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量力而行,不做螳臂当车之事
【道者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庄子·人间世》
【智慧细语】
难道你不知道螳螂用自己的臂膀挡车吗?这是自不量力啊。
春秋时,齐庄公有一次坐着车子出去打猎。忽见路旁有一只小小的虫子,伸出两条臂膀似的前腿,要想来阻挡前进中的车轮。
庄公问驾车的人:“这是一只什么虫子?”驾车人答道:“是一只螳螂,它见车子来了,不知赶快退避,却还要来阻挡,真是不自量力!”
庄公笑道:“好一个出色的勇士,我们别伤害它吧!”说着,就叫驾车的人把车子靠边,让开它,从路旁过去。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说庄公敬爱勇士。便有些勇敢的武士纷纷前来投奔他这就是“螳臂当车”的故事。但是,“螳臂当车”作为一句成语,却并不比喻出色的勇士,而是比喻那些不自量力的人。《庄子·人间世》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成语“螳臂当车”正是从《庄子》中的这个“不胜任”的原意转化而来的。《庄子》里还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有个贤能的人,名叫颜阖,应卫国之聘,来到卫国担任卫灵公大公子蒯瞆的老师。蒯瞆仗着父亲是一国之君,而且知道自己将来要继承父亲为国君,因此作威作福、蛮不讲理。颜阖要教育这样一个人,感到十分为难,便对蘧伯玉(卫国大夫)说:“这个天杀的,叫我怎么办?如果我不负责任,一味放纵他,国家就要遭殃;如果我认真教育他,严格要求他,他一定要憎恨我,说不定还会杀害我。你说我该怎么办?”蘧伯玉很同情颜阖,轴他谈了不少话,要他小心谨慎,其中有一句就是一面所引的那句,意思是说:“你的意思是好的,可是面对这样的现实,你不过象‘螳臂当车’一样,是决不能胜任的!”另外,《庄子》里还有“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辙,则必不胜任矣”这样的话,后来一般都把它比作不自量力、冒充英雄和妄图抗拒某种强大力量的人。
道家认为,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能逆势而行。就算你的想法是对的,你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决定你要采取的方向。否则,便是自找麻烦。自古因谏被杀的忠臣数不胜数,究其原因,便是自不量力,逆上而言。三国时的荀彧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荀彧,字文若,颍川人,曾经做过官,因为董卓当政,荀彧警觉到天下有变,便辞官回归故里,率领宗族投靠了袁绍。两年之后,荀彧离开袁绍,到时任奋武将军的曹操麾下为官。在以后刀光剑影的战争岁月中,荀彧不仅多次挽救过曹操,而且为曹操的成长提供过许多谋略上的支持。他还为曹操物色了一大批的人才,例如荀攸、郭嘉、钟繇、杜畿、司马懿等等。
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荀彧劝说曹操率领义兵救助落难的皇帝。不久,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通过“挟天子而令诸侯”,很快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化势力集团。可以这样说,曹操能有这样的军事和政治实力,荀彧是第一功臣。荀彧也因此被封为万岁亭侯,并担任尚书令。
但是荀彧作为“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建言人,而且又是曹操的大恩人和大功臣,曹操却逼死了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荀彧当年的建议并非“挟天子而令诸侯”,而是“奉天子而令诸侯”。当年,京城洛阳在战乱中沦为一片废墟,汉献帝和所有的政府官员像难民一样露宿在残垣断壁之中。荀向曹操进言说:“天子蒙尘,将军诚当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他希望曹操在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刻挺身而出,帮助汉献帝“修复汉室”(恢复正常的国家管理秩序)、“征讨不庭”(征讨那些不服从管理的军阀)。做一个“立德、立功”的大英雄。
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毅然挺身而出,但他的目的不是为国家做贡献,而是为自己谋利益。他来到洛阳,遇见董昭,两人一合计,把汉献帝接回许昌,从此就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心里。“奉天子而令诸侯”与“挟天子而令诸侯”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能够立即辨别出曹操的忠奸。可叹的是,荀彧却为此背上了助纣为虐的恶名。
公元212年,汉献帝建安十七年,曹操想当魏国公,立即遭到荀彧的反对。在大汉王朝的历史上,即使是霍去病这样的大功臣,也只是做了一个冠军侯。除此之外,只有汉平帝时期的王莽做过安汉公。曹操的意思莫非是想和王莽一样,做一个篡夺皇位的奸臣?所以,荀严肃地告诉他说:“丞相啊,我当初之所以劝你奉天子而令诸侯,为的是挽救国家的危亡。所以,你应该懂得做一个臣子的忠诚和谦退,而不是利用手中权势来谋取私人的利益。”
曹操此时何等自负,被荀彧一顿教训,不由得恼羞成怒。他再也没有办法信任荀彧,于是决计铲除之。不久,荀彧在家中把他所有的兵书、笔记、资料付之于一炬,然后服毒自杀。死时,年仅49岁。
荀彧之死,要后人何等感叹,作为一个时代的忠良之士的他,以匡复汉室于己任,甚至把希望寄托到曹操手中,直到曹操已经掌握了半壁江山,荀彧还天真地认为曹操还是当初那个为了要匡复汉室兴起义兵的曹操。当曹操一统天下以成大势所趋的时候,他还为了自己的信念力谏曹操不要称王,这正犯了曹操大忌,直落得被采下场。荀彧的这种坚守信念的品格的确要人仰慕,但是抛开这些不讲,他逆势而为,不能审时度势,面对曹操这样的一个乱世枭雄,实在是螳臂当车,自寻死路。
审时度势并不是要我们没有原则,也不是要我们助纣为虐。坚持原则要看是对什么样的领导,更要看你的这个原则是不是和领导的主体原则相背离,如果实在不能相容,完全可以选择独善其身。纵便是你非要坚持这个原则,也先要明哲保身,以退为进,没有生命做资本,你便是有千万的智慧也发挥不出来了。
老子说,“勇于赶则杀,用于不敢则活。”目的是告诉人们,如果自己处于劣势的时候,就更不要不自量力,要学会忍耐,说难听点就是不妨装装孙子,以图东山再起。唐代名臣狄仁杰便是一个好的例子。
唐代武则天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以严刑峻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先后杀害李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接着又杀了大臣数百家。
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来俊臣出其不意地先将狄仁杰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下旨诱供,说什么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可以减刑免死。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与家里人通气,也没有机会面奏武后说明事实,心中不由焦急万分。审讯的日子到了,来俊臣在大堂上读武则天的诏书,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他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便得万物更新,我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狄仁杰不打自招,反要来俊臣吃了一惊,既然已经招供,来俊臣便不在用刑。这时,有一个叫王德寿的判官说,你如果供认某位大臣是同谋的话,就可以不死。狄仁杰说:皇天后土,狄仁杰岂能做这样的事情!说着以头撞柱,血流满面,王德寿见状,吓得急忙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休息,又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见王德寿出去了,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上面,写好后,把状子藏在棉衣当中。王德寿进来后,见狄仁杰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出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听到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就想: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于是拆了棉衣,发现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武则天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应付过去。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妄杀的平章事乐思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申冤,并得到武则天的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后说:“现在我父亲已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法律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武则天听了这话,有些醒悟,不由想起狄仁杰之案,忙把狄仁杰招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这事,请太后明察。”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
狄仁杰在自己处于劣势毫无办法之际,并没有无谓的顽抗,反而顺着来俊臣,从而给自己争取了时机,不能不说是大智慧。
生活中也是如是,当你发觉自己和别人的意见相左而别人又不能接受自己观点的时候,不妨以退为进,量力而行,以待时机,切莫螳臂当车,自取其辱。
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原文】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
【译文】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解析】
对于一些落入法网的大贪者,有的人曾对他们的人生轨迹进行分析,发现几乎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出身于贫寒的家庭,工作之初格外卖力,有相当强的工作能力,几十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在身居要职甚至即将卸位时却成为金钱、权力甚至美色的俘虏,最终明节不保,遗臭万年。
对于这些大贪,绝大部分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考察他们以往的表现,没有几个逊色的,若能再坚持几年,或许就能功成名就。可惜的是,最后几步的不慎,大半生的英名付之东流,这也正应了中国古代老子的话:“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其实,又岂止是做官如此,追溯历史,大多政权的兴衰、事业的成败,直到个人荣辱升降,诸如“几成而败之”的事例俯拾皆是。唐玄宗即位之初,披肝沥胆,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开元盛世”,而在他的后期,却逐渐沉湎于声色而疏于朝政,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使唐由盛到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更是一个“几成而败”的典型。李自成崇祯二年起义,艰难困苦,百折不挠,13年后,一帆风顺,得天下如挥囊取物,然而在十七年三月入京后,面对胜利荣华,他及手下将士陶醉其中,出现了一系列决策失误,导致清兵入关,皇帝的位子还没有暖热,就于4月29日狼狈出逃,最终身死国亡。
一幕幕悲剧的上演,促使有识之士探究“几成而败之”原因,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和******做过一次著名的历史周期率的交谈。黄说,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总有一个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尽力,不怕艰难困苦,努力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结果是“其光也勃焉”;但随着事业的成功,权力的扩大,环境渐渐好转了,历时一久,便惰性发作,且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便无法扭转,到头来是“其亡也忽焉”。黄炎培先生的这段精辟论述,可算是对几成而败之原因的绝对剖析吧!
老子在揭示常于几成而败之现象的同时,已经为此开出了治病的药方,就是“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只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细细品味,这的确是金玉良言。做人做事也是这个道理。
慎终如始,无败事。用在选择感情婚姻上,也是如此。对待每段感情,只有做到了慎重,方能减少麻烦与失败。爱情毕竟不是一场游戏,用游戏的心态来对待,最后伤的也许是自己。
其实,我们开始做事的时候,大抵是很认真的,做到后来,就缺乏耐心了。有一句话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其实说的是同样的意思。意为行程一百里,走了九十里才算完成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要想成功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持之以恒。
人们常常把成功人士的杰出成就归功于智力、环境等客观因素,潜意识里将它们与成功画上等号。殊不知,持之以恒的耐性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成功的天平。
欧洲曾举办过一次别开生面的迷宫穿越大赛,挑战者云集响应。可在比赛中坚持走完半程的不到半数,到达四分之三记录点的更是寥寥无几,最终竟无人走出迷宫赢得巨额奖金。是迷宫的设计过于错综复杂吗?当主办方将迷宫的设计图公之于众,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事实上,这些在赛后扼腕叹息、后悔不迭的人们,缺的正是坚持不懈的毅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古书中的这句箴言,历经千年仍是对人性中的缺陷最好的诠释。在终点前的那段路程,确实是种煎熬:一方面,付出的心血与汗水不计其数,人早已困苦不堪;另一方面,希望的曙光依旧隐匿在现实的乌云背后,前方依旧是未知的坎坷。于是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放弃前进的动力,同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成功。
在迟疑的半途,是咬咬牙一鼓作气继续上路,还是泄了气得过且过就此作罢,确实是一个难题。而成者与败者的本质区别也在彼此不同的抉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亚运会上,有记者提问刘翔的教练孙海平训练的秘籍为何。他的答案简洁而有力:“坚持,尤其在最后一栏到终点前的冲刺。”比赛到了冲刺的一刻,已不单纯是肌肉实力的比拼,考验的同样还有运动员的精神状态。就如同一次长跑,起初的几圈十分轻松,而在终点前,脚步却异常沉重。只有意志坚定,顽强拼搏的人才会收获抵达终点那一瞬的近乎至福的感受。而在田径场上,刘翔不屈的身影也验证了孙海平的话,在那最疲劳的时刻,坚持,再坚持!拼搏,再拼搏!于是拥抱胜利,摘得桂冠。
不止是行路或赛跑,做任何事,都要坚守持之以恒的准则,誓不罢休,直到迎接成功的那一刻。
行百里路,并非平均用力,五五均分。正确的态度是前松后紧,花费一半的力气在最后的十里。这是自然规律给人的启迪,也是人战胜自身极限经受脱胎换骨的历练的不二法宝。
纵观整个历史画卷,到处充斥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景致。敢于尝试的人比比皆是,最终获得成功的只是寥寥少数人。他们都输在起跑线上吗?未必。没有一颗恒心会让先前苦苦争到的成绩毁于一旦。科学家戴维早期做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到了晚年,原本能为一生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他,却整日沉醉于曾经的荣誉和奢侈的生活享受中,一败涂地地抹去了他昔日的光彩。可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谱写出圆满的人生篇章。人生犹如一盘棋,哪怕开局是多么占有优势,中盘多么气势凌人,没有恒心将优势保持到最后一秒,注定终将和胜利擦肩而过,注定只能在失败之后默默****伤口、承受无尽的懊恼、感叹“满盘皆输”。
“持之以恒”区区四个字,意蕴却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