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女人叫榜样
3595800000022

第22章 自称小女子的铁娘子——吴仪

我不是独身主义者,只是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我没有谈过恋爱,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闯进我的生活。 ——吴仪

66岁的吴仪是眼下中国权位最高的女性,但她仍愿意自称“小女子”。在外界眼里,“小女子”吴仪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强人。这几年,吴仪多次被冠以“铁娘子”、“时代女性”、“拼命三郎”等与她柔弱外表不协调的称号,美国的《福布斯》杂志最近又把她列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女性”的第二名,这样的“小女子”恐怕只有吴仪自己才叫得起。

1.生活中的吴仪

生活中的吴仪充满了女性的魅力。吴仪从来不为别人的不理解而自怨自叹,而是积极面对人生的旅途。她常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单身汉”。她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在学生时代就是体育好手,曾在20世纪50年代末北京高校女子垒球队的队员。后来她学网球、学高尔夫球、学打保龄球,都被教练称为“很有悟性”。在北京市的几次钓鱼大赛都拿了冠军,惹得那些男同事们都说:“这鱼看见吴仪漂亮,专往她那里游。”

可惜闲暇时光对这位女副总理来说,已近乎一种奢侈。高强度的工作以后,她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几乎不想动弹。插上耳机,听几首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或者小夜曲,如果能入梦乡该多好。但现在没有安眠药她已无法睡觉。

稍有点儿时间,她还想学学英文,看看书。大部头只好忍痛割爱,于是她喜欢上了散文和随笔。在她的公文包里,《散文》、《读者》杂志,和那些机密文件享受同等待遇,出差、出国不离身边。

2.“快乐的单身汉”

人们对吴仪最关心的焦点之一,就是她一直保持独身。政治的险山恶水,对男性来说都不容易生存,更何况是女性。而且中国女性一般需承担家务,这就形成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巨大冲突,所以选择公众生活的女性,一定要牺牲家庭,吴仪也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吴仪用美声唱法处理的《潇洒走一回》,至今仍被采访过她的记者津津乐道。吴仪亦说过,“人前的潇洒是用人后的艰辛劳动换来的。”作为政治家和专业人士,她用艰辛的劳动换来了人们的尊敬。作为女人,她亦被人风趣地形容为“老少咸宜”的偶像。

吴仪始终没有遇到一个让她托付终身的男人。所以一直独身。她说:“我不是独身主义者,只是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我没有谈过恋爱,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闯进我的生活。”

年轻的时候,吴仪喜爱充满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苏联文学。《卓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亚的道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是她百看不厌的书。一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不仅使她毅然选择了石油专业,而且在她心中留下了像特曼诺夫那样的白马王子。后来她说:“可能我把生活过于理想化了,其实白马王子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就这样,年轻时过于理想化的爱情观和繁忙的工作,令吴仪一直没有寻找到爱情的温馨港湾。

吴仪一直与男同志共事。自从她担任了领导职务以后,许多人都问她:“您手下的那些男人们服您吗?”吴仪笑着回答:我一直和男同事相处得很好。她重感情、体贴下属、有男领导少有的细心之处。但工作起来却从容而果决,充满大将风度。有一位省长曾评价她说,“讲原则、重实干,我们的好部长(吴仪时任外经贸部部长)讲义气、重感情、我们的好大姐。”

3.不畏人言,从容当选北京副市长

1983年,她在担任燕化总公司副总经理时,历史把她推上了政治舞台。中央整党委员会借调她担任湖南省整党联络员,参加了湖南省的整党工作。这是她初次涉猎政坛,却一下子脱颖而出。在短短的八个月以后,湖南省的第一把手就想把吴仪留在湖南工作。直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会议期间,吴仪当选为************,并已有传说,她要到北京市当副市长或市委副书记,湖南省的头头们还在不甘心地“策反”:“京官难当,你还是到我们湖南好。”

1986年中组部对吴仪进行了五次考察,真可谓翻来覆去。燕化公司上上下下几乎都知道他们的书记早晚要调离这个山沟。尽管舍不得,但这些分厂厂长们在民意测验表对吴仪能够主管哪方面工作的栏目中,在工业、科技、文教、商业,甚至公安、政法名下,都打上了√,只有在农业一栏中划了×,他们说:“谁让她到现在也分不清韭菜和小麦,玉米和高粱呀,否则农业她也能管。”

1988年初,她被提名为北京市副市长的候选人。那是北京市最民主的一次选举。首先,差额的幅度大,十个候选人中要差下去三个;其次,候选人与选民公开见面,个个都要演说一番,很有些竞选味道。因临时安排候选人亮相,仓促之间,动用了一辆警车,把吴仪从燕化一路风驰电掣地接进城来。她穿着一件夹克式的工作服就走上了讲台。

于是,北京的老百姓从荧屏上第一次认识了吴仪。她的竞选演说干脆利落,那种企业家的敬业精神打动了他们。她说:“如果我当选,我将按照鲁迅先生所说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如果选不上,我将回到哺育我成长二十年的燕化那块土地上,由60年代的拓荒牛,成为80年代开拓奋进的牛,为北京市的建设,做出燕华人应有的贡献。”

不曾想她刚当上北京市副市长,最初的知名度竟来自一则捕风捉影的流言。在中国这块封建沉积极厚的土地上,单身女人都要过人言可畏这一关。吴仪差不多习惯了。只要她的职务有所变动。就会有一股流言伴随而起。但这次,实在太过分了。她愤愤不平地反问:“为什么一个女人走上政坛,就非要找出她有什么背景和后台?”

“不畏人言仍从容,女子到此是豪雄。”吴仪不受干扰,以她坚强、独立、自尊以及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回答了一切。原来她准备花费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适应市长这个新的岗位,结果两个月以后,她已完全进入角色。当然,那些天里,她很吃力,也很玩命,批文件常常批到深夜两三点。好在单身,没有任何拖累。

她曾经说:“一叶孤舟在人生的汪洋大海里飘浮,要善于找到自己心理上的平衡点。一旦找到了,别人就不能动摇我。我比较顽强,要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不能让舆论左右我。一个单身的女人,没有这一条,很难坚持下去。”

很久以后,她告诉记者,当时帮助她对付流言,从烦恼中超脱自己的还有一剂灵丹妙药,那就是苏轼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历史相隔九百年。中国古代这位著名诗人在逆境中的旷达、开朗和乐观,与此时此刻吴仪的情怀息息相通。她从词中感悟到一种生活的态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她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超脱和力量。

4.谈判风格“铁”性十足

在过去的谈判桌上,她给外界留下坚韧、果敢,而又不失开放、透明的形象,外电称她为“中国的铁娘子”。

1991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仪被调到外经贸部担任副部长,主管让很多官员头痛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结果,她的“铁”性十足的谈判风格很快就让美国人头痛。

吴仪刚接手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时,美国人想给她来个下马威,在开场白中不客气地说:“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吴仪立刻反唇相讥:“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

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美国贸易代表、被称为国际贸易谈判圈中“铁女人”的卡拉·希尔斯称赞自己的对手吴仪“既是国家利益坚定的维护者,又是坚韧的谈判者。”

中美最后的谈判移师北京。此次谈判关系着中美贸易的新走向,各国驻京记者闻讯而来,与纺织品配额密切相关的香港地区更是专程派记者紧紧追踪。谈判大楼里唇枪舌剑战了三天,记者们便在门外苦苦守候了三天。刚刚参加完外事活动的吴仪被工作人员拦住了,他们说:“门口让香港记者堵住了,请部长走后门吧。”吴仪很不以为然:“这叫什么话?”她大步流星地走出大门,迎着记者走上去,耐心地解释:“谈判还在继续,况且在私人场合,我无法向你们提供什么新闻。明天我将召开记者招待会,欢迎你们在会上提问。”

在后来的记者招待会上,一直忙忙碌碌为吴仪拍照的俄罗斯大胡子记者突然说:“允许我亲亲您吗?”吴仪干脆利索地用俄语回答:“当然可以。”她的回答令记者拍手大笑。

******总理在麻省理工学院演讲时曾这样夸赞她:”我们代表团里面就有一个杰出的女性吴仪女士,在这一次在跟美国方面进行WTO谈判方面,吴仪女士起了关键的作用。我知道美国人对于什么叫“国务委员”大家听不懂,我可以告诉大家,她就是副总理。但是中国是很讲究排名次的,他们的名次是排在正总理后面的。但是在这一次谈判中间,她是总理,我是副总理。”

5.吴仪=无疫

吴仪自称“小女子”,她常常说的话是:“小女子豁出去了”、“小女子有泪不轻弹”、“小女子不在乎这个”、“小女子受命于危难之中”、“从男人堆里干出来的小女子”。

而在此次被官方新华社形容为“中华民族危难”的“非典”危机面前,喜欢自称“小女子”的吴仪,又说了她常说的另一句话:“小女子受命于危难之中”。

不要让她高雅迷人的外表使你放松警惕,她可是出了名的难对付”。这是国外媒体眼里的吴仪,如今“难对付”的吴仪对付“难对付”的非典。

2003年,在副总理的位置上还没有坐热的吴仪再次受命于危难之中,这次她面临的是已经让中国政府非常被动的沙斯疫情,如果不能迅速遏止疫情的蔓延,不仅会影响吴仪个人的政治命运,新一代领导层的执政能力也将被打上问号。

吴仪兼任卫生部长后,网上的一则民谣“有了吴仪定能无疫”广为流传,体现出民心的走向。

6.有了吴仪,定能无疫!

沙斯病起,粤港传疾;处置失当,全国危及;

主席揪心,总理着急;危难之时,授命吴仪;

号令九州,集资百亿;全国齐心,全民协力;

有疑就隔,确诊就医;人人行动,奋战五一;

吴仪吴仪,无疫无疫;有了吴仪,定能无疫;

吴仪吴仪,无疫无疫;无疫无疑,无疑无疫。

但在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前,“小女子”吴仪鲜见笑容。吴仪后来承认,她当时对能否控制沙斯疫情非常担心,“以至于很多晚上无法入睡,不得不服用安眠药”。

面对几乎来自全球的压力,吴仪顶住了。在她的主导下,官方承诺向世界及时公布疫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向媒体道歉;广东省也建立了与香港的直接疫情通道,无须按以往惯例通过中央。中国的SARS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7.妇女能顶半边天

“如果有一天你身处一个无人的荒岛,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要垦荒,为自己创造生存的空间。”

1992年,出访俄罗斯的吴仪在出席一次晚宴后,接受了一群记者的采访,她在这次采访中的回答语惊四座。

一位加拿大企业家曾兴高采烈地说:“我们不仅要进口中国的商品,而且要进口像吴这样的部长。”

她一生赢得的称号无数,如:“中国铁娘子”(国际政坛),2002年全球经济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时代女性”,“铁女人”(国际贸易谈判圈),“很会修理傲慢的美国人的中国人”,“拼命三郎”。“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性”(美国《福布斯》2004年8月20日公布“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性排行榜”吴仪名列第二。)

“妇女能顶半边天”,在男性主宰的中国政坛,吴仪让人们看到了充满魅力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