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为人处事能够懂得谦让、容忍、宽厚大度,这是高明处事技巧。如果我们有了容人容事的雅量,就能宽容待人,宽恕处事,就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大度谦让,诚心相待,尽量去理解人、同情人、谅解人,对人对事就不会计较,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
有一种境界叫宽容
曾看过一则故事:
有一位叫白隐的禅师,他是一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因此受到乡里居民的称颂,都认为他是个可敬的圣者。
在白隐禅师的住处附近住着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有一天夫妇俩愕然发现女儿已有身孕。夫妇俩勃然大怒,逼问女儿那个可恶的男人是谁?女儿吞吞吐吐说出白隐两字。夫妇俩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是若无其事地回答:“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然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平时免不了遭受别人的白眼或冷嘲热讽,但他总是泰然处之,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后来孩子的母亲实在觉得羞愧,终于老实向父母吐露实情:孩子的父亲是在鱼市工作的一个年轻人。她的父母立即带她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并祈求得到他的宽恕。白隐仍然淡然如水,他没有趁机教训他们,仍说那句淡淡的话:“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白隐超乎“忍辱”的德行,赢得了更多,更久的称颂。
宽容对待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人生的真谛,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这是生活的辩证法则。
宽容看起来是一件很矛盾的事,但是如果不宽容而去伤害只能导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那么就会出现“冤冤相报何时了”的后果。
同时,不肯宽容别人的人往往使自己吃苦,他们会因此失眠、肠胃不适,甚至还会引起高血压。然而一旦宽恕别人之后,他们就会超越一次巨大的挫折——一种可以称之为再生的心灵净化过程。
当然,受到伤害的人必须有时间处理自己的愤怒,认清自己对整个事件所负的责任以及拒绝宽容会带来的后果,然后宽容后才能发挥最好的功效。
宽容不仅是爱心的表现,而且是极高思想境界的升华,宽容是一种博大的境界。表面上看,它只是一种放弃报复的决定,这种观点似乎有些消极,但真正的宽恕却是一种需要巨大精神力量支持的积极行为。
宽容得到的收益是职场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适应。有一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他在总结一生的成功经验时,只说了一句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由此可见,宽容更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恶交到宽恕,就是一个声动的例子。杰佛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说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情,但杰佛逊未来得及开口,亚当斯便又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二人的友情自此破例中止交往达11年之久。
直到后来杰佛逊的几个邻居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往事,但接着冲口而说出:“我一向都喜欢杰佛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佛逊。杰佛逊也不计前嫌,他主动请了一位彼此皆熟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了他的心里话。
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也许是最伟大的书信往来。
宽容是为了那些曾经侵犯我们的人着想而做出的,它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它使我们从中看到了非常、强大的力量,的确,宽容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友谊、爱情和事业。
洛克菲勒本来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好好教训一个缺少教养的职员,但是事实上他并没有那样做。
事情是这样的,年轻的洛克菲勒空闲的时间很少,所以他总是将一个可以收缩的运动器——就是一种手拉的弹簧,可以闲暇时挂在墙上用手拉扯的——放在随身的袋子里。有一天,他走到自己的一个分行里去,这里的人都不认识他。他说要见经理。
有一个神色傲慢的职员见了这个衣着随便的年轻人,便回答说:“经理很忙。”
洛克菲勒便说,等一等不要紧。当时待客厅里没有别人,他看见墙上有一个适当的钩子,洛克菲勒便 把那运动器拿出来,很起劲地拉着。弹簧的声音打扰了那个职员,于是他急忙跳起来,气愤地瞪着他,冲着洛克菲勒大声吼道:“喂,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啊,健身房吗?这里不是健身房。赶快把东西收起来,否则就出去。懂了吗?”“好,那我就收起来罢。” 洛克菲勒和颜悦色地回答着,把他的东西收了起来。5分钟后,经理先生来了,很客气地请他进去坐。
那个职员当时就傻了。他觉得他在这里肯定呆不长了,前程肯定也是断送了。洛克菲勒临走的时候,还客气地和他点了点头,而他则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惶恐样子。他觉得在这个星期六的时候,他和付薪金的信封一定会脱离关系的。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妻子。
但是到了周末什么也没发生。又过了一个星期,再过一个星期,也还是没有事。过了三个月之后,他忐忑不安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现在很明显,因某种不可理解的缘故,洛克菲勒对于这件事情是没有放在心上的。当然,原因也许是因为洛克菲勒有许多别的重要事情要做,他没有闲工夫为自己的尊严被下属职员所损害这种区区小事操心。这种宽大的胸襟不是任何人都有的,比如那个职员就没有,所以他也只能做一辈子的小职员。
在职场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碰撞,心地最和善的人也有伤害别人的时候。上级刁难,同事搞鬼,下属背叛,对手竞争,都会使我们心灵受到伤害。如果凡事斤斤计较,争吵不休,甚至心怀恨意,长此以往,其结果是更深地伤害。
只要我们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当我们学会换位,把重点放在宽容的时候,就会忽略其中的恶意和偏执。给自己放轻松,同时也给别人宽容。
容人待人方显大家本色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量小非君子”。抛开成败得失不谈,一个人的气量是大是小,能够从根本上体现一个人的品质优劣。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
战国时期的楚庄王,在爱妾被一位醉酒后的将军调戏的情况下,竟然能拿出容人之量,不追究犯上者的罪,遮掩了这位将军的罪过,实在是难能可贵。当日,楚庄王兴致大发,大摆酒宴,招待群臣。自中午一直喝到日落西山。楚庄王又命点上蜡烛继续喝。群臣们越喝兴致越浓。忽然间,起了一阵大风,将屋内蜡烛全部吹灭。此时,一位喝得半醉的武将乘灯灭之际,搂抱了楚庄王的妃子。妃子慌忙反抗之际,折断了那位武将的帽缨,然后大声喊道:“大王,有人借灭灯之机,调戏侮辱我,我已将那人的帽缨折断,快快将蜡烛点上,看谁的帽缨折断了,便知是谁。”
正当众人忙与准备点灯时,楚庄王高声喊道:“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众卿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兴,现在大家都把帽缨折断,谁不折断,那我就要处罚他!”
众人一听,齐声称好,等大家都把帽缨折断以后,才重新将蜡烛点上,大家尽兴痛饮,愉快而散。此后,那位失礼的武将对楚庄王感恩不尽,暗下决心,自己的人头就是楚庄王的,为楚庄王而活着,对楚庄王忠心耿耿,万死不辞。后来,在一次生命危机关头,就是那位失礼的武将,拼着性命救出了楚庄王。楚庄王以一时的忍让原谅,换取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职场中,与人相处就要相互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度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斤斤计较,认死理,过分挑剔,容不得人,人家就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回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治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在管仲的辅助下,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孔子对管仲的事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在孔子看来,管仲的功劳是很大的,假使没有管仲,恐怕我们还处在落后民族的阶段。齐桓公之所以能成就霸业,主要用了管仲之谋的缘故。如果齐桓公当时没有容人的气度,把管仲杀了,就可能没有后来齐桓公的雄伟事业。
做人,必须有大气量。人生在世,无论你干什么,如果没有气量或缺乏气量,其结果只能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一生。大凡有大成就的成功者,都与他们的气量息息相关,这是不争的事实,无需赘述。气量,它能使人性情豪迈,不会为一些小事去伤脑筋,不会为一时的挫折而心灰意冷,不会无中生有的去猜忌别人。气量,它能使人宽厚仁慈,会让你换位思考问题,包容他人的缺点,对人对事抱着一颗真诚仁慈的心。总之一句话,只要有足够的气量,你就会获得成功。
宽容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淡然的心态。
生活,是在宽容中越走越宽广的,何必为曾经的伤害耿耿于怀呢?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的一种方式。学会及早地忘却,及早地原谅,及早地享受生活,生命里美丽的日子不是会多些吗?
战国时期,蔺相如因卓越的外交才能而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位列战功卓著的老将军廉颇之右。
廉颇对此相当不满,心想自己南征北战,九死一生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反倒让只会耍嘴皮子的蔺相如占了上风,心里不服,表示遇到他一定当面羞辱一番。相如知道这件事情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有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急驶而来,急忙叫手下人将车赶入一条小巷。手下人见廉颇的车得意洋洋地远去,非常气愤,以为相如怕廉颇。相如对他们说:“连如狼似虎的秦国我都不惧怕,难道我怕廉颇将军?我们赵国到今天之所以未遭秦国攻打,是因为武的他们怕廉颇老将军,文的怕我蔺相如啊。如果我和廉老将军不能和睦相处,互相冲突,必有一伤,内讧一起,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将相不和而引敌来犯,我岂不成了国家的罪人?所以,我对老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安全放在前头,不计较个人恩怨。”听了蔺相如这番话,手下人大为感动,从此他们也学蔺相如的样子,对老将军手下也处处谦让。
不久,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他被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为自己的言行深感愧疚。于是脱掉上衣,背负荆杖,亲自到相如家中请罪,他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的人,真是老糊涂了。真想不到你会对我如此宽容,惭愧啊惭愧!”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赶忙亲手解下荆杖,请他入座,两人坦诚相叙,以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负荆请罪”。
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在《 牧民忠告》中说:“同官有过,不至害政,宜为包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起共事的人有了过错,如果没有达到损害政事的程度,应予以宽容。
宽容能使人保持一种恬淡、安静的心态。生活不可能总是春光明媚、花香烂漫,事事如愿。生活有如梦如幻的精彩,也有很多忧伤和无奈。所以要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就应豁达大度,笑对人生。有时一个微笑、一句幽默,就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怨恨与矛盾。
早在春秋时期,有一次秦穆公乘车出行,走到半路时车坏了,拉车的马也跑了一匹,因为秦穆公很喜欢那匹马,就亲自去找马。找来找去,终于在岐山的南边找到了。不幸的是,那匹马已被一群流民抓住杀了,秦穆公的部属气愤极了,纷纷请求杀了这群流民。秦穆公摆摆手说:“算了,只是一匹马而已,我听说只吃马肉而不喝酒会伤身体,就给他们一些酒吧”。于是流民们喝上了秦穆公赐的酒,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一年之后,秦国和晋国在韩原展开大战。战斗一开始秦军失利,秦穆公的战车被晋兵包围,秦穆公身受重伤,晋国的大将马上就要活擒秦穆公了。正在万分危急之时,曾在岐山分吃马肉的为首者率数百人突然从一旁树林中冲出,他们奋力死战,终于战胜了晋军,并俘虏了晋惠公。
正是秦穆公包容了食其战马的人,在危难之时才得到他们的帮助,秦穆公可谓是宽容得福啊!
《菜根谭》中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宽容是处世之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相逢一笑泯恩仇,人生的道上就处处有朋友;宽容是辽阔的天空,任凭各种鸟儿展翅飞翔;宽容是巍巍高山,任凭各种草木自由生长;宽容是茫茫大地,默默地承受着风霜雨雪的侵袭。常言道:“海阔不如心宽,地厚不如德厚。”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大可不必斤斤计较。倘若一个人在每件“小事”上都“明察秋毫”,睚眦必报,必然会沦为“孤家寡人”。
泰山不拒细石,所以成泰山;江河不拒细流,所以成江河。宽厚待人不仅是做人之道,也是成功之道。祸从口出,仁由心生。当我们宽容的善待别人时,也给自己带来福气。
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三兄弟中的一个,但你们三个都要到外面去游历一年,一年后回来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个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继承我的王位。”
一年后,三个儿子回到了国王跟前,告诉国王自己这一年来在外面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