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他面前出现了一个侏儒。“我知道,你为什么闷闷不乐,”侏儒说,“拿着这纽扣,把它缝在衣服上。你要遇着不得不等待的时候,只消将这纽扣向右一转,你就能跳过时间,要多远有多远。”这倒合小伙子的胃口。他握着纽扣,试着一转:啊,情人已出现在眼前,还朝他笑送秋波呢!真棒嗳,他心里想,要是现在就举行婚礼,那就更棒了。他又转一下:隆重的婚礼,丰盛的酒席,他和妻子并肩而坐,周围管乐齐鸣,悠扬醉人。他抬起头,盯着妻子的眸子,又想,现在要只有我俩该多好!他悄悄转了一下纽扣:立时夜阑人静……他心中的愿望层出不穷:我们应有座房子。他转动着纽扣:夏天和房子一下子飞到他眼前,房子宽敞明亮,迎接主人。我们还缺几个孩子,他又迫不及待,使劲转了一下纽扣:日月如梭,顿时已儿女成群。他站在窗前,眺望葡萄园,真遗憾,它尚未果实累累。偷转纽扣,飞越时间。脑子里愿望不断,他又总急不可待,将纽扣一转再转。生命就这样从他身边疾驶而过。还没来得及思索其后果,他已老态龙钟,衰卧病榻。至此,他再没有要为之而转动纽扣的事了。回首往日,他不胜追悔自己的性急失算,不愿等待,一味追求满足,恰如馋嘴人偷吃蛋糕里的葡萄干一样。眼下,因为生命已风烛残年,他才醒悟:即使等待,在生活中亦有其意义。唯其有它,愿望的满足才更令人高兴。他多么想将时间往回转一点啊!他握着纽扣,浑身颤抖,试着向左一转,扣子猛地一动,他从梦中醒来,睁开眼,见自己还在那生机勃勃的树下等着可爱的情人,然而现在他已学会了等待。一切焦躁不安已烟消云散。他平心静气地看着蔚蓝的天空,听着悦耳的鸟语,逗着草丛里的甲虫。他以等待为乐。
(余小平译)
要善于等待
--《等待》赏析
每个人也许都曾有过“等待”的体验。在车站码头等待久别的亲人,在街头巷尾等待见面的朋友;或是花前月下,情侣之间等待着约会;或是置肴备酒,家中设宴等待着客人。总之,等待是一种期盼,一种渴望,一种预感中的温馨,一种即将实现的满足。而同时,等待又常常伴随着焦灼、不安与急躁、烦闷。由于“等待”的这种“两重性”,我们常常把等待(尤其是时间稍长的等待)看作是难以忍耐的苦事和难以消受的“折磨”,不知不觉中让焦急烦躁占了上风,反倒冲淡了期盼中那种美好的情趣与兴致。
这篇文章想要告诉人们,以等待为苦事的这种心态是愚蠢的,聪明的办法是要学会等待。作者不是讲道理而是讲了一个童话。那个性急的青年因熬不过等待情人的焦躁,便借助于侏儒那纽扣的魔力,企图飞越光阴、跳过时间;结果一飞再飞一跳再跳,事事倒也不需等待,桩桩愿望顷刻兑现,可是生命却就这样“从他身边疾驶而过”,转眼间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已变得龙钟老态、风烛残年;这才猛醒过来,顿悟了“等待”也是生活中有趣的一部分,“亦有其意义,唯其有它,愿望的满足才更令人高兴。”
童话当然是虚构的,夸张的,且不乏荒诞的成分;但它旨在劝导人们学会等待、以等待为乐。有一首爱情诗写道:“没有等待,就没有真正的爱”,这体会是真实而深切的。假如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需等待就唾手可得,生活就将失去许多情趣,失去许多甜蜜与甘美。重要的是要像那位醒悟过来的青年那样,“平心静气地看着蔚蓝的天空,听着悦耳的鸟语,逗着草丛里的甲虫”,那么,你就不单学会了等待,而且将会品尝出“等待”自身所包含的无穷乐趣。
天知地知
【美国】詹姆斯·兰费蒂斯
他当时十一岁,一有机会就到湖中小岛上他家那小木屋旁钓鱼。
一天,他跟父亲在薄暮时去垂钓,他在鱼钩上挂上鱼饵,用卷轴钓鱼竿放钓。鱼饵划破水面,在夕阳照射下,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随着月亮在湖面升起,涟漪化作银光粼粼。
鱼竿弯折成弧形时,他知道一定是有大家伙上钩了。他父亲投以赞赏的目光,看着儿子戏弄那条鱼。
终于,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条筋疲力竭的鱼拖出水面。那是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趁着月色,父子俩望着那条煞是神气漂亮的大鱼。它的鳃不断张合。父亲看看手表,是晚上十点--离钓鲈鱼季节的时间还有两小时。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他说。
“为什么?”儿子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
“还会有别的鱼的。”父亲说。
“但不会有这么大。”儿子又嚷道。
他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他再望望父亲。
虽然没有人见到他们,也不可能有人知道这条鱼是什么时候钓到的,但儿子从父亲斩钉截铁的口气中知道,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唇上取出鱼钩,把鱼放进水中。
那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没入水里。小男孩心想:我这辈子休想再见到这么大的鱼了。
那是三十四年前的事。今天,这男孩已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他父亲依然在湖心小岛的小木屋生活,而他带着自己的儿女仍在那个地方垂钓。
果然不出所料,那次以后,他再也没钓到过像他几十年前那个晚上钓到的那么棒的大鱼了。可是,这条大鱼一再在他的眼前闪现--每当他遇到道德课题的时候,就看见这条鱼了。
因为他父亲教诲他,道德只不过是对与不对的简单事,可是要身体力行却不容易。我们能否做到没人看见时也循规蹈矩呢?如果有方便门路能及时送入设计图,我们会不会拒绝走这条门路?又或者,我们得到了我们不该知道的内幕消息,会不会拒绝去做股票内幕交易呢?
要是小时候有人教诲过我们把鱼放回水中,我们是会做得到的。因为我们从中学会了明辨道理。
一次择善而从,在我们的记忆中会永远地留下清香。这是一个足以让我们自豪地讲给朋友和儿孙听的故事。
并不是讲我们怎样投机取巧,而是讲我们如何做得对,就此自强不息。
浅显而深刻的道德课题
--《天知地知》赏析
父与子,一对钓鱼人。
根据当地鲈鱼出没的习惯,渔人和垂钓者们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须到深夜十二点时,才能钓捕鲈鱼;要是谁为了一己私利而提前打破了这个习俗,别的成群的鲈鱼就有可能受到惊扰而逃掉,从而影响大家的利益。碰巧在这天晚上,十一岁的小男孩提前两小时钓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煞是神气漂亮的”大鲈鱼,而且这时候周围“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没人见到他们,也不可能有人知道这条鱼是什么时候钓到的”。
按照常情,在这唯有“天知地知”的时刻,将钓到的大鲈鱼归于自己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然而,父亲却以“丝毫没有商量余地”的“斩钉截铁的口气”要儿子把鲈鱼放掉。儿子只好“很不情愿”地照办了。而且他从此“再也没钓到过像那个晚上钓到的那么棒的大鱼了”。
他失去的是一条大鱼,得到的呢?得到的是父亲言传身教的、千百倍于这条大鱼价值的一种做人的准则;这准则甚至伴随他终生,成为一种精神财富,成为“在记忆中永远地留下清香”而且传诸后世的“一个足以自豪地讲给朋友和儿孙听的故事”,成为鼓舞自己“就此自强不息”的巨大的动力。
这就是本文通过“钓鱼”这件小事所发掘出来的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德课题。正如文中的父亲所教海儿子的:“道德只不过是对与不对的简单事,可是要身体力行却不容易;我们能否做到没人看见时也循规蹈矩呢?”这是一位一辈子居住在“小木屋”里的老实巴交的劳动者,不仅自己终身恪守而且用以教诲儿孙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它之所以深刻,就在于它具有启迪和鞭策所有人的普遍意义,它具有促使人们“择善而从”、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的感人的力量。
真理是朴素的,朴素得犹如真理本身。
人类总得靠着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否则庞大的社会机器将无法正常运转。这些规范和准则中,好些是不成文的,维系它常常靠着两个字--自觉;尤其是在“没人看见”而又需要牺牲一己私利的情况下,这种“自觉”就更加难能可贵。应当说,能否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是社会进步快慢与人类自身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在中国古代就有“舍鱼而取熊掌”之说,本文所极力颂扬的“舍鱼而取道德”,无疑是一种可贵的高尚的得失观、道德观。
事情很小:一条鱼。由此而引申出来的课题却使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由小而及大,由此而及彼,由讲故事而自然过渡到深邃的哲理,使人在娓娓叙谈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受到教益,正是这篇短文写作上的特色,也是它之所以感人的成功之处。
问心无愧
【美国】哲罗姆·惠德曼
在永远无人会知道真相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最能反映他的品质。
--麦考莱
约三十年前,在纽约贫民区某公立学校里,奥尼尔夫人所教的三年级学生举行算术考试。阅卷时,她发现有十二个男孩子对某一题的答案错得完全一样。
奥尼尔夫人叫这十二个男孩子在放学后留下来。她不问任何问题,也不作任何责备,只在黑板上写下本文篇首引述的那句话和那位伟大作者的姓名,叫他们抄一百次。
我不知其他十一个有何感想,只知道自己。可以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训。
老师把麦考莱的名言告诉我们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我至今仍认为那是我所见到的最好准绳之一。不是因为它可以使我们衡量别人,而是因为它使我们可以衡量自己。
我们中间需要决定宣战或其他国家大事的人不多。但我们每人每天都必须作出许多个人的决定。在街上捡到一个钱包,该把钱包吞没呢?还是送交警察呢?这笔交易本是别人的功劳,可以把它据为己有,列在自己的推销纪录里吗?
没有人会知道。除你之外,没有人知道。但是你必须对得住自己,最好能问心无愧。因为问心无愧可生自信。而自信远胜于宽心。
“自觉”是衡量道德的最高准绳
《问心无愧》赏析
一个人一生中总会有一些失误或做一些错事:或因私心作怪而损人利己,或因虚荣心膨胀而弄虚作假,或因一念之差而贪图小利……总之,属于道德范畴的错误,偶犯一、两次往往是难免的。然而,如果有一个自我道德的标尺或准绳自觉地约束自己、克制自己,少犯或不犯这样的错误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尤其是在除你本人之外“真相”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对这种自我约束的自觉性的要求,也就更高;要具备这种“自我克制”的高尚的品格修养,也就更有其难度,因而也就更加难能可贵。
作者在本文一开头就举例说,他在三十年前念小学三年级时,曾因十二个男孩子在算术考试中相互抄袭作弊而“某一题的答案错得完全一样”。这是一件很难查明真相、而每个孩子却心里“明白”的错事。最为难得的是那位高明的教师奥尼尔夫人,她既没有就事论事地追究查问,也没有声色俱厉地要孩子们承认和检讨错误,而是着眼于道德教化和“心灵建设”,着眼于引用伟人的“名言”以激发孩子们“自我反省”、纯化品格的良知。这种高屋建瓴的启发式教育方法无疑是很成功的,以至使得十二个孩子中的“作弊”者之一、三十年后的本文作者将此事引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训”,而将那段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名言当作了终生遵奉的座右铭。
作者在文章中极力倡导和推崇的是:在“除你(本人)之外”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应有的那种不逾“矩”不越“轨”不犯“规”的高度自觉的道德修养。只有具备了这种自觉的品格,才不受“良心的谴责”,才能“问心无愧”。
在中国,古人修身所倡导的“慎独”,也是讲的这种一个人独处时应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道理。
在“无人知晓”状况下的自觉性,应视为衡量道德与品格的最高准绳。择善而从,扶正祛邪,洁身自好,自我约束,这些都是值得每一个人深长思之的道德课题。
童年时的回忆与现实中的思考相交织,生活中的实例与提炼后的道理相佐证,名家哲人的格言与作者自己的见解相辉映,加强了这篇短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责任
【美国】J·A·路烈
有一天,我在一个不太熟悉的城市开车。我到达一个路口想往右转,可是交通灯却亮着红色,于是我停了下来。我还不太清楚那条可以让你在红灯时往右转的法律,况且例外的规定又太多,因此每逢在陌生地方开车,我总是弄不清楚在这种情形下是否可以往右转。
这时有辆车在我后面停下,闪着右转的指挥灯。我从后视镜观望,正好和后面那驾驶人的目光相接。他用右手作出一个手势,然后点了两下头。
他用的不是什么标准手势,但我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绝没有暴躁的表示。他只是知道我无所适从,指示我可以往右转而已。
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很令我感动。两个陌生人碰头,互相信任,然后又各走各路。善意和信任是互相牵连的,虽然我认为我们也许可以没有善意,但却不能没有信任。坏人从我们身上偷走的最宝贵东西,并不是金钱,而是信任,因此我们人人都互相猜疑。
我在里面工作了二十年的那幢大厦,现在门口有个守卫员,谁进去都要出示身份证明文件。这种情形在办公室和工厂中已越来越普遍。
我讨厌这种新的不信任态度。这种态度无异假定人人都是坏人。
在许多商店,你要将带来的购物袋暂时留下。你还没有进去,他们就先怀疑你是个小偷。
我知道确实有人顺手牵羊,可是我不要去那些要你先把袋子留下的店铺。我不信任他们。我不喜欢到那些以为我是去偷东西的商店里逛。
最近,我到一家五金店的后面房间里挑选了一些螺栓。
“你要了几个螺栓?”坐在柜台的老板问我。
“二十个,”我说。
“二十乘三角三分,一共六元六角,”老板说。
他没有数那些螺栓,因为他信任我。我相信,他店里失窃的东西,要比那些在门口要你把购物袋留下的店铺少。
“信任”是无价之宝
--《信任》赏析
事情是由开车引起的。作者在转弯的路口因“无所适从”而产生迷惘,得到了另一位驾驶员指点迷津的友好提示。这提示说来也简单:一次闪烁的指示灯,一个明确的手势,和一个点头的动作。然而这些微小的举动却使作者大受感动。因为这些举动“绝没有暴躁的表示”而且充满了善意。照作者的理解,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东西:信任。--“两个陌生人碰头,互相信任,然后又各走各路”。生活中这类小事何以令作者如此感慨呢?“坏人从我们身上偷走的最宝贵的东西,并不是金钱,而是信任”。正是由于人际之间的信任太少猜疑太多,作者才如此敏锐地感受到陌生人之间的彼此信任是多么温馨多么宝贵。
作者的感受是正确的。许多人都会有此同感。信任的价值之所以崇高与珍贵,就在于它是一种精神财富,它是心灵的彼此默契与沟通,它是好心、善意、宽容、理解等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无’疑地它属于真、善、美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