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倾听往事
3593200000035

第35章 花落人独立

读晏小山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总会无端在想起谢道蕴,她的那段平庸的婚姻。按说王谢两家门当户对,谢道蕴和王凝之的婚姻应该是美满的。可是,谢道蕴不如意,回门省亲之时,在叔父谢安面前抱怨:“没想到天地之间,竟然还有像王郎这样的人。”谢道蕴要的是一位在心灵上能与她对话的人,梦中的白马王子,怎么会是木讷朴拙的王郎呢?这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谢道蕴无法承受。她的忧伤,她的无奈,尽在这一句慨叹之中。一段美满的婚姻,可以带给双方一生的幸福,否则,只是无尽的伤害,如果双方没有觉醒,在昏昏噩噩中,还不会觉察到疼的锐利,不幸的是谢道蕴觉醒了,而且还才华横溢。冰雪聪明的谢安,自然知道王凝之的才智不能与谢道蕴匹敌,可是,除了王家,又有哪一家配得上谢家呢? 高门士族的婚姻,有时是很无奈的,由不得你自己去做主的。新安公主对王献之一见钟情,王献之的妻子就被迫自杀。大唐的太平公主看上了薛绍,薛绍也被迫休了结发之妻。谢安就劝谢道蕴:“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门当户对,人品也不坏,你对他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强调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潜意识里看重的是门第,是王谢两家在政治上的同气连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道理谢安比谁都清楚,为了谢家,四十一岁的他也不得不出来做官。或许,在那样的时代,为了家族的利益,无论怎么做都是理所当然的。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冬日的家族聚会上,大雪纷飞,谢安问在座的谢氏晚辈们:“白雪飘飘何所拟?”堂哥抢着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微微思考了一下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抚掌大笑,认为她文思敏慧。那一年,她才十四岁。《红楼梦》有一首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后世就以“咏絮才”来称赞有文才的女子。谢道蕴才貌双全,其诗《登泰山》气象峥嵘,豪气逼人。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有才如此,自然就有自己的择偶标准,谢安是她心仪的人。大才盘盘谢家安,江东独步王文度,盛德日新郗嘉宾。王文度和郗嘉宾与谢安齐名, 王文度年纪大了,就是郗嘉宾了,只是郗家日薄西山,难入谢家的眼光。为侄女择婿,最理想的对象当然是王家的儿子。谢安本来意属王羲之的长子王徽之,王徽之的一件事使谢安打消了这个念头。一个雪夜,王徽之独自饮酒,突然想起老朋友戴安道,坐了小船连夜去见,到半途意兴阑珊,就又回来了。有人问起原因,王徽之说:“乘兴而来,兴尽而去。”谢安认为王徽之不是那种贯彻始终的人,就选择了他的弟弟王凝之。王凝之禀性忠厚,论才论风流,比不上王徽之,忠厚的王凝之,养不活谢道蕴浪漫的情怀。

谢道蕴嫁进王家没有错,只是嫁错了人。如果可以重新来过,谁又是谢道蕴的如意郎君呢?王献之是谢安极喜欢的人,也是谢道蕴最中意的男子,可惜年龄太小,谢氏进入王家大门的时候,王献之还在骑竹马的年龄,等到王献之风流为一代之冠时,谢氏却芳菲将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他们在时间上错过了,因而错过了一生。暗夜里的痛楚,只有自己知道,她知道没有一个人的忧伤可以打动上天,她也知道她无力改变这一切,她冷静地收起自己的忧伤,压在内心不为人知的一角,生活着,相夫,教子。

后来,谢安推荐王凝之担任会稽内史,算是对谢道蕴的补偿,无奈王凝之是烂泥扶不上墙。孙恩叛乱时,王凝之不积极准备防御,整天只顾着对天师的牌位膜拜,并说:“我已请来天兵天将相助。” 结果会稽城被敌人攻陷,父子相继被杀。谢道蕴听说后,拿刀冲出了家门。谢道韫抱着三岁的小外孙被送到孙恩的面前时,孙恩以为是王氏子孙,就下令将小孩子杀死。谢道韫厉声说:“事在王门,何关他族?此是外孙刘涛,如必欲加诛,宁先杀我!”孙恩被谢道蕴的刚烈感动,赦免了谢道蕴及其族人。

柳絮无根,风中飘零辗转,无依无靠,风停即止。她无从选择自己的命运,却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沧桑如絮的谢道蕴没有再嫁,她已无可嫁之人了,心仪的男子都已先她而去, 郗

嘉宾去了,王献之也走了。晚年的谢道蕴在堂上设一素色帘帏,端坐其中,对前来请教的莘莘学子,款款而谈,虽未曾设帐授徒,受益的学子不计其数,都以师道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