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班主任培训教程
3580800000010

第10章 学生思想问题(10)

就这样,我们一直配合着,到现在为止,我班95%的学生戴上了“绿卡”,并且结果令我满意。看着他那认真发放绿卡的样子,简直像个检察官。此后,他无论在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铃……”下课的铃声又响了,望着佩带“绿卡”的同学离去的身影,我会心地笑了。

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天真、好奇、浪漫的心理。任何稀奇、古怪、从未经历的事情他们都感兴趣。因此,同学们对李光同学的做法,感到很新奇,有趣。因而,导致他们纷纷索取绿卡。作为教师不能遇事便火冒三丈,要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特长,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达到正面教育的目的。

学生固有的道德行为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生的“认识—选择一行为一评价一再认识一再行为”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选择,对道德行为的后果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得与失、对与错。通过这一过程,促进学生原有认识的重新建构,使之自主地向社会道德要求和规范靠拢。

学生的自我评价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

近些年来,许多地区、学校,许多教育科研部门,围绕着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对班级、对学校的综合考评制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其中,中央教科所组织的教育规划“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成果中,对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的学生、班级、学校的德育评价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构建,并以《成长册》作为载体,进行了大面积的实验。《成长册》与《成绩册》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之变。它全面记录和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个性特长,引导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生和家长都来关心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班主任要依据有关文件和有关研究成果,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构建出本班集体和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做到教师、学生、家长人手一册,以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向与动力。班主任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与学生个体自评为主,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定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自评成长效果,使学生成为自己整体素质协调发展的主人。班主任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着眼过程、注意发展、鼓励创新、引导前进,要为评价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搭建平台。

五、辅导矫正,自我超越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犯错是难免的,但对于犯错误的孩子,每个班主任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认为应该给孩子留面子,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发生在我班上的一件小小的“借书”风波。令我对此更加深信不疑。

有一天早上,我一走进教室就看到一群学生围在讲台边,正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什么。

又出什么事了?我带着问号走了进去。小欢第一个见到我,连忙奔过来向我汇报:“周老师,今天我们教室里少了一本书,不知道被谁拿走了。”

我一愣,脸顿时阴沉了下来,心中不禁有些生气,这学期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从图书馆里借了50本图书,本想放到办公室里的,但出于对学生的信任,我还是把书放在了教室的图书角。没想到第二天就少了书。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会少书的?”才问出口,就有学生站了起来,我一看,又是小欢,她很大声地说:“昨天我走的时候数了一下,是50本,今天早上来,我又数了一下,就剩49本。”出了这样的事情,作为班主任,真的感到很头疼。我决定查个彻底,学生自然也同意了我的做法。

于是,我就先从数书这事着手,一般的孩子不会那么细心每天数书。我开始询问谁是昨天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又是谁第一个来到教室的。查后得知,昨天最后离开教室的是小欢,今天早上来到教室第一个数书的也是小欢。她不是图书管理员,怎么会想到跑去数书呢?我心中打了个问号。小欢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现在跟着游手好闲的爸爸,爸爸还经常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小欢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难道也学了爸爸的坏毛病?经我这么一调查,同学们也觉得小欢可疑,甚至有的就认为是小欢拿了书。学生这样的想法马上被我否定了,我郑重地说:“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谁都不可以针对班级里某个同学。”而对于小欢,我心里还是有个疑问。难道真的是她?

小欢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在这样的情形下不分青红皂白,一句不当的责备,就会给她的心灵留下创伤。于是我决定好好地找小欢谈谈,平等地进行对话。课后,我找到了小欢。她并没有一丝害怕,大眼睛使劲盯着我,我看着她的眼睛,轻轻地问:“小欢,昨天是你最后走的吗?”她很认真地点了点头,说:“我昨天走的时候数过书,是50本,一本不少。”说完,又眨巴着一对大眼睛看着我,我点点头,接着问:“你确定吗?”她又使劲地点了点头。我耐着性子,又严肃地说:“你能看着周老师的眼睛再说一次吗?要考虑仔细了。”这时,她愣了一下,眼睛已经不似刚才那么自信了。见她这样,我心里明白了几分。我又说道:“你说会不会是我们班有人把书给‘借’回去看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真希望她明天能悄悄地还回来,老师不会和她计较的!”这一次她抬起头时,眼睛里已经满是泪花了,她轻轻地说:“周老师,书被我借回家看了,明天我一定还回来。”终于,我松了一口气。我拍拍她的肩膀点了点头。

第二天,她一到学校就跑到办公室来找我,轻轻地把书放在我办公桌上,尴尬地一笑,然后跑出了办公室。晨会课上,我高兴地说:“同学们,我们昨天丢的书今天已经找到了,原来是隔壁班的同学问我们班借了没还,现在没事了。”说完,我看了一眼小欢,她很惊讶地看着我,但很快,她又朝我感激地笑了!我也冲她一笑。

学生在认知、情感、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德育必然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进行不同的辅导和矫正工作,帮助学生完成从认识到行动的自我超越,实现优化的德育结果。

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要积极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及其成因,用适当的心理辅导方式改变学生的抵触心理和畏惧心理,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养成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意识,正确地指导道德实践。

总之,德育活动是一个“认知一选择一实践一反思一再认知一再选择一再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主体性、发展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

拓展延伸

由道德成熟的人组成道德成熟的社会,虽然这种思维本身的正确性就可质疑。但道德不成熟的人对于社会的危害却在经验范围内似无可置疑。公民道德教育,在其可预期的后果里,可能提升公民的素质,建立起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培养道德健全的公民。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坚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观念,把道德观念变成道德行为,化为道德习惯,“习惯成自然”,学生从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到习惯遵守道德规范,才能形成稳定的良好道德品质,逐步成长为有高尚道德的优秀人才。

道德观念永远离不开历史,东方有东方的道德,西方有西方的道德,当然也有东西方共同承认的道德。康德的坟头写了两句话:“位于我上者,群星之天空,存于我心者,道德之法则。”

反传统教育也不是反对固有的优点,我们对于中国固有之美德是竭诚的拥护。但是“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升官教育,以及“为教书而教书”、“为读书而读书”的超然教育,我们都是反对的。对于一般老百姓“出钱给人读死书,自己一个大字也不识”的现象尤其不能缄默。

—一摘自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思考与探讨

1.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试举例说明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你是如何在班级教育活动中转变品德不良学生的?

4.怎样转变行为克制能力差的学生?

5.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