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境界叫包容
3596000000001

第1章 序一 为君唱首“宽心歌”

随着开放的程度加深,随着全球化的扑面而来,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着与不同层次、不同见解、不同观点、不同主张、不同价值观的人打交道,你有可能同时会与日本人、美国人、非洲人做生意、交朋友、拍拖、谈恋爱、结婚。一个国际化的领导和员工,如果没有包容心,必将寸步难行;一个信息化条件下的生活者,如果没有包容心,必将冲突不断,烦恼多多!因为这个世界在世纪之交,由于信息的大量交合,突然冒出了太多的不理解,你如果不能及时理解这些不理解,不能及时消融这些不理解,你理解不了超女PK,理解不了无厘头,理解不了边沿爱情等等数以万计的全新观念,你无法包容这一切,你就不会有一天的好日子过!

我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研究心理空间与成功的学者,我对影响成功的100多个相关因素进行关联推理,推到最后,得出一个令我吃惊的因素——包容。也就是说,包容才是影响成功卓越的第一要素,才是人真正需要的第一智力。

我不太相信这一结论,于是,我用我所知道的事例来反证它是否正确。

中国20多年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可追到总设计师******那里,******为什么要提出“改革、开放”这四个字?字典上有那么多字,而他为何独钟情于这四个字?我想了又想,他肯定是吃透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现状。不然,他为何要用“开放”来启动中华民族新一轮的“改革”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果证明,******是对的,开放是对的。

哪里有开放,哪里就有包容。因为包容是开放的心理基础,没有包容,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开放可言!

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一次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就一定是当局者在真正启用“包容”二字。

我去过海尔集团,我仔细研究过海尔的成功,“海尔是海”还真是对的。从张瑞敏到每一个员工,从总部到每一个分部,我都能深切感受到海尔的博大与包容。我去过蒙牛,我多次研究过牛根生,无论研究过多少次,都会得出同一结论——包容成就一切。从关心员工,为仇人说话到捐股,从“钱聚人散,钱散人聚”到“蒙古牛、中国牛、世界牛”,都充分证明了蒙牛及牛根生的心理宽度。

为了证明我的结论是正确的,我又进一步研究了古今中外200多位成功卓越者的人生和500多家世界顶级企业,最后都得出了同一个结论:

包容是最大的智慧!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就决不会超过他的心理宽度!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舞台就会有多大!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心理的宽度。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要想获得智慧,有一个最基本的品质,那就是心要尽量的宽广。

而现实却恰恰相反,现实是狭窄的,时间一长,我们的心在不知不觉中也被同化,被填满了垃圾。现代城市是一种紧逼的生存形式。高楼让人失去抬头的意义,狭巷让人心情压抑,工作让人陷入其中,人生总是在狭窄的某个环节上自吊自杀,再加上数不清的约束,数不清的责任义务,如此一来,天长日久,人自然就变得越来越狭窄了。

我曾游历过世界的大山名川,无不对大海高山的博大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想,人生的智慧也一样。一个人的财富和命运绝不会超过他的思维宽度。一个没有宽度的人,必然是一个冲突不断、心烦意乱的人。

大海之所以博大,就是因为它从不拒绝四面八方奔流而来的各种水流,有的浑浊,有的肮脏,有的臭不可闻,有的还有剧毒,但这对大海来说,都不要紧,都来吧,它都能包容。如此博大的胸襟,自然造就的就是大海,而绝不是小沟,小溪,更不是清水澡堂。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朋无徒。一个人只有包容一切,他才会博大,才会丰富多彩。

高山之所以高,是因它从不拒绝小草的低矮,泥土的肮脏,丛林的杂乱,顽石的丑陋,如果我们将石头搬走了,泥土冲刷了,丛林砍掉了,那么,高山还会成其为高山吗?

生活也莫不如此,人生如海,一个人若真能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则必然会“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常对学生讲,千人千面,人各有不同。在人海茫茫之中,的确有的人会陷害你,有的人会打击你,有的人对你阳逢阴违,各种不利的利箭可能都会全射向你,叫你防不胜防。你若没有大海的包容心,高山的肩负力,你是很难撑得过来的。

其实,人活着,聪明也好,愚蠢也罢;有才也好,无才也罢,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包容心”,人生自然就会多出许多快乐。

今天,我们都不太缺知识和能力,我们最缺的就是包容心。你去观察,凡是那些有才能但心胸狭窄的人,他们的一生大都争斗不断。因为这种人总是视才傲物,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筹而瞧不起别人。另外,他也看见不得别人强,看见不得别人过上好日子。因此,这种人就有必要唱唱下面这首《宽心歌》。

日出东海落西山,喜也一天,忧也一天。

遇事莫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自食其力挣到钱,多也不嫌,少也不嫌。

荤素搭配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衫都可穿,新也御寒,旧也御寒。

住房条件不攀比,宽也安眠,窄也安眠。

夫妻恩爱过日子,苦也心甘,甜也心甘。

面对忧愁巧处理,日也乐观,夜也乐观。

言虽浅意却深。这首“宽心歌”,人人都能读懂,但许多人都很难做得到,尤其是心狭而有才的人绝难做到。因为他们自恃有点才能,总是以一种不公平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无故地生出许多是非,平静的生活因为他们的出现而变得一地鸡毛,烦躁不堪。到头来,这样的人大多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

真正的聪明人,永远不会将别人当作呆子。将别人当作呆子的人,到最后往往会发现,真正的呆子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问到在《三国演义》中谁的心胸最狭窄,即使是没有读过此书的人都可能会答出同一个人,那就是周瑜周公谨。因为周瑜被人活活气死的典故,是大家所熟悉的。

赤壁一役,周公瑾一战成名,达到了他人生光辉的终极点。娶得小乔,与东吴霸主孙权成为连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名利、美人,这些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他全部都拥有了,的确算得上是上帝的宠幸儿。但天妒英才,虽然上苍给了他世人想要的一切,却没有给他宽大的容人气量,到最后却被活活气死,真是令人遗憾!

一个人的容人气量大小直接关系到自身的修身养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个人人生是否顺达的决定因素。

看看我们身边,或者想一想我们自己。有周郎之才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但如周郎气量的人却是多之又多。君不见,一语不和破口大骂者,有之;一事不和大动干戈者,亦有之。大多数人都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的道理,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异常的艰难,于是也便有了圣人与凡夫俗子的区别。

我们常看到自认为有一点小聪明但心胸狭窄人的举动:他们总爱比这比那,自寻烦恼,无气找气受,诸如什么别人的退休养老金凭啥比我多,别人的住房凭啥比我大,别人的生活凭啥比我好,别人的儿女凭啥能力比我的儿女强,别人凭啥比我幸运……一连串的“凭啥”成天堆满头脑,充塞心头,搞得心也忧面也愁,吃也不香睡也不安,大有“无计可消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样子。哎!这又何苦来着?

有人说:“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说到底,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待自己的态度,把自己看得轻一点再轻一点,把自己放得轻松点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而不是陷入无尽的争斗与痛苦之中。

总之,一个人有才,但还得心宽才会得意一生。俗话说,天宽地宽不如心宽。人生一辈子,不能预演,绝难测量,啥事都可能碰上。挫折磨难,痛苦忧伤;欺诈诬陷,刁难诽谤。但只要心放宽,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对于那些有才的人,更是“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了。

记得有一则禅故事是这样说的: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我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有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有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师父说:“随缘!”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一个心宽且有才华的人来说,一切的苦境、险阻、失败等等,都不过是人生对自己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并欣然接受。这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苛求生活。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一般认为,心宽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但从更深的层次看,心宽即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