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境界叫包容
3596000000031

第31章 修天道:包容造就开放人生(1)

1、包容是强盛的需要

物质不灭,万物流变,一切的界线都是暂时的,一切的存在形式都是暂时的。

宇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天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大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大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高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包容。没有包容,一切都会死去。拥有包容,一切都会永生!因为包容,就是接纳外来的能量;因为拒绝,就是斩断外来的能量!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可用两个字总结其经验——开放。开放,一个令人血脉贲张的词语。看到它,我们就会想到世纪伟人的音容笑貌;看到它,我们就会想起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看到它,我们就看到了民族复兴的辉煌前景。但是,开放有健康的,也有放纵的、腐朽的和一些不健康的。既然是开放,就不是拒绝而是接纳,接纳有时容不得选择,有时总会有些不利的东西混了进来,这时就需要包容。

包容,一个千年文化沉积而成的民族精魂,因为少了它,我们看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的衰亡;因为有了它,我们看到古中国文明一枝独秀,至今仍然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散发着瑰丽的色彩。包容,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深深地流淌在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海纳百川而容其大,浪拍千古而翻其新。包容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要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遇,就必须具有包容开明的胸襟和融会贯通的智慧。

五坪的房间,只能容一个人居住;百坪的大堂,可容千人聚会。山洞,只合于躲藏;天地,则包容万物!所以,有容乃大,实在是古今不易之理。三国时那个在政治上颇不得志的曹植,却说出了一番富含哲理的话:“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宏的气度,自古至今皆然。

有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意味着做大事的人,必须要有大的肚量。古德说,佛陀的心量好比天地,万物在天地里,无不受其包容!所以,肚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你的肚量不顾别人,只顾自己,那只能养自己;假如你的肚量能涵容全家,你就能做一家之长;你的肚量能包容一县,就能做县长,能包容一省,就能做省长,能包容一国,就能做国主。事业有多大,气量必然有多大,这是自然的结果。

历史上,成功的帝王君主,并非他们有三头六臂,功力高人,而是他们的肚量比别人大也!肚量小的人不能容人,人又怎么会容他呢?

自古的学者都讲究养能、养学、养气、养德、养心、养量;按照做人处事,重要的是先要养量。宋朝宰相富弼,处理事务时,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反复思考,因为太过小心谨慎,因此就有人批评他、攻击他。

幕僚人员对富弼说:“有人在批评你!”

富弼一点也不在意,说:“一定是在批评别人。”

幕僚说:“报告宰相,他不是在批评别人,他是指名道姓批评你呀!”

富弼淡然回答道:“天下同名同姓者也很多。”

就是这样的器量,他能不做宰相吗?

人有一分器量,便有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份人缘,必多一份事业。我们阅读历史,多少的名人圣贤,有时不赞其功业,而赞其器量。因为器量对人生的功名事业,至关重要!

孔子周游列国,居无定处,却能拥有三千弟子;佛陀行脚弘化五印度,讲经时却有百万人众,经常跟随者也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汉高祖楚汉之争时,多少死忠之士效命于他;唐太宗能容谏臣,因此成就“贞观之治”。武则天看了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不但不生气,反而说:“如此人才不用,真是宰相之过”,所以她能成为一代女皇。

慈禧不能包容新政,所以导致亡国;袁世凯不能包容民国,所以他才称帝失败。孙中山包容多少********,最后被尊为“国父”;美国的华盛顿、杰弗逊、林肯,他们民主、包容,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从人类历史来看,开放、包容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开放、包容总是和繁荣、昌盛、进步联系在一起,而封闭、偏执、独断、****总是和战争、不幸、灾难联系在一起。“百家争鸣”,才有战国的学术繁荣;“独尊儒术”,导致刘汉以后的文化衰颓。大唐对异域文化的兼收并蓄,遂有盛唐文明辉耀千古;满清在外来文明前的闭关自守,终致近世中国的积贫积弱。北大在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基于蔡元培校长的“兼容并包”;“十年浩劫”中文化学术上的万马齐喑,根源在“八个样板”的“一枝独秀”。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唯开放包容才能吸取其它文明的长处,唯开放包容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当今世界上,孤立的民族文化是难以存在的,单一的全球文化也是不可思议的。不同文化只能以开明开放的态度互相包容,只能和平和谐地相处,以期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经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沙石中可以见到三千大千世界;万物都能相互包容,我们对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身份,为什么不能相互包容呢?

在四川文摘周报上“声音,新闻守望”里,有这样一句话:上海一个女子说“你们外地人来上海干吗?弄得人那么多,讨厌死了。”女人在上海地铁上的这句话引起吵架,直至有人动手。一老外在旁相劝道,“你们不要吵了,怎么自己人打自己人呢?”这个女子以为上海只是上海人的,不是全中国的,也不是全世界的。按照她的逻辑,还可以引申出以下几个“讨厌”:那么多的外国人去上海干吗?这些外地人“讨厌死了”;从地球来看,美国人除了本土印地安人,其他全是外地人,他们去美洲干吗?“讨厌死了”。假如当年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开始,没有开放的态度,哪能有上海的今天?还有深圳,那也是在大家眼皮底下,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可见,包容的态度,在开放的今天,该是多么重要。

开放的世界,必然是鱼龙混杂的世界,水太清则无鱼,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这引喻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泰山不辞土壤,所以才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所以才能成其大。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过往的世纪里,人类厮杀和斗争得太久太久太苦太苦,在厮杀中人类增添着对同类的仇恨,在斗争中人类狭隘着自己的胸怀,在残酷与血腥里人类走向了不包容的不归之路。不包容由狭隘所导致,狭隘又源于冷酷,冷酷来自于自私。

天宽地宽海宽,而时间能容、容下了古往今来的一切血腥杀戮和残酷。历史能容、容纳下一切的仇恨隔阂冷漠。人啊,何时才能法天法地法时间与历史?真正达到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容世间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古笑今笑世间可笑之人?

2、包容是发展的需要

只要想进步,只要想发展,就离不开包容。因为发展需要接纳全新的能量,需要有人做创造的事,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做没做过的事就有可能犯错误,此时就需要包容。一个人对包容理解有多深,那他的发展就会有多快。

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徳乃大。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但在社会进步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缺少了“包容”,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局面。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包容不只是统治者的包容,也是整个社会的包容。

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在唐朝任职。

历史在包容中发展,社会在包容中演进,况且,社会的演进大多是在斗争中进行的,如果缺失了包容精神,必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布鲁诺之死就是最好的明证。

当布鲁诺被绑在火刑台上,嘴被一条坚韧的铁带封住,铁带上的铁刺插入口中,鲜血顺着口角流出,越涌越多,沾红了他白色的刑衣。台下挤满了冷漠的围观的人群,布鲁诺从未有过如此刻般的孤单,因为他的勇气并没有导致观众的同情,大家都视他为魔鬼、为洪水猛兽。本来,他是有机会被免于死刑的判决,教会给他罗列了八条罪状,只要他认过忏悔,可以得到教会的宽大,但他“骄傲地”拒绝了,因为他不肯放弃心中的真理——科学与自由。对于布鲁诺的挑战,宗教裁判所是不会心慈手软的,他们要以血与火来惩罚背叛教会的人。刑场上,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铛——”行刑的钟声响起,几个刽子手走上火刑台,用火把点燃了干枯的木柴,霎时间腾起熊熊的火焰,灼热的焰苗迅速窜到白色的刑衣,被铁带封住嘴的犯人无法发出撕裂人心的哀嚎,只是脸上出现因痛苦而扭曲变型的表情,他的全身都烧起来了,从脚到手,身躯无一不是剧烈地痉挛,本能的抵抗与挣扎越来越微弱,火势越来越大,完全吞噬了刑架。主教、神父、牧师等的脸上出现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为又一次战胜撒旦而欣悦。

这是两种真理观的战斗:科学的真理与教会的真理。但是强弱立判,并非思想战胜思想,而是暴力战胜了思想。我们完全有理由讥笑宗教裁判所的真理,因为他们自称是基督耶稣的信徒,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早已背叛了耶稣的教诲。我们在耶稣中看到的是爱,是宽容,是非暴力,正是这种广博的爱心使他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的数百年间,他的追随者们以生命捍卫着心中的真理,无论何种境遇,从不言放弃,他们视死如归,高歌蹈赴十字架,以内心的安宁面对死亡。随着教会与世俗权力的结合,基督教逐渐背弃了先知们的爱与慈悲。宗教裁判所无疑是宗教史上最可耻的产物,在这里我们看不到爱、宽容、非暴力,而是充斥着仇恨、残忍和暴力,因为那些盗用耶稣的名义的人,以真理的借口清除异端,封锁自由,禁锢思想。如果那些宗教刽子手们能够包容异己思想的存在,布鲁诺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如果是在一个国家与传统合一的社会,传统的规则以暴力为后盾的地方,则传统的演进当然是不大可能。自古以来,我们人类就在不断探索和认识客观规律,在不断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之中前进。在付出了不知多少沉重甚至惨痛的代价后,才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文明程度。例如,先人们付出了数不清的流血与牺牲的代价,才使今天大多数人明白了战争和暴力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手段。

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发展。

3、包容是和谐的需要

包容是人类的美德,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意识。它是文明的标志、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成因。包容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能创造和谐。可以说,哪里有和谐,哪里就一定有包容。

每一个生物体,都是一个依赖“包容”创建起来的和谐的、有机的组织。从最低等的原始生物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任何生物体都由许多不同的物质成分、不同的元素“包容”而成。生物体要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要维持其作为生命的存在,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包容”。如果组成这个生物体的物质成分闹起“分裂”,等待这个生物体的就只有解体和死亡。“包容”是生命的根本机能。

对生物体如此,对社会组织也是如此。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离不开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们的性格不同,个性各异,对事物的见解各有不同。如果缺少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人各执己见,见面只有争吵,哪里还能一起共事、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呢?所以,“包容”也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机能。

包容是和谐的需要。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和”的观念在经典中多次出現,《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和”,用“和”来概括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是从礼的角度解释“和”,“和”不仅是礼之所用,也是为政之道,而且是一种美。《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能四通八达,无往不利。又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天地才得以正,万物才得以育,这就将“和”的意义提到了很高的地位。

和谐与和平都基于一个“和”字。和谐是和平之上的一种更高、更美的境地,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重点在于:既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的需要,也调整人的生活方式,以适应自然的规律,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要义。关于人与人的和谐,重点在于: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既考虑局部的利益更顾全整体的利益,以达到整体的协调发展。关于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协调,重点在于通过实践和自省以提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和平和谐,唯和平才能使文明的成果得以保存,唯和谐才能使文明稳步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包容,因为社会的和谐必须先从“人”的和谐做起,每个人都多一份包容,整个社会的和谐就不再是梦。

在报纸上看到路透社的一篇报道,让人心酸不已——中国麻风村居民难以重返社会。他们之中不少人都没有手指甚至整个手掌,麻风带来的耻辱对他们来说习以为常。即使治好病,他们仍然居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而且已住了几十年。尽管麻风病患者的后代并没有患病,但他们自出生起就一直住在麻风病患者聚居地,由于受到排斥、贫困潦倒又目不识丁,很少有人敢离开村子。不仅如此,就连已治愈的患者也会歧视新感染者,恐惧和偏见如此根深蒂固真让人感到惊讶。

麻风病患者及时康复,仍然被家人遗弃,这使他们除了留在麻风村外别无选择。少数离开的人也被大家避之惟恐不及,经常被禁止乘坐公共汽车和火车。未感染者歧视感染者,连感染者也在歧视新感染者。四川省山区喜德麻风村,村民们将一名13岁的孤儿赶出小学,因为经诊断他患上了麻风病。这个男孩现在一个人住在高山上一个破败的棚屋里,远离其他村民。人与人之间如此的隔阂,连起码的关爱都没有,更别说包容心了。这样又怎么构建和谐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