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年轻的时候,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样样全,样样精,是一个典型的不良青年。自然,这样的人,稍微正派一点的人,对他,躲之唯恐不及,是不愿也不屑同他交往的。可是,曹操并不这样想,还想通过与正派人士交往,来提升人气,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南阳安众人宗世林,就这样进入了曹操的视线。
??? 宗世林年轻时,修身养性,性格刚强而不同流俗,官府和朝廷多次征召他,他从不应召。宗世林就像一杆标尺,能被他接待并与之交往的人,如鱼跃龙门,出门之后就会声名大振。每天去拜访他的客人,就像他门前的那片林子里的树一样,密密麻麻。曹操就在这群人中间,人太多,没有和宗世林说话的机会,曹操等到宗世林起身到外面去的时候,上前拦住宗世林,拉着宗世林的手,并自报家门,请求与宗世林结交。宗世林一听曹操二字,手像被烙铁烙了一样,刷地抽了回来,当着众人的面拒绝了曹操的这一要求。
??? 后来,曹操发迹,官至司空,总揽百官,辅佐汉献帝,在主弱臣强的汉代,曹操就是实际上的皇帝,真的皇帝 只是他手上的一个提线木偶。曹操特地派侍从请来宗世林,宾主坐定,他很是随便地问:“你过去对我不屑一顾,现在我们可不可以成为朋友呢?”宗世林仍不给曹操面子,说:“松柏之志犹存。”曹操就很不高兴,不高兴的曹操,仍没有把宗世林怎样。
宗世林的耿介不群,曹操的倨傲无礼,如电影制作中的蒙太奇手法,交替切换在我的眼前,时而特写,时而化虚为遥远的背景。但曹操就是曹操,虽然自己对宗世林耿耿于怀,但仍然要求几个儿子对宗世林执晚辈的礼节,就连被曹操信任的陈群等官员,见了宗世林也要下拜。曹丕曹植兄弟每次去宗世林家,都要一个一个地在宗世林的塌前行礼,若是没有曹操,曹丕兄弟们会到宗世林家里去吗?去了,又能谦恭如晚辈吗?
宗世林守住的只是自己的节操,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并不因为曹操显赫的地位而成了墙头草。难得的是曹操还是很欣赏宗世林的节操,并不因为宗世林曾给过他难堪,就放弃了对节操的尊敬,对节操的向往。是曹操成就了宗世林的节操,是宗世林成就了曹操的大度。像大唐的唐玄宗和李白,没有唐玄宗的开放大度的胸襟,就没有诗仙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殿,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潇洒出尘。
曹操的大度还在于对宗世林的礼数从优,在自己的宾客中,把宗世林置于高于别人的地位,有事,就亲自到宗世林的家里,听取宗世林对朝政的意见。设想宗世林对官至司徒的曹操一副阿谀之态,能让曹操如此优待吗?还不是像陈群们一样,狗一般地被驱使。
就像汉光武帝与严陵,曹操需要的不是奴仆,曹操有的是奴仆,他缺少一个能够在人格上与他对话的人,哪怕这个人曾经给过他难堪,他也会欣欣然。曹操和宗世林,如星空中的两颗恒星,在自己的圈子里,用各自的光辉照亮对方,他们因互相照耀而明亮,因互相依存而存在。
只是,这样的时代太少了,这样的人也太少了。在越来越精细的生活中,人因柔软而不够坚硬。我们需要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保留一块粗砺的沙纸,必要的时候,打磨体内的斑斑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