洋溢着热情、乐观、向上的基调。作者极力倡导的是:焕发自己的生命热情,并且去影响他人,让所有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作者的褒扬与针砭泾渭分明。他所着力赞扬的三个人物,那位不允别人歧视自卑的穷孩子的颇有眼光的养母,那位总是以恳切的鼓励激发学生热情的好老师,那位用热烈的爱情“拯救”了病弱女诗人的英国大诗人白朗宁,他们无不“生性爽朗”而又“鼓励别人奋发”,使人“朝气蓬勃,充满信心,发挥潜力,有所作为”;他们无不首先热爱自己的生命,并且“分享于他人”,将自己的热情“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用自己的生命之火“使别人的生命之火燃烧”。作者赞同并颂扬这样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并进一步阐释了人人都可以对他人发出“生命的呼唤”,都可以“给予”他人以“生命的活力给予越多,生命便越丰富”的观点。这些富含哲理的观点是完全可以当作人生格言来记取的。

与此相对,作者批评谴责了另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即“专会鼓吹人生没有意义没有希望”,其言行“使人放弃、退缩或屈服”,使“梦想幻灭、希望成灰、欢乐失色”,使“礼物失值、成绩无光、信心瓦解”,最终“使人觉得没有办法应付人生,从而灰心丧气,自惭形秽,惊慌失措”。显然,这种悲观、失望的“世纪末”颓废情绪及其所支配的消极人生观,是错误的极不可取的。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他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这篇文章的语言,充满热情而富有感染力,譬喻新鲜、形象,比如:“人与人之间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生命是棵生长着的树,不是毫无生机的雕像”等,都准确而清新。作者在本文中发出的关于挖掘生命潜能、增强生命意识、焕发生命热情的“生命的召唤”,具有积极的意义,给人有益的启示。让我们记住这召唤: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每天抽出一小时

【美国】奥斯卡·契斯盖尔

一位名叫富兰克林·费尔德的人曾精辟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紧凑的年代里,人们似乎每天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做完想做的事,所以许多念头就此打消了。但世界上仍有许多人用坚定的意志,坚持每天至少挤出一小时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事实上我注意到,往往是越忙碌的人,他越能挤出这一小时来。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蜂鸟(一种世界上最小的鸟),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做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出作品。

休格·布莱克进入美国议会前,并未受过高等教育。他从百忙中每天挤出一小时到国会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包括政治、历史、哲学、诗歌等方面的书。数年如一日,就是在议会工作最忙的日子里也从未间断过。后来他成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这时他已是最高法院中知识最渊博的人士之一。他的博学多才使美国人民受益匪浅。

我承认,要挤出这一小时并不容易。需要有决心和恒心。关键还在于如何设法得到这一个小时,并且有效地利用它。

我的朋友威尔福莱特·康,前半生奋斗了四十年,成了全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尽管事务十分忙碌,他仍然渴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对我说:“过去我很想学画画,但从未学过油画,我曾不敢相信自己花了的力气有很大的收获。可我最后还是决定了,无论作多大牺牲,每天一定要抽出一小时来画画。”

威尔福莱特·康所牺牲的只能是睡眠了。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唯一的办法是每天清晨五点前就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他说:“其实那并不算苦。一旦我决定每天在这一小时里学画,每天清晨这个时候,渴望和追求就会把我唤醒,怎么也不想再睡了。”

他把顶楼改为画室,几年来从不放过早晨的这一小时。后来时间给他的报酬是惊人的。他的油画大量地在画展上出现了,他还举办了多次个人画展。其中有几百幅画以高价被买走了。他把用这一小时作画所得的全部收人变为奖学金,专供给那些搞艺术的优秀学生。他说:“捐赠这点钱算不了什么,只是我的一半收获。从画画中我获得了很大的愉快,这是另一半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