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上,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理想、憧憬和追求。否则,他便会胸无大志,自甘平庸,无所建树。然而,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人生是复杂的,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永恒的课题:学会放弃!
公元前五世纪,吴、越两国为了争夺霸业,互不相让,相互对抗。后来,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手,不得不逃亡会稽山,忍辱负重与吴国谈和。在几经交涉后,吴国才答应让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一直记着所受的耻辱,卧薪尝胆,立誓雪耻。二十年后,终于灭亡吴国。而帮助越王成功的就是范蠡。范蠡不但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而且是一个理智的智者。
范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自忖:长久在得意之至的君主手下工作是危机的根源。勾践这个人臣虽然可以与他分担劳苦,但是不能与他共享成果。于是他便向勾践表明自己的辞意。勾践并不知道范蠡的真实意图,于是拼命挽留他。但范蠡去意已定,搬到齐国居住,自此与勾践一刀两断,不再往来。
移居齐国后,范蠡不问政事,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齐王也看中他的能力,想请他当宰相。但他婉言谢绝。他深知:“在野而拥有千万财富,在朝而荣任一国宰相,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荣耀太长久了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于是,他将财产分给众人,又悄悄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不久后他又在陶经营商业成功,积存了百刀财富。
可见,急流勇退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只有智者可为。急流勇退,不是怯懦无能的表现,不是遇难畏惧、临阵脱逃的借口。有时候,急流勇退恰恰是心灵高度的跨越,是睿智思索的最佳抉择。学会急流勇退,不是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而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会急流勇退,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清高自负,而是为人有道,胸怀达观;学会急流勇退,不是摒弃人格、放弃原则,而是坚持真理、一往无前;学会急流勇退,而后获取,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一种哲理、一种艺术。
能够放弃一些东西、物质、利益,是人生的一道美丽风景。有时,急流勇退就是一种高远目光,就是一种趋利避害,就是以退为进、就是弃旧图新。学会放弃,学会急流勇退,人生就会有一个更新更高的目标。
争一步不如让一步
“争”与“让”关系的选择,可以说常为智者所把握。“争”与“让”的区别在于:用争斗的方法,你绝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但用让步的方法,收获会比预期的高出许多。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社会上,每天都在和各种人打交道,语言的魅力是独特的,有魅力的语言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勇于承认错误就是这艺术上的一朵小花,总会在你料想不到的时候散发出智慧的芳香。
戴尔?卡耐基居住在纽约的市中心,从他家步行一分钟,有一个公园。他常常带雷斯到公园散步,雷斯是他的小波士顿斗牛犬,它是一只友善而不伤人的小猎狗;因为在公园里很少碰到行人,他常常不替雷斯系狗链或戴口罩。
有一天,卡耐基和他的小狗在公园遇见一位骑马的警察,他好像迫不及待地要表现他的权威。
“你为什么让你的狗跑来跑去,不给它系上链子或戴上口罩?”他申斥卡耐基,“难道你不晓得这是违法的吧?”
“是的,我晓得,”卡耐基回答,“不过我认为它不会在这儿咬人。”
“你认为!法律是不管你怎么认为的。它可能在这里咬死松鼠,或咬伤小孩子。这次我追究,但假如下回我再看到这只狗没有系上链子或套上口罩在公园里,你就必须去跟法官解释啦。”
卡耐基克客客气气地答应遵办。
可是雷斯不喜欢戴口罩,卡耐基也不喜欢它那样,因此决定碰碰运气。事情起初很顺利,但接着却碰到了麻烦。一天下午,他们在一座小山坡上赛跑,突然又碰到了一位警察。
卡耐基决定不等警察开口就先发制人。他说:“警官先生,这下你当场逮到我了,我有罪。我没有托辞,没有借口了。上星期有警察警告过我,若是再带小狗出来而不替它戴口罩就要罚我。”
警察回答:“好说,好说,我晓得在没有人的时候,谁都忍不住要带这么一条小狗出来玩玩。”
“的确是忍不住,”卡耐基回答,“但这是违法的。”
“像这样的小狗大概不会咬伤别人吧。”警察反而为他开脱。
“不,它可能会咬死松鼠。”卡耐基说。
他告诉卡耐基:“你大概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我们这么办吧,你只要让它跑过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卡耐基感叹地想,那位警察也是一个人,他要的是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因此当他责怪自己的时候,唯一能增强他自尊心的方法,就是以宽容的态度表现慈悲。
卡耐基处理这种事的方法是,不和他发生正面交锋,承认他绝对没错,自己绝对错了,并爽快地、坦白地、热情地承认这点。因为站在他那边说话,他反而为对方说话,整个事情就在和谐的气氛下结束了。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免不了会遭受责备,何不抢先一步,自己先认错呢?听自己谴责自己比挨人家批评好受得多。
承认自己有错让你有些难堪,心中总有些勉强,但这样做可以把事情办得更加顺利,成功的希望更大。带来的结果可以冲淡你认错的沮丧情绪。况且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你先承认自己也许错了,别人才可能和你一样宽容大度,认为他有错。这就像拳头出击一样,伸着的拳头要再打人,必须要先收回来方有可能。
你承认是自己的错误,就决不会惹上烦恼。因为那样的话,不但会避免所有争执,而且还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宽容大度;并且,还会使他承认他也可能弄错。
身处职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跟人发生争执,别老是指责他错了,也不要刺激他,而要有一点心眼,采取必要的让步,讲究一点方法才能改变他人的意见。
遇到争论时,首先做出让步,这是有礼貌的表示,而不是伤面子的行为。如果执意争吵,只会对双方都造成伤害。因此,快速、真诚地让步,承认自己的错误,你与对方的距离拉近了,在他觉得你真诚的情形下,他也会真诚地待你了。
弯曲是一种弹性的生活态度
在加拿大的魁北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有心人不难发现,山谷的山上除了几乎没有别的杂树,山谷的西坡则不然,那儿的雪松与女贞。等生长在一起,共存共荣。穷苦的原因,就是由于特殊的风向,每年冬天东坡上的雪总比西坡上大,来得密,不一会,雪松上就落满了。不过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韧而生机勃发的支丫便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头滑落。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才得以安全过冬,毫发未损。东坡上肯定也曾长过其他的杂树,只是因为它们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上述自然现象昭示人们,当生命的负荷到了确实难以承受的时候,无妨像雪松一样适时适度的弯曲,以卸掉多余的沉重,从而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秦兵马俑坑至今已出土清理各种陶佣1000多尊,初跪射佣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佣是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跪射佣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兵马俑坑都是地下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佣首当其冲,低姿态的跪射佣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佣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佣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由此可见,学会弯曲,就可以保全。弯曲是一种弹性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弯曲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弯曲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的站立。弯曲不是毁灭,而是为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是为了生命那张能笑到最后的灿烂的脸。学会低头和弯曲,也就学会了用美好的感觉面对人生的苦难。学会了低头和弯曲,也就学会了用更高的智慧去看清人世间的沧桑。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每一个去过这所学校的人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孟买佛学院在它的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一米五高,四十厘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了。
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却是孟买佛学院给它的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所有新来的人,教师都会引导他到这个小门旁,让他进出一次。很显然,所有的人都是弯腰侧身进出的,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但是却达到了目的。教师说,大门当然出入方便,而且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都是有着壮观的大门的,或者,有的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和侧身的人,只有暂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够出入。否则,有很多时候,你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了。
这是多么重要的人生一课!佛家的哲学就在这个小门里,人生的哲学也在这个小门里。人生之路,尤其是通向职场成功的路上,几乎是没有宽阔的大门的,所有的门都是需要侧身才可以进去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弯曲。只有适时的学会弯曲,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矛盾,适应不同环境,承受诸多的压力。
大智若愚乃养晦之术
在职场中,最优秀的员工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也不一定是最能干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大智若愚。
从做人的原则来看,大智若愚体现为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是为降格以待的智慧。
愚、拙、屈、讷都给人以消极、低下、委屈、无能的感觉,使人放弃戒惧或者与之竞争的心理,使人轻视和忽略。但愚、拙、屈、讷却是人为营造的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是为了要减少外界的压力,或使对方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如果要克敌制胜,那么可以在不受干扰,不被戒惧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以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如果意图在于获得外界的赏识,愚钝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而实际的表现却又超出外界对自己的期待,这样的智慧表现就能格外出其不意,引人重视。“大智若愚”是在平凡中表现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积极,在无备中表现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动、比明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
在中国古代做人的艺术中,“大智若愚”常被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聪明人都深知此道。
那些见过大风大雨的“过来人”对老子的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理解格外深刻,因而每当身处一些“特殊关系”的微妙场合,或者在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韬晦者无不恬然淡泊,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