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赏识后进生的优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由此可见,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赏识的运用极为重要。
古人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落后也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优点.适时地加以赏识和表扬。这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案例
某校初三年级一名作文总不及格的学生,在他一篇不满500字的作文里,有几处使用得比较恰当的词语,老师便在全班给予表扬,还给他打了70分,这位同学受到鼓励,热情很高。以后,老师从表扬词语到表扬句子、段落,最后肯定他的整篇作文,并将他成功的文章贴在教室里,让同学们评论。他感到自己进步了,更加努力,后来在校、区、省的作文竞赛中多次获奖。他的作文进步,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带动了全班同学。
3.发挥后进生的优势
对后进生的全部教育,只有引起他们的自我教育,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要分析后进生自身所具有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要千方百计调动、刺激他们的积极因素发挥作用,克服消极因素。后进生的特点不同,调动积极性的方法也不一样。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使之产生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表现的心理,给他们以适当的表现机会;满足他们的自尊需求,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满足他们的求助心理,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满足他们的感情需要,跟他们坦诚相待,交知心朋友。
案例
某校初一(3)班的女生小胡,小学时父母离异,之后随母亲一起生活,母亲经常早出晚归,母亲很少关心她,这严重损害了她的心理健康。她在教室里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动作,以弓I起同学们的注意。更要命的是,她不讲卫生,不刷牙,不洗澡,乱倒乱丢垃圾,只要她母亲一天不在家,她就会把垃圾丢得到处都是。一些老师见了她就头痛。后来,班主任发现她热心班级管理,且在班上有一定的号召力。于是,班主任鼓励她竞选班上的副劳动委员,专门负责班级的卫生工作。她为此连续三个晚上熬夜到12点钟,写出长达30条的施政纲领。当选副劳动委员后,她工作积极主动,也注意严格要求自己,逐步改掉了以前的坏习惯,学习成绩提高得也很快,还当上了语文、音乐课的科代表。
4.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班主任要花工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的后进生都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的工作,还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树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案例
某班从乡下转来一名插班生,课堂上老师提问,他一个字也说不出,语言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再加上性格问题,成绩虽然不错,但综合素质在班内很差。经了解,得知他一岁时母亲被入拐走,从此父子相依为命。由于父亲为人憨厚,父子俩常被村里人捉弄,渐渐地,该生便形成了这种性格。父亲将其调转到城里上学,就是想改变一下他的学习环境,以弥补他在性格、心理等方面的缺陷。令人遗憾的是,他转学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让父亲非常失望。班主任发现后多次给他讲道理,给他创造发言的机会,可都无济于事。
一天,班主任抓住一次给该生锻炼的机会。班里的宣传委员生病住院,造成了空缺,于是,班主任三番五次给该生做工作,并鼓励他担任此项工作,可是,该生就是不愿意。班主任仍然耐心地说服他,并指导他撰写就职讲稿,还进行反复排练。该生的就职演讲尽管讲得一塌糊涂,可是,班主任并没有责怪他.而是用鼓励的目光注视着他,带头鼓掌给他加油……事后,该生很感动,也有了做好此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此后,在班主任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该生的胆子越来越大,说话也越来越有条理了。他主动参与班内各项活动,安排宣传工作。该生从一个具有人格障碍的问题生转变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5.提高后进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后进生由于辨别是非能力低.因而在行动中常常出错。犯错误后,他们虽能承认错误,但对错误的危害及如何才能预防错误往往没有真正的认识。因此,教育转化后进生,首先是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明确什么是美丑,什么是善恶,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使他们懂得应当追求什么。其次,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对正确的行为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奖励,对错误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促其及时改正。
拓展延伸
班级的管理首先面对的是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要做好班级目标管理、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教学常规、行为常规管理、班级文化建设、了解研究学生、安全教育、偶发事件的处理等等。
班级日常管理内容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班级教学常规。因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常规搞不好了,那么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首先、要搞好班级教学常规。因为要想管好班级,你就要做好正常的教学秩序,即制定学习计划、做好课前预习、加强课堂管理、复习巩固、有效完成各项作业。
其二、还要做好学生座位的安排。要了解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先人后己的精神。在班主任有把握控制的情况下,座位的调动可预先告之学生。如同学有个人要求,让他自己去协调。
第三、要搞好自习课时班级的纪律问题。
第四、是重视考试纪律,还要做到如下四方面:
(1)重视思想教育,杜绝作弊根源。
(2)淡化分数观念,消除精神重压。
(3)培养正确的是非观,抑制作弊的恶风。
(4)协同配合,根治作弊陋习。
第五还要做好班级行为常规的管理。
当然,班级的行为常规管理也很重要。
那么要想做好班级行为常规管理,我们就要做好如下10个方面。
1.考勤2.请假制度3.升旗4.校服5.课间的良好行为6.广播操7.自行车的排放8.爱护公物9.学生交通管理10.学生值周。
如果我们做好班级教学常规和行为常规管理的话,那么我们会让班级成为爱的磁场,与学生并肩走在行知路上,携手创造精彩人生。
§§§第五节 班级文化建设
走进某市某示范小学四年级(2)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年影响一生”几个显眼的大字。和这几个大字相呼应的是“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班级文化建设主题。这个主题不是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教室所展现的一切都可以对它进行诠释。教室里的每一块墙砖都分别是学生创作的绘画作品,听班主任介绍:让学生在还没有烧制的墙砖上创作自己的作品,而后亲自送到瓷砖加工厂烧制成成品粘在教室的墙壁上;教室和走廊的顶上有形态各异的巨幅剪贴画作装饰,这也是学生的作品;教室内的板报、壁报、荣誉栏、宣传栏、学习角等,处处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展示的也都是学生们自己的作品、学业成绩以及他们喜欢的名言警句、名人名篇、幽默笑话、书籍画册等等;教室隔壁有小型会议室,这是学生会议室,家长、教师恳谈室……再看看教室里的主人——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充满着幸福和快乐。从他们的眼神中不难发现,他们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更爱这个班集体。
四年级(2)班全体师生共同建设的班级文化,有对室内环境进行了精心规划和布置的,具有良好育人功能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有对学生起到约束作用,同时又可以发挥激励促进作用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更有以“个性张扬,和谐发展”为主旨,尊重个体,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那么,到底什么是班级文化建设?下面就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分析概括。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含义
班级文化建设其实是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通过班主任及班级成员的理解和认识,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能够激励全班同学奋发向上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人班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从而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都将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