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绝色杭州
3579800000006

第6章 杭州博物馆

大格局大气象

一九二九年西湖畔,手摇留声机点缀着孤山黄金三角洲,到处都在放送这样一首歌:

薰风吹暖水云多,货殖尽登场。南金东箭西湖宝,齐点缀,锦綉钱塘。喧动六桥车马,欣看万里梯抗。明湖此夕发华光,人物果丰穣。吴山还我中原地,同消受,桂子荷香,奏遍鱼龙曼衍,原来根本农桑。

此乃西湖博览会会歌,中央大学教授吴瞿安先生作。博览会会长张静江叩桌而吟再三,大笔一挥:“送稿酬一千元。”平均十三块大洋一个字。

西湖博览会,旷代之盛典,湖山之嘉会。中国近代史上展览,此会规模最大,影响最远,又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省级博物馆一浙江博物馆。此馆位于今曰中山公园及平湖秋月间,背靠孤山,面对西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况且不独此馆,浙江杭州,除了山山水水的秀色可餐之外,又有林林总总的博物馆可赏。须知山水要有人文来滋润,那山水方是活山水,方进得去而又走得开。那只把西湖周遭走马看花溜达一圈者,以为见了山水花鸟奇石幽寺便是游了西湖,此大谬也。须知,奇秀险怪之自然美,西湖有之,黄山桂林、洞庭湖、九寨沟亦有之,且又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何故人们偏对西湖情有独钟?无非东南名郡,三吴都会,人文风采,英雄史章,灿烂文化,悠久历史,集天地人之大气象而已矣!

遥想四千年前,杭州城外良渚便有了高贵神秘的玉文化。那些润温濡透的玉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那些巧夺造化的工艺又从何处习得?那些鬼斧神工的手长在什么人身上?而那些千奇百怪的造型又是做什么用的?数千年之谜参勘至今。

然后一千四百年前建立的杭州,大起大落,大光辉之后的大黯然,大黯然之后的大异彩。杭州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舞台上所唱的歌,有黄钟大吕之声,也不过寥寥可数的几个城市可与之匹敌你想知道这一切吗?且随我来,进湖光山色间那看不见的人文之门。

话说那博览会,当时有八馆、二所、三特别处,东起白堤锦带桥,西迄西泠桥及大半北山街,里西湖两侧尽在其中。大门在断桥边,上书“西湖博览会”五个大字,又有朱柱着地,悬天台山农字大如斗的对联一副,曰:“地有湖山,集二十二省无上出品大观,全国精华,都归眼底;天然图画,开六月六日空前及时盛会,诸群成行,早在胸中。”

浙江博物馆

一年以后,西湖博览会这位母亲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浙江博物馆。

浙江博物馆新近整修,名副其“文物之邦”之实,有陈列馆、书画馆、陶瓷馆、工艺馆、国际友谊馆和综合楼六大部分。藏品精美无双者,曰双鸟朝阳象牙雕刻,河姆渡出土;曰木胎漆碗,河姆渡出土;曰兽面纹玉琮,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皿;曰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作,所藏者上截,下截在台湾画图丹青亦盼早日一统;曰松岳高秋图轴,明蓝瑛所作;曰吴兴赋卷,元书法大家赵孟彡顷书;曰邓石如草书七字联,上联为“开卷神游千载上”,下联为“垂帘心在万山中”。又有东晋的瓯窑牛形灯盏,唐的青瓷龙柄鸡首壶,北宋的彩塑菩萨像,南宋的龙泉窑船形砚滴,元的龙泉窑贴花环耳瓶,明的金丝发罩,清以降吴昌硕、黄宾虹、丰子恺等大家的书画……洋洋洒洒,藏品十万件,定饱观者眼福。

又有江南皇家藏书楼文澜阁一座,隶属浙江博物馆。乾隆年间修建,藏《四库全书》一部,流传着丁家昆仲的一段佳话。原来咸丰年间,战乱迭起,文澜阁藏书大量散佚。幸有乡贤丁申、丁丙抢救。丁丙乃杭州八千卷楼楼主,清四大藏书家之一。兄弟矢志补全缺书,费时七年,耗资五万,雇员百人,补至三千三百九十六种三万四千七百九十六册,尚缺一千余册,辛亥后再二再三补抄,终于齐全。置身藏书楼,书卷之气,扑鼻而来。

茶叶博物馆

西湖博览会再结硕果乃经历一个甲子。有中国茶叶博物馆,位于西郊双峰村山中。红瓦白墙,当是从当时的农业馆承继而来的吧。我已专文述之。

丝绸博物馆

有中国丝绸博物馆,位于长桥南,玉皇山脚。当年的丝绸馆只在镜湖厅一带,哪里有今日占地七十亩、面积七千多平方公尺、投资二千万、展厅八个的气魄。

中国丝绸博物馆,所建西湖头,自有道理。两汉时,杭州已有丝绸,且东渡扶桑,为日本丝织物始祖。唐时有杭人大书法家褚遂良之后褚载,曾被尊为杭州丝绸业开山鼻祖。那个时代,恰逢分久必合,有人甚至给军队未婚者厚资,密令他们去北方娶那巧手纺织姑娘来江南,以发展丝织技术。杭人又一直奉忠清巷褚遂良故居一带为丝绸中心。直到今天,丝绸市场亦建其中。其实,杭人在通圣庙里供得丝绸行业神褚载,乃是褚遂良的九世孙。看来杭人丝绸得益于褚家,倒是一家之说。白居易诗曰:“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那时杭州的柿蒂绫,着实出色呢。

至于吴越时期,钱镠保境安民,公开宣言:“世方喋血以事干戈,我且闭关而修蚕织。”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上下千余年,江浙丝绸,为全国之冠。

南宋杭州,丝织业全面繁荣,街坊里巷,真格是“竹窗轧轧,寒丝手拨,春风一夜,百花尽发”。至于明清,杭州专门设有织造府署和织造府,为宫廷服务,至今留下那五彩锦缎般的古迹:织造署、机神庙、绸业会馆。织工的神是黄帝,练染工的神则是葛洪。抱朴庐本是道家地,却又是练染工的朝拜地,这种联系倒也有趣。

晚清杭州,又发生中国丝绸业一划时代事件,贤太守林启在今日金沙港地方,创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座蚕桑专科学校杭州蚕学馆,流风所及,嘉惠后人,绵延至今,为今日浙江工程学院前身。

中国丝绸博物馆,浸淫于如此丝绸经济文化氛围之间,安能不一睹为快乎?

中药博物馆

接着要光顾的,便是江南药王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了。一九二八年的博览会上并没有专门的中药展览,但那位于俞楼的卫生馆,却也展出了这方面的内容。但今日的中药博物馆,和当初的可是两码事。在杭州的博物馆中,还没有哪一个馆如此密切地与一个杭州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呢。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胡庆余堂何人所建?

自然姓胡,名雪岩,一代巨贾,红顶商人,盛极一时而衰,死时唯如豆烛光、七尺桐棺而已。

胡庆余堂乃胡雪岩盛时所建,位于今日吴山脚下大井巷口。去这里参观,是领略人,领略建筑,领略中药。须知胡庆余堂,可是独步海内的商业古建筑,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博物馆比起来,光在这一点上就分出档次来了。

胡庆余堂好认,远远望去,有封护墙六十公尺,高十二公尺,上书“胡庆余堂国药号。”每字大二十平方公尺,章太炎书,亦为海内一绝。

其建筑占地八亩,形如鹤状,细颈宽体,门楼上镌“庆余堂”三字,据传竟是秦桧手笔,不知确否。鹤颈长廊有丸药牌三十八块,实乃撕不破的说明书。那楹联也作得妥贴,曰:野山高丽东西洋参,暹逻宫燕毛角鹿茸。

至于营业大厅,宫灯高挂,古色古香,红木柜台高大,梁间雕龙刻凤,柜内百眼橱格。人进其前,肃心屏气,唯虔唯诚,不敢张狂。

至于中药的历史展览,便又是一部中国线装书的浏览了。有中国药学史陈列,有药材陈列,还有制作中药的表演厅。还得感激庆余堂的古建筑,创造了一个理解和认识中药在中华文明中地位的最佳氛围。

官窑博物馆

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玉皇山下,虽则偏远一些,实在也是个到了杭州就非去不可的地方。

为何这么讲?便又得说出一番历史来了。瓷,乃中国先民创造发明的生活器皿,艺术的载体。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乃最早的瓷器发祥地。浙江瓷呈青色,史称“越窑青瓷”。自东汉始,它发展了、提高了、冠极一时了,然后便是无可奈何的衰落和神秘的消失,只在那层峦迭翠的浙南龙泉山中,封藏着它的一点余绪。

而盛极-时的南宋官窑,则是在元人的铁蹄下烟消云散的。荒草、乱坟和杂树封杀了当年宋王宫的风采,官窑变得遥远朦胧,存世的藏品,因其不满三位数而备受宠爱。有宋-代郁郁乎文哉的统治阶级的学识教养,融会在代表古瓷中青瓷系列最高工艺水准的南宋官窑上,给了后世一个仰视的美的高度。

薄胎厚釉、紫口铁足和釉面开片是官窑的特征,至于造型的纯粹、洗练、大气、庄重,又是其他时代难以匹敌的。宋人审美趣味在内涵隽永,故酷爱器皿的一色纯净。南宋官窑的粉青色瓷,正好与人眼对色光敏感的平均峰值相一致。故人见人爱,如此的极品突然消亡,自然成了陶瓷界永恒的话题。一九八六年,

南宋官窑的遗址被定为博物馆建地,现已建成开放。占地十五亩,总体面积三千四百平方公尺,展厅有三间。你想认识中国吗?去南宋官窑博物馆吧。

人间的大格局、大气象

当你跑完这四大博物馆,你将发现什么?茶叶、丝绸、中药、瓷器,你是否发现,它们是中国先民贡献于世界文明的又一组“四大发明”呢?而它们却又都紧紧围绕着西湖而存在着。这是一次多么高品质的精神会餐啊!

还有多少这样的精美的眼福心福呢?关于剪刀的,关于扇子的,关于民俗的,关于古建筑的,关于溶洞与古塔的,关于园林与庄院的。走进去多看一看吧,出来,你就更爱这花前月下的湖光山色了,你在其间,就能品尝出这天地人间的大格局、大气象了!